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佛经的记载上面来看,香在佛教的意义主要是展现在对修行的助益,烧香的仪轨最总是要能够供养诸佛菩萨,乃至庄严诸佛菩萨、自身与周围环境,达到生命的解脱,因此中国佛教中香的意义可以从修行、香国境界等两个层面谈起。
在佛教修行的层面,香所包含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即鼻根所能感受到的外在诸境,也就是人类用来接触外在环境的嗅觉所感受的各种气味。
在许多经典中记载于香有关的修持法门, 其中最著名的是《首楞严三昧经》有一位因为闻到香气,并进而借着观察香气无常变化,因而证悟因缘法、获得悟道成就的香严童子。在上述经典里,也使用“香光庄严”四字来比喻一心虔诚敬佛的人庄严功德,就像是佛陀庄严现在眼前,修行者可以因而熏燃佛的功德智慧,学习佛的智慧,如同制作香品的人身上自然而然染上香气,时时有不散的香气一样。
此外,在《俱舍论》等经论中,将香区分为可以增养身心的好香、减损身心的恶香、没有特别影响的平等香,就是从修行的角度所做的分类。当我们以“有相的香品”及无形的心香供养诸佛,一方面用清凉的香庄严一切,维持正念,一方面让我们回熏自我本心,远离一切污染而能常寂光明,自证解脱法身,有相、无相相互熏习,供养诸佛与自身,证得诸佛功德无上之戒德香,达到佛教用香法门的究极境界。
香国境界,主要是用来描述充满香气的庄严佛国世界。据记载,在这些香国世界中居住的诸佛菩萨,修行境界已经趋于圆满,因此他们所开展出来的庄严世界也是一般凡夫俗子无法想象,充满其妙香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