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营收增减是水面上的浪花,水面下是支撑企业生存的产业结构。
钱涌向哪里,看起来好像是人在主宰,但背后是整个产业的前行方向。
而企业命运,来自企业家对这一方向的理解和把握,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排第一。
企业家对水下暗流的了解有多深,对产业变迁的认知有多深,决定了企业在危机时刻的选择,也决定了企业的最终结局。
中国企业家很早就敏锐意识到又一轮更新换代的开始,产业互联网是下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没人手里有地图。
没有人知道,下一块战场的地形怎样,交战区在哪儿,敌军在哪儿。这时你能怎么办?
只有在参与塑造新范式的过程中,企业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如,疫情期间,做生鲜供应链的永辉超市,通过微信小程序和APP,为用户提供购物买菜等到家服务。
本来是客流受阻的时候,但通过线上整合供应链,并及时通过互联网工具有鹊助手的多类型营销内容推送机制,智能提醒执行,一键推送定向触达客群。永辉超市不仅在危机中实现逆袭,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本身业务的一个升级飞跃。
从除夕到初六,订单增长超过450%,销售额同比增长600%。到家业务需求激增,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9%。
在疫情逐渐平稳后,它的到家服务也在单周突破1亿元。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92.57亿元,同比增长31.57%。
除了生鲜电商,还有在线办公、线上医疗、在线教育等领域,也在危机中突破瓶颈,发生质变。
以社交为导向的公司,在探索连接的事,比如腾讯;以交易为导向的公司,探索交易的事,比如阿里、美团等;以特定技术为导向的企业,探索特定技术的应用,比如华为、讯飞等。
当前,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场全球产业大变局。
相对于德国的工业4.0或者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我们的优势就在于,用好以前积累的庞大消费数据,用好C2B。
如何用好C2B(从消费者到企业)?
很多大厂的探索者对此都有很深的理解。
比如,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就认为:C2B模式,首先是一种工具。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最擅长的是做连接。
尤其在今年,在失去了线下客流的日子里,在线触达消费者,和社会化的渠道运营,成为很多企业的救命稻草。有鹊助手是一款基于企业微信的营销管理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构建高转化率的私域营销体系,让企业与消费者连接更紧密。
拥有强大触达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也会提供一系列的工具(比如微信、QQ、小程序、移动支付等),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实现C2B2C的闭环。
其次,C2B(从消费者到企业)是产业链层面的融合。
也就是通过及时链接和大数据分析,让消费者成为企业的质检官,或者企业选款的买手,通过用户行为倒推生产过程。
这样,C2B可以将消费者变成生产体系中的一部分,更成为成为企业感知世界的入口。
最后,C2B(从消费者到企业)还是一种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
C2B是一个方向,一种价值观,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衡量生产水平的参考标准。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会开放自己积累多年的用户理解能力、数字化工具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则可以灵活地将技术整合到具体的业务场景中,借助消费端的大数据反馈生产。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有鹊助手集合了全域获客、私域留存、转化复购、裂变增值、消费者分析洞察等核心功能,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计划。客户一旦在价值及理念层面对企业与产品有了认同,长期稳定消费水到渠成。只要用户需要你,企业的生命力就源源不绝。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比如腾讯、阿里等,都试图通过信息技术来赋能企业,本质上,它们是在试图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去重构整个产业网络。
纵观全球,能抢先完成这一轮产业转型的,只有中美两国。
那么,我们自身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首先,我们产业结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
这意味着在几乎所有领域的技术创新,都可以形成与中国制造能力的连接。
其次,中国已经完成了科技起飞。
如果,在产业中所蕴涵的巨大的创新能力要素能够发挥出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应用和市场,就能极大地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
第三,中国具有规模巨大、差异也巨大的市场需求。
需求乃创新之本,在需求最旺盛的地方,最容易出现新的产业生态。
第四,消费互联网领域20多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庞大的数字技术使用人群。
这有用新的信息技术对产业进行改造的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系统,有助于推动产业范式的变迁完成。
世界变化得比想象中更快,也对企业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能成为20年后的企业?谁会率先完成产业范式的转型?更有甚者,谁能在全球大变局中,脱颖而出。
水面上的风起云涌,都来自水面下的暗流涌动。潮流的方向不会变化,就看谁能顺势而起,踏浪而行。
很多人投身于这个时代这场最伟大的实践,同时也承受着转型社会注定难以避免的阵痛和煎熬。
或许,胸中有丘壑,眼底存山河,才是这个时代的企业家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