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手写的段位证书果然很有仪式感!——
最近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话题的日本将棋二冠渡边明先生获得日本棋院授予的业余3段证书的事情让我想起了棋魂番外篇当中的一段剧情。
题图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来自于《棋魂》漫画番外别册的“佐为篇”,古董店奸商“哈哈怪” (果然超像癞蛤蟆)店里唯二的真品——日本棋院授予他的(业余)5段证书。我觉得除了那个花器跟段位证书,哈哈怪店里可能没啥真古董耶。
老实说我第一次看漫画这段场景的时候确实有被“哈哈怪”的段位证书震慑到(当时误以为这个证书的5段是职业五段),不同于通常的塑料皮小本本,整张证书开面就很巨大,而且用书法写就,并盖有棋院理事和九段棋手的方章,被这么一本正经地装裱起来,真是气势逼人存在感满满。
(日本棋院官网的段位证书图例)
今天我就随便来聊聊段位制的由来跟段位免状(证书)的一些趣事。
说到段(级)位制的由来就要提到江户时期的大棋士本因坊道策棋圣。 没错,又是你,道策大帅比,我不得不服。 设立了围棋段位制的肇始者就是道策棋圣,在此之前棋力高低的衡量是以对局双方之间的让子数来确定的,随着家元制度(可以理解为门派)的确立以及棋士人数的增多,非常有必要设立一套统一的标准来评判棋士的实力。
于是道策就制定了名人(九段)准名人(八段)和上手(七段)及以下的一套的棋力评定标准,并且确定了有段位差的棋士之间对局的棋份(简单来说,“棋份”就是有段位差的两人之间应该让几子下才合适的一套规则。)此后就确立了围棋棋士从初段到九段的段位制,并且被广泛引用到将棋,剑道,花道,茶道等其他领域。
下图就是道策担任名人棋所时制定的半子制(既差两段让一子)对弈规则,江户时期至日本棋院成立(1924年9月)前,均采用该规则进行对局。
解释一下这边出现的名词:
“互先” 就是对局双方轮流执黑。
“先相先”(又称半先、让半子)是指双方每下三盘当中的两盘都由下手(棋力较弱方)执黑再由上手(棋力较强方)持黑一盘。
“定先”字面意思就是定好了谁执黑,下手永远执黑。说起来小光跟佐为下棋算是定先吧,是某人自己不要让子的,喵喵。
“先二” 为下手一盘受先,一盘受二子,
“二子” 的意思就是下手永远从受二子开局。
下面这张就是道策授予随使节团访问幕府的琉球国围棋第一人亲云上滨比嘉的三段免状。当时道策让亲云上滨比嘉四子,第一盘道策赢了14目,再下了一盘亲云上滨比嘉才赢回了2目。回国之前这位琉球国第一人就希望能有个证书,哈哈,果然谁都想有张证不是,这样才有仪式感。
道策这张免状也是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字给足了排面,嗯,大排面哟。
另外要提一句的是,江户时代并没有级位棋手和业余棋士一说,职业棋士和业余棋士采用同一套标准来评判段位,因此成为初段的标准就异常地严格。你要是不住在一些大城市,而是住在一些村儿啊屯儿的地方,靠着初段或是二段证书就可以此来谋生了。
下面这张是本因坊丈和当时授予秀策的初段免状。发现字少了些有没有,(一方面也是因为前文的琉球国手人家是随使节团公派出国来求到的证书比较特别哈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不同段位的免状上的文字内容。
下面这个是我从日本棋院官网上摘录的不同段位的段位免状的文字内容。(为啥表格无法黏贴,喵喵?只能截图了)
比较了下秀策的初段免状和如今的初段免状,似乎文字上没有什么改动,看来免状的文字内容从江户时代就慢慢像是标准格式一样确立下来了。
其中段位不同而有区别的地方都用红色标注出来了。 江户时代的九段就只能有一位,那就是名人棋所。现代的话则没有这种人数上的限制,获胜的对局数达到标准或者在头衔战中夺冠就能被认定为九段。九段被认为到即将达到神域,八段是达到圣域,七段依然沿袭了道策时候的称呼——上手。
一般认为五段是低段和高段棋士之间的一个坎,所以可以看到五段以下的免状上写有表示勉励的文字“猶以勉勵上達之心”。
而级位棋手也因循了以前的老规矩,免状上还写有和初段对弈的棋份是怎样的哈哈。
最后就来欣赏一下最近这位话题人物将棋二冠渡边明老哥的三段免状。(图片来源是女流本因坊战 KK共同通信的推特账号)
渡边明的免状是由于其在与职业二段仲邑堇妹妹的新春特别对局中以13目获胜而被认定的。(仲邑堇让渡边明6子,赛后表示,一点都不让我钻空子,下次要减少让子到4子了。哈哈,也是对渡边明老哥的肯定和勉励吧。)
免状上签名的除了雷打不动的棋院理事小林觉以外的其他几位也都是重量级人物呢,从左至右分别是名誉名人趙治勲,名誉棋圣小林光一,以及第二十六世本因坊井山裕太。嗯,下了一盘棋就得到了这个免状好值得呀。
最后的附赠环节:今年新入段棋士的免状,ummmmm,这签名的独特笔法让我想起了进藤棋士的书法呢,十段,天元,新棋圣这几位同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