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次培训,听了多位教学大咖的教学畅谈和实际的上课操作。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农村英语教师,我从中学到很多很多的教学教研宝贵经验,更体会到科学化教学的重要性。现结合我在自己的具体课堂教学,来谈谈我是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指导我们的初三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积累表达素材。
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积累表达素材,我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1、 课堂知识的输入与课堂交流
老师在进行Task的写作教学指导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语言转化工作,把一些复杂的表达素材简单化,便于学生表达。也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通过简单化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改编,降低难度,并通过口语的表达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口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要写作的素材进行相应的分类。比方说,在9A Unit6 Task中关于如何写一个电视小剧本,我通过Who, Where, When, How, What让学生对写作的对象进行了分析,提炼了相关的写作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扩充,连词成句,连句成文。在写作之前,有些学生可能不习惯,我们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口语交流,把相关素材进行表达,便于学生记忆,使学生对该素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 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
在写作时,表达素材的积累只通过课堂教学的积累是很有限的,有时还会使学生的写作素材视野停留于浅层次,使学生不再重视课外材料的积累,不利于学生在写作上的能力提高。如在9A Unit7中关于My favorite film star的写作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注重孩子课外阅读培养,注重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性阅读,这样的话,孩子们在进行相关写作时,就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去描叙写作的对象。并自然而然针对写作的对象的描述上更加有材料,而不仅仅是一些枯乏无味的套句。阅读材料的拓展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定量的选择性阅读,难度适中的阅读,会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对相关表达素材的积累,在难度上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老师应该做好把关工作。
3、 教师在教学中的技术性指导
学生在进行表达素材的积累中,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技术性指导。如何不进行技术性的指导,学生一般只停留在模仿层次,而且,只能是悟性比效好的一些学生,大部分学生的模仿,往往也是效率不高的,这就非常需要教师的技术性指导。一般的如:归纳法、演绎法、推理法等等,尤其是归纳法,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发现非常有用。当孩子们写好一篇篇英语小短文,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一起总结文中的精彩片段,一起总结比效新颖的素材,一起对比一些有趣的例子或者是一些比效新颖的表达等等,这样的话,孩子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会提高。
学习是相通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会有提高,我希望这样的学习更多一点,这样会使我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