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总价值约339亿美元,2026年将有可能高达610.9亿美元。从市场的地域性分布来看,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最高的市场,占全球市场销量的近43%,也是近年来销量增长最快的市场。
工业4.0刺激了协作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机器人新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通过使用机器人简化了各种流程,提高了生产力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差错。
在此背景下,制造业成为首批大规模地部署工业机器人的行业之一。工业机器人的利用,能够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产品整体价格。近五年,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明显加速。数据显示,2021年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销售量已达49.687万台。报告推测,未来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工人的安全、制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机器人领域也因此会得到更多的投资。此外,随着工业机器人变得更便宜、更协作、更灵活、更自主、适应性更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将上升。预计在2022-202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以12.5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位居全球首位
根据机器人部署的行业类型,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分为五个不同的行业领域:汽车、化工、电气/电子,橡胶以及塑料,食品、饮料和其他它应用领域。由于汽车制造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加上AI和数字化的参与,2021年,汽车领域在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超过39%的份额。根据机器人的类型可将将工业机器人市场划分为五个领域:关节型(铰链型操作臂)、SCARA型(水平多关节机械手臂机器人)、圆柱形、笛卡尔型(直角坐标机器人)和其它类型。其中,圆柱形机器人市场增长最快,预计在2022-2026年,该细分市场将以13.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根据地理区域,工业机器人市场可分为四个主要地区:亚太地区、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2021年,亚太地区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9%左右,主要原因是亚太地区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使用圆柱形及其它机器人,如定制机器人、翻新机器人(customized and refurbished robots)。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的机器人市场销售份额分别居全球前五位。其中,中国的市场销量最高,占全球市场销量的近43%,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共存
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受多种因素驱动,其中,不断增长的自动化需求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自动化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和质量,并且能够减少差错。此外,由于电子工业的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安装能力增强,制造业工人工资的提高,人工智能在机器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都将进一步刺激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然而,市场目前仍然面临成本方面的挑战。报告称,购买和安装机器人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工业机器人的收益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超过初始成本。因此,使用工业机器人实现生产自动化,初期所需的高额投资可能成为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的障碍。此外,其它因素,如安全问题,隐私问题等,也是市场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据分析,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趋势有可能向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协作机器人将于与人类一起工作,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制造应用。协作机器人安装了安全级传感器,能够和工人在相同区域工作,而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此外,市场一直在引入高质量和不断创新的机器人技术,这些机器人技术适用于仓储、制造以及组装应用。包含水下机器人、人机交互、机器学习(ML)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及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型技术。疫情期间,由于各国政府财政负担加重,部分工业机器人企业倒闭,订单取消,无法创造收入,运营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此外,由于供应链的中断,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出现负增长。然而,疫情对数字制造系统来说却是一个机遇,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充满无数可能性,在汽车、食品饮料行业、医疗、电气行业等诸多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会扩大。
墨甲智能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也逐渐应用到仓储物流、工业生产、医疗、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同时墨甲智能不断自我创新,打造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