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年出去van之后,终于开更啦!(呼哈哈哈 乌鲁鲁鲁)
宫崎骏《千与千寻》《龙猫》之后,我们今天来看第三大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不得不说,这个结尾让我瞬间想起了《千与千寻》,太相似了!结尾的设定简直是完全可猜!
苏菲是一个20岁左右的少女,可在她身体内跳动着的,却是一颗70多岁苍老而麻木的内心,不难看出她会被荒野女巫施咒。当小镇上的人都在津津乐道哈尔的移动城堡和即将到来的战争时,她仍然躲在房子里研究她的帽子店,偶尔的出门一次就遭遇了困难。
当她变成了一个老太太的时候,起初是冷静中的疑惑,后来,她也慢慢接受了这一事实,到了哈尔家里成为了一个清洁工,或许就永远默许自己的身份。当看到会蹦跳着走路、一路追着要报恩的稻草人、会说话卡西法的时候,她既没有退缩也没有惧怕,惊叹于这样一个神奇玄妙的魔法世界。在那个时候,苏菲这个活生生的自我被吞噬了,包括她不断接纳和适应这样一座城堡,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转盘转动时城堡的坐标。
但好在,她在努力改变,努力撕去脸上的一层面纱,一见到卡西法,她就同意了对方的交换条件:帮助卡西法找到和哈尔之间的纽带和关联,在她望向这个世界时,她无数次想要变回从前的那个自己。
电影里对于苏菲的刻画富有吸引力。每一次苏菲真情流露的时候,她都会变回真正的自己——那个年轻美丽的少女。但是一旦她开始怀疑和掩饰自己,就又会回到老太婆的模样。但是,真情流露往往是在梦里发生,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心的渴望改变呢?
而哈尔,则是隐藏自己真实姓名的魔法师。
他一心想要反战,用自己的魔法去组织战争的发生,逃离国王军的利用和支配,变换不同的身份和名字,不顾一切变成一只大鸟去守护自己的城堡,去撤离,去逃避战争对他们的影响——但这是真正的哈尔吗?这是真实的哈尔想做的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呢?
火的恶魔卡西法见证了他们的一切伪装和掩饰,以一种最平静的方式去看待整个世界,只有在关键时刻才变成恶魔的样子。魔术师哈尔为了获得神奇法力,代价将是放弃自己的人心。宫崎骏用克制的刻画描写出这样一个小精灵,以一种冷静的视角、或者说是一种偏幽默的方式去制作卡西法这样的形象。
在故事的最后,当哈尔不在时,苏菲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当她手持卡西法的戒指,那一束光照向废墟中的一道门,照亮了她前进的路,照亮了房屋里,照进了她的美丽童年,也照进了她的心里,原来世间我曾经历过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但我完全没有去珍惜和重视,或许,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终究不是最佳的答案。苏菲走出门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她已经变了,她变得勇敢,敢于寻找敢于思考敢于看向更广阔的世界。
或许,哈尔的移动城堡从最复杂的形态,一点一点脱壳破壳变成一个圆球,最后变成一块最简单的木板,是一种蜕变的象征。
流星雨划过天空,那是花火,在人与人眼瞳中不断成长闪烁而交映的花火所带来的光明与希望,那是独属于他们的热闹,最终,哈尔也脱下了所有的披风,蓝色的羽翼飘散在风中,飞向天空,终有一天会化作蓝色的雨滴慢慢落下,在云烟中渐渐消散,留下的,是真正的哈尔。当苏菲把卡西法放在哈尔的心脏旁,它们融为一体,哈尔重获了本就属于他的美好心灵。当苏菲对着陪伴许久的稻草人献上深情一吻,稻草人变成了邻国的王子。当苏菲跨过这一切,她又重新变成了那个少女,这次不同的是,她也拥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火热的心,去探索这个无边的世界,去到像简爱里那样的庄园,去爱着自己爱的人,去爱这个广阔无边的世界。
苏菲和哈尔,最终都通过真情唤醒了他们被埋藏的真心。结局,他们内心经过磨砺,变得足够强大和坚定。
或许,苏菲根本没有被荒野女巫施咒,她是被自己的格局所困,潮起潮落,找寻不到自己的方向了,这个咒语根本不可能由其他人解开,就像荒野女巫说的一样:会施咒,但不懂得怎么解开,打破这种平衡的,只有她自己。
阿德勒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千与千寻》里的千寻,在不熟悉的地方,开局队友三缺二,她化身为“小千”,渐渐地,她可能会忘记自己原来的名字,忘记自己的过往经历,被这个世界剥夺原始的自己,人们会遇到诱惑,做出抉择,就像在汤屋中,有人像无脸男一样沉沦变成怪物,也有人像千寻一样一直坚守本心。
千指的应该是“小千”,也意味着已经迷失了的我们,千寻的意思则是千千万万次的寻找,只为找回曾经的自己。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没有过这样的一次旅行,其实千寻走过的路也是我们走过的,或者说,是我们即将踏上的,我们从最初的胆小懦弱变得勇敢坚强。我们在自我迷失的道路上自我找寻,我们在自我渺小的道路上自我寻找,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失去那么些什么,某些花瓣会不可控制地掉落。但在一路上我们收获亲情,收获友情,收获爱情,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会改变别人,甚至帮他们找回曾经的自己。走完这条路,旅行者也将到达《天堂旅行团》里那样一个地方,去悦纳自己,也保存好那个最初自己的模样。
“希望你看过各种景色的双眸依旧清澈明亮。”
真实的自我才最富有魅力。
电影里,哈尔的城堡有这样的一个规矩,卡西法是永远不能熄灭的,一旦熄灭,或者一旦离开这座城堡,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连卡西法自己都不能知道。
卡西法是内心的代名词,我们火热的内心也一样,永远不能熄灭。生命无限渺小,却同样无限恢弘,当弱小的千寻面对那么一些庞然大物的存在,当自我封闭的苏菲看到了那么一个大型的移动城堡,在战争和炮火面前,城市被摧毁,生命显得一文不值。像《被讨厌的勇气》里所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被给予的东西可以说很少,也可以说很多,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爱心是哈尔的保护色,千寻的善良也无时无刻保护着她,无脸男一次一次给予,她都没有接受,到了最后,河神的药丸,她给了无脸男,无脸男把自己的所有欲望全部吐了出来,面具下,无脸男的孤独有目共睹,他失去了纯真的内心,用穆老师小说里的话说,金钱在笼络他人面前一无是处,纯净的内心才能打动最多的人,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留学古巴、西班牙的新闻学作家曾楷在留学期间,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路边摊,并资助开了一家餐馆,当几年后,留学生搬走,餐馆生意越来越淡时,他们仍然远隔重洋能惦记彼此,当餐馆老板寄来一张全家福和一封手写信件表达感激和怀念时,一切一切的努力都足够了,他们,用互相炽热的心打动了彼此,学会了,用爱去真诚地和他人交流。
房琪说:我们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但也绝不是一座孤岛。
“思及至此,我觉得我的生活也是淡淡的,没有浓墨重彩,应当与山茶花一般,味淡而又有余香。”
愿心灵永远火热~
水上列车,单程票。
初中英语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说:“最后一次英语作业了,教完四年,你们中考,我们拜拜,我只是一个摆渡人,你到站,我转身,我会无数次来回,但你只会有这一次。”
现在,剩下的路要我们自己走了,或者,另找一个陪伴的肩膀,和我们一起前行。
千与千寻里那段单程的水上列车,总有人会在中途下车,没有人会全程陪着你走到终点,之前我很羡慕千寻的奇幻冒险,现在想来,这就是走过的、即将迎来的冒险,说不定会更残酷,哈尔变回真正的人之后也失去了魔法的力量,苏菲也即将迎来更光明的美好未来,会相交,但永远不会重合。
《云边有个小卖部》里的刘十三到达大城市拼搏,身边几乎都是追名逐利之人,在事业和爱情两大方面被踩在地上摩擦的他,仍然用最后的温存找到了智哥和烧烤摊老板,用最后一点钱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用400元点亮城市下的一个夜空,照亮烧烤摊的灵魂,在大城市里,所有路灯都不属于自己,但这次,终于有一盏灯是为他而照亮。
城市里的打拼,只能他一个人走,没有了王莺莺的陪伴指导和拥护,他会遇见一切从未发生的难题,会经历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低谷,这条路需要他自己走。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一直向前走,期待遇见命运里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期待未来的日子里,能够被这些涌动的气流塑造成与众不同的山川河流。
热爱可抵万难,当我敲下最后的这几个字的时候,已经身处春天。
“做最温柔的梦,盛满世间行色匆匆。”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