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是什么?我的定义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一个不害怕失败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感到尴尬或沮丧的人。这是很自然的,这是人性的,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但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是一种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裹足不前的恐惧。
自尊的第一个基础就是自我接受!要记得完美主义者是不接受自我的!第二个伤害自尊的原因是,完美主义者总会遇到长期且不可避免的失败!因为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而如果我一直失败或者视自己为失败者,那我还会有较高的自尊心吗?当然不会!另一个完美主义者容易自尊心受伤的原因,是他们更不愿意去尝试。而如果我不愿意尝试的话,其后果就是,更加低的自尊心。
另一个完美主义伤害人际关系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对自己的看法一样,如果我是完美主义者那我期望的就是完美。对我来说是一条直线,对他人亦是如此。不论是对于我的伴侣还是对我的孩子和朋友。我以前也说过了,没有完美的人。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可能感觉是完美的,在度蜜月的时候也是完美的。他或她是完美的。但是突然,我们开始发现对方的缺点了,那不是我一开始以为可以在一起的那人。如果我从对方身上期待的是完美的,我肯定会失望的。这也会引起沮丧,对自己的伴侣不认可,也常常会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追求卓越的人远比完美主义者要更快乐,放到个人层面上也是一样的,完美主义者不会享受持续性的成长。因为他们不允许休整和偏离。所有东西都是不变的,如同一台机器。至于追求卓越的人,有所偏离,有所中断,也有休整,想必起来更加可持续。
我们每人在一天中都有不同的最有工作效率的时间。实际上,在一天中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内,我们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这取决于我们是早起的鸟还是夜猫子。
完美主义的根源,第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影响。我们都不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确切地说,是这样一种在我们心中烙下的并且几乎从出生开始就不断被加深的基模,那就是,成果才是真正重要的。还有别的导致完美主义的因素,事实上当你仅仅注重于天赋的时候,你就是在制造完美主义的基模,而不是专注于旅途当中,努力的基模,她继续说道,“如果你称赞孩子的智力,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再聪明”然后失去对于眼前工作的兴趣,相反,那些被称赞为努力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会气馁,甚至更有动力。如果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好吧,让我试试吧”,“我学到很多,这真有意思”;因为一个是“既定思维模式”如Dweck所说,而另一个是种可拓展的,时刻改变和发展的思维模式;一个是畏惧失败,因为我想聪明,被人称赞聪明很有意思,我不想威胁到这个基模,相对的是:努力的、重视过程的,当追求卓越的基模,成为惯常的做法。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呢?要记住,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完美的主义者,也没有完美的追求卓越者,你们必须选择你能快乐的生活方式,不会有现成的答案摆在你面前,对你而言可能只是有趣的学术理论,或者是非常个人化的原因。 那么我们该怎么更多地采用卓越的基模呢?首先,是自我认知,在于自我了解,第二步是专注于努力的嘉奖,专注,并不一定是嘉奖自己成功,甚至是嘉奖自己的失败自己的尝试。 奖励付出的努力,甚至奖励失败应对与整个过程非常难。这当然也和准许为人有联系,准许看到人类本性的限制,而不是理想化,孤立地,分离地看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