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障碍,其中一些障碍包括,伴随运动而来的疼痛,使运动更难了,克服不适的最简单方法是进入状态,因为通常我们跑步进入一种状态后,我们就感受不到不适了,但必须开了头才行,找别人来支持你克服困难,慢慢适应,用一些东西分散注意力。另一个障碍,很不幸,这个障碍很普遍,那就是我们没有时间,因为我们压力太大了,我有太多事要做了,我们首先就放弃运动,其实,最不能放弃的是运动。为什么?因为它是一项投资,虽然你失去了45分钟,但你获得了更多,这时间花得其所。克服时间不足这个问题,不能靠自律,我们看过那个研究,人的自律是有限的。我们要自己形成规律,例如一周中有三个早上做运动,如果下午晚上才有空,那也行,行成一个时间规律。
另一个阻碍定期运动的障碍,是一个有趣但经常被忽视的障碍,这个障碍非常强大,潜意识障碍。Nathaniel Branden 谈过这点,我在我的书中也略谈过,引用了他的话。他谈到自尊,自尊隐含了一个概念:我们值得拥有幸福。当你问别人:“你值得拥有幸福吗?”大部会人会说“值得”,但在潜意识中,通常很多人都会说“不值得”,可能因为脑袋里有一把声音说“不值得”。如果我的潜意识认为,我不值得拥有这些感觉,不值得幸福,它可能阻止我运动。
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很多的研究,例如心理学家Bill Swann 讲过自我确认论。这是我们意识里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我们意识里有自我提高,我们想在别人和自己眼里表现出好的一面,但还有一股反作用力,就是自我确认,我们想确认对自己的了解是否属实,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值得幸福,通常我们就不会做让自己幸福的事。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例如在恋情中,如果我认为我不值得拥有好伴侣,不值得在恋情中得到幸福,通常我就会在潜意识里,破坏这段恋情,积极寻找恋情中不顺利的地方,潜意识中寻找方法伤害这段恋情,所以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潜意识力量,通常它能影响我们会不会去做运动。我们该拿它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再一次说回来,把它规律化,不要分析太多,尽管去运动就行了,尽管去做。 再一次强调,即想即做法,潜意识会告诉你,“不要做,你没有时间,还有别的事要做,你明天再做,你下周再开始定期运动”为了达到目的,潜意识会很聪明地用尽各种方法,几乎能使你的行动听从潜意识。当你出去运动时,你就让自己看到“是的,我值得拥有幸福”。通常潜意识就会听从这个想法,所以尽管去运动。
第二个身心疗法,就是冥想。冥想是什么?冥想是专注于现状,此时此刻,与此时此刻的存在作挣扎.当我们思想涣散了,当我们对呼吸分心了,集中回来就行了,这就是冥想,分心,集中,分心,集中,这样我们就能把思想锻炼得更专注,更留神。一旦你开始做冥想或者瑜伽,你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
Jon Kabat—Zinn在他的研究中,告诉了我们冥想如何应用于那些没有一整天闲余时间,每天只能抽45分钟的人,甚至如何每天抽15分钟冥想或者做瑜伽、或者其他形式的意念练习。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表明了冥想不到30年的人从中得到什么益处;第二件同样重要,它表明了因果关系的存在。
他的研究中有两组人,两组都想做冥想,他们都有这个兴趣。他让其中一组等候,他说,你们将在四个月后参加这个冥想班,你们将参加这个报满了的冥想班。第二组开始这个班的冥想练习,他们的联系就是每天冥想45分钟,周末时他们会聚在一起学习一些技巧,但在工作日时,他们呆在家里每天冥想45分钟。然后她那他们跟参考组对比,参考组就是那个等待参加冥想班的组,因为他希望试验对象都是想做冥想的人。一组已经开始冥想,另一组迟点再开始,然后他测量焦虑程度,对比参考组,那个冥想了8周的人的焦虑程度,平均每天45分钟,只做了八周,焦虑程度大大降低。然后他研究他们的快乐程度、积极的情绪,他不只关注消极情绪,从消极到积极的都关注。他们更快乐了,心情更好了,仅仅八周。但关键还在后头,他说,这还不够,“自我报告可能产生安慰剂效应”,这个想法很好,他要不受安慰剂影响的证据,然后他有了这个发现。
他研究他们的左右前额皮层比例,仅仅八周之后,那些冥想的人就出现显著的变化。这是一个惊人的结果。大家记住,1998年之前,科学家都深信大脑是不可塑的,过了三岁以后就不会改变。突然仅仅八周的练习,这些冥想的人,每天有规律地冥想45分钟的人,改变了他们大脑的机能,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积极情绪,对痛苦的抵抗力更强。当我们更平静时,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我们焦虑时就更容易患上疾病。所以冥想能加强心理免疫系统,增强心理抵抗力,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免疫系统。
一旦一个人患了严重抑郁,复发的可能,不管是一周后,还是一年后,比从来没患过严重抑郁的人要高很多。为什么?回忆一下我们之前讲过的内容,我们讲过大脑是如何形成神经通路的。一旦神经通路形成,因为抑郁症的神经通路很强烈,通常一点相对不严重的事发生了,都能让这条神经通路活跃过来。我们有一段时间情绪不好,哪怕是一点小事,马上大脑就会寻找最大的那条神经通路,形象一点说,最大的那条河流,它就会找到那条通路。因为一点很小的原因,抑郁症复发了。复发了两三次后,神经通道更强烈了,复发可能性更高了。他发现,当他们进行正念冥想或正念疗法,再配以认知行为疗法,就能减少严重抑郁症复发的可能。那些患有,或曾经患过严重抑郁症的人,能减少50%的复发可能。这是一个纵向研究,这种方法真的很有用。还能改善中度以下的抑郁症,帮助处理悲伤情绪。
八周疗法。
第一步是察觉,并接受身体信号。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感受到一种情绪时,通常会伴有一个身体反应。当我们开始感受到痛苦情绪时,我们马上就要开始运用意念,开始找出这个身体反应在哪里,而不要钻牛角尖, “为什么我会抑郁”“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又犯了”“千万别又犯了”。我们不要马上想到这些,而是马上找出这个情绪的身体反应,只需察觉到这种情绪引起的身体反应。
为什么这样能行得通?行得通是因为它形成了一条新的神经通路。原来的神经通路下,当我们感到不适时,脑袋就会发现不适,苦苦思索它,通常就会走回原有的通路里。这些原来的通路是和我们的抑郁相连的,和我们之前的消极情绪相连,并且得到增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走回我们脑袋里这些增强了的通路上,并且再一次增强他们,并形成一条新的通路。事实上你不应该处理小伤口,你不用弄它、看它、摸它,让自然的力量来治愈它。它会自己愈合的,消化也一样。你用不着想着消化,身体有自己的内在智慧、内在医生。同样道理,当你不再集中注意力想“我该怎么消除它,怎么回事?太难受了,我不想这么难受,我希望快点好起来。为什么我会这么难受?因为什么原因?”有时候这样想它、分析它,把它写下来很重要,但不要钻牛角尖;或者跟人谈谈,但不要钻牛角尖。最有效的,大部分情况下,就是马上想到身体的感觉,察觉它、接受它,不要尝试去治好它。让它留在那里,观察它,我们内在的医生就会治好它。苦苦思索这种情绪是没用的,只会加强这条神经通路。
正念冥想,正念疗法。真的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我们练习这种正念冥想时,我们的注意力从作为转移到了不作为上。 什么意思?通常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时,或者我们的头脑陷入悲伤情绪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分析我们面对的问题。我该怎么解决它?这是好事,这是重要的技能,因为有解决问题的思维,我们才有科学,才有技术和进步。但通常它有反作用,尤其是用它来处理思维和心理问题时,当我们不由自主应用它,我们想解决问题时,通常会适得其反,如同我们想干预体内的消化过程。消化不受我们控制,如果我们想左右它,看清它,分析它,促进它,我们只会伤害它。为什么?因为我们体内的主宰,体内的医生,体内的智慧最擅长处理某些事。因此,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解决这个问题转移到与它同在。感受这种痛苦的身体反应。
william说,“想消除抑郁是通常的解决方法,想解决不对劲的地方只会让我们陷得更深。苦苦思索是问题症结之一,不是解决办法。”这里强调苦苦思索,他并不等同于…我们之前谈过,他并不等同于与写日记,他没有益处的,把你面对的问题写进日记里,是有益与你的,和亲密朋友谈谈,是有益与你的,但是如果钻牛角尖,一次又一次的思索这个问题,苦苦思索它,想解决它,通常会使它恶化,如果我们只是感受这股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反而会更好。不要尝试无视和消除身体不适,而是抱着关心之心关注它,我们就能够真真正正地改变我们的感受。”
我教大家最后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很重要,我非常推荐,你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学,没有例外,我非常推荐的方法是呼吸,呼吸非常非常重要!事实上,他是唯一,所有正面冥想的共通点。你可以把他运用到生活中,当然是说的呼吸是正确呼吸,你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即使你没有一天冥想15分钟,或45分钟,我所说的呼吸是深呼吸。
因为现实情况是,在现代世界,我们经常感到紧张焦虑,因为我们的呼吸变得很浅,因为呼吸很浅,但我们呼吸浅时,我们就变得更紧张焦虑,我们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一个“或战或逃反应”的恶性循环。庆幸的是我们可以扭转这种循环,因为我们知道,平静和健康促进我们深呼吸,深呼吸又能反过来促进平静和健康,放松反应,只需要三个深呼吸的时间,我们可以把这个三个深呼吸的办法,有计划的应用在一天的生活中,三个深呼吸,能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