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教]黑色葬礼
*你好这里残月,大概是来交个党费
*意识流短打,BL体
*推荐BGM:Reflections of life
水手传说适合死在粘稠的雨季。
当大教堂想到这里的时候教堂外正下着稠密而轻柔的雨,雨丝敲打在教堂的玻璃窗上时发出了淅淅沥沥的声音,温柔而哀伤。而他所想的那个人正坐在他的身边发呆,深棕色的发丝自耳边垂下,就像是窗外绵延的大雨一样印在那颜色浅薄的肌肤上。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么我一定要葬在海底,那里是每一个水手的归宿。”
但如果海上下了雨呢?教堂想,那里的海面一定是布满了波澜的,就像是一个悲戚到极点的人的脸,每一条皱纹里都布满了时间对他留下的苦痛。海上起了风浪,出海的船被折断了...
*你好这里残月,大概是来交个党费
*意识流短打,BL体
*推荐BGM:Reflections of life
水手传说适合死在粘稠的雨季。
当大教堂想到这里的时候教堂外正下着稠密而轻柔的雨,雨丝敲打在教堂的玻璃窗上时发出了淅淅沥沥的声音,温柔而哀伤。而他所想的那个人正坐在他的身边发呆,深棕色的发丝自耳边垂下,就像是窗外绵延的大雨一样印在那颜色浅薄的肌肤上。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么我一定要葬在海底,那里是每一个水手的归宿。”
但如果海上下了雨呢?教堂想,那里的海面一定是布满了波澜的,就像是一个悲戚到极点的人的脸,每一条皱纹里都布满了时间对他留下的苦痛。海上起了风浪,出海的船被折断了桅杆,叫嚣着被卷入海底。那是风暴将息后真正意义上的永远宁静了吧。
但他不会去幻想那一天的到来,在这之前他会抱着圣经,去送别水手的每一次出海。
水手在每一次出海前都会吻他。
粘稠、柔软、带着大海的腥咸味。他突然想到了他曾经幻想过的水手死亡的模样,葬在漫长的黑暗的海底,伴随着沉入海底的船一同腐朽、腐烂,最后身体被生活在深海的微生物分解掉,永远的沉眠在海底成为海的一部分。
他在水手出海的每一天里,脑海中都在重复着这个画面。他的手指撬起圣经沉重的封面,单薄的内页被风吹得一片凌乱,最终停留在关于死亡的那个章节。缱绻的阳光斜斜的照在泛黄的书页上,他看着在阳光下缓缓蠕动在书页上的黑色字母,轻声呢喃着将那句话念了出来。
“我们当怎样面对死亡?如果有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无须害怕。”
没有人会惧怕死亡,就像是水手曾经对他说过的那句话一样。那固然是一个好的归宿,但是那般浪漫凄怆的美却是人生的最后一次。
水手最后一次吻教堂是在雨季的最后一天,他们接吻的时候天空中下起了绵延而细密的小雨。在教堂抬起眼的时候他看见了水手浅蓝色的眼睛,就像是在白玫瑰盛放的时节天空的颜色。
如果他死了,那么他一定要给他送一朵白玫瑰
但是水手最终还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死于了蔓延于那座城市的疫病。他没有死在海底,也没有死在粘稠的雨季,因为那都在他死前早已消逝。
他的葬礼上拉起了黑色的帷幕,而他被葬在了黑色的棺材和黑色的泥土中。教堂抱着一束新鲜的白玫瑰摇摇晃晃的走进他的葬礼,就像是一个神情恍惚的故人,那本从不离身的圣经此时被他在腿上摊开,他低声为离去的恋人祷告。
“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可他的声音逐渐变得微弱,最终无际可寻。他微微仰起头,却觉得眼眶中被什么东西充满。他将那束白玫瑰在他的墓前放下,然后低头亲吻他的棺木。
此时的墓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像是他所想的一般。
死亡本身就不是什么值得期待的东西。
End
正经分析关卡——大教堂篇!
本文章基于咱浅鄙的历史知识和阅读理解,有错误请指出!
不要看咱短就看不起咱,咱又不是在写作文,长而无味的文章可是被各路文人所嫌弃的!
首先,“大教堂”这个关卡是关于基督教的,而咱所知道的关于基督教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两个——十字军东征和宗教改革。
这样看来就很简单了,十字军东征没有动摇到基督教,所以“大教堂”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宗教改革。
而后咱们再来看看“大教堂”中的一些和宗教改革有关的元素。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
本文章基于咱浅鄙的历史知识和阅读理解,有错误请指出!
不要看咱短就看不起咱,咱又不是在写作文,长而无味的文章可是被各路文人所嫌弃的!
首先,“大教堂”这个关卡是关于基督教的,而咱所知道的关于基督教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两个——十字军东征和宗教改革。
这样看来就很简单了,十字军东征没有动摇到基督教,所以“大教堂”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宗教改革。
而后咱们再来看看“大教堂”中的一些和宗教改革有关的元素。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状况。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摘自百度百科]
“大教堂”整体剧情为“教堂破灭,走出教堂后又看到新生的树木”,正好对应了上一段的划线部分。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大教堂”这个关卡是在代表着宗教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然这个历史事件促成了万恶的资本主义,但凡事都要有个先后顺序,这大概也是这个世界的必然吧。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水手传说生日快乐!
是的我又来写小作文了!这次想炒炒冷饭,写写水传。
之前看到,水传是公认的具有寓意的关卡之一。如果蓝调风暴是“历经风雨见彩虹”,水晶是“千锤百炼煅华彩”,那么水传也应是一脉相承的“千难万险得财富”。不过,我从关卡中体会到的蕴意似乎更为丰富一些。
忘记了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评论,大概是,评论者问道:“船都没了,要怎么把宝藏运回去?”在这一层下,有回复者配了笑哭的表情,堪堪回复说:“啊……也许不需要回去呢?”
是啊,其实我看到水传的结局是获得宝藏,而不是得到救赎的时候,是比较惊讶的。自己的生存环境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去找宝藏呢?船在炮火中彻底损毁,无法重新起航,回不到现实社会......
水手传说生日快乐!
是的我又来写小作文了!这次想炒炒冷饭,写写水传。
之前看到,水传是公认的具有寓意的关卡之一。如果蓝调风暴是“历经风雨见彩虹”,水晶是“千锤百炼煅华彩”,那么水传也应是一脉相承的“千难万险得财富”。不过,我从关卡中体会到的蕴意似乎更为丰富一些。
忘记了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评论,大概是,评论者问道:“船都没了,要怎么把宝藏运回去?”在这一层下,有回复者配了笑哭的表情,堪堪回复说:“啊……也许不需要回去呢?”
是啊,其实我看到水传的结局是获得宝藏,而不是得到救赎的时候,是比较惊讶的。自己的生存环境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去找宝藏呢?船在炮火中彻底损毁,无法重新起航,回不到现实社会,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不排除这是设计师构思失误,也许我们不应在简单的游戏中讲逻辑道理。但是我就是想弄明白这个道理。
冒着死掉的风险,在绝境中还要苟延残喘地挣扎着将金钱攥在手中,这样的水手形象,难免会让人觉得极度利欲熏心、贪恋物质。
仔细思考后,我选择不如此解读。当人们追求金钱,本质往往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也就是说,金钱的意义是世俗赋予的。当我们彻底切断与世俗的联系——航船,金钱就失去了所有价值,“追求金钱”的命题便被转化为纯粹的“追求”。
因此,那“寻找”不是为了什么财富,而是为了证明和救赎自己。
人该为了什么而活?若你有爱的事物,你可以为了那快乐而活。若你有恨的事物,你可以为了亲眼看到它的毁灭而活。惟在暗流涌动的海洋之中,你面对的是无尽的孤独。
在这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的场景下,水手仍然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念。尽管将做之事已毫无意义,但只要残存的生命还给予了飞翔的能力,就会毅然决然地迈出新的步伐。
“找到宝藏就好了!谁管以后怎么样!”
为徒劳无功的行为赋予独属于自己的意义,这背后是怎样强到令人发指的乐观和意志啊。用“善于在当下找到任何一点快乐”来形容都感觉格局过小。
这么想来,水手传说,无愧是将人类的坚韧与不羁诠释得最淋漓尽致的关卡。沉没的航船,看似是设计师的设计疏忽,实际上给我带来了极为震撼的观感。“不需要回去”,也许,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顺便,水传的音乐也是出乎意料的昂扬。拿拆迁组的另外两位对比,教堂与刺传的音乐也都是壮阔的,但是听着多少都有一点沉重的“赴死”感。水传前段音乐急促紧张、中段音乐空灵神秘,末段音乐高昂激烈,却至始至终没有传达出和场景一样的“绝望”。
那是英雄,却又是特别真实的英雄,就像存在于普通人之间一样。普通地追求着财富,普通地出航,自己也没有想过能在意外降临的绝望中活下来,可是就这么攥着信念做到了。
功名利禄何足贵?生生死死何足贵?
在人生中奋力追光,只追给自己看,这生来便注定投向自由的飞鸟啊,随海浪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