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都在做CultSim和现实专业的结合……那我也把我这半瓶水拿出来晃荡一下(捂脸)
有点想试着做成mod(名称大概叫Walpurgisnacht吧,虽然没得在布罗肯山顶上跳舞了XD),不过里面这些个书目都要写文本还是挺麻烦的。
默认教主可以直接阅读现代德语文本(考虑到游戏里的希腊语教材是用德语写的)。
注意:古代德语算作一个技能点其实是不严谨的!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德语都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在游戏里投放太多单独的技能点对玩家过于不友好了……
奇迹诗人的原型主要是(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过的)诗人与预言家克林索尔。史诗《帕齐法尔》中称他为维吉尔的后裔,小说《奥夫特尔丁根》中他是主角在诗歌世界...
既然都在做CultSim和现实专业的结合……那我也把我这半瓶水拿出来晃荡一下(捂脸)
有点想试着做成mod(名称大概叫Walpurgisnacht吧,虽然没得在布罗肯山顶上跳舞了XD),不过里面这些个书目都要写文本还是挺麻烦的。
默认教主可以直接阅读现代德语文本(考虑到游戏里的希腊语教材是用德语写的)。
注意:古代德语算作一个技能点其实是不严谨的!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德语都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在游戏里投放太多单独的技能点对玩家过于不友好了……
奇迹诗人的原型主要是(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过的)诗人与预言家克林索尔。史诗《帕齐法尔》中称他为维吉尔的后裔,小说《奥夫特尔丁根》中他是主角在诗歌世界的向导。考虑到奥夫特尔丁根—克林索尔—玛蒂尔德之间的关系与《神曲》中但丁—维吉尔—贝阿特丽采之间的关系颇有相似之处,我这里的这个“奇迹诗人”大概也可以视为克林索尔和维吉尔的结合版,或者还可以糅合进来威尔士传说中的塔利埃辛等人物?总之是一个泛指的理想化诗人形象,能够——引用一下诺瓦利斯的小说——“以神奇的器具发出古怪的音调,唤醒森林里的隐秘生命——藏身树洞的精灵,在荒凉的不毛之地激活死去的种子,变幻出一座座鲜花盛开的花园,驯化猛兽,使野蛮人习惯礼仪和风俗,培养他们温和的嗜好及和平的技艺,化激流为弱水,甚至令最僵死的岩石翩翩起舞”。
视频内容:拉赫玛尼诺夫的无伴奏合唱《彻夜祷》(All-Night Vigil,OP.37),录制于科隆圣彼得教堂。原地址戳这里←
谈起拉赫许多人反应出来的就是钢琴作品,尤其第二钢琴协奏。我也很喜欢,我觉得这一部能满足人所有对钢琴协奏的幻想。
不过拉赫带人声的作品其实非常优秀,他自己最喜欢的两部得意之作都带人声,一部是被他私下称为合唱交响(choral symphony)的《The Bells》,另一部就是这部宗教作品《彻夜祷》。
拉赫玛尼诺夫在1915年1月~2月之间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写完了这部作品。有受柴可夫斯基的《彻夜祷》影响,但拉赫玛尼诺夫在和声和复调的运用方面要复杂得多。
《彻夜...
视频内容:拉赫玛尼诺夫的无伴奏合唱《彻夜祷》(All-Night Vigil,OP.37),录制于科隆圣彼得教堂。原地址戳这里←
谈起拉赫许多人反应出来的就是钢琴作品,尤其第二钢琴协奏。我也很喜欢,我觉得这一部能满足人所有对钢琴协奏的幻想。
不过拉赫带人声的作品其实非常优秀,他自己最喜欢的两部得意之作都带人声,一部是被他私下称为合唱交响(choral symphony)的《The Bells》,另一部就是这部宗教作品《彻夜祷》。
拉赫玛尼诺夫在1915年1月~2月之间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写完了这部作品。有受柴可夫斯基的《彻夜祷》影响,但拉赫玛尼诺夫在和声和复调的运用方面要复杂得多。
《彻夜祷》首演出于1915年3月10日,莫斯科。部分是为了给战争筹款。演出非常成功,一个月里加演了5次。但后来苏维埃政府禁掉了所有宗教作品,导致它反而极少在俄国本土上演。
总之求大家听一听!那是即便完全不理解东正教文化,也能轻易体会到神圣美感的音乐。
补个网易云的歌单:
啊对了,拉赫以为自己「绝对不会成功」的毕业作品歌剧《Aleko》其实也很成功,有兴趣听一听,从第一首合唱我就被迷住了。(感觉这周事情经常发生,作曲家:我赶时间用脚写的。听众:真香!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