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网易LOFTER服务协议》的一些答疑】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们关注到近期有同学对《网易LOFTER服务协议》其中的某些条款有一些疑问。我们在此做一些答疑:
一:关于服务协议6.2 的几个问题
[图片]
Q1. 在LOFTER发布作品,是否意味着所有版权归LOFTER所有?
你在LOFTER上发布的全部内容,版权均归你本人所有!
PS:如果我们在LOFTER之外的其他平台使用你的作品,我们都会积极取得你的授权。比如现在苹果商店的部分宣传图来自陈帆fotochen老师,我们是在使用前先取得了陈帆fotochen老师的授权后才投入使用。
Q2. 信息网络传播权到底是什么?
(...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们关注到近期有同学对《网易LOFTER服务协议》其中的某些条款有一些疑问。我们在此做一些答疑:
一:关于服务协议6.2 的几个问题
Q1. 在LOFTER发布作品,是否意味着所有版权归LOFTER所有?
你在LOFTER上发布的全部内容,版权均归你本人所有!
PS:如果我们在LOFTER之外的其他平台使用你的作品,我们都会积极取得你的授权。比如现在苹果商店的部分宣传图来自陈帆fotochen老师,我们是在使用前先取得了陈帆fotochen老师的授权后才投入使用。
Q2. 信息网络传播权到底是什么?
(来自LOFTER法务小姐姐的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所谓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大概意思就是:比如说,用户在LOFTER上展示内容,而其他用户想随时看到某个图片,那么LOFTER就需要获得这项权利的授权才能提供给大家看。
另外,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就是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只是法律规定的十七项著作权中的一项。
Q3. 根据现有用户协议,网易和LOFTER可以免费商用作者作品?
再次强调一遍,你在LOFTER上发布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归你本人所有。
如果LOFTER想要商用你的作品,肯定、也必须要跟你本人取得联系、沟通与合作,并支付相应费用。比如我们曾经合作过5款手机壳的JamieZ.(合作连接https://zjamiez.lofter.com/post/1f6fa04d_12e1a6357)
Q4. 作者的商稿发在LOFTER上,是否意味着LOFTER跟作者同时享有版权?
再再次强调一遍,你在LOFTER发布作品后,你仍拥有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你是作品的权利人,你有将作品授权给任何其他家服务商的权利,可授权给其他任何平台使用。
二:关于服务协议6.3的问题
Q1. 这个协议中LOFTER拥有的知识产品包括什么?用户发布的作品是不是也属于LOFTER?
翻译一下:这个条款中表达的意思是:LOFTER团队自行研发的东西,包括icon啦,图标啦,颜色啦,logo啦属于LOFTER自己的知识产权。其他用户发的,版权属于用户。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尽可以在评论和私信中留言给我们,我们和法务小姐姐看怎么调整我们的法律用词,让大家更清晰明了。
写给自己看的关于鬓边碎碎念(全)
其实,在我眼中,鬓边就是说了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
海棠花的花语,就是离别。
[图片]
—————————————————————————
一、【关于鬓边】
鬓边很不一样。与我之前看过的所有剧都不一样。...
其实,在我眼中,鬓边就是说了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
海棠花的花语,就是离别。
—————————————————————————
一、【关于鬓边】
鬓边很不一样。与我之前看过的所有剧都不一样。
作者的功底真的很强,不只是文字的功底,还有对各方面的了解,让我觉得他简直就像是真正从一九三几年的北平梨园行中穿越过来的。此番种种,都像是亲身经历过的一样,非常有历史厚重感和地域特色,还展现了戏曲行业乃至中华文化的魅力,再加上那个时期所特有的国仇家恨。太有厚重感了,太真实了。
以至于我一直偏执地相信着,在某个时空里,他们所有人,是真实存在过的。
为什么我说鬓边和我喜欢的其他剧都不同?
我喜欢的《琅琊榜》、《伪装者》,近一点的《庆余年》,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主角有着强烈的情义:爱国、风骨、追求平等、胸怀天下……他们身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这些高高在上的伟大词汇很容易就煽动了我,让我热血沸腾,渐渐让我看不上那些唧唧歪歪的小情小爱。
鬓边便不一样在这里。鬓边里反而没有很大笔墨对国仇家恨这部分的描写。尤其是小说里,两位主角都不是属于电视剧里面常有的,有一腔爱国热情与大义的人。说到底,程商二人,不过就是比普通百姓多了点钱,多了点名气,对待战争的态度反而就像普通百姓一样。他们痛恨日本人占领国土、为非作歹,绝不会做汉奸。力所能及之时,就捐军资、唱义务戏;但若不欺负到头上来,也安安稳稳的过着日子,不曾像察察儿和商大哥一般的热血青年。
可他们这样避着战争,只想偏安一隅,战争还是来了。
一个在商界圈呼风,一个在梨园行唤雨。可战争一来,剧情就开始急转直下了。一个又一个人死去,一个又一个人离开。善良的,遭人玷污;痴心的,情深不寿;执著的,成疯成魔。贪名利的死于情义;重情义的,又死于眩目华丽的戏台。
说到底,在那个时代之下,名气和钱财又能算的什么呢?不过都是些普通百姓罢了,开罪不起日本人,得罪不得这世道。明明什么也没做,二爷被日本人虎视眈眈,蕊哥儿背着满城风雨的骂名。
鬓边里从头到尾不曾出现那些令我激动地摘抄下来的爱国台词,也从不曾让我喟然长叹谁的大义凛然。它的镜头对着1930年代,未曾直面枪林弹雨,却受着战火余烟的北平城,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平凡又普通,却连戏文里也说不尽的心碎离别。
反而,就是从这一点稀松平常的北平风貌中,反映出人间苦辣来的。
在我看来,鬓边不是宣扬爱国主义的抗战片,它是反战剧。
其次,我最喜欢鬓边的一点,是在于那些触动我的细节,那些落在细微之处的情感,那些有意无意的安排,那些看很多遍依然会发现的新呼应。
有高知姐妹发现,全剧的第八分钟出现的“临了临了”,在全剧最后八分钟又出现了一次。这是全剧仅出现的两次“临了临了”的台词。
全剧的第一幕是姜荣寿做寿,蕊哥儿没来,这个镜头给出全景,所有人的座位之中,空出了他的一个位置。
而全剧的最后一幕,是在谢幕之时,他去火车站追二爷了,所有人站在台上谢幕,也单独空出了他的一个位置。
全剧的第一场,蕊哥儿没有来宴席,姜荣寿说:“再等等”。
全剧的最后一场,二爷站在大雪纷飞中的车站,看着前方,等着商细蕊来。
这个安排就好像,从最开始二爷出现在蕊蕊生命里,到最后一集二爷将要离开他的生命,鬓边的故事,恍惚间只是一场大梦,荒腔走板地唱过了一出戏,一梦一生,尽是妄相。从开始,到结束,一切都还是一样——蕊哥儿还是缺席了宴会;人们还是说着一样的台词;还是有人,一直在等着商细蕊的到来。
一朝梦醒,一切如初。
但是仔细一瞧,却发现其实一切内里又都不一样了。
第一集说出“再等等”和“临了临了”的时候,梨园行的这些人都是讨厌蕊哥儿的,他们声讨着他目中无人,骂他坏了老祖宗的戏。而到最后一集再说出这两句话来的时候,所有矛盾、误解、龃龉,都在衰败与死亡之中消解了。
第一集的时候,他身边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最后一集的时候,他已经孤身一人。
第一集里,他未着粉墨,身在青楼,却只想着戏文,论着风情;最后一集,他浓妆艳抹,站在戏台上,心中却只有与二爷离别之痛。
第一集他缺席了宴会,是因为他不懂那些场面上的人情世故;最后一集他不在场,却是因着“情”,他去追二爷了。
鬓边的这一场梦里,蕊哥儿经历的所有,迫使着缺心少肺的他成长。
原来,其实一朝梦醒,是已换了天地。
对于我来说,鬓边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叙述的方式。那样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却同时并存着那样的平凡又热烈,恍惚又真实。国将不国、飘摇动荡的1930年代的北平城里,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不曾有王侯将相唱兴亡,只有戏子与千千万普通人,唱着一出自己的贪嗔痴念。
这才是人间。
—————————————————————————
二、【关于鬓边的各种小细节】
可能是因为之前就看了小说的原因,对于“哭灵”、“喊魂”几个大情节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反而最终让我哭得最惨的是一些很小的细节。
—————————————————————————
(1)【关于蕊哥儿和蒋梦萍】
这是一条埋藏了很久的,甚至有点无关紧要的线,就是蕊蕊与蒋梦萍。小说的最后,蕊哥儿也没有原谅他的师姐。因为商郎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爱一个人他就爱到底,恨一个人他也要恨到底。当然,在最后程商汹涌的感情之下,原不原谅她,这似乎也无关紧要,更无人在意了。
可是电视剧里,他失魂落魄地离开程家的时候,被师姐叫住。他没什么表情、却又有一点温情的,抱了抱师姐的两个孩子,师姐问他是否还恨,他说:
“我恨的是,生离死别。”
这一句真的特别特别戳我,因为我突然在那一刻明白了他的一切,不论是小说里的商郎,还是剧里的,我都突然懂了,他的疯癫、他的不讲理、他的蛮横、他的做作。他恨就恨到了底,爱也爱到了底。我曾经非常不能理解他对师姐的感情,也非常不理解他对师姐、对二爷的无理取闹,我一直认为这是他性格的缺陷。
可是当他既无放下的洒脱,又无执着的恨意地,说出“我恨的是,生离死别”的时候,我突然懂了。
他只是害怕离别,他只是希望这个世界上在他生命当中出现过最重要的人,可以永远永远不离开他。他那样咬牙切齿孤注一掷地恨的,不是蒋梦萍,他恨的是离别本身。
蕊哥儿所有的执念,所有的任性,所有的疯疯癫癫,都在这一句话里得到解释了。
他恨自己万众瞩目,却又孤身一人。
他那样的没有心肝,却竟然这样害怕别离。
他认定了一个人,把自己百分之百交出去,将对方融入骨血后,就没办法承受离别的剜心之痛。
可是啊,仿佛命中注定,所有人都离开了他。亲人、朋友、爱人,哪怕是对手。
所有人,都离开了他。
除了蒋梦萍,其他人离开都是迫不得已。他仓皇失措地看着重要的人一一离去,却无人可恨。于是他倔强又固执地怨着蒋梦萍一个人,除此之外,他只能用无理取闹来宣泄自己的恐惧。
我以为他恨蒋梦萍,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原来他是真的害怕啊。
他说他恨的只是生离死别,我就知道,其实他一点儿也不傻,他都明白,他活得比任何一个人都通透。
只是他不想承认离别。
全剧最后一出戏是《凤仙传》,戏词唱:「从今各保金石躯/百年分离在须臾」
二爷第一次离开前,他没有唱出这句。
二爷真正离开时,他在台上刚好唱到这一句。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
(2)、【关于程商二人最后的一通电话】
第二个让我非常非常感动的,是二爷醒来以后给商细蕊打电话。蕊哥儿守在他身边一个多月,受了再多委屈,受刑、喊魂,都没有哭过,没有委屈过,没有喊过苦,没有喊过累。
二爷说:“喂,我找商老板,我姓程。”
蕊哥儿突然就瘪了瘪嘴,泪便涌上了双眼,像个受了委屈后倔强不肯哭的小孩子,突然听到妈妈安慰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抱着话筒特别委屈地模样,掉了眼泪。
他深吸了三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才哑着嗓子答:“诶,二爷。”没有了那种脆生生的语调。
可他还是什么都没告诉二爷,只说让二爷来听听新戏。
经历的这一切,二爷不知道,小说里二爷半开玩笑地想着,这个小戏子一点也不关心他,只想着戏。
他不知道这出戏迟迟未开,是在等他来听。
电话那头的二爷以为,在小戏子的眼中,他不过是出了趟差。
他不知道,在商细蕊眼中,这一遭,是他经受不住的生离死别,这声“商老板”,是他不要嗓子,不要戏,不要尊严,不要命换来的。
但是即使二爷不知道蕊哥儿为他做了多少,他轻唤“商老板”的语调,还是那样的小心翼翼。充满了那样深切的感情。
对于两人来说,最幸运莫过于失而复得。上天垂怜,他们没有死别。
可是最悲哀莫过于,这一次通话,他们马上面临的又是生离。
好像很难说清楚商郎这个突如其来的流泪情感,他是欣慰,还是委屈,还是感动,还是心疼?或许都有吧。但是你真的能感受到他汹涌的情绪,就在那一刻突然很澎湃地涌了出来。
不像是他用力扑在九郎怀里哭得死去活来的样子,也不像他拉着死去的小来的手哭得五官都揉在了一起的样子。
这里已经接近故事的结尾,经历了这一切后,这个时候抱着电话啪嗒啪嗒掉眼泪的商郎,周身落满了清冷而淡漠的气质。可是,那双像孩子一般湿漉漉亮晶晶的眼睛,却又依旧纯粹而真诚,充满着失而复得的喜悦,那样美好,一如初见。
所有的分别、苦难、背叛、伤痛,只带走了他最初无忧无虑的笑,藏在眼睛里的纯粹、坚定、赤诚、好奇,他永远也不会失去。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大概就是所谓永葆冰心的样子吧。
(这一幕我真的吹爆尹正老师,真的就是蕊哥儿本人)
—————————————————————————
(3)、【关于红印泥与离别】
二爷要去走货之前,前来与蕊哥儿告别。他正开开心心的把自己的家当全部摆出来,风风火火地要拿这些东西去卖钱捐大飞机打日本人。
于是他们开心地打闹玩笑,二爷把蕊哥儿作废的卖身契私藏起来,蕊哥儿说:“那个作废了!没用!”
二爷说“那你再给我写一个呗。”
蕊哥儿拿起印泥,在二爷手上用力地摁了下去。
这样的羁绊啊……
他们继续笑着闹着,好像没有分别在即。也不知道是谁在刻意回避。二爷倒着茶水的手都微微颤抖,因为他最终没法回避离别。
二爷默默低头轻抚着掌间的红印泥,突然说:“我要走了。”
蕊哥儿还在笑着:“那祝二爷走好啊!”
二爷或许没想到他不问不闹,愣了一愣,笑着说:“臭小子,就不会说点吉利的!”
蕊哥儿就顺着他哈哈大笑几下,然后深吸了几口气,他在忍着不哭,低头搓了搓指尖的红印泥。
一时无言,两人只是笑着低头摩挲着各自掌心指尖一抹血红的羁绊。
你看,明明刚刚才盖过章约定了永远一起,却转眼就是离别。
他突然抬头,开着玩笑道:“要不然外、外面那些东西全给你,你留下。”
他笑嘻嘻又天真的眨巴着眼睛,很洒脱,很懂事,好像要努力表现出开个玩笑,丝毫不留恋的样子,像一个孩子一样拙劣的伪装着显而易见的情绪。但是喉咙里那一下哽咽,又很快接上去的细节,立刻让我泪目了。
蕊蕊突然长大了,小说里二爷两天没来看他,他就气得大打出手。现在的他,面对这样再见之日不可期的离别,他也不哭闹了,他也不问为什么了,他也不使性子赖着了。
他笑嘻嘻地祝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好。经历过所有人的离开,当最后一个最重要的人离开时,他也学会笑着说离别了。
可他明明最恨的就是生离死别。
他长大了,不使小孩子的性子了,省去了二爷许多麻烦。
然而我却宁可他撒泼打滚,上房揭瓦地留住二爷。
因为这样的成长,是他经历过无数次撕心裂肺的分别后,才学会的。他天生未生得玲珑巧心思,缺心少肝,他的成长太痛了。
他最终还是妥协的笑了,眼睛亮亮的,一副年少不知离别苦的模样。
可是想了又想,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像小孩一样,想挣扎着用自己的一切东西留住程凤台。虽然他问出口的那一刻,便知道这些东西留不住他。没有什么能够留住他。
所以他只好笑着说,当做自己在开玩笑呢,或许二爷就不会知道他是真的舍不得。
或许他自己就好像真的没有那么难过。
真的,就是在他哽咽住,又很快掩饰过去的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了他的成长。那样直率泼辣,又痛恨离别的人,也学会在分别的时候,用笑脸去掩饰哽咽了。
他沉默许久,等情绪平稳,然后深吸一口气,妥协地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只是觉得很心疼,为什么要用所有人的离开,来教会他与二爷离别时的笑呢?
—————————————————————————
(4)、【关于商大哥与蕊哥儿亮晶晶的眼睛】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一幕,商大哥在吃饭的时候,犹犹豫豫地怀揣着心思问他:“你现在手上还剩多少钱?”
蕊哥儿经历被人误解,被人从台上摔下来,身边也没有了程凤台,可他还是一如从前般明亮,一边大口吃着,一边想了想:“嗯…七八万吧!”
商大哥沉默一瞬,言语和眼神之间,尽是闪躲与犹豫。突然下定决心般问道:“能不能都给我?”
“行啊。”
他似乎根本没往心里去,也不问还不还,也不问拿去做什么,也不问为什么。
他就那样没有一秒犹豫,手里拿着筷子,嘴里还嚼着东西,抬起那双亮晶晶没有一点杂质的眼睛,一眨也不眨,一脸单纯地笑着,含含糊糊的快速接过话:“行啊!”
这是全剧最触动我的一个眼神。
我想,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清澈而又明亮的眼神了。
他那一刻的眼神就像清澈到连一粒尘埃都没有的湖面。很浅,清澈见底,你能看到他所有的信任、毫无防备;但是又很深,你望着他那一双眼睛,仿佛就直抵他的内心最深处。他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内心所有的柔软与孩子气展现在外。
当他眼中倒映着窗外的光,轻轻笑起来的时候,眉眼一动,就如同平静的湖面突然荡漾起一层层明晃晃的细小水波。
他那样无忧无虑地笑着,眨着大大的眼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模样。
可他刚经历了小来的死,经历了全天下的误解,经历了曾经支持他的人对他高声辱骂,经历了被戏迷从戏台上摔下去摔聋了耳朵,经历了或许以后再不能唱戏的绝望。二爷也不在他身边了。
他本该有多少的无助、忧伤、悲哀、失望,会在经历这一切后悄无声息的漫上双眸。
可他眼里都没有。
他双眼中还是只有直达心底的赤诚。
平静又清澈的眼神里,盛下了无数的惊波。
他不是完全不在乎钱的人,他曾经因为手头上没有足够的现金而被迫要回平阳,也曾经因为交不起房租而看人眼色,甚至最窘迫时,水云楼差点就这么散了。
可商大哥开口就要走他所有的积蓄时,他眼睛都不眨一眨。
他不是不在意钱,而是蕊哥儿就是这样,爱恨到底的人。若是在他心里占上一个位置了,那便没什么是他不能为之舍弃的。
他那样毫不犹豫的脆生生一句“行啊!”,好像借钱的人是他,生怕他大哥反悔似的。
这样的人,难怪范琏说:“就冲他这份傻气,谁要占他便宜,那真是丧尽天良!”
他才不是傻气,他精着呢!他傻起来的时候,都是心甘情愿的,不管是对二爷还是大哥。
他咽下嘴里的酱牛肉,依旧闪着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直视着大哥。很照顾商大哥情绪地笑着问:“大哥你是不是遇着什么事儿了?说给我听听,咱们哥俩商量商量呗!”
商大哥没有回答他。商大哥看着他那双让人很难避开的、如水波柔和的眼睛,悄悄湿了眼眶。
—————————————————————————
(5)、【关于分别前蕊哥给二爷单独唱戏】
这是全剧我最喜欢的镜头之一,也是看小说的时候,我所感受到最浓烈的感情。不是声嘶力竭的哭灵,也不是响彻北平的喊魂,而是在清清冷冷的大街上,蕊哥儿在二爷跟前的这一跪。
二爷说,他要走了,去走货,然后就不回来了。蕊哥儿说,好啊,但你来听听我的新戏吧。凤仙传,我单独给你唱一出。
于是,水云楼的人连夜背戏词,为了配合着他们班主,给二爷一个人唱一出《凤仙传》。
他未穿戏服,只着粉墨,灯火通明的王府戏楼,上演着小凤仙与将军的离别。
台上要唱到:“将军啊——从今各保金石躯,百年分离在须臾。”
台下也是一样。
于是他不唱了,唱完“将军啊——”,他就忽然停住了。
但原本,他是一旦站在戏台上,便灵魂出窍的人,他说过,戏一旦开唱,便不能停下来的啊。在台上的他,就是杨玉环,就是虞姬,就是苏三。
但他不愿是小凤仙。
他倔强地不想唱出离别之词。
他站在台上回了会儿神,突然就跳下了戏台,招呼也不打,妆也不卸,拉着台下的程凤台就跑。很有兴致的模样,说:“二爷我饿了,咱们去吃宵夜。”
有人说,蕊哥儿的每一句“我饿了”,背后都藏着一句不能宣之于口的真心话。
或许正是因为二爷懂了这每一句“我饿了”,他才会屡屡报之以“走,商老板,我们去吃宵夜”的深情。
这一句“我饿了”里藏着的,大概是不能宣之于口的离别之痛吧。他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倔强又生硬地回避着不想面对的话题。
于是他们就真的大半夜去吃宵夜了,蕊哥儿的戏妆浓抹在脸上,在漆黑的街道上,看不大出那粉墨下融着的悲喜。
他摇摇晃晃地走着,没头没尾地说着一些感想,说他傻,说座儿们也傻,说不想唱戏了,二爷每句都认认真真地答他。
末了他又突发奇想,兴致勃勃又有些局促地道:“二爷,我突然想唱戏了,现在就想唱。”
二爷转过来,与他面对面,说,他听着呢。
是啊,他一直在听呢。
蕊哥儿一开口,就是那样的特别,仿佛不是身处空无一人的街道,而是立于灯光闪耀、掌声雷动的戏台。如墨般黑的夜晚,也融不掉他的光芒。
只不过当他褪去彩装,走下华丽的戏台,观众只有二爷一人,他是为他发的光。
他一摆衣,兰花指拈起一截衣袍半遮面,在寂静而漆黑的街道上面对着二爷缓缓半跪:
「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
镜头正中的两人,一人身着浅色披风,一人穿着深色大衣。一跪,一立。
漆黑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寂静无声,偶有一两盏青灯如豆,摇曳灯火。只听得见蕊哥儿唱得动全北平的声音,清清亮亮地响起。
明明是这样清清冷冷的一幕,却藏着最最浓厚的情感。
或许是因为我的上帝视角知道他们分别在即,这一别,就是生离死别。
我知道,从这一跪,到下一次他再唱给他听,这中间要经历着怎样难以承受的绝望与哀恸。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的安排,《牡丹亭·惊梦》这一句,正是杜丽娘抱怨无人懂她,只得因循守旧之苦。
而后便有了柳梦梅的出现,杜丽娘放下所“因循之腼腆”,与梦梅相爱。
蕊哥儿遇见了他的柳梦梅,不知道他会不会放下一切,跟他走?
————————————
我非常非常喜欢鬓边情感的拿捏,尤其体现在这一段里。
无论是蕊蕊戏唱到一半突然停住说饿了,还是他突发奇想唱戏。这两段的情绪转变都很突然,感觉想一出是一出,可却完全不让人感到突兀,反而特别特别打动人心。它把你带进那个情绪里去了,你说不上来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但你知道,在那一刻他就是会这么做。
—————————————————————————
三、【关于我心中的商细蕊】
我心中的商细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纯粹、张扬,在万众瞩目之下,集万千荣辱于一身。是一个周身汇集了所有美光灯,永远站在舞台最明亮的位置一枝独秀的那一位。
他爱憎分明,认定了一个人就是一辈子。正常人若有一百份的感情,或许会根据与自己远近亲疏的关系适当分配,可是蕊哥儿不同,他是一定要把那一百份的爱完完整整的给同一个人的。
他在各色人等粉墨登场的梨园行,在黑暗涌动的名利场傲然屹立着。就如同一块天降神玉,光彩夺目,世人无不感叹他的华美剔透。
可是在这样破碎的世道里,赏玉容易而守护难。在这样的飘零的年代里,商郎的才气与纯粹,太难守护了。
他偏偏又不是水,把它装在哪里就变什么形状,他是玉呀!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可不就碎了吗?除了二爷,有谁愿意去真心实意的守护他呢?
他是戏子,却也是活生生的人,他需要安全感,需要保护,需要爱。
玉壶折柄,琉璃易碎。世间好物不牢坚。
这样纯粹的商郎,不过是在战火纷飞之中,碎满一地。
人们都说,他只要唱戏就好,聋了也好,哪怕残疾了也不要紧,反倒成就了戏曲历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
所以他害怕自己不能唱戏了,害怕经历所有的离别后,戏也没有了。他自己也认为,“商细蕊这仨字,离了戏,一文不值。”
只有程凤台对他说:“我只要你全须全尾,活得高兴。”
商郎有他坚定热爱着的东西,哪怕抛弃性命也要戏。
他天生骄傲,在戏里,他“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扮过荡妇妓女,也扮过帝王将相;他说,在台上,他让人哭人就得哭,让人笑人就得笑。
可他的一身傲骨,却在这人世间抵不过下九流的身份,逃不脱满城风雨,扛不住世道艰险。
他明亮如星辰,却又卑微如尘土。
—————————————————————————
四、【关于尹正老师演技真心实意的彩虹屁】
尹正说:“商细蕊就是一个用一只手死死的抓着沙子的人,抓得越紧,沙子散的越快。但是程凤台就是教会他用双手捧着沙子的人。”
这是我这么多天以来听到的对商细蕊最好的理解。
可不就是么,他那样冲动、极端,只是想死死抓住指尖流沙,抓住在那个破碎年代里无法停止的离别。
可是他这样的冲动惹来了各种麻烦与流言,这样的极端又推走了所有爱他的人。所以在面对师姐的离开时他便发了疯。
程凤台教会他用双手捧着沙子,所以面对程凤台说要走时,他选择埋下话间的哽咽,笑着理解那个被他捧在掌心里的人。
虽然,等到程凤台真的的出事,真的要永远离开之时,他还是彻底疯狂了。
因为他发现,即便他小心翼翼地捧着心尖上的沙,它还是要被这个年代的狂风吹散一地,从他的双手间流逝。
你看,他努力地学会了二爷教给他的东西,他长大了,不再用顽固尖锐地刺伤身边的人了。
但他还是无法抗衡离别。
太可悲了。
我看到这句话就明白,尹正是真的从心底里懂得,并进入蕊哥儿的内心,用蕊蕊的心,而不是旁观者的眼光在理解他。他懂他的强势掩饰下的软肋与恐惧,明白他的成长。
所以他的商细蕊,没有一点“尹正”的影子,就好像不是用旁观者的方式去演出来的,而是用蕊哥儿的心去从头到尾重新活了一遍。
尹正的商细蕊给我一种很“脱离”的感觉,我第一次遇到演员和角色这样“脱离”的情况。
在其他的电视剧里,我或许会看到某一个演员,他某一幕的眼神、动作、细节,表演的特别到位。我会感慨:“啊!这也演得太好了吧!神仙演戏啊!”
我往往觉得“恰到好处”就是一个演员演技好的最大表现:那个情绪多一分就过度了,少一分就不够了。
可尹正的蕊哥却是那种,感觉从灵魂里完完全全的改变。
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种感觉,很奇妙,商细蕊和尹正完全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人。不存在演得“恰到好处”,感觉即便情绪过了一点、再过一点,那便是蕊哥儿笑得更开心了,哭得更凶了,疯的更严重了,而不会让人觉得“演过了”。因为那就是蕊哥儿本人啊!他不管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动作,你都觉得这就是蕊哥儿的情绪、动作。
感觉好像蕊哥儿是借着尹正还魂了。这就是商细蕊,每一个样子都是商细蕊的样子。每一幕里他清冷的气质、抬头间纯粹又明亮的眼睛,真的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每当他站在那里,抬起他亮晶的眸子,咧开嘴角,尾音上扬,我没有看到尹正在演戏,只看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着的蕊哥儿,对着程凤台脆生生地喊:“诶,二爷!”
所以我觉得网上有人说的很对,不仅感谢尹正老师选择了商细蕊,也感谢商细蕊选择了尹正老师。
—————————————————————————
六、【最后,关于结局。】
这个部分,我想了很久,不敢动笔。
从4.25日大结局到今天,也才过12天而已。但我从鬓边挣扎着走出来的努力,让我感观上好像过去了很久。
关于结局,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大概是最后几集的悲伤太过汹涌浓烈,我陷在一个悲伤的漩涡之中看不到希望。我闭眼想起第一集热闹的宴会,睁眼却只看到冷清的站台,只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开颓垣”。因此我曾在看完点映的那个晚上坚持认为不论有多少HE的证据,从“锦绣成灰”的角度看,它总归是BE的。
而后渐渐的几天过去,那些快乐的、美好的回忆,又夹杂着悲伤的结尾涌上来,渐渐终于平静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又慢慢接受了那些所谓HE的实锤。
但当我接受鬓边HE了的那一刻,我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欢呼雀跃。
我曾激烈地评论说:“别整那些虚的!别给我那么多所谓的伏笔暗示,我不要所谓OE!要真真切切的HE!”。也曾在听尹正问:“是不是HE还重要吗?”的时候发弹幕,在“重要”两个字后加上两排惊叹号。
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天,大家对于结局是HE还是BE证据的搜索还是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哪一方,我都看到了他们所搜集出的大量隐藏在前文中的证据。
这是鬓边优秀的地方,它的留白无疑是很成功的。追上与否,走了没走,只存在于每一个观众的一念之间。你眼中所看到前文一路延续下来是怎样的情绪,就决定了你看到最后心中是怎样的结局。
眼中看到BE的人,是因为他前面看到的更多是悲戚与绝望,而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最后一刻看到二爷怅然望着的、空无一人的站台。所以,即便看到再多的证据证明追上了,心里悲伤的情绪也很难淡上一分。
与其说大家是在给结尾追上与否求一个确切的答案,不如说是在给这个故事定一个官方认可的情感基调。
可是又平静了很多天,慢慢的,我竟然真的发现,HE或BE不是那么重要了。
不是因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管结局如何都不重要。而是因为,在我心中,蕊蕊追上二爷与否,只是一个“情节”罢了。
我相信每一个真正走进这个剧里的人,都相信着这个世界的存在。无论追上与否,都是情节,而非结局。他们的故事,不会因为蕊哥儿追上了,或者没有追上二爷而结束。他们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继续着他们的人生。
这么想着,就突然发觉没什么可值得意难平的了。
不管追不追上,走不走,都是蕊蕊和二爷自己的选择,只要是他们自己所做的选择,又有什么可意难平的呢?
他们经历过了这一切,衡量得失与情感后,走与不走的选择权在他们手上。
当然也在你我的一念之间。
可是不要紧,不论你我一念之间给这个故事下了什么判定,我们所执著地期望着的,不就是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吗?
他们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世道里飘如浮萍,只能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可历经过再多无奈与无依,这最终的决定权,终是交到了他们自己手上。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他们高兴吗?
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尹正老师在直播里说的:“不重要,你要相信不管怎么样,一定是美好的”是什么意思。
在我心中,鬓边最最优秀的地方,不仅是在于它成功的留白,让人见仁见智、可HE可BE。而恰恰是在于,不论你最终所见为何,BE也好、HE也好,它都是美好的。那种美好,无关乎追上与否、上车与否,甚至无关乎生死兴亡,无关乎是知己还是风月。他们的故事,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快乐与悲伤并存着,在某一个虚幻的时空里,按照各自的轨迹,无法阻挡着地向前走去。
—————————————————————————
终:
我习惯于写东西,但是却是第一次写这么长,从点映结束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写到现在。其实之前没有打算发出来,因为对我来说,写这种东西一直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不像很多高知姐妹一样,写出来的东西或是振聋发聩,或是发人深省,或是令人热泪盈眶。而我,习惯沉浸在自己的自说自话里,写一些废话,自我感动,靠这样一种方式延续我对某种东西的喜爱。我断断续续写着这些东西,就好像没有和它说再见。
但就像鬓边这个故事,它说的是离别,却教会我“放下离别”。
所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北平梨园行的故事终是要落幕了。在这个春天,有这样一个如梦般存在过的故事,有这样钟灵毓秀的人儿,让我在今后每一个海棠花开的季节里,都会恍惚忆起这一段传奇中的只言片语。
感谢遇见。
【完】
整理一下《鬓边不是海棠红》电视剧里一些很用心很可爱的小细节和遗珠之憾
从被基友安利看了一个二爷x蕊蕊糖cut之后,抱着怀疑的态度看了几集《鬓边不是海棠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没错,扬言大陆电视剧都没法看的我,真香了。于是我在每个更新的日子死死守在aqy,当晚看上两遍,第二天再挑自己喜欢的段落看上两遍,丧心病狂的反反复复磕到昏厥。
演员演的多好,服化道多用心这里先不说了。还是最最想给编剧磕个响头,剧情无懈可击的逻辑,剧情的铺垫与对比,细节的设计,戏词的映射都值得反复来看,这里整理一下我觉得很用心很可爱的小细节,个人向,主观推断,掺杂脑洞,仅供参考。
--------------------------------------------------------...
从被基友安利看了一个二爷x蕊蕊糖cut之后,抱着怀疑的态度看了几集《鬓边不是海棠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没错,扬言大陆电视剧都没法看的我,真香了。于是我在每个更新的日子死死守在aqy,当晚看上两遍,第二天再挑自己喜欢的段落看上两遍,丧心病狂的反反复复磕到昏厥。
演员演的多好,服化道多用心这里先不说了。还是最最想给编剧磕个响头,剧情无懈可击的逻辑,剧情的铺垫与对比,细节的设计,戏词的映射都值得反复来看,这里整理一下我觉得很用心很可爱的小细节,个人向,主观推断,掺杂脑洞,仅供参考。
---------------------------------------------------------------------
1、商细蕊给程凤台带花
商细蕊当天唱《梅龙镇》胸前带了个花,后来把这花给程凤台戴上了。《梅龙镇》(别名《游龙戏凤》)戏里男主调戏李凤姐,给她插上海棠花,是戏里的著名(开车)桥段,这里商细蕊给程凤台带花,我个人理解是有些好感的暗示在里边的。
2、商细蕊喝醉了穿着戏服不肯坐下
京剧行里有规矩,穿上行头就不能坐下了,这里还原的很专业很好,商老板都醉成这样了都没坏了规矩,演出来商老板人戏合一的感觉来了。
3、宁九郎齐王爷逗鸟
九郎教鸟唱的那段戏,戏里说的那个天喜星,是个来撮合两个爱人在一起的神仙,是有心暗示自己和王爷,怪浪漫的。王爷显然没听明白,最后教鸟唱的是个占鸟便宜的伦理哏。九郎这才生气的说,脏了口了。
4、跟卖饼的大爷嗓门battle
原著里唱的《坐宫》里的叫小番,是老生的戏,那是真有穿透力,感兴趣的可以找于魁智的叫小番来听。戏里改成是唱《玉堂春》,可能觉得旦角演员拿老生的戏喊嗓子有点怪吧。
5、商细蕊骂房东强盗
“指着西凉高声骂,无义的强盗骂几声。“骂房东是强盗。
6、商细蕊吃牛排
看程商在上海吃牛排商细蕊不会切我还奇怪,他们在北平应该也吃过吧,结果回来一看,在北平蕊蕊都是这么吃的哈哈哈。
7、曹司令和霸王别姬
早年曹司令听霸王别姬的时候就说过,如果自己身边有这么个女人就值了,和程美心最后的陪伴呼应了,老曹值了。
8、商细蕊咬手
商老板一紧张委屈不知所措就咬手,剧里反复出现过了。分别出现在二爷香山质问商老板唱砸了他的堂会,耳朵聋了担心还能不能唱戏,二爷要带他离开北平这几个时候。
感谢底下评论姐妹补充,还有一次是和侯玉魁唱武家坡之前,商细蕊玩道具被侯老板凶了。
9、抽丝的戏服
可能大家忘了,第一集商老板因为抽丝非要退货重做的戏服,就是唱战金山梁红玉的戏服。害。
10、商细蕊答应二爷欠他的一出戏
因为唱砸了二爷的堂会商细蕊答应欠他一出戏,最后给他唱小凤仙还了,承诺必遵守的人设不倒。
11、小凤仙跟着将军跑了
连编剧大人都说,这部戏里人物的命运其实都从别人嘴里说过了。有点判词的意味。商细蕊单独给程凤台唱小凤仙,正唱到小凤仙和将军告别安慰将军的戏词时若有所思停下不唱了,拉着程凤台就跑。个人理解是因为此时在他心里已经认定不要和将军分开了。
12、商细蕊在街上给程凤台唱的戏
商细蕊在大街上给程凤台唱《牡丹亭·惊梦·山坡羊》, “ 俺的睡情谁见?则索要因循腼腆。”唱词意思大概是说我内心的情感谁能明白?我只能按照规矩守规蹈矩的做事,内心备受煎熬。
13、百年离别在须臾
商细蕊唱《贵妃醉酒》的时候,程凤台说他最喜欢这句“ 百年离别在须臾,一带红颜为君尽。”最后唱《小凤仙》也唱了这句。两个人泪流满面百感交集。
14、程商初见和分别时的两次握手
不算是什么细节彩蛋,纯粹是喜欢这种前后呼应,就也算进来吧。
15、杜七在信里自称队长
结尾杜七从香港给薛千山寄的信里,写的队长照拂。这是原著里的梗,杜七嘲讽薛千山妻妾多,薛千山说还少个队长(指杜七)。
16 、范巨卿和张元伯
商老板要回平阳,程凤台劝他留下的时候说到的范巨卿和张元伯,就是之前商细蕊说的《范张鸡黍》里面的两个主人公。但大家也看出来了是后配的音,原口型说的是虞姬和楚霸王,有些暧昧。我觉得改的挺好的,呼应了前边商细蕊说的朋友之间一字千金,也加强了两个人最终一定也会信守承诺的人设。
17、待朕与你步一回者
这句在原著里是作为商老板对程凤台追求的回应出现的,剧里用来表达商细蕊要和程凤台联手在梨园称王,既合情合理不露破绽,也圆了原著党的情怀,编剧太温柔了真的是。
17、二爷给的大红宝石戒指
最初是陪打麻将那次给的,后来水云楼两次重大危机商细蕊都拿出来看了,看完二爷就来救场了,堪称阿拉丁神灯的戒指(随便说说的)。
第一次拿出来看是水云楼准备回平阳的时候,第二次是要打擂台戏班子的老人都跑了凑不齐人。
18、小周子两次给商细蕊磕头
小周子两次给商细蕊磕头,分别是给他取了周香芸这个名字和在二爷病床前把水云楼托付给他。因为二爷都在旁边,所以像是是拜了商细蕊程凤台两个人,就有种父亲母亲的感觉,噗。
19、商细蕊犯癔症要去香山给程凤台赔罪
程凤台昏迷商细蕊犯了癔症自己走去香山要给二爷赔罪,不仅是心里还惦记着唱砸了二爷堂会的事,而且二爷带他去香山那次是他们两个交心的起点,那一晚在他心里很重要。
20、商细蕊profile
姜荣寿把商细蕊逐出梨园行,撕下来的商细蕊个人页,当然剧里设定商细蕊真实出生地是云南,原著里是四川。
21、梨园春鉴原文,来自编剧微博
太绝了哈哈哈哈哈哈
目前想到这些,可能还会补充,毕竟全剧还想再看亿遍!
---------------------------------------------------------
被剪辑掉了没播的遗珠之憾(来自各大采访、主创微博和江湖传言)
1、薛千山娶日本姨太太,杜七大闹帮他解围,还有程商探讨要不要离开北平,这些都剪掉了,是我觉得最可惜的部分,比较影响后面剧情的理解和推进。
2、程商二人车上打架后面还有更激烈的掐大腿等画面,剪掉了。程凤台带着伤回家,脱上衣照镜子躲着二奶奶,身上还有商老板的牙印,也被剪掉了。
3、二爷没消炎药快死了的时候,商细蕊犯癔症想起四喜儿棺材里的药,自己爬到程家冲喜的棺材里,也被剪掉了。
4、最后一集程商告别握手那里,本来拍的时候是握了很长时间,商细蕊先松手程凤台不让还紧紧抓了一会。但由于你懂的原因没播出来。
5、结尾奔跑回忆杀,本来想只剪程商两个人的画面,但同样你懂的原因。恩。
6、商细蕊在冰上踩橇,打横公主抱程凤台。花絮里见到了,戏里给剪了。
--------------------------------------------------------------------------
最后放个很喜欢的镜头,谢谢做出这么好看的剧的主创们,鞠躬,拜拜。
『商老板的千层套路』程凤台X商细蕊
全文2500+,一发完,🤪纯属脑洞,文章背景故事皆为瞎编
📛感谢关注推荐红心,文笔不好勿怪
旧文指路:
齐宁→双摇会
【因为程商的→循序渐进 🙏🙏 🙏🙏,我想冲个总榜,所以希望喜欢的朋友都能点个小红心和小蓝手💓,鞠躬感谢!】
更多文章,更多CP,↗↗右上目录查看
千层套路你们有没有听过😏
正文:
夜晚,北平程家大院。
暖色的灯光打在了办公的桌子上,程凤台伸手揉着太阳穴,头...
全文2500+,一发完,🤪纯属脑洞,文章背景故事皆为瞎编
📛感谢关注推荐红心,文笔不好勿怪
旧文指路:
齐宁→双摇会
【因为程商的→循序渐进 🙏🙏 🙏🙏,我想冲个总榜,所以希望喜欢的朋友都能点个小红心和小蓝手💓,鞠躬感谢!】
更多文章,更多CP,↗↗右上目录查看
千层套路你们有没有听过😏
正文:
夜晚,北平程家大院。
暖色的灯光打在了办公的桌子上,程凤台伸手揉着太阳穴,头疼的看着面前乱七八糟的账本,正要抬笔写下什么,房门突被敲响。
“进来。”低沉的嗓音从薄唇中流出,程凤台放下了手中细长的钢笔,抬眸看着踏进房间的人儿。
来人明显是刚洗完澡,头发凌乱的塌在了额头上,身上只披了一件白色而又单薄的浴袍,扣子还没有扣好,若隐若现的大/腿和胸膛在程凤台眼中刺眼极了。
该死的!程凤台低低咒骂了一句,向前几步裹紧了商细蕊的浴袍,语气带了些许责备,“浴袍这么单薄,也不多穿一点。”
“没事,不算太冷,我来瞧瞧二爷您在干些什么?”商细蕊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却完美的隐藏在了纤长而又浓密的睫毛下。
程凤台笑了笑,转身回到桌子旁落坐,拿起钢笔轻点桌面,无奈道,“在看你水云楼的漏洞百出的账本。”
“哦……”商细蕊拖着长音,向前几步到了书桌跟前,坐到了程凤台腿上,把鞋踢掉缓缓晃动着玉足。
二人之间顿时就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布料,根本不能阻挡什么,程凤台身下一僵,两腿之间的巨/物被商细蕊这么一坐一晃动,直接有了抬/头的趋势。
撇过还未处理完成的账本,程凤台无奈的叹了口气,一把把商细蕊抱起来,放置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
商细蕊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被程凤台给抱了下来,冰凉的座椅触碰到刚洗过澡还带着余温的屁/股上,全身上下直接一个寒颤。
看着已经把目光移到账本上的男人,
商细蕊暗暗腹诽着,
程凤台,我恨你是块木头!
我倒要看看你能忍的了多久……
全文见→→ 别举报
🤫这个星期第三次!!!!被举报了呢,不爽的话您就私聊一下我吧~辛辛苦苦码文请尊重一下💓💓💓
喜欢的话请不要吝啬小红心小蓝手,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