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命途-亞丁-三怙主雪山(2013.09.14)
ROnALDIeoNG 2017-05-05

      

      驟然驚醒的我快速穿上衣服后慢跑至昨日下车的路段拍攝點。清晨的亞丁村寒風刺骨,时值秋季日照的光綫主要从仙乃日东边打向夏諾多吉边上,由于起床太快体溫來不及适應以致連打噴溂。眼看來時攝影人群纷纷退下的我看看時間,快跑回到旅館找到了小余。酥油菜加青顆餅的早餐不道為何我沒法嚥下。想到接下來一天的运动量的我还是多塞几口。

      時間來到八點,我們回到了冲古草坪邊上的集散中心電瓶車售票窗口(來回五十大洋,听从小余安排計畫去程坐電瓶車回程走人行道)。二十分鐘的車程在前往洛绒牛场的車道只足夠一架電瓶車的寛度,而隨著太阳升起后气温的增高邊上的植物晶霜開始融代和南北向的谷口猛风,体感估計只有两三度左右。這時小余向我們介紹一個叫聖水門的岩层地貌

聖水門對面懸崖上自然形成的門形狀而得名,是因侵蝕而造就冰川遺跡。

相傳,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從聖水門中噴出乳色的聖水,後來有人在此處隨地大小便,被卻窘赤松關了此門,傳說此門只通往“香巴拉王國”之門,如修行到一定的高度,可看到門中的景象,另據貢嶺寺僧人講:一九九八年六月原貢嘎朗吉嶺地僧人,丁真活佛一行到此轉山,隨行僧人,丁真活佛腑下看天門,看見門中向丁真活佛致禮,同時在央邁勇神山,丁真活佛教看到了從神山冰川中走出來一行僧人



     开过聖水門不久后的小黃告诉大家他手机弄掉了(打過去關机)大伙都表示應該是給撿走,開車的藏民司机堅持民族的自重決定幇他找回。下车后的我們一行四人在洛绒牛场周邊自拍玩鬧等待小黃。

      洛绒牛场被“日松贡布”三座神山环绕,贡嘎河从草场穿梭,林间溪流潺潺,与牧场木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令人们进入返朴归真的境界。这里观“日松贡布”三座神山尽收眼底。卡斯峡谷狭长深邃,谷口海拔3800米、谷底海拔2900米。

      洛绒牛场是一个夹在群山之中的宽阔坝子。从宏观地形来看,曾是一个烟波澔渺的海子。它的海拔已经升到了4200米以上,草坪的四周已经没有成片的森林分布,占据这一地带的是高山灌木和牧草。在洛绒牛场,可以觐见亚丁的三座山。觀洛绒牛场周邊的峰林,为冈达概组大理石,遭受抬升剥蚀作用而成,该处有峰林怪石,高低错落,重峦叠嶂,鬼斧神工,奇巧天成。为极具黄山神韵的“丹霞”地貌景观,洛绒牛场周围是冰川堆积而成的地貌。

      知道小黃的手机没法找回后的我們也開始動身出發,在洛绒牛场景區上修有木栈道,看著游客禁足草地的示意牌(據說這里的藏民很凶悍)。贡嘎河倒影里的央邁勇雪山,情不自禁的我感受了這种凶悍。

      走过路边住宿酒店和人群,随著路边馬糞的味道越來越重的我們開始走進了馬道。晶霜的融化和新鲜的馬糞。马道路上泥濘混杂著馬糞(还有我們有登山鞋)。走过前段的马道開始上彼,后面的馬队纷纷趕超了我們(五十元一個小時)。這時的我已有轻微饥餓感。時間來到十點的我們來到了央邁勇下的一個草地自拍。雖然依然是禁足草地,可過路點藏民不多。

      央邁勇藏語意為“文殊菩薩”,位於四川省涼山州木裡藏族自治縣和甘孜州稻城縣的交界處。是“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高度為5958米,在佛教中排在“三怙主”雪山之首。文殊菩薩在佛教中是有智慧的化身,雪峰像文殊師利用手中的智慧之俞直指蒼穹,冰晶玉潔的央邁勇傲然於天地之間。一九二八年,洛克先生在去南与稻成毗邻的群山重岭中,遥望见了央迈勇,被她圣治,高贵的气质折服,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她(央迈勇)是我见到世界上最美的山峰。”

       從央邁勇雪山下的草坪開始便是一段长而起伏较大的彼度。高反開始出現在我身上。走十來步便明显喘氣,这时大伙已走到前方。带著喘氣的我來一個基乎垂直的抬地,望著邊上景區的扶持的我斷決徒手而上。

       高反加重和肚子的飢餓,只感四肢沒力心跳加速,在意識的堅持下的我來到了舍身崖。舍身崖立绝壁的悬崖之上,如刀割一般,十分险要。规模,高约百丈有余,宏大,十分壮观。休息时,看一看舍身崖的绝壁地形,或烧香敬拜神灵。牛奶海溢出的水,形成的小溪从悬崖脚下流过。

       大伙在那邊自拍玩耍,連坐下也在喘氣的我根本就想不起拍照。吃著小余他們的零食只能稍作缓和。再往前走便是一段一点多公里的崖邊小路,路不寛两人相遇時也要側身而過。小路走了約三十分钟的我和大伙的距離越來越远。

        獨自走在小路依然身体四肢沒力,雪山的強風和太阳反射熱力把我的水份快速抽干。不知何時胃也開始抽搐,前方的路人離我越來越远,后方空无来者。腳步開始浮游。眼前的景像慢慢變得黑白。此時登山鞋的鞋帶相互勾缠。身體不由向崖邊倾倒的我在千钧一發之际用上最后的力氣把身體往相反方向躺下,倚坐在小路上感觉意識已經快要消失,身体缓慢的站起來的我以五散喘氣的速度終於回到大伙的身邊,吃上大伴的零食,意识稍作回覆,后怕剛剛死亡的瞬間。

       原來央邁勇的雪頂己離我們那麼近。人生第一次如此接近雪山,用命來亲身感受神山的力量,沿著央邁勇的雪頂往回看夏諾多吉.央邁勇雪山連綿相環的連在一起。蔚蓝的天空晴空万里 碧空如洗般與雪山的白璧交織在一起,抬頭看去正午的阳光,如眾神之王般照射著三怙主雪山,加上我的廣角。.再往前走一回。終點牛奶海終于看見了.

 在這很有必要介紹一下亞丁這個地方。不管從地理和宗教來說都是如此的宝貴的地方:

     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保護區內的三座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南北向分佈,呈品字形排列,統稱“念青貢嘎日松貢布”,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聖地。藏傳佛教中稱其為“三怙主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聖之地。

      据《三怙主雪山志》记载“法王噶玛巴曾称赞此地:二十四圣地两大神圣之地,一切之主是三座怙主雪山;三座怙主雪山圣地,地神勇士们护守着,莲花生大师也曾有诗赞曰:嶙嶙怙主雪山如坛城,无数宝物建无量宫。圣洁莲花日月法座,空行母扩法神守。具有信佛缘分的众生敬奉朝拜三怙主雪山,能实现今生来世之事业。转三次三怙主雪山,能消除屠杀八条人马的罪恶。转一次相当于念一亿嘛呢的功德,转15次神山脚下的冲古寺相当于念一亿嘛呢的功德。藏历鸡年朝拜,功德增倍”。因此,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这里被土匪盘踞,他们烧杀抢掠周边地区,然后又不断转山转寺来赎自己犯下的罪恶.

      念青贡嘎日松贡布(藏语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扩法神山圣地”)方圆千余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是三座完全隔开,但相距不远,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6032米,南峰央迈勇5958米,东峰夏朗多吉5958米。三座雪峰洁白,峭拔,似利剑直插云霄。仙乃日像大佛,傲然端莲花座;央迈勇像少女,娴静端庄,冰清玉洁;夏朗多吉像少年,雄健刚毅,神采奕奕。雪峰周围角峰林立,大大小小共三十多座,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山峰前镶嵌着碧蓝如玉的湖泊和草甸。雪线下冰川直插碧绿的原始森林。雪山、峭壁、陡崖、海子、冰川、草场、森林、溪流,给我们营造出一片静谧、安详的世外之境。

      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朗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称为三怙主雪山。贡嘎日松贡布从此蜚声藏区。

      相传三怙主雪山原来在蒙自乡机能村北面的山峰中(现为机能村神山),此山也有三座品字型山峰组成,与现在亚丁保护区内三座雪山极为相似。由于沧海桑田,温度上升,冰雪消融,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佛旨意三位真神到亚丁去,但三位真神不愿离开住惯了的圣地,但不能违背佛的旨意,只好到了亚丁,同时提出了什么时候离开亚丁。佛说:只要石头开花、马生角、你们全身变黑、周围成了花地,就可以离开此地了。传说中寓示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温的上升、雪山融化,没有冰雪的山峰变成黑色的石头,给我们语言环境保护重要性,要循序渐进,不能过度开发。

      恰郎多吉,又名夏諾多吉,位於四川省涼山州木裡藏族自治縣和甘孜州稻城縣的交界處。意為“金剛手菩薩”是“三怙主”雪山的東峰,海拔5958米,在“三怙主雪山”佛位第三,夏諾多吉山峰聳立在天地之間,在佛教中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的剛烈,神采奕奕,跨下圍斑斕的虎皮,腰間繞著罪惡的大蟒,洛克先生把它形容為展開巨翅蓄拋待飛的蝙蝠,將它比喻成西臘神話中的雷神,神山左邊綠色,大理石山頭為布魯財神,右下方為馬頭金剛,馬頭金剛下方“丹霞地貌風林為八百羅漢”

       夏諾多吉為三怙主雪山的東峰。雪山的主峰為三棱錐狀,在三座雪山中造型最接近金字塔,沿雪山兩翼鋒利的刃脊蜿蜒綿亙,刃脊背向光線的一側呈暗影,藍天中所勾勒出的線條尖銳有型。夏天的時候,雪峰三角面陡峭處積雪較少,但在南側的凹陷處有兩條規模巨大的懸穀冰川,冰舌淩空在陡崖,搖搖欲墜。構成夏諾多吉的岩石為層狀大理岩,強大的地質營力將岩層直立,這也是夏諾多吉異峰突起、角峰尖銳的原因之一。站在雪山腳下的冰川寬穀,直立的岩石層理一條條伸向峰頂,岩層間的皺褶清晰可辨。雪峰之下為冰川裂解崩落形成的倒石堆,也叫高山流石灘,流石灘是生長雪蓮的地方。再往下是高山灌叢和森林,貢嘎銀溝位於雪山最底部。

       夏諾多吉相傳獵人沖繞多吉在此獵鹿,山崖上的岩洞裡有個高僧在修行,每當沖繞多吉在此獵鹿,總要將其中一個獵物腿供養給那位高僧,日複日,年複年,一天獵人獵到獵物後回來,經過高僧的修行洞,看見了一堆森森的白骨,猛然間他想到了他所獵取的鹿子,他悔恨不已,為了懺悔自己深深的罪孽,於是他就背著獵槍,腋下夾著獵狗,從山岩上跳下來,半空中兩隻獵狗各長出一隻翅膀,載扶著他飛向了遠方,高僧見後,認為獵人殺了如此多的生靈,也能羽化升天,自認為自己禪悟道多年,早可以成佛,於是從山崖跳下,結果摔的粉身碎骨。

   我們來到了牛奶海,碧綠如玉是湖水的色彩。

   牛奶海,藏语“俄绒措”,传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海水会像牛奶一样洁白如琼浆。古冰川湖,状如水滴,四周雪山环绕,湖水清莹碧蓝,山止成瀑,以其玲珑秀雅水色翠蓝而著名。牛奶海在央迈勇的山坳里,呈扇贝形,中间是碧蓝的雪水,周边则是一圈乳白色环绕,这圈乳白色大致就是牛奶海名称的由来。近岸边的水略有些黑色,下面都是远久植物的沉积,往里面是浅绿色的一带,再深处便是碧蓝色的水面,蓝得透亮。海子微微有些流动,阳光透过云层在上面不停地掠过,于是它也如宝石般变幻着光彩,时而黯然,时而耀眼,时而又飘忽不定。海子边是片片草甸和碎叶丛,软软的,像块绿色的绒布,小心地呵护着这块宝石。草甸上面是坚硬石壁,还有沙石滩,显得格外冷峻。

       在牛奶海我看見朱大哥,用他給的葡萄糖粉加上牛奶海的湖水,神奇的力氣回來了。牛奶海邊上走了一圈拍攝。雪山和蔚蓝的天空倒影在碧綠如玉的是湖面上。所有的辛苦和累都是值得的,坐在湖邊感受著這一切,美不可言


      在牛奶海停留了約半個小時,我們決定前往這次的最高點。再往上就是仙乃日脚下的五色海了,这里的海拔已经达到4600米,一般的游客都只能抵达这里。五色海的湖底有许多不规则的网状花纹,每年七八月来,湖底各种植物茂盛,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呈现不同颜色,也有人叫它“七色海”。湖底的植物死亡以后,形成这种花纹。

      传说很久以前,珠穆朗玛峰上的长寿五仙女中的寿祥仙女——扎西泽仁玛,东来探望姑母贡嘎神女。她游遍雪山胜景,一天来到“登托那”(跑马山)后山海子玩,见海子景色宜人,山色耸翠诱人,十分高兴。于是将五彩箭置于海东,火焰聚宝盆置于海之西。一瞬间海子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海子因此而得名“五色海”。 后来扎西泽仁玛与郭达山神当京多吉列巴相爱,双双变成金鸭子在五色海中嬉戏。每当十五月圆之夜,那对金鸭游出水面击波拨浪,湖里顿时霞光万道,五彩缤纷。后来一个贪婪凶狠的外国传教士来到湖边,想盗走这对金鸭,结果触怒山神,一场倾盆的雪弹把他砸死在海边了。

      五色海又名登崇措,舍利海一意为吉祥海,其真名为“单增措”,湖面呈圆形。面积0.7公顷,现代冰谷下伸至湖畔,雪山倒影湖面,呈现奇幻的色彩。是藏区著名的圣湖(佛经中赞誉该湖与西藏羊卓雍措齐名),据传能“返演历史,预测未来”。有很多宗教上的传说。在当地人心目中,五色海是一个神湖,能“返演历史,预知未来”。佛经中赞誉该湖与西藏的高原圣湖羊卓雍错齐名,

  

      往五色海的路上回看牛奶海。前所未有的震憾,眼前畫面是如此的純潔自然,彷彿己在天堂一般,拍攝加錄影用一切的手法記錄這种震憾美。再往前走一回。高反又出現。但這次明顯輕很多。我們來到五色湖,在湖邊上的便是仙乃日的雪頂。

      仙乃日的海拔高度是6032米,是三怙主雪山裡最高的一座。對於從稻城方向過來的人們來說,仙乃日是最先顯現全身的雪山。當它首次顯現全身時,它的山形是端坐的有頭和雙肩的佛像姿態,和佛教造像裡的四臂觀音十分相似.仙乃日雪山東北坡的冰川融水構成了卓瑪拉錯(亦稱珍珠海),西南坡的冰川融水構成了五色海。

仙乃日向斜轴线同过仙乃日雪山主峰,沿北东73度,略呈向北西突出的狐形延长12KM,核部为下三叠系紫红色,灰绿色板岩灰色砂板岩、灰岩、铁白云岩、两翼的产状分别为33度<55度和165度<44度。“仙乃日”如一尊慈善安详的大佛,端座在莲花台上,在她前面的那座山是金刚亥母,她左边金字塔般的山峰是白渡母,右边飘拽着无数经幡的是绿渡母,绿渡母旁边林立的冰蚀角峰是众多降香母和妙音仙女,传说:她们弹奏着天籁之音,传到了仙乃日背后的地狱谷中,让地狱中的罪人听到仙律,减轻痛基,循循善诱,能幡然悔悟,早日脱离苦海


     在這高度看仙乃日如同與雪頂之差一步之遙,大伙在這來了張合照后各自拍照去。由于仙乃日阴影全在湖面上的色彩没法特出,(我來張招牌動作,躺下雙腳朝向央邁勇趕緊來一張,快頂不住。)在五色海停了約二十分鐘左右我們跟著下山的人在沒有路的山彼而下。離開時已經是下午两點多。

      雖說高反减轻,可随著下山路走快而消耗也開始增大,大伙的零食早已吃光。而我的飢餓感從一開始就沒有消失,我們边走边聊天一個半小時后終於回到了央邁勇雪山下的草坪.相机此时沒有電,偶然能拍一張作為今天的結束。

      又是那条泥濘混杂著馬糞,比起早上的濕潤,下午明顯干了不少。四點多我們終於回到了洛绒牛场。神奇的事發生了。我來時電瓶車票上的副联还在。(就是說我可以免費多坐一次。)小余他們也按計劃的徒步回程看景色,而我已高反成這样就不徒走回沖古寺。

      又來到了沖古寺老奶奶家,走進了她的屋子见她在和一個老喇嘛上晚課,我在邊上听著他們唸經讀文,渴著老奶奶給我的酥油茶。慢慢的身体就回復正常。两眼闭起听著美妙的经文的我不知不覺睡著了。

      醒來時已五點多趕緊和老奶奶告別的我來到了集散中心坐等待他們。晚课结束后大堆喇嘛也來集散中心閒坐跟旅客聊起。這時的我正为如何把那差點弄死我的鞋帶弄掉而煩悶。从在身旁的喇嘛拿起火机把我的鞋帶燒斷后徒手把斷頭用火的熱力控圓。這番景像让我有點小感動(向喇嘛道謝),他給了點青顆碎并示意可以去餵食在在站里的小羊。就這样時間來到六點多,天空突然下起小雨,隱約的彩紅挂在山間(可惜相机沒電)雨停不久會合大伴后馬上前往上車點。昨天的招已不管用,我只好拿著小黃的門票(門票和車票是分開的)上車,在車上大伙都累得睡著。來時的一個小時貨車路,這下四十五分鍾就來到了售票大門。

      終於離開了亞丁.想起在日瓦鄉那晚在手机上看到的那一段有關1928年约瑟夫·洛克對亞丁的描述:

      夜幕降临了,我坐在帐蓬前面,面对着藏民们称为夏诺多吉的巨大的山峦。此时云己散去了,雷神的光彩呈现在眼前,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的山峰,它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象是一只巨型蝙蝠的翅膀……谢热日峰这座外形象是一个巨大宝座,好像是供活佛坐在上面沉思用的---它真象是藏族神话中天神的椅子在我面前的晴朗的天空衬托下面,耸立着举世无双的央迈勇雪峰,它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山……


      在景區車的路上小余联係上了司机,我們下了車不久便立馬接上小面包車回到日瓦鄉,我先到饭店拿回背包,接著到小余住處拿他們的行李。我們一行五人的行李把小面包車的后佔了一大半。

      晚上七点多快八点,我們離開日瓦鄉開往稻城。夜幕下漆黑一片,司机是個小伙子老司机。在接連的盤山下路居然開到九十,雖然不致于瓢移,但已夠吓人。開了快一個小時后車停在一個小村外接上一個大姑娘,姑娘就擠坐在我身邊。我從沒如果靠近藏姑娘。而且是一個老傳統一生洗三次澡的姑娘,那味道我吸到了快十點.还給小余他們笑话。

      我㥃一行人站在黑漆漆的县马路中试著通打通之前联系的青旅电话,(可始终打不通。)来往的路人好心告知明天机场首飞,县里最近都一直停电。以致信号不佳。还有好心人告诉我们去找别的青旅,但基于安全问题的我们都坚持那家青旅。

       找寻片刻未果后小黄提出先吃饭再说。我们来到马路对面一家川菜店。可能是我们太饿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水煮鱼。吃完结算今天的费用平滩后接著打电话。好不容易通后对方答应来接。我们按照对方的指示来到了路口看见女生出来,拉我们到一个小巷后的村落里。我们总算住下了。

      铺床洗刷一番,大伙在大堂商量之后的路程。小余要赶成都的火车。决定明天买票回成都,从稻城都成都要两天时间刚好赶上火车。小黄在我的介绍下就去中甸走云南回家。而两女生就到理塘走318。而我呢?思考了五分钟。去成都,今天的情况足够把我吓坏了,看来身体开始吃不消了。小余说因为现在旅客多怕票不好买,约定五点便去排,我七点轮流排队买票。

       回到房间充电。弄一下那该死的鞋,睡了。这一觉我只能说不省人事。事后小余说我和小黄的呼噜居民把睡在隔壁房间的她们吵醒了。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