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告别《思念》,踏上大道!
子晋 2022-07-03

范琳琳西北风

        毋庸置疑,在最近二十年,因为毛阿敏、谷建芬、乔羽,《思念》仍然可以成为一个话题,绵延不绝地谈论与被谈论,使得天生与娱乐现象绝缘的范琳琳也能一再被提及。

        在已然形成某种格式文本的通行话语中却存在一些逻辑错误、意识错误、态度错误.

        班长在文艺座谈会上曾经说“有些作家,为了在国外获奖,不惜歪曲历史,丑化中国人民”。在我看来,《思念》话题中亦有类似情形存在。我自不量力,愿一探究竟,以还历史真相。

       范琳琳是公认的西北风领唱者,《思念》与毛阿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因这些事实衍生而出的某些事实却是歪曲的事实。

      诚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在某些时候历史甚至可以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那么,又有谁能成为永远的胜利者?伟人曾经说,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

       谬误之一,《思念》这首歌,范琳琳没有唱红,毛阿敏唱红了。

       根据公开的资料,《思念》歌词完成后,曾经由他人作曲,但一唱而过,没有留下声响,说明歌词并不具备独立成功的能力。

       1987年,谷建芬为《思念》谱曲,并准备在音乐会上推出此歌,且谷建芬认为此歌应该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校园歌曲,类似《清晨我们踏上小道》,但参加演出的各路明星大腕歌唱家并不看好这首歌,纷纷弃之不唱,说明曲谱本身的魅力并不强大。

       1987北展剧场,范琳琳经过独立思考,并与担任音乐会编曲配器的李黎夫、朱一工等人交流,最后,她别出心裁,创造性地以赤子纯情都市曲风首唱了这首《思念》,她的演唱引起良好的剧场反映。北京电视台对1987谷建芬作品音乐会录像后,经精挑细选最后播出的60分钟节目中,选取了范琳琳《思念》。

       如果不是范琳琳,《思念》这首歌或许会像谷建芬与乔羽合作的其它50多首不为人知的歌曲那般被束之高阁,或者就算唱过也很快会被遗忘,是不是?

       谷建芬音乐会结束不久,仍然在1987年,北京国际声像艺术公司发行了合辑磁带《雪城》,范琳琳《思念》收录其中,该磁带总销量达100万,使范琳琳《思念》很快在年轻一代中流传开来,唱遍了全中国大街小巷。这种流行形势引起主流媒体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范琳琳《思念》。

        这个时候,《思念》和毛阿敏尚没有建立任何联系。

      谬误之二,范琳琳是谷建芬的学生

       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培养并提高八十年代那批流行歌手的音乐素养,因为他们都不是科班出身,总体上都是业余歌手起家。

       而范琳琳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著名民族声乐教授丁雅贤,毕业后曾经担任大连歌舞团民歌手,后改唱流行歌曲。她是八十年代崛起的流行歌手中鲜有的大学本科生,名副其实的专业歌手,她当然不需要在谷建芬那里“培训”。

       而范琳琳一直被误认为是谷建芬的学生可能与大木仓有关,即大木仓与谷建芬培训中心的合作。

       据付林编写的《歌星成功之路》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付林曾经引荐谷建芬与大木仓国际声像艺术公司的老板刘伟仁认识,之后就有了大木仓与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的合作。后来大木仓制作发行的众多磁带给予培训中心的歌手很多表演机会,使他们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同。

       因大木仓与培训中心的经常合作,便出现了两家演艺人员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1987年,初到北京的范琳琳经大学同学李黎夫向朱一工的大力推荐,签约大木仓,成为国际声像艺术公司的歌手,于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因与培训中心歌手的联袂演出经常合作,范琳琳大概就这样被某些人误认为是谷建芬的学生了。

       同在1987年,范琳琳唱红了徐沛东创作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热恋的故乡》,从此,范琳琳与徐沛东共同进步,强强合作共25首单曲+3首合唱曲,首首经典。那么,谷建芬是怎样对待把《思念》唱出影响的歌手范琳琳呢?

       范琳琳并非谷建芬的学生,《思念》进春晚便是最充分的说明。

      谬误之三,《思念》入选1988春晚时,《思念》不红

       历数一下有史以来的春晚,可以发现,能够入选春晚的一定是好歌,好的标准,社会影响乃重要参数之一。除专为某个主题或目的创作的新歌,一般歌曲很难入选,而一首“在谷建芬音乐会上被众多名家大腕扒拉来扒拉去最后丢给无名小卒演唱(如果她并没有唱出影响)”的《思念》能入选春晚?这合乎一个什么逻辑?让《年轻的朋友》情何以堪?

       从一系列公开资料可知,谷建芬力推刚从贝尔格莱德获奖归来的毛阿敏上1988春晚并演唱《绿叶对根的情意》,但因此歌曲调悲伤不适合春晚和谐传统,被否决,毛阿敏也回到上海准备安心过年。但谷建芬并不气馁,再次向春晚剧组推荐《思念》替代《绿叶对根的情意》,再推毛阿敏演唱。

        一般来说,《思念》在谷建芬音乐会上广受好评,发行磁带后备受欢迎,流行趋势节节上升,此时向春晚剧组推荐《思念》,演唱者当选范琳琳为正。如果不选范琳琳改选她人,或因范琳琳名气不行?而恰在此时,因《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热恋的故乡》流行狂潮,范琳琳正在成为红歌星。

       但谷建芬不管那么多,力推毛阿敏。

       原因大概只有一个,毛阿敏是谷老师的学生,而范琳琳不是。

       从1985年开始,上海歌手毛阿敏发行了三张以翻唱港台歌曲为主的个人专辑磁带,销量很好,但毛阿敏这个名字并未如张行张蝶张蔷般引起关注。后来,毛阿敏北上发展并加入谷建芬培训班,前后参加过很多歌唱比赛,无奈不论什么级别的比赛,她的名次总是第三,对毛阿敏一向给予厚望的谷建芬也无奈地称其为“毛三”。1986年CCTV青歌赛之后,毛阿敏深得电视导演青睐,开始在央视节目中露面,也曾在大型晚会如《1987国庆晚会》、《1987首届电视星光奖晚会》、《1987九州方圆天府之梦》中担任独唱,但奇怪的是,电视观众似乎总记不住她,一唱而过,引不起什么反响。

       1988年春晚之后,毛阿敏与《思念》一同,越来越红,谷老师终于如愿以偿。

        近年网络流传着1987南斯拉夫歌唱比赛金炜玲被毛阿敏取代参赛一桩公案,另外在《当代歌王》这本书里,胡月也曾哭诉1988世界环境日国内选拔赛她获第一但最后出国参赛的是邱昱?谷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偏爱之心,令人景仰。

       谬误之四,范琳琳与毛阿敏,谁比谁更会唱歌

       有人一定好奇,在1987谷建芬音乐会上,毛阿敏唱的是什么歌?答案是,毛阿敏与胡月合唱了《采蘑菇的小姑娘》、《什么也没有说》两首歌。

      《什么也没有说》是CCTV在1987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九州方圆特别节目—天府之梦》歌曲之一,是谷建芬为毛阿敏量身定做的一首歌。《天府之梦》也曾经发行磁带,但毛阿敏和《什么也没有说》始终一片沉寂。

       如今在网络上还能看到毛阿敏在《天府之梦》中独唱《什么也没有说》的视频,当时的毛阿敏还只会抑着嗓子轻轻地唱,舞台动作也保守规范,整体感觉有点苏红味道,而《什么也没有说》这首歌其实与《思念》属同类型作品,作为谷建芬得意弟子的毛阿敏面对新创作歌曲,没有更特别的想法,谷建芬似乎也没有。

       通过客观比较,不难得出结论,后来1988春晚毛阿敏大气派的《思念》以及之后的演唱风格树建,显然得益于1987《谷建芬作品音乐会》的演出,她找到了榜样、学会了思考—— 那就是范琳琳、以及范琳琳的《思念》。

       谷建芬没有向春晚剧组推荐《什么也没有说》而推荐了《思念》,毛阿敏88春晚《思念》沿袭着范琳琳《思念》演唱风格。

       多年后的今天,设想一下,如果谷建芬推荐毛阿敏春晚演唱《什么也没有说》,或者毛阿敏按照谷建芬最初设计以《清晨我们踏上小道》的风格演唱《思念》,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历史不禁要问,如果不是范琳琳,毛阿敏何时才能成名?

       总结:尘归尘、土归土、各归各位

       1987年,大连歌手范琳琳只身闯京城,顺利来到命运为她安排的艺术发祥地,大木仓-国际声像艺术公司,驾朱一工之手,她的面前展开两条道路,《思念》之路 或 “西北风大道”。

       经过范琳琳的二度创作,《思念》的小资色彩被充分发掘,《我热恋的故乡》让社)会(主(义(豪情发扬光大。也许无需选择,人民大众的欢呼声推她走向民族音乐大道。

       三十年后,回望1987,从艺术的归类到艺术家的站队,我们看到某种历史必然,范琳琳归属社*会主*义阵营,矢志不移,而同时期的其他流行歌手,则欢呼雀跃,奔向蔚蓝色。

       《思念》之于范琳琳,恰似年轻时的一个恋人,因三观不合早已分道扬镳。《思念》后来与毛阿敏息息相关,可谓天作之合。善哉!

        在后来的一些娱乐故事讲述中,已经直接把《思念》改编成毛阿敏首唱。很好,就这样吧。


                                                                                 2022,7,1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