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温拿乐队新片上映,反响平平。嘉禾本想借着《大家乐》的余热再捞一笔,可不知是因为题材雷同,还是因为少了黄霑这个灵魂人物,观众不太买帐。
这个结果在黄霑意料之中。他做电影,虽然不够专业,至少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费了不知多少心血。像这样为商业目的多拍出一部戏,哪怕是原班人马,之前的成功也不可复制。
只不过,这部电影的配乐是找了顾嘉辉做的,电影票房不好,对他多少有些影响。
黄霑致电慰问时,顾嘉辉早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去了,哪有闲工夫在意票房。不过听他的意思,温拿以后多半不会拍电影了,五个孩子本身也倾向于专心发展音乐。
这样也好,不然上坡走到头,可不就该下坡了。
顾嘉辉在忙着给TVB写电视剧配乐。隔壁的佳视自75年开台以来,率先拍了几部金庸武侠剧,虽然阵容、投资均不如无线,在观众间却十分受欢迎,可以说是轰动一时。无线赶了个晚集,这会才开始策划要拍武侠电视连续剧。有金庸的招牌立在那里,加上无线资源做支撑,这次试水,无线势在必得。
只是辛苦顾嘉辉这个音乐总监。一部电影至多一百多分钟,电视剧则长的有几十集,短的也有几百分钟,认真配下来非累死不可。他只好先看剧情大纲,捡着重要的剧情节点写几首歌,然后视剧情发展做些不一样的编曲,用来配合不同气氛。
中国古代武侠题材的歌曲,他虽有尝试但写得不多,这次一股脑写了十几首。他说,希望能将中国风格与西洋乐器更好地结合起来。
顾嘉辉一向不拘泥于用民族乐器配中国歌曲,他认为民乐有鲜明中国特色,而西洋乐器在表现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二者结合使用,或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此前他已这样做过,听众倒是没什么意见,行内却有不少人士暗地里指责他“不伦不类”。
黄霑偏爱民乐,自己写旋律也爱往小调方面走,有天就这个话题跟顾嘉辉聊了很久,终于听到了他心里的看法。
中国人表达较内向、含蓄,没错。中国人注重旋律多于节奏,也好理解。可他忽然说出“中国的音乐发展大概是长期受到压制”,就叫黄霑惊愕了。
“可能是压制吧,也可能只有皇室可以欣赏之类的……总之中国的乐器,一直都是简简单单。像二胡两根弦,几千年都是两根弦。西方改良出小提琴还觉不够,又做出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音域不是我们能比。”
“但是另外一方面,二胡就是二胡,即使只得两根弦,千百把提琴加埋起来,都无可替代。又譬如唢呐,小号大号长号,毕竟不是唢呐。”
在音乐方面,顾嘉辉的某些思路非常犀利,跟他个人的行事风格更天差地别,让黄霑常常反应不过来。比如在粤语流行曲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却认为粤语歌受语言和地域局限太大,未来一旦缺乏人才补充,难有长远发展。
黄霑目瞪口呆与他争论了半天,回头想想又似乎有点道理。只是还没发展起来的东西,他怎么就看见了结局?
“就算有这种可能,你怎么知道日后事情不会有别的发展?”黄霑不服气地问他。
“我没有说一定会这样发展……”顾嘉辉依然轻描淡写地回答,“这些事想都没用。总之现在听众想听什么,我们写什么就好了。”
有时候黄霑觉得顾嘉辉实在聪明绝顶,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把一切都看透了。更难得的是,他清楚知道当下这个世界要什么,并愿意为千万普罗大众摆低自己。
黄霑已经算很坚持自我,还有一点都不愿妥协的,比如潘迪华。《白娘娘》的惨败她不在意,顾嘉辉为适应观众改旋律的事,她却一直记在心里,上次跟黄霑聊天的时候还提起了。
“顾嘉辉这个人资质没得顶,只是过于现实……他如果从心去做音乐,于艺术上会有更大成就。”
但是他根本不能自由发展,黄霑心里清楚。他忙得快没有时间吃饭睡觉,更不要说做些属于自己的创作了。
“我现在这样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呢……”顾嘉辉唯有苦笑,“或者到我老了,够钱退休了,我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譬如创作一些歌剧?编曲也不用老迁就听众,其实我都有好多想法……但目前可真的不行了。”
“好啊,到时找我一起!”黄霑同他开玩笑,“投资、拉赞助、写词、写广告……除了不能做男主角,其他乜都能做,绝对超值。”
“好,好,男主角都留给你做。”顾嘉辉也在那头笑起来。
退休还遥遥无期,黄霑接了个新工作,给香港小姐做司仪。
无线自1973年把香港小姐举办权揽过来后,已经办了三届。三年来黄霑没有毛遂自荐过,也不知是主办方推荐还是另有内幕,总之既然梁淑怡找到了他,他当然乐意参与。
但他很久没做司仪了,在何守信和刘家杰面前十分紧张拘束,水准也就只能发挥一半,做不成那个潇洒自如的黄霑。
更让他崩溃的是,为这三个钟头,无线能彩排上一百遍,一遍遍的走台、对词、卡时间,累得人没脾气。
每当排到中午,就有工作人员拎来工作餐,大家随便找个地方吃几口就凑合过去了。
坦白说,TVB的盒饭还算不错。有天黄霑走了一上午台,实在饿极了,风卷残云般吃完一份盒饭的时候,四周其他人才刚刚拿起筷子。
他于是觉得赚了似的,坐在一旁休息。
东张西望时,看见顾嘉辉正坐在装音箱的大箱子上吃饭,黄霑站起身走过去,打算跟他好好诉诉苦。
顾嘉辉吃东西总慢悠悠的,细嚼慢咽,看见他脸上的表情,已经捧着盒饭笑了出来。
“累吧……坐。”他用筷子指指自己对面的箱子。
“每年都这样吗?”黄霑苦着脸坐下来。
顾嘉辉用力点点头,然后继续埋头吃饭。
“再也不想做了,太累了……”黄霑骂了句脏话。
他可以不做这个电视主持,顾嘉辉就跑不掉了。从73年台里决定在计票时安排歌舞表演的那一刻,香港小姐歌舞剧就成了音乐总监顾嘉辉和舞蹈总监梅斯丽每年的例行工作。梅斯丽漂亮高挑,本是外国美人一个,也被排节目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彩排时脸色暗沉得可怕。
托香港小姐的福,每年出来谢个幕,脸熟顾嘉辉的群众好像多了一点,有次他去超市买水果,一位售货员盯着他看了半天,似乎认出了他,可惜到最后还是没叫出他的名字。
顾嘉辉却在内心祈祷,最好不要有人认出自己比较好……像明星那样,走到哪里都不自在了。
“好久没同你一起食饭了。”黄霑坐在旁边无聊地看他吃饭,“一年食三次饭都不到,点得呢……”
“这不就算一次吗?”听他这么说,顾嘉辉又眉眼弯弯地笑起来,“上上次我有事,上次是你有事,扯平了,下次再约啦……”
“下次哪个有事,要罚的了……”黄霑凑得近了点,低声说。
顾嘉辉忽然停了筷子,睁大眼睛看着他,脸慢慢红了起来。
“顾嘉辉!顾嘉辉!”陆尧的声音传来,不知道又遇到了什么麻烦。
陆尧是从夜总会时期便跟顾嘉辉共事的旧人了,两人一起做乐手,又一起入职无线,基本上形影不离,一直都在一起做事。但陆尧以如此深厚资历,却始终只做副手,似乎甘之如饴。
“系!我来了!”顾嘉辉跳下箱子,一路小跑过去陆尧那边了。
还什么都没说呢……黄霑叹口气,转眼间身边只剩了半份盒饭。
看来是又约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