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鑫高考结束后,罗薇决定请亲戚朋友们吃一顿饭,感谢他们几年来对自己儿子的照顾。她告诉张鑫:“人要知道感恩。”
罗薇准备用一餐正宗的农家柴火鸡宴请客人。
她先去城郊简朴寨柴火鸡实地考察,六年前这家柴火鸡赠她了一个难以忘怀的记忆。可这次考察让罗薇很失望:这家店的装修已然老旧不堪,环境也变得油腻晦暗。她反问老板道:你的店让我这样一个外省人都长久惦念,肯定是味道独特呀,为啥不及时装修升级,把生意做大做强?接着,罗薇去了往宏帆广场和红塔锦城,这两家店装修环境尚可,但缺了些农家风味,也被逐一否定了。最后她经过美食搜索和路人推荐加驱车考查,拍了板。她通过罗虹通知大家去朝阳农庄相聚。——“这里离城远了点,但风景好,厨房干净明亮。听说味道不差。”罗薇解释道。
罗薇是湖北十堰人,先前长时期在北京生活。做服务员、做大堂经理到独自开店做生意,然后认识了丈夫张金。张金是沈阳人,夫妻俩努力打拼,生活渐渐稳定下来。武汉疫情初起,他俩离开北京转头回到沈阳开了一家室内烧烤店。
张鑫小学毕业后,罗薇把他送至川北这座山间小城读中学,托姐姐罗虹照看。罗虹先在上海打工,认识李勇后就嫁到四川来了。姐妹俩一南一北。
二、
张鑫进初中学校时遇到了麻烦,几所初中的初试都没能通过。孩子性格内向,语言不熟。罗虹着急不堪。幸好李勇想到了我。一番周折,张鑫进了城里最好的一所中学。
张鑫喜爱学习,一学期后成绩就跟上来了,之后一直在班上遥遥祝领先。性情也渐渐开朗。罗薇感谢我:“你是张鑫的贵人啊。”
朝阳农庄在环城路上,环境清幽,瓜果飘香。站院角的亭中可俯瞰整座小城,夕阳西下,小城更显安宁。罗薇、罗虹把我们迎到亭中坐下,张鑫端来水果和几杯清茶。
张金也来了。沈阳疫情起伏,张金的烧烤生意大受影响。听儿子高考一帆风顺,两天前就驱车从沈阳赶来,他是来接儿子媳妇回湖北的。罗薇很欣慰:他是做生意的好手,我来这里了,他果断地把店盘出去,不然我们损失可大了。
张鑫希望自己能在武汉上大学,那儿离外婆家近。罗薇夫妻俩也打算在武汉开一家新店,一家人的想法不谋而合,真是上天垂怜。而这些,都是她们在这顿饭后就立即着手要办理的。
三、
罗虹嫁来四川时,人生地不熟,甚为孤寂。某天到红四门市场买菜,听得一卤肉摊主说话,湖北乡音浓浓,大为兴奋。上前一番攀谈,陈哥竟然与她同县同乡,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从此他们便是亲人。
陈哥一副憨厚模样。他原在河北经商,家财丰厚,名号响亮。但因受骗和投资失败而债务累累,只得一家远走川北避祸,在这座山间小城里埋头做起了卤肉生意。卤肉生意尚可,足够生活。
红四门市场卖卤肉的摊点有三家,我只记得有彭家卤肉。“为啥不打出湖北卤菜这个招牌?”“不用不用,人家一听我这口湖北腔就知道了,省事。”李勇笑话他:十多年了,还是学不会四川方言,还戴着那副眼镜。陈哥憨厚地笑。不过他们两家往来甚密,风雨同舟。
张鑫在老校区读初中时,偶尔会陪同陈叔叔出摊。陈哥的大女儿正在读研,小女儿成绩也好。
四、
罗薇热情周到,就餐气氛融洽和美。
晚风轻拂,有人在树上摘桃,隔窗与我们说话。桃叫中华血桃,因不耐运输只能小众生产,北方很少。血桃是妻最喜爱的水果,那人递了几个血桃进来,众口感谢。
此地人多姓岳,摘桃人与妻竟同为岳飞二十六代孙,真让人惊讶不已。朝阳农庄老板也姓岳,是摘桃人的隔房弟弟,一说名字,竟是七年前我班里一学生家长。——岳家长昨天去了成都,说是要看看儿子新交的女朋友。
岳家长调皮的儿子让我与他曾有密切的交往,那时他是一位客车司机,还不曾做起朝阳农庄老板。他若在家,我就可以了解到那让他气得头晕的安娃子怎样专升本,怎样找了一个好工作,怎样结识一个好姑娘的了。
“只要努力向上,一切都会变好的。”罗薇对张鑫说道,她喜欢总结。虽然与儿子聚少离多,但母子俩一点不生分。
李勇的叔叔李先生做古董生意,新近又迷上了看相算命,他对张鑫说:你嘴边那些小胡须别剃哟,你有文人相,它能助人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