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此一色,天工难画——品鉴色彩釉
原来网 2017-09-20

单色釉,又名“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纯净一色,于至简中诠释至美。宋元至今,一直备受偏爱,成为文人茶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颜色。

白釉: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古人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提纯,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程度,再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在古代,这样的工艺殊为不易。白釉出现于北朝,是宋代陶瓷的精粹,北有定窑,南有景德镇青白瓷。元代枢府器,质感厚润,是为甜白釉的前身。

甜白茶杯 

永乐皇帝是白色的忠实拥趸,明永乐朝(1403-1424)创烧的白瓷,被誉为“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但当时还没有“甜白”的说法,直到16世纪,白砂糖进入中国后,国人见之尝之,其甜美之感让人恍然想起永乐白瓷,遂以“甜白”命名。

天蓝釉茶杯 

蓝釉:春江潮水连海平

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呈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高温蓝釉出现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后人把霁蓝、霁红、甜白并列,推为宣德单色釉瓷的三大“上品”。

郎红水洗

红釉:日出江花红胜火

红釉是以氧化铜作呈色剂,因氧化铜在高温下极易挥发,稍有差异就会出现深浅不同的色调,因而成品合格率极少。遗存至今的永乐、宣德时期红釉传世之作,一般都是宫廷专用的精品,弥足珍贵。

郎红盖碗 

高温铜红釉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至明永乐、宣德年间,至臻成熟。此釉色又称“祭红”,因烧成技术极难掌握,遂有“千窑一宝”的说法。康熙晚期,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窑景德镇御窑厂期间,还创烧出另一著名色釉,就是以他自己姓氏命名的“郎红”。这种郎红,釉色鲜紫,酷似牛血。由于烧制难度很大,以至于后来出现“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青釉杯

青釉:雨过天晴云破处

自古瓷色重青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青釉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剂,是我国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青釉在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六朝至唐宋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宋到元明的龙泉窑系青瓷;耀州窑、临汝窑、钧窑等宋代北方青瓷;以及明、清以来的景德镇青釉瓷,是青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除定窑外均属青釉瓷。

墨翠盖碗

黄釉:望帝春心托杜鹃

黄釉,因其谐音“皇”,历来是皇家的专属。或用于宫廷,或用于祭祀,是被严格控制的色釉,象征权力与尊贵,严禁民间使用。虽说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但真正意义上的黄釉创烧于明洪武时期,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明宣德御窑厂上承洪武技术而竭力改进,重点改善施釉的质地,变为在甜白釉面上施釉,以甜白釉之纯净映衬黄釉之妍丽,遂得“宣黄”名品问世,开启弘治黄釉之先声。

黄釉杯

延展阅读:单色釉的划分标准

1、好的色彩釉,不易吸附茶渍。以白釉为例:人们常用的白瓷茶具,使用后易出现累积茶渍难以清洗。对于这类茶具,因所用釉料的质量较差,难免留下茶渍。反观上等釉料的茶器制品,就算沾染茶渍也能轻易冲洗。

2、健康原料。天然矿物料烧制成品会有自然渐变,杯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用工业原料烧制的茶器则基本相似且较为呆板。

3、选购茶器时有以下状况则代表瑕疵,包括:变形开裂、大面积色差、跳釉及脱釉等。而不显著的气泡、小针眼等则一般视为正常现象。

4、挑选瓷器是一门较深的学问,对初级玩家而言,建议从胎、釉、工艺、造型上进行杯子的挑选,不要盲目迷信“名家”产品。

5、由于天然矿料、手工制作、高温烧制等对茶器成品率的影响,建议玩家购买时不要轻信低价。就单色釉茶器而言,单杯的价格若低于50元则极有可能是工业化生产的器物。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