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王伟 | 秦印玺封泥所见宫殿及其分布
秦盟科普君 2019-06-30

本文所引秦玺印封泥资料均参见王伟:秦玺印封泥职官地理研究[D].本文所列宫殿名除黑体者为玺印外,其余均为封泥。



一、秦宫室略说

秦国历史上重要的宫殿有西垂宫、平阳封宫、大郑宫、橐泉宫祈年观、蕲年宫、甘泉宫(即咸阳南宫)、岐州回中宫、渭南信宫(极庙)、兰池宫、朝宫(即前殿阿房宫)、梁山宫、望夷宫等。这些宫殿都在咸阳以西。

秦孝公徙都咸阳以后,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先后在咸阳及其周围修建了众多的离宫别馆。秦在横扫六国的时候又有大规模的扩建。《史记·秦始皇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张守节《正义》引《庙记》云:“北至九嵏、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相望属也。”大概至始皇时已达到“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的规模。何清谷《关中秦宫位置考察》、徐卫民《秦离宫别馆述论》均依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关中及关中以外的秦离宫别馆逐一做了考察,资料翔实,结论可信。

秦末兵起,项羽屠咸阳、烧宫室、虏子女、收珍宝货财,咸阳毁于兵燹;咸阳附近的离宫别馆除被项羽火烧的以外,剩下的后来大多被西汉修葺使用,即后世所谓的“秦宫汉葺”。这些宫殿的名称散见于《三辅黄图》《西京杂记》《三秦记》《三辅决录》《三辅故事》《三辅旧事》《游城南记》《类编长安志》《南山谷口考》《隋唐两京丛考》等著作。



二、秦玺印封泥所见宫殿名称考证

秦玺印封泥所见宫殿名称相对集中。“宫室名+职官名”式的秦玺印封泥在秦玺印封泥中占了相当多的比例。现仅将秦玺印封泥中所出现的宫殿名称分类列举如下:

北宫类:北宫、北宫榦丞、北宫干官、北宫工丞、北宫工室、北宫宦丞、北宫库丞、北宫私丞、北宫弋丞、北宫御丞

南宫类:南宫尚浴、南宫郎丞、南宫郎中西宫类:西宫中官(玺印)

中宫类:中宫(如图1)

其他类:信宫车府、萯阳宫印(秦封泥有“高章宦者”多枚,周晓陆《秦封泥集》以为“当系宫名,或与章台有关”,殆是。但“高章”似为离宫,故本节不加讨论。

诸宫之中,北宫出现的频率最高,北宫的职官种类也丰富,可见北宫地位非同一般;南宫一般认为就是秦甘泉宫,为太后居处;西宫为嫔妃居处,故有“中宫”;未闻始皇立皇后和太子,但新岀秦封泥有“中宫”。萯阳宫在今西安市户县,属于离宫,暂列不论。总体来看,秦玺印封泥中的宫殿都是城内和渭水两岸的重要宫殿。

秦玺印中已经出现了北宫、南宫、西宫、中宫;虽然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秦大墓出土陶文“朝东宫”的性质尚未确定,但至少形式上的东、西、南、北宫在秦出土文献中已经全部出现。

1、北宫

北宫地望文献失载,诸家均据《史记·高祖本纪》中正义引《舆地志》“秦时已有南北宫”来解释,但北宫地望仍不明确,甚至有人认为信宫就是咸阳宫。

刘庆柱、李毓芳认为:“北宫是相对南宫的位置而言的。……秦北宫与南宫是根据相对方位命名的,其参照系应是‘渭河’,而不是‘章台’,这从《史记· 秦始皇本纪》等有关‘渭南’的文献记载即可一目了然。‘渭南’是相对‘渭北’而言的,它们都是以渭河为坐标。因此我们认为秦北宫应在渭河北岸的秦咸阳城内……秦北宫不仅仅是作为‘内宫’,秦北宫作为与‘渭南’的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极庙)等相对应的‘渭北’主要宫廷,也就是秦咸阳城的咸阳宫。”

我们同意北宫就是咸阳宫的说法。《史记·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又《刺客列传》“见燕使者咸阳宫”。可见咸阳宫就是秦始皇处理政事的朝宫,只是统一后又修建了“甘泉前殿”和连接“甘泉前殿”与咸阳宫之间的“甬道”。至此秦昭襄王时期常作为朝宫的“渭南”的章台的地位被完全取代了。

咸阳宫作为秦始皇处理政事的朝宫,当然也会有寝宫、后妃居所等。新岀土秦封泥有北宫榦丞、北宫榦官、北宫工丞、北宫工室、北宫宦丞、北宫库丞、北宫私丞、北宫弋丞、北宫御丞等,总品数多达37枚,其中有些是少府属官,有些纯粹是后宫属官。这些封泥不管从数量还是职官的种类上都说明了北宫是“王之宫”的朝宫性质。

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秦大墓出土铜饰件上刻有“北宫乐府”铭文,可见北宫设有“乐府”机构,而乐府正是专门为皇帝娱乐服务的专门机构。这些都说明北宫———咸阳宫就是秦始皇的朝宫。至于后来“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是为了将分割渭河两岸的宫殿连接起来,以组成气势恢弘的宫殿群,也是秦始皇“大咸阳战略”和“法天思想”的具体表现。

2、南宫

曹锦炎据孙诒让《周礼正义》:“古者宫必南向,王路寝在前,谓之南宫”,而认为“南宫”为王之宫;王辉等认为:“秦之‘南宫’或仅为一宫名,不必特指王朝见百官之宫”。基于上面对“北宫”的理解,我们认为“南宫”就是甘泉宫。《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集解》引徐广曰:“表云咸阳南宫”的南宫,也就是秦甘泉宫。刘庆柱、李毓芳也认为:“秦甘泉宫(即秦南宫)遗址应在渭河南岸(即秦之‘渭南’),汉长安城遗址西北部。”

秦宣太后曾在甘泉宫诈杀义渠戎王,始皇母亲从雍接回后也住在甘泉宫,可见甘泉宫(南宫)是太后住所。昭襄王也说“会义渠之事急,寡人旦暮自请太后”云云。昭襄王能与太后早晚相见,可见宣太后所居之甘泉宫距离咸阳北宫不远。《三辅故事》也记载咸阳宫在渭北,秦昭王作渭桥之事,可见咸阳宫和甘泉宫虽隔渭河,但有渭桥相通,往来十分便利。

前文提及的西安北郊相家巷秦封泥出土地性质的几种说法(甘泉宫、信宫、北宫当中,北宫在渭河以北,几乎没有了可能;信宫是统一后第二年才兴建的,从考古地层关系和新岀封泥有“玺”等特征判断,此处从统一之前就开始使用,并延续到秦末,所以信宫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从新岀土秦封泥中数量巨大、品种丰富的后宫私官和禁苑、园囿、台观名称来看,此处不是帝王处理政事的朝宫,而极可能是秦甘泉宫,即秦太后所居之南宫。甘泉宫至少在宣太后诈杀义渠王时就有,一直到始皇迎其母“复居甘泉宫”时仍存在。

3、中宫

《汉旧仪卷下》云:“皇后称中宫。”《汉书·哀帝纪》颜师古注曰:“中宫,皇后之宫。”《后汉书·百官志》:“(大长秋)中兴常用宦者,职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及宗亲当谒见者关通之,中宫出则从。”刘昭注引张晏曰:“皇后卿”。可见中宫乃皇后所居之宫。

秦始皇虽然未立皇后,但也不能就此断定秦没有形式意义上的“中宫”。此“中宫”封泥说明秦有“中宫”和管理中宫的机构。始皇子女甚多,中宫也可能是供其他嫔妃居住。

4、西宫

《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之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鲁子曰:以有西宫。亦知诸侯之有三宫也。”《汉书·五行志》进一步解释说:“西宫者,小寝,夫人之居也。”中官,秦玺印“西宫中官”,正说明了西宫正是嫔妃所居之宫。

5、东宫

《汉书·五行志》:“东宫,太子所居。”秦始皇没有立储君,长子扶苏后被赐死,其少子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正如始皇未立皇后而秦封泥有“中宫”一样,未必不立太子就一定没有“东宫”之名。

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秦大墓出土陶文有“朝东宫”,虽不能仅凭此孤例确认秦之东宫的存在,但至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线索。 

6、信宫

《史记·始皇本纪》“(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索隐曰:为宫庙象天极,故曰极庙。《天官书》曰“中宫曰天极”是也。可见是始称信宫,后更名“极庙”。

盖因为渭北的咸阳宫地势偏狭、水源缺乏,始皇有意将政治中心南移。秦始皇将渭河纳入咸阳城内,形成“渭水灌都”之势,实际上就暗示了他的“大咸阳”规划。后来兴建的阿房宫的蓝图和规模正是这种规划的具体体现。

由此,秦封泥“车府”和“信宫车府”含义就更容易理解了:太仆属官“车府”掌管天下车马。信宫是皇帝别宫,何清谷《关中秦宫位置考察》认为“极庙(信宫)是秦始皇为自己所建的祠庙”,王学理也说信宫是“生祠”。秦始皇为什么要“自极庙道通丽山”———因为骊山是自己的陵寝,将自己陵寝和自己的祠庙用通道连接起来合情合理;秦始皇要从此往来于骊山,此处设车官也是必须的。

7、长信私丞和长信宫

周晓陆说:“(长信私丞)当与侍奉皇太后之职司有关。”20《1史记·始皇本纪》有“嫪毐封为长信侯……长信侯毐作乱而觉”,从文献记载和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汉代的长信宫是太后所居。秦的“长信”有两种可能:一是与长信侯有关;二是始皇建“信宫”后,将太后宫名改称“长信”,汉代沿用。 



三、秦印玺封泥所见宫殿的分布

据以上所论,文献记载的秦北宫、南宫、东宫、西宫都可以在秦玺印封泥中找到。北宫就是咸阳宫,南宫就是甘泉宫;另有中宫、信宫、长信宫。我们将秦玺印封泥所见宫殿的分布状况及判断依据图示如图2。

 


参考文献
[1 ] 何清谷. 秦史探索 [ M ]. 台湾 : 兰台出版社 , 2004 :336-376.
[2 ] 徐卫民. 秦汉历史地理研究[ M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 :74-103.
[3 ] 马非百. 秦集史[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538.
[4 ] 刘庆柱 ,李毓芳.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考略[J ]. 考古学报 ,2001 (4) :440-441.
[5 ] 王辉 ,程学华. 秦文字集证 [ M ]. 台湾 :艺文印书馆 ,1999 :158.
[6 ] 陈根远. 西安秦封泥出土地在秦地望刍议[J ]. 秦陵秦俑研究动态 ,1998 (1) ;田静 ,史党社. 新发现秦封泥中的“上濅”及“南宫”“北宫”问题 [J ]. 人文杂志 ,1997(6) .

[7 ] 刘瑞. 秦信宫考 ———试论秦封泥出土的性质[ G ]/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8.
[8 ] 周晓路 , 路东之. 秦封泥集 [ M ].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2005.
[9 ] 张敏. 秦始皇未立皇后议 [ G ]/ / 秦文化论丛 (12)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 :594 - 603 ;张文立. 秦始皇帝及其父母 ———秦始皇和他周围的人之二[ G ]/ /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4)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7 :125.
[10 ] 王学理. 咸阳帝都记[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9 :392


推荐文章
评论(3)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