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小谷城的历史与构造
MSJ 2020-01-30

关于小谷城最古老的文书

浅井三代的居城——小谷城是何时建造的?由于目前丝毫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其筑城时期的史料,所以比较确切的时间段也只好以不明二字示众了。不过《东浅井郡志》中却写道“虽筑城纪年不详,大抵应是大永四年之时”。另外还有大永五年(1525)的时候,浅井氏将京极高清、高广(高清的长子)二人迎至竣工不久的小谷城,安置于京极丸内的记述。话虽如此,但就将高清、高广父子接入小谷城的事实以及具体时期,在《东浅井郡志》中都没有看到明确的根据。在如数家珍般稀少的有关小谷城的文献之中,其登场最古老的文书要数一名叫做永田高弘的武将向统治朽木谷的国人——朽木稙纲提出的文首写道“有关小谷城没落之事”并注有七月十八日日期的书状(《朽木文书》)【2】了。此文书据《东浅井郡志》推测是作于六角定赖进攻小谷城,也就是大永五年(1525)的时候,其判断应该是正确的。此外在史料纂集——古文书篇《朽木文书》中对此书状的作成年份也有相同的观点。

小谷山

小谷城大岳复原图

 

信中永田高弘表示已于七月十六日抵达浅井郡尊胜寺(长滨市尊胜寺町),并向朽木稙纲传达了其今明两天意欲攻上小谷城的决心。关于永田这名武将,由于在高岛市高岛町有一处名为永田的地方,所以推测应该是此处的地方武士。从本书信作为小谷城登场的最古老的文书这点来看,至少在大永五年(1525)的时候小谷城就已经存在了。

 小谷城的周边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小谷城的支城配置以及其周边的情况。图1中标注着“大岳城”的地方就是小谷山标高四百九十五米的山顶。由于周边平地的海拔约为百米左右,所以和城下町之间有着将近四百米的高度差。而建于小谷城西侧琵琶湖岸边的,乃是阿闭淡路守贞征的居城——山本山城。此外,小谷山的西侧山麓上,有座元龟战乱时多数越前众笼城于内的出城丁野城。与之东南毗邻的,是浅井氏的重臣中岛宗左卫门尉直亲镇守的中岛城。再南边的就是虎御前山城了,该城因元龟三年(1572)作为织田信长指挥小谷城攻伐的本阵而闻名。而小谷城与丁野城之间有一座名为丁野的村落,此处即被视为是浅井亮政的出生地。浅井氏就是作为原丁野的地方武士,通过不断扩大势力而成为一方大名的。而该丁野村落面朝大岳(小谷山顶)的方向有一条山谷,名曰胁坂谷。一般我们所说的小谷城,建于小谷山山顶的大岳之下,标高四百米左右的东侧山脊上。而小谷城的主要部分则沿着大岳一直延伸至东侧山脊,参考图1标着“小谷城”的地方。如今的伊部、郡上村落,被视为是当时小谷城城下町的一部分,不过在二者之间的地方应该也建有相当规模的城下町。此外,从该小谷城城下町遗址向北有一条叫做清水谷的山谷直插小谷山(大岳),这里便是浅井氏以及其家臣团府邸的所在之处,对小谷城而言是个相当重要的地方。以该清水谷为中心,由呈马蹄形的山脊上连成一片的曲轮构筑出了小谷城的基本构造(参考图1)。

图1 小谷城周边的城郭

(参考滋贺县教育委员会《滋贺县中世城郭分布调查》7中的图纸作成)

 

一分为二的中心曲轮群

请看图2标着A和B记号的地方。这是笔者在北村圭弘的曲轮群分类基础上做的修正。下面就顺着该分类,在介绍北村氏论说的同时来对小谷城的构造进行说明。一般被称为小谷城的,是由番所、茶屋、马屋、樱马场、广间、钟丸(也有图纸标注为天守)组成的曲轮群A。如驾车自山麓出发,可直接驶至番所前的停车场,而后再行徒步登山。接下来是与A北面相连的曲轮群B,由中丸、京极丸、小丸乃至山王丸的曲轮组成。其中,小丸便是落城时浅井久政迎来其人生终幕的场所。此外在A和B边界的钟丸和中丸之间有一道贯凿山脊的沟壕大堀切。以此大堀切为界,将小谷城切分成A和B两个大型曲轮群的构造便是小谷城的特征。面朝登山方向右侧设道路,左侧建曲轮这点是A曲轮群的基本构造。也就是说像番所以及马屋等坐落于A区的曲轮设施在登山途中皆可于左侧映入眼帘。不过从B区的中丸开始往上的道路则是采取了铺设于曲轮正中间的形式。如此这般,被巨大的沟壕隔开的两区域的曲轮在道路铺设方式上竟是大相径庭。另外,A曲轮群中的广间和钟丸,通常情况下理应是和主城相当建于设施群的最深处,但小谷城却在后面又增设了B曲轮群,其中的京极丸即相当于传统主城。也就是说,该两座城郭(两座主城)如同梯子般相邻。这样的曲轮配置被称为梯郭式,数小谷城最大的特征之一。那么,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在传统的本丸,也就是钟丸之后另设拥有与本丸相同机能的京极丸的意义。

图2 小谷城势力图

(对滋贺县教育委员会《滋贺县中世城郭分布调查》7中的图纸进行加工修正而成)

 

两重构造的意义

当然,比起被认为是浅井氏当家居住的广间、钟丸,京极丸的地势更高。北村圭弘根据该标高差推测后者乃是安置京极氏的地方。将守护职的京极氏接至京极丸,并在更深处的山王丸供奉劝请山王社(比叡山的地主神)。也就是说北村氏认为浅井氏说不定就是为了敬奉京极氏和比叡山所以才特意在原本的城郭后又增设一组曲轮群的。的确浅井氏的政权运营直到最后都没有无视京极氏的存在。这里有关浅井氏与京极氏的关系就不多加赘述了,但浅井氏即便是在成为战国大名后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将京极氏奉为北近江的守护,称之为“御屋形样”。而北村氏的观点便是浅井氏将这种政治状况完美地反映在了小谷城的构造上。该观点笔者认为是直击要害且非常革新的见解。甚至笔者认为,最初的小谷城很可能只建到钟丸。但伴随着浅井氏的发展,守备及奉迎京极氏的必要性应运而生,于是乎又往里增设了一组曲轮,即以京极丸为中心的曲轮群B。城郭增设的主要意图乃是接来已失去其原居城的京极氏。笔者认为正是由于钟丸是原本最深处的建筑,所以才在其后面挖了一条巨大的沟壕不是么。紧接着就如此前所说的,山王丸乃是祭祀山王社(比叡山的地主神)的地方,最靠里有一处叫六坊的地方,即C曲轮群。此处设有领内各寺院的办事处,应该是于浅井久政这代建成的。

图3 最终阶段的小谷城城下町 复原图(北村圭弘作)

 

守备薄弱的大岳、福寿丸、山崎丸

D指的是大岳,E是金吾丸、出丸,F是福寿丸、山崎丸,G是月所丸。上述这些曲轮群周边的防御设施很少,构造明显和A~C的曲轮不同。F处的福寿丸、山崎丸的内部构造相当先进,但周边的防卫却相当薄弱。总而言之就是各具独立性的曲轮。和这些D~G的曲轮相比,A~C的曲轮周边,尤其是靠清水谷侧搭设了不少防御设施。诸如沿斜坡纵向挖凿的叫做坚堀的沟壕,这样的沟壕以及腰曲轮状的削平地数不胜数,很显然防备非常坚实。

图4 小谷城复原图(长滨み~な协会提供)

 

那为何D~G的防备如此薄弱呢?从结论上来说,D的大岳、F的福寿丸和山崎丸这些个别曲轮是浅井长政为了同织田信长进行决战而于最终阶段改建,最后仓促建成的。从曲轮的构造来看,运用了朝仓氏先进的筑城技术,但当时却没有另行增设周边配套防御设施的时间了。总而言之,A~C曲轮群与D~G曲轮群周围的情况有着巨大差异这点在这里先埋个伏笔。 

清水谷与赤尾府邸

接下来谈一下清水谷。该山谷两侧是众家臣的府邸,最靠里的则是浅井氏的府邸,而稍前一点的地方便是浅井氏的菩提寺——德胜(昌)寺(参考图4)。作为家臣团的府邸遗迹,浅井山城、远藤等府邸被保留了下来(参考图3)。打仗时,浅井氏自当家以下会悉数登入山脊上的城郭,而日常生活应该是在清水谷里度过的。根据一般的推测,该山谷的出口附近有筑起沟壕与土垒,将谷口封锁住,城下町则延伸于谷口之外。不过北村圭弘提出,清水谷出口的沟壕与土垒相对谷口更往里了约二百米(参考图3)。另外据说后迁址至长滨的知善院原本就在该清水谷的入口往西。在《岛记录》收录的文书【3】中有提到过元龟争乱时在“知善院尾筋”处有布阵。从知善院遗址后方延伸的山脊来看,文中的阵所应该指的是福寿丸和山崎丸。之前在说明曲轮群A的时候没有提到家臣团的府邸,不过我们知道浅井长政切腹的地方应该是在钟丸以东被称作赤尾曲轮的地方,这里据说是浅井长政的重臣赤尾美作守清纲的宅邸。虽说浅井氏众家臣的宅邸大都位于清水谷内,不过从该赤尾氏的府邸建于山上中心部分的事实可以证实赤尾清纲无疑是浅井长政时代的笔头宿老。

 山王社与六坊

下面想一边介绍有关小谷城的古文书一边继续话题。享保十九年(1734)编撰了一本叫做《近江舆地志略》的地志,其中记载了一个名为“山王权现社”的项目。其文写道“小谷古城京極丸の北にあり”,可见山王社直到江户中期依旧位于山王丸内。而如今早已改名为小谷神社,迁去山麓中的小谷寺一隅了。那在战国时期又是怎样的呢?有关此处的史料中,有一封秀吉的奉行长束正家和增田长盛写给位于近江国浅井郡尊胜寺村(长滨市尊胜寺町)的真宗寺院、称名寺的算用状(《称名寺文书》)。此乃长束和增田两人向担任秀吉直辖领地代官的称名寺下达“照此内容开支金钱、如此这般使用年贡”的钱粮使用指示书。其中有一条捐献百石粮于小谷山山王社的指示。该文书落款日为天正十九年(1591)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于已是小谷城落城十九年后的文书了,自是无法证实山王社在浅井氏的时代是否就已存在。不过毕竟是小谷城落城后未满二十年的文书,所以不妨可以认为自小谷城还在的时候山王社就已经在山王丸内了。

小谷城山王丸

小谷城六坊遗址

 

接下来,在继续六坊话题的同时,给各位介绍一下浅井久政的两封文书。其一缺少收信人,现藏于木之本净信寺【4】。文中写道“搦手二諸山より一坊宛立ち置かれ候間”。“諸山”,也就是浅井氏领国内众多的寺院,都已经在小谷城的背后设立办事处了,所以“你们寺也给我建一个”如此如此,久政在书信中说道。虽然收信人不明了,不过按常识理应是藏有本书信的木之本净信寺(木之本地藏)吧。同样位于木之本町,另一封文书【5】是被己高山内的一座叫做饭福寺的寺院所藏(己高山中世文书)。内容是浅井久政要求该寺速向小谷城内一个叫“出房”的地方缴纳一种被称作“懸銭”的税金。笔者认为所谓饭福寺的“出房”,指的就是小谷城六坊内的办事处。结合上述史料,可见当时设立在小谷城六坊内的便是浅井氏领内众寺院的办事处。 

菅浦遗留的两封书状

另外,遗留在长滨市西浅井町菅浦的《菅浦文书》中,有一封名为角田藤三郎的人写给菅浦村委会,落款日期为十二月一日的书状【6】。文中角田写道“赶紧把油实送过来,作为交换大谷那边会给你们大米”。油实指的是一种能够产生灯油的果实,而“大谷”=“小谷”,虽然不清楚指的是“小谷城”还是“小谷城城下町”,不过是小谷城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里需要留意的是“大谷”这个词,在史料中也有把“小谷”写作“大谷”的情况。恐怕是由于两者的日文读音都是“おだに”的缘故吧。比方说在织田信长的年代记《信长公记》中,小谷城就全部被写作“大谷”。所以在表示小谷城或小谷城城下町的时候,“小谷”和“大谷”应该是同一个意思。接下来这封书状,如果能弄清楚年代的话就相当有意思了。《菅浦文书》中还有一封落款日为五月十九日的书状【7】是一位叫做清水吉清的人物写给菅浦的。因“大つくふしん”的缘故,当地住民中的一些反对声音造成了一些问题。“ふしん”即“普请”,指建筑工程。“大つく”无疑指的就是“大岳”。也就是说,该文书是判断小谷山山顶大岳建造时间的重要线索。遗憾的是该文书没有标注年代,所以究竟是什么时候写的至今无从得知。笔者根据状况推测很可能是作于大永年间(1521~28)。越前朝仓氏对“大岳”的改造工程施工于元龟年间(1570~73),如果上述的文书是写于此时的,那就等同于是与信长交战时的文书了,对此笔者表示怀疑。因为元龟年间的改造工程并没有能让北近江领民参与进来的充裕时间,施工应该只委托给了越前众。而上述文书是写给北近江地区一个叫菅浦的村落的,很显然是向当地居民发起的普请。如此一来,该文书应该就是大永年间小谷筑城时所作。本书后续将会以第一代小谷城乃是“大岳”一说进行展开,所以还请各位读者暂且先留意一下这封书信。有关小谷城的史料,除去元龟年间的资料以外,留下来的也就只有上述书信以及本章开篇提到的永田高弘的书信了。着实令人落寞无奈,今后也只能期盼针对当地地势以及遗迹的深入研究了。 

小谷城城下町的构造

在此至少略微提一下城下町吧。针对小谷城的城下町,小岛道裕以及北村圭弘有过深入研究,地理位置毫无疑问是位于清水谷之前的南侧。图3是北村圭弘作成的复原图。以现在的伊部、郡上村落为中心,加上如今位于两村落间的田地,便是原城下町的大致范围。北村氏认为,从小谷寺所在的北谷开始到据说是片桐且元出生地的须贺谷之间的大片沼泽,以及周边的城下町构成了小谷城的东部防线。而再稍稍往东南一些的尊胜寺村落可通过北国往还道直通伊部、郡上的村落中心。此外,该往还道于伊部村落南侧与被认为是战国时代“北国街道”的小谷道(山西街道)合二为一。而小谷城城下町的主要特征便是三田村、石川、千田等众家臣的府邸很有可能散布在町内。虽说大部分的家臣都把府邸建在清水谷内,但据推测依旧有少数建于城下町中。我们知道在丰臣秀吉的时代,家臣团的居住地均聚集于一处,同职人、商人所居住的城下町是完全分开的。不过在浅井氏的时代,城下町与家臣团的府邸还是夹杂在一起的。如此这般,家臣团与町内百姓居住地尚未完全实现分离这一点便是战国时代的特征(参考后文)。此外,城下町南面流淌着田川,此处有个叫做“船場の辻”的地方,应该是船只停靠的地方。另外小谷城还有一处反映了战国时代城下町特征的地方,就是会有复数个街区散布于町内。而自丰臣政权开始,城下町都归结于一处。相比之下战国时代城下町的街区分布更为广泛精细。小谷城也是这样,从伊部、郡上的村落到稍稍有些距离的尊胜寺村落应该都属于城下町区域。另外笔者甚至认为国友也应该是小谷城城下町的一部分。国友位于小谷山南面两公里处的姊川河岸,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当地属于城下町所以才演变成了一座铁炮锻冶场密集的村子。而国友的铁炮生产正是因浅井氏对该地政策性地集中筹办锻冶场而开始的。


注:

【2】 永田高弘书状  朽木稙纲宛

小谷城没落之仪付,御状旨拜见申候,就其去十六日二至尊胜寺御阵替候,今明之间二城可被责候间,定而可有一途候哉,取乱他所より申候间,不能巨细候,恐々谨言,

 

永田备中守         

(大永七年)

七月十八日                                         高弘(花押)

(稙纲)

朽木殿

    御返报

【朽木文书】

 

【3】 浅井长政书状  岛秀安、秀宣宛

此表之仪,先日大かた申候,相届候哉,义景去晦日御着城,昨日二知善院尾筋被寄阵候,敌弥可取退样无之,信长灭亡眼前候,近日可及一战调谈半候,本意不可有程候,仍其表行延々仕立存知之外候,既北伊势众着阵之由候处,由断之为体惊入候,幸之事候间,切々被相进一日も早々居益·柏原口ふかふかと手使候样,可有才觉事专一候,委曲胁左可申候,恐々谨言,

 

(元龟三年)

八月三日                                            备前守         

                                                        长政 判

岛若入

岛四左 进之候

 

【《岛记录》收录文书】

 

【4】 浅井久政书状  [   ]寺年行事御坊中

当城搦手に,从诸山一坊宛被立置候间,当寺仪も同前に可被相立候,尚以急と御驰走简要候,恐々谨言,

浅井新九郎         

卯月廿四日                                            久政(花押)

 

[   ]寺 年行事 御坊中

【净信寺文书】

 

【5】 田付直清书状  饭福寺年行事宛

态折纸にて令申候,仍相残悬钱野州样(浅井久政)御用之由被仰候,早々当城出房迄御持上,可被撰渡之旨被仰出候,则久政御墨付·赤久石(赤尾久石卫门尉)折纸两通相添置候,恐惶谨言,

田付新右卫门尉   

正月三日                                                直清(花押)

 

饭福寺 年行事 参御坊中

【己高山中世文书】

 

【6】 角田藤三郎书状  菅浦惣中宛

油实请取に可罢越候へ共,时分柄无隙候间,两人参候,被入念早々可被渡候,于御油断者不可然候,ほし申分も能々被入念事简要候,将又替米御仪,大谷にて可相渡候,则两人可被申候,同道せられ候て御请取候へく候,待申候,犹此众可被申候,恐々谨言,

角田藤三郎     

十二月朔日                                                亲(花押)

(菅)

管浦惣中参

【菅浦文书】

 

【7】 清水吉清书状  菅浦おとな

(端里ウワ书)

「谨上  すか浦おとな中  参                            清水久卫门吉清」

幸便之条一笔令申候,大つくふしんの之义ついて,两人之方より开田左十郎いを被申候へ共,壹ツ不相极候,くせ事之样二候,急度御ことわり专一候,我を海津迄罢送候间,御さう分きつと承度候,恐惶谨言,

     

五月十九日                                        清水久卫门(花押)

(菅)

管浦惣中参

【菅浦文书】

推荐文章
评论(0)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