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姊川合战图屏风的亮点
MSJ 2020-07-12

屏风绘的亮点

       福井县立历史博物馆内,珍藏着一扇六曲一屏的姊川合战图屏风。其特征是以姊川合战为主题,却完全无视了浅井长政和织田信长军的战况,则是单单描绘了一幅由朝仓义景派出的朝仓景健军与德川家康军之间的合战局面。而且给朝仓、德川两军中的德川军一方赋予了夺人眼球的夸张表现。从面向姊川流向的第一扇屏面的右上角至第二扇上半部分有限的空间内完全没能容纳整个朝仓军的布阵,反之画面的大半部分都留给了在南岸迎战朝仓军而奋战的德川军。其中,石川数正、榊原康政、酒井忠次、成濑正吉等家康麾下知名家臣的身影众多。

       实际上整幅画中的85名武将中有68人都是德川家的武将。此外,“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旗帜与金扇马印飘扬的家康本阵位于六扇屏面的正中央,了然夺目。右手紧握采配,头戴插着锹形头饰战盔,镇座折凳上的家康着实威严。根据如上的内容显而易见,这扇屏风就是以彰显德川家康及其军容为目的而作成的。

       朝仓军的武将中,除前波新八朗等十人各自分布于第一扇至第五扇屏面的上半部以外,第二扇至第三扇屏面中央稍稍靠下地方骑在马背上挥舞着大太刀的真柄十郎左卫门直隆、第一扇靠右在“三社讬宣”旗帜下展开攻势的龙门寺兵库介、杀至家康本阵附近的鱼住景行、小林端周轩四人异常醒目。此四人与《信长公记》中记载的被斩杀的朝仓军武将完全一致,又或者说该屏风也许正是参考了该记载也说不定。

 

《四战纪闻》与屏风绘

       说到画中德川方武将占比较多倒是让我想起了高桥修曾指出的如下观点:本图极有可能是将宝永二年(1705)幕臣根岸直利为彰显德川家康为目的编著的《四战纪闻》中的内容以绘图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其中最明显的,也就是关于描写“姊川七本枪”的活跃表现的除《四战纪闻》和本图之外并无其他史料记述。下面就引用一段《四战纪闻》中提到上述内容的记载(为了便于阅读,已将文中“片假名”改成了“平假名”)。

 

姊川合战图屏风(福井县立历史博物馆所藏)

                                                        德川家康本阵

                                                         两军姊川交锋

                                                  姊川七本枪渡边金太夫

                                              姊川七本枪门奈左近右卫门


           小笠原长忠が手より,伊达与兵卫定镇(1),吉原又兵卫(2),林平六

        (3),中山是非之助(4),伏木久内(5),群に抽んで先登し,畠の中

   を往き,堤の下に於て各枪を合す,门奈左近右卫门俊政(6),渡边金

          太夫照(7)は,堤の上を往き枪を合す,然るに门奈は猿の皮ノ投头巾

   を头形ノ兜にかけて着し,地水火风空の前立物显然として指物をば指さ

   さず,渡边ハ朱の雨笠に金の短册十八枚付たる大指物を指す故に,川向

   より信长遥かに见玉ひ,感悦斜めならず,战毕って七人共に感状を赐わ

   り大いに赏せらる,殊に渡边には日本第一の枪と云文字を加えて带し玉

   う所の贞宗の胁指を与えらる,

 

       小笠原长忠是远江国高天神城(静冈县挂川市)城主,姊川合战时列德川军第一阵的酒井忠次之后,率领第二阵。文中颇为活跃的七人按“小笠原长忠の手”所述,皆为其麾下之将。但凡本图中出现的大将级别的武士均会在其边上附以金色的笺条并注明上姓名。而此七人的名字前均记有“七本枪”字样,很明显是受到《四战纪闻》的影响而有意为之的。此外位于第二扇屏风绘靠上,于马背上舞枪的门奈左近右卫门携“地水火空风”的军旗,第三扇同样靠上正拍马赶来的渡边金太夫背着朱色且垂系着金色笺条的雨笠,与《四战纪闻》上的内容也几乎完全一致。


主题与施主

       从该合战图中不难看出这幅屏风绘的施主所要求展现的主题。很明显本图是江户时代为彰显德川家康以及德川军为目的而作的,所以小笠原长忠以及“姊川七本枪”的末裔极有可能便是上述提到的施主。有关这一点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著名的长篠合战图屏风、关原合战图屏风,甚至是大坂夏之阵图屏风等屏风绘的制作目的进行缜密的研究,以活用于历史研究当中。作为通俗易懂的史料,屏风绘的内容很容易会在后世深入人心。但就像这幅姊川合战图屏风所描绘的一样,比起史实内容实则更忠实于后世制作者个人的意图,所以切记在用作参考时需加以辩证。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