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班级是如何成型的?——论我的班级管理的前世今生
Trihead Dragon 2025-04-13

回想自己的三届学生,每一届学生和每一届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而我的管理班级的水平也在一届有一届的经历和经验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第一届的时候是工作刚刚开始的阶段,一切都是新的,也没有人领路,所以总是成为救火队长或者事后诸葛亮,班级问题的处理在我现在来看是不成熟的;等到了第二届,痛定思痛,我在最开始的时候久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班规,但是当时的班规多是罚钱,勒令回家等,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经不起推敲的“土”办法,由此导致了在高一刚入学到高二上班级成型的过程中,我和家长的关系十分的僵化,后期我主动的进行调整,各项事务才慢慢的好转起来。等到了自己的现在的现在这届学生,我在高一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采取了之前上一届管理学生的“土”办法。其实在暑假新生没有入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能够用管理第二届学生的土办法继续管理第三节学生,甚至是第三节以后的学生吗?当时对待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转念我又问自己,我能够找到替代现有管理班级的办法的更好的办法吗?我的答案是找不到,所以我就只能够沿用之前的老办法,所以类似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在高一学期初开始的时候,我和班级的学生和学生背后的家长的关系矛盾重重,甚至很多的学生出现了转班的现象。也产生了两次我被家长找到学校当着校长的面对我进行破口大骂,因为我的体罚学生的现象不得不带着学生到医院看病,还和一个家长在电话上产生了争执,还被学生告到教育局的情况。接连的恶性事件的产生,让我意识到,我肯定是在地方出了问题。还是回到高一刚开始入学前的那个暑假我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我能够用管理第二届学生的经验继续的管理第三届学生吗?肯定不能。其实当时还有一个问题:一个教育家会怎样管理自己的班级呢?一个教育家会怎么处理和解决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会象是我这样解决吗?教育家怎么管理班级我是不知道的,但是他们肯定会有比我更好的处理问题的办法……

原来,我一直觉得“乱世当用重典”,遇到非常难管的班级或者非常难管的学生,我按照班级制定的班规,严厉的惩罚,肯定就能够杜绝某一类现象的发生。但是,带这一届学生的时候,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管理上一届学生时的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善。上一届为了让班级整体快速成型,我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措施,学生迟到罚款五十,自习课说话罚款一百。当时的政策是怎么制定的呢?是自己想的。但是我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样的作法是禁不住推敲的,所以在经历了那么多管理班级的痛苦之后,我在今年的寒假重新修正了班级惩罚学生的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教育惩戒法》结合学生所犯错误的程度的轻重,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了规范,并召开了“明确界限,依法管班”的主题班会。这次班会有点类似于红军的古田会议,他对我这届班级的管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首先明白了自己的界限在哪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二)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六)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八)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第十四条 学校拟对学生实施本规则第十条所列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应当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学生或者家长申请听证的,学校应当组织听证。)同时,我也让学生和家长们了解了自身的界限(第七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在明确双方的界限以后,我把新的管理班级的方案提交到了家长会上进行了审议,并在家长会上进行了讨论和通过,并决定以“学生违纪登记表”的方式发到家长群或者家委会群告知家长。就这样班级的纪律制度正式建立起来,这里的纪律制度不同于以往的纪律制度,这次的纪律制度完全按照法律法规,通过正当的程序讨论讨论通过和决定的,是值得推敲的。如果再让我回答当初的那个问题:我能够用这个制度去管下一届甚至是下下届的学生吗?我的答案是,可以的。

其实我发现,《教育惩戒法》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个非常好的管理班级的指南。前两天,我请两个班级的小女生(成绩取得进大进步的奖励)吃饭的时候,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也能够体会的到都是大孩子了,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懂事很多,这是高中生独有的阶段性特点。他们对于一些事情也有着相对来讲比较成熟的看法和判断。他们明白自身的问题:态度可能不端正,学习可能不是足够努力,学习的习惯可能不好,有点懒散,他们既渴望能够有一个能够对他们进行严格管理的班主任,同时又希望这个班主任能够保护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能够做到宽严适度。而这也正是《教育惩戒法》对于一个优秀教师的要求,学生的需求和《惩戒法》的要求是完美契合的,也实现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保护!所以“明确界限,依法管班”非常有必要!

除了班级的纪律制度发生变化以外,班级的干部培养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收获也是我在这个学期在发现的,这一届的班级和上一届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学生们不热衷于参选班干部。这在刚开始的时候让我有点犯难,当时我觉得“班级里就这么十来个好学生,他们都不做班干部我让谁做呢?”当时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是有点苦恼的。思索了几天之后,没办法才从另外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之中选拔班干部。我原来以为当班级有一帮成绩中等的学生做班干部的时候,班级会变得一团糟,但是实际的效果却出乎我的意料。首先是班干部本身的身份,就让这一批成绩中游的学生有了底气和信心,班级的整体面貌也为之一新;其次,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我发现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值得肯定和授权的(当然还有一批是不值得培养的,但是这些都是少数)。

所以,解决这次遇到的这个问题:优秀学生不愿当班干部,在我看来,没有合适的人去做班干部,的过程中让我逐渐的想起了之前张丽俊所说的人才的问题,很多公司觉得无人可用,其实并不是无人可用,而是领导的用人观有问题,真正的人才不是交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我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个观点: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只有在血雨腥风、筚路蓝缕的艰苦时期,在不断的大浪淘沙、百战砥砺之中,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才能够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并最终成为优秀的人;只有经过一番实干、苦干,才可能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关键时刻才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才能豁得出去。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组织的顶梁柱。

就这样,我再一次的解决了干部的选拔问题。但是,干部的评估方面我做的不好,只是有一部分班干部出现了懒惰的情况。还有干部的罢免,除了犯重大错误以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干部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干部的群众基础,这些都很重要,而这些是有带我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心态的转变。第一届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小白,还没有这样的心态,等到第二届还有第三届的时候,刚刚高一入学接手一个班就想着“通过乱世当用重典,使得班级快速的稳定和成型”,心中充斥着一种急躁的情绪。学生犯了错误,严厉惩罚,让他知道痛,然后以此杜绝这些行为。这样做最后现实的效果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和某个学生个人的关系紧张、班主任和这个学生家长的关系紧张、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关系紧张、班主任和部分家长关系紧张。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用力过猛。我去包头出差也好,还是和同时交流也好,还是自己管理班级的亲生经历也好,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学生升入高中以后,他们该犯的错误一个都不会少,这就好像是渡劫一样,一个人要想成仙成佛,那就必须要经历这些磨难,一个都不能少。所以一个班主任的正确的做法是,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想着“原谅他”“不要捅到学校,让情况进一步恶化”也不要想着“对班级的影响是不是不好”,不要选择包容和原谅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就是他们的劫数,他们自己犯了错误,让他们承受这样的错误的代价才能够真正地尽早的帮助他们成长和成熟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对他们地教化,而非简单地说教。就像是杨绛先生说得“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所以对“乱世用重典,使班级快速成型”这种急躁、亢进的管理心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花成花,让树成树”,遇到错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即可的心情。如果你放过让某个学生承担自己错误代价的机会,那么相同的错误他们肯定还会再犯,是“肯定还会再犯”,所以根本不必纠结,不必愤怒,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在经过了这么多,从纪律制度到干部管理制度,到管理心境的变化所有的这些才真正的促使班级从“乱”走向了“治”,也赢得了学生们对我的认可。虽然到了高二下学期,相对于上一届有一点点晚,但是我很庆幸又在第三节学生身上收获到了在第二届学生身上的那种同样的感觉:“班级逐渐的成型了”:形成了稳定的考勤制度,95%以上的人能够按时到校;形成了稳定的自习纪律,即使我不在“无声自习”也基本能够令我满意;大部分的班级的学生都在努力学习;班级内部,用那两个女生的话说“咱们班的事儿挺少的”;班级的男生女生都爱上了体育运动;作弊的现象能够完全杜绝;座位问题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争执(按成绩排,一周一换);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十分和谐等等。

现在我在抛出这样的问题:我能够用第三节管理班级的学生继续管理下一届甚至是下下届的学生吗?我的答案是,除了个别的细节有待完善以外,基本上问题不大。这是我自己对自己进步的一种肯定,但是我想还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to be a better one。

在这不断的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自己也不断的成长和成熟起来,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变得更加的淡然,就好似纳兰性德的词中所写“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感觉到自己的心境和以往有了一个层次上的进步,我很感激自己在当初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虽然有了很多次放弃的念头);又好似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内心之中多了一丝丝的淡定和自然。有了入世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了出世的宁静和平和,亦不失为一种美好。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