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基于两年来的“废人五人团”的反思

回顾,我们五人第一次组队,应该是选完导师之后,我和杨琪敏以及刘帆选择了同一个导师李五洲老师,当时我正在怂恿李奇参加第二届大乘杯比赛,然后我们加上张萌萌,我们开启了大乘杯之路,当时我们选择塑料袋回收为主题,拍一个纪录片,后来有转换为流浪动物的保护。


当时我们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培训相关技能,最后花费了两周时间进行拍摄,剪辑,最后赶在最后一晚上提交作品,结果惨败。


到大二下学期的互联网+,当时我们信心满满,提交了一份关于河南大学档案馆的信息化的方法,结果惨败。

大三上学期,我们参加了ITeach,暑假两个月,我们硬是没有将主题定好,差一点定为垃圾,选择记忆的规律为主题,我们初稿写好之后,感觉不行,之后选择如何制作国旗为主题,辛苦奇哥花费两个月时间做了视频,我们全程水了一波。

然后我们参加创青春,截止作品提交前一晚,我们才确定好主题,最后连夜加班才做好计划书,但是在比赛前两天,我们竟然换主题了,而当是是ITeach的决赛汇报的准备期,最后没办法,我们兵分两路,各搞各的,最后还是如期的进行答辩,不过也辛苦杨琪敏同学给力的答辩,最后险胜。

从这几次活动,反思到团队合作的重点:

1.负责人要强。在前几次活动中,为什么一点成就都没有?原因就是,前几次没有明确的负责人,没有人出头,所以大家都得过且过。

2.负责人要忍,有胸怀,有策略。后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之间,矛盾比较多,队员讨论的时候直接让对方闭嘴。场面一度尴尬,这个时候就是负责人显现作用的时候。

3.共同意愿建立,这个是重要保障,前几次活动没有一个明确的共同体,我们自己对所做的内容都不是很了解,所以督促成员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很重要。

4.要有人当坏人。当最后的活动,在比较忙的时候,负责人还督促大家看论文,做PPT汇报,虽然当时大家挺反对,但是,最后得奖了大家还是比较开心。

5.灵活变通。当发现原有的路走不通的时候,还是勇于变革,这个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推荐文章
评论(1)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