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白痴》读后感

我不得不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狭窄眼界和有限生活中,唯一一个每次都读到泪流满面的作家。我读的上一本陀公的书是《罪与罚》,是在两年前,而两年前的感动依旧留在我的心中,仿佛只是两个月前。甚至第一次读《穷人》时的震撼,我都能时常回忆起。《白痴》这本小说是我第一次这么直白地面对陀公的病态和恶意,我甚至在读书的过程中就觉得他在写这本小说时一定是疯了。如果说《罪与罚》是他写自己的病态的一种浅浅的尝试,那么《白痴》就是把他自己的病态赤裸裸地剖开,然后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看。仿佛让读者哭让读者悲伤使他很快乐一样,真的是满满的恶趣味。

从来没有一本书的男女主角给我造成的思想震撼像娜斯塔霞和梅诗金公爵这么大,远远超过了《罪与罚》中的罗佳和索尼娅。娜斯塔霞的思想比罗佳还病态,我从来不知道生命还有这么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如果我是梅诗金公爵,我也会对娜斯塔霞极度地怜悯,并且将拯救这可怜的女人作为我一生的事业。她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可怜,那么的高尚。为什么陀公要让这么一个天使死掉啊!而且最后两个人一个死了,一个疯了。我真的意难平!

娜斯塔霞的童年极其黑暗,但她并没有向黑暗屈服。她很坚强,她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手段一步步脱离黑暗。本来在25岁这天,她可以脱离过去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她遇见了她生命中的光、她的神——梅诗金公爵,于是两个人的悲剧开始了。当梅诗金公爵像光一样出现在她的世界里时,她不是想去抓住那束光,而是本能地推开那束光。因为她觉得自己来自黑暗,配不上那束光,于是将那束光推向另一束她认为的“光”。但她却忘了她自己也是光呀!如果她不是光,怎么可能在黑暗中那么久而不被黑暗所侵蚀吞没呢!她以为自己是来自地狱的肮脏魅魔,她不愿去引诱光明纯洁的神,她认为神应该和同样纯洁的天使在一起。所以她极力地撮合梅诗金公爵和将军之女阿格拉雅,并且决定在看到梅诗金公爵幸福后就去死。但是阿格拉雅不是拥有清白家世的另一个她,她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阿格拉雅会让公爵幸福。事实上阿格拉雅不是娜斯塔霞认为的天使,阿格拉雅只是一个凡人。娜斯塔霞把太多的责任和道德加在阿格拉雅身上了,这对阿格拉雅非常不公平。

于是当阿格拉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嫉妒跑去羞辱娜斯塔霞时,娜斯塔霞的幻想破灭了。她发现阿格拉雅没有她想的那么高尚,也不是另一个光明的她,于是她将公爵抢回来了。但是她坚决不认为自己能给公爵幸福,也不敢相信公爵能给她带来幸福,由此可见她童年的那段黑暗经历对她的影响真的太大了。她清楚地知道公爵对她的爱是因怜悯产生的神性之爱,对阿格拉雅的爱是因喜欢产生的人性之爱。她虽然渴望公爵能像她爱公爵那样全身心地爱她,但她崇高的道德不允许她以牺牲自己所爱之人的方式来使自己获得幸福。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阿格拉雅对公爵的爱是人性之爱,是以占有独享为主的。所以她跑去羞辱娜斯塔霞是为了独占公爵,因为她不能忍受娜斯塔霞横在她和公爵之间。而娜斯塔霞对公爵的爱是人性之爱和神性之爱兼有,占有独享和牺牲奉献一直在撕扯着她,但最终还是以牺牲奉献为主的神性之爱占了上风,所以她在婚礼当天又离开了公爵。目前为止,阿格拉雅和娜斯塔霞的爱都是很正常的,但公爵的爱出问题了。他将自己的人性之爱和神性之爱分离了,人性之爱给了阿格拉雅,神性之爱给了娜斯塔霞。

这里分析一下娜斯塔霞最后对公爵的恐惧,以及公爵中期对娜斯塔霞的恐惧。公爵中期就发现了娜斯塔霞的自毁倾向,他未经世事的心灵完全无法理解娜斯塔霞的这种疯狂的心理,所以公爵认为她是一个疯子,也恐惧面对娜斯塔霞。这种恐惧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无能为力,所以他选择不见娜斯塔霞(再加上娜斯塔霞也在躲着他)来自我欺骗。这里主要是公爵身上自我保存的法则在起作用,他直觉到娜斯塔霞对他的巨大影响力,他害怕娜斯塔霞的自毁会导致他的自毁。在这段自我欺骗的时间里,公爵对阿格拉雅的感情突飞猛进,就像一个正常的年轻人谈恋爱一样。如果没有娜斯塔霞,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公爵和阿格拉雅都会对对方产生神性之爱,就和我们正常谈恋爱一样,慢慢升华我们的感情。但可惜,公爵的神性之爱已经先给了娜斯塔霞,这样欢乐的假象很快就被戳破了。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公爵遇到娜斯塔霞的时候,他都不能控制自己,他的一切情绪思想都被娜斯塔霞牵动。即使另一方是阿格拉雅,他的所思所想所为还是娜斯塔霞。即使辜负阿格拉雅,他也不忍心看着娜斯塔霞痛苦,这就是神性之爱的伟大力量。公爵可以牺牲自由来使娜斯塔霞幸福,娜斯塔霞也可以牺牲生命来成全公爵。当娜斯塔霞的神性之爱得到幸福后,她选择去死。当公爵的神性之爱死亡后,公爵选择自毁。

后期当娜斯塔霞夺回公爵后,她其实完全意识到了自己对公爵的巨大影响——只要她继续存在,公爵就永远不可能和他人性之爱的对象获得幸福(哪怕这个对象不是阿格拉雅)。她其实完全理解阿格拉雅具有独占性的人性之爱,因为她对公爵也有独占性的人性之爱。她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自己继续和公爵在一起,公爵是无法幸福的,她对这一点非常恐惧。但其实恰恰是这一点她想错了,公爵真正的幸福是拯救她,因为在公爵那里神性之爱是远远大于人性之爱的,或者说公爵对娜斯塔霞的神性之爱才是他的精神支柱、生命之源。一旦他神性之爱的对象死亡了,那么他的精神支柱倒塌了,生命之源也枯竭了。娜斯塔霞还是远远低估了公爵对她的爱,她只想到了自己的存在会使公爵不幸福,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死亡会毁掉公爵的精神,甚至是生命。可以说,公爵正是为拯救娜斯塔霞而活着的。她活,公爵就活;她死,公爵就死。

最后,娜斯塔霞因恐惧自己的存在而使公爵永远无法获得幸福的时候,她选择去死。她以为只要自己死了就永远不会阻碍公爵去追求爱了,公爵的神性之爱和人性之爱将完整,不再分离。她决定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全所爱之人的幸福,她的神性之爱决定将自由还给公爵,让他不再受自己所累。但她不知道的是,既然她的神性之爱能为公爵献出自己的生命,那很可能公爵对她神性之爱也会导致公爵因她的死亡而无法正常生活。结局我们也看到了,事实就是如此。当天使坠落,神也跟着坠落了。

娜斯塔霞由于她的性格和病态,是很难获得幸福的。即使能让她获得幸福的人出现,她也会推开他。所以我仔细思考让公爵获得幸福的可能,但很遗憾,我没有找到。假如公爵真的如娜斯塔霞所愿和阿格拉雅结婚了,但只要娜斯塔霞一死(娜斯塔霞本来是这么决定的),公爵就不可能继续和阿格拉雅正常生活。公爵的神性之爱会使他对娜斯塔霞的死非常自责愧疚,为没能拯救娜斯塔霞而精神失常。所以无论如何娜斯塔霞不能死,她一死,公爵也完蛋了。假如娜斯塔霞同意嫁给公爵,公爵其实很容易因神性之爱而对娜斯塔霞产生人性之爱,从而通过全身心的爱来拯救娜斯塔霞。但是娜斯塔霞不可能同意嫁给公爵,她认为自己不配,甚至她还为将公爵的神性之爱和人性之爱分离增添了一把火。唯一的可能,就是两个人从未遇见,但他们两人就像磁铁的正负两极,不断地吸引对方。在茫茫人海中,他们迫切地想遇见自己命定的另一半以使自己完整,哪怕代价是两败俱伤。

公爵和娜斯塔霞都是由神性组成的,他们是神性的两面——娜斯塔霞是牺牲,公爵是拯救。娜斯塔霞的牺牲没有使公爵获得幸福,而公爵也因为想拯救之人的死亡而失去幸福。所以他们两人是很难从对方那里获得幸福的,但要从别人那里就更不可能了。他们就像命运设定的那样——命定般地遇见,命定般地爱上,然后命定般地毁灭。

                                                                                                         癸卯年九月十五

推荐文章
评论(2)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