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乡村教师》读后感

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大刘的短篇科幻小说,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软科幻小说!我很喜欢里面的环境描写,真的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味道!

小说中最吸引我的是“路”这个意象。我认为“路”等同于“科技”,虽然科技有时候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总的来说,科技带来的好处是远远大于其坏处的。科技就像是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首次学会使用的“石刀”,它只是一种工具,但这种工具会将我们的文明推进一步。我是坚定的科技党,因为我无比期待人类借助科技这个工具走出太阳系的未来。

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科学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棵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而这绿芽就是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我很幸运,因为这课绿芽,我的生命并不是整日为了生存而奔波。我开始思考自己从哪里来,也开始关心自己到哪里去。我开始仰望我头顶这片灿烂的星空,我开始思考如何走出地球去外面探索星空,也开始期待人类到达第二个地球时的场景。我好像总是很喜欢这种人类离开地球这个摇篮出去闯荡的故事哈哈哈!所以当我在电影院里看到《流浪地球》的时候,属实是蚌埠住了!人类好像流浪了,毕竟要出太阳系;又好像没有流浪,毕竟带着地球。

其实“教师”也可以等同于“路”,“教师”是将知识从上一代生命体传递到下一代生命体的“路”,即知识的媒介。教师就是在孩子们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虽然有时候同笼罩着偏远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就像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蜡烛。但只要火苗还继续燃着,孩子们的世界就不再是一片荒芜的黑暗。大刘的这本小说可以说是从另一个新的方面有力地证明了教师的伟大性,其职业是伟大的,其人格是高尚的。虽然现代社会逐渐将教师这一职业平常化,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也认为这仅仅是一份糊口的职业,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性。不必要求所有人都伟大,但必须要有人伟大。

“每天黄昏,当稀稀拉拉几缕炊烟升起时,村头可能出现一两个老人,扬起山核桃一样的脸,眼巴巴地望着那条通向山外的路,直到在老槐树上挂着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这一句话读的我心痛,我从未想到“那条通向山外的路”还带走了村子的生气,它把村里的青壮年输送到大城市打工挣钱去了,只留下老年人留守村子。“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我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我认为路是一条财富之路、知识之路和希望之路,我从来没想到过路还有副作用、坏处。这里的路给了山村青壮年走出去的机会,但却忽略了老年人是走不出这片黄土地的。他们就像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包一样,血肉早已融入了这黄土坡之中,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条通向山外的路送走他们的子女,再送走他们的子孙。

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哪怕是一个国家和平的发展,同样也是用人命堆起来的。而这些人命的牺牲,比战争中的牺牲还要不起眼和沉默。战争中牺牲的是士兵,和平时牺牲的平民。在大航海时代,西方国家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大肆屠杀美洲土著,大量贩卖黑奴。他们用拉丁美洲和非洲人民的性命,无痛地度过了自己国家的发展期,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西方国家是幸运的,因为过了那个时期就再也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这样的条件了。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就只能牺牲自己国家的人民。在中国,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牺牲的都是农民。好像只要农民还是最底层的阶级,那么无论什么时候,第一个牺牲的或者第一个被放弃的,总是他们。

可是,我还是坚定我最初的想法——必须要修路,为了发展,哪怕要牺牲一部分人。有了路,人民才能受到教育;有了路,人民才能变得富裕;有了路,人民才有选择的自由。路能使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路能使穷山恶水里的刁民变成有文化有素质的良民,路能使山里人麻木呆滞的目光变得智慧有神。上面提到的那些牺牲以及路所带来的副作用,是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不得不经历的阵痛,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条强大起来的路了。这是一条历史的必经之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一个人能阻挡。此刻我也清晰地意识到,我好像只能尽可能地保全我的父母不成为时代车轮之下的牺牲品。

                                                                                                        癸卯年十月十三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