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姑娘发了个自己逛超市的朋友圈,配文:“我最喜欢这种生活的烟火气了!”我定睛一看,她爱逛的那个超市买点杂碎下来少说百八十,大多是进口货,走的高端路线。那一刻,我觉得她喜欢的烟火气可能是镀金的。“我真的要”几个字老挂在她的文案里,比如“我真的要哭了”,“我真的要生气了”,但能把“真的”这两个字说出口其实就是假的。我想扇你之前,还会昭告天下吗?这类“真”多半带有演戏的性质,甚至是调情、调笑。
还有一个伙计,天天在朋友圈里发点猎奇的东西。喜欢夸张和变态我不反对,但我反对的是把这种东西当成人格独立的象征。他或许自己没有意识到越对物质有依赖性其实越怯懦,他喜欢的不过是嘴上说说然后别人回给他一声“哇”,他想要搞头不过一切都是噱头。就像某些人觉得自己穿上了破洞牛仔裤就是最靓的仔,死活都要把从膝盖破到脚腕的裤子穿上街。难道没有裤子他就不帅了?这类人往往明白自己有一张顶丑的脸。
抑郁症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时候,一姐妹向全世界宣告自己有抑郁症,重度抑郁症她的状态是一边“抑郁”着,一边晒着餐厅,晒着妆容,晒着到处游玩消费,晒着靠父母得来的第一本房产证。无论是学习的心理学知识,还是个人经历,都在告诉我,她得个屁抑郁症,不过是自怜而已。缺乏足够的关注度,过于空虚,于是借着心理疾病讨个同情。假叫花子讨饭也知道要往自己脸上抹点泥,她干脆到好,把这点恶心的泥直接糊到明眼人心上。我很恶毒,希望她真正地得一回这个病,感受一下,她对抑郁症这种不严肃的态度,会害了多少人。我甚至可以幻想到某一天某两个人的对话:
“前几天那谁跟我说ta有抑郁症,想让我帮帮ta。”
“少来吧,可别跟xxx一样,净自己瞎矫情。”
二
微博向来都是鱼龙混杂之地,是非难断。看着一些网友在不同的评论区下面跑来跑去,我觉得还挺有趣的。
一个人,可以一边坚决抵制网络暴力,一边骂某个女星是“绿茶婊”,往一个姑娘家身上泼一桶脏水;一个人,可以一边在网上侃侃而谈中国的版权保护意识有多么弱,一边四处求资源;一个人,可以在某一位官员贪污行贿时把整个行政系统数落得狗血喷头,也可以在经济科技取得某一项进步时把政府高高讴歌。
跳梁小丑不少,双标的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长得帅的男人在感情中出轨很多可以被慢慢消化,而且会有不等量的网友,尤其是女网友进行维护;一个无论何等姿色的女人劈腿往往就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发点什么东西都有恶心巴拉的狗东西,尤其是雄性狗东西,在评论里说有人家的色情资源。男人甘愿堕落,女人甘愿下贱,性别的天平不知道为何就平不回来,三言两语间全是奴性。说穿了,长得帅的你把双腿张开了人家也不会睡你,长得漂亮的即使世界上的男人死光了人家也不会跟一个野狗上床。还愿诸位管好自己的脑子,管好体内的性激素。
当然啦,微博里也不乏作秀的,自己作作算了,还要逼着人为自己作。这种现象宣传类微博见得比较广泛。什么年代了大老爷们都不剃发明志了直接把姑娘家提个光头以示志向?老人一辈子积蓄人家说要捐就真敢让人家捐了?好家伙反正是不用你给人养老了。平民百姓的善良都用来写通稿了。
什么东西改不了?不过都是欠一顿收拾。
另外这一段用到野狗来骂人了,在这里像所有的野狗说一声对不起。不好意思脏了你们的名声。
三
以上那些是可恨的人,这里再说点可怜的人。这些可怜的人有一个统称,叫普通人。唯一的特点是忘性比较大。
这群人会发现问题,会愤怒,但是不会反思。对于他们来说一切只是一个轮回,鞭子抽到脊梁骨上知道疼了便叫唤几声,然后就忘了为什么被人家抽了,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防止再被抽一回。
在每一场战役中,牺牲的人不是一个祭品。我们不是拿他们寄给教训,而是应该让这些牺牲的人成为我们的一道疤。没有你曾经的愚蠢、没有你曾经的遗忘,这些人本可以更好地走在他们的道路上。
你们还记得bilibili上实名举报中福的up主小墨不是小莫吗?举报一出,音讯全无,热搜一压再压直到消失。他和李文亮医生的故事同样发生在过年之前,他是一个英雄。那时候网上的议论还算得是沸沸扬扬热热闹闹,我想问问现在谁还记得这茬?都忘了,大多数人都忘了。所以知道可耻张什么样子了吗?可耻就长着遗忘的样子。我宁愿遗忘的人都在装蒜,因为记忆会让他们颤栗。
所以,那些在李文亮医生去世那天在微博里与朋友圈中打着RIP的人们,我要你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一年,五年,十年,别把永远记住当成一句玩笑话。你不给这样的英雄在心中留一席之地,多少英雄来也救不了你。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小人,干脆把这样的英雄当作社会分裂的工具。
不说了,反思去罢,忏悔去罢。你的感情曾接受过理性的拷打吗?
最后再提一点。我还听过一种声音,类似于:“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切要完了。”“人性真是丑陋又黑暗。”
对于这种声音,我想说:首先,滚一边去最坏的时代,你除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还给社会做过什么贡献了?狄更斯说的话不是让你拿来玩的。其次,只要我能向前走,你自己完球去吧。最后,人性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是烂池塘里开出的一朵白莲花。
以上。什么都没点透,什么又都说了一点。
四
我的十日谈之旅就这样结束了,最后一篇不尽人意,它本可以有更生动、更叙事性的语言,用到更辛辣、更讽刺的手法,却被我一股脑泼妇骂街一样地叨咕出来了,真是万分抱歉。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尾篇,但毕竟我还会继续写下去,以后慢慢探索好了。
感谢病病,使我体会了一把当作家的快乐;感谢咖啡吧里朋友们的照顾与支持,让我可以感受到收获鼓励的幸福。这篇不是作品的作品从它诞生以来就应该是废掉的,我不会存它的稿,因为毫无文学性可言。不过我个人还是蛮开心的。有得必有失。
我发誓,文学将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