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教育理念
教研小站 2020-04-24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德语: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国教育家,被公认为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 ,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人的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学》。

一、游戏和手工作业对幼儿的重要性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根据上述观点,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和手工作业应是幼儿时期最主要的活动,而知识的传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儿园上课只需要用口语,不需要学习文字。而教师最主要的责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导、设计各种游戏活动。

福禄贝尔相当重视手工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

二、把大自然请进室内,生活即教育。

福禄贝尔也重视环境的设置,主张幼儿园必须设置花坛、菜园、果园。可以根据幼儿园本身情况添置植物角、供幼儿自主观察的区域设置。比如,利用油桶和轮胎来种植麦苗、利用水培方式种植时令蔬菜(生菜、胡萝卜、蒜苗……),来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每个班级可设置区域角,放置一些蝌蚪,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并以记录或绘画的方式来体现动物的生长过程。孩子们的教育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社会教育,老师要结合本园情况并把生活请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

三、尊重生命发展的特点

自我活动的原理:辅导幼童本身的活动,让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人不加以干涉,让幼童藉此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辅导他们自我操练,通过他们的行动、工作,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连续发展的原理:“连续发展”这一句话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础论中已有论述,人类的成长乃是连续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倡“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

福禄贝尔认为人类生命的发展,是由一点连续进行,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类发展阶段,连续由内部进行,彼此是有关连的。福禄贝尔曾批评一般父母,说有的父母对青少年时期的儿女,要求他们的行为各方面要像青年。福禄贝尔特别期望父母不要对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错误的要求,生命的发展乃是连续性,福禄贝尔曾特别强调,对正常的儿童,不能从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

四、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及家庭要重视幼儿早期劳动教育。

福禄贝尔认为人之劳动和生产活动是连续发展的关系。在福氏的那个时代,对一般生产活动的劳动,认为勤劳是人之精神本质的基本概念。人的劳动、生产,不只是维持衣、食、住,而是要把隐藏内部的精神、神性表现出来,为了认识自己而劳动和创造这是最主要的,而对劳动所得的结果如衣、食、住是次要的东西。如每人用自己的力量及神的力量充分的使用,一定能过着很好的生活,所以人不能怠惰而应当勤劳。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福禄贝尔说小孩应早期开始教育勤劳的生活,这是人性之要求。福氏提倡不论幼童、表少年、青年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或两小时(依年龄的不同)专心的于制作而从事生产活动,由学习中来体验,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科,要知道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是等于停止了“能发展的无限的力量”,如果父母、教师能改善、重视勤劳教育,便能够挽回,这就是福禄贝尔创设幼稚园的时候,提倡生产活动、勤劳的原因。为了要给幼儿早有劳动精神,就设计了恩物Gift(教具)。福氏设计这恩物,让幼儿活动、思考、创造。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