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班级管理——班级家长工作的管理
教研小站 2020-05-13

一、主持人导语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一个班级的管理及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幼儿园教育和没有幼儿园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切实做好家长工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今天我们教研的主题是“班级家长工作的管理”。

一、首先,请大家围绕“班级家长工作计划的制定”这个话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班级家长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有哪些?

(1)依据《纲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2)依据园所家长工作计划:确定具体任务和目标;

(3)依据本班保教老师:本班保教老师为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分析具体情况和具体特点开展工作,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方法,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在共同讨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2.学期初班级家长工作计划的制定包括哪几个部分?

(1)现状分析(幼儿园、班级、家长三方面):分析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明确学期初家长工作的任务:①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②加强家园联系,实现同步教育;③了解家长要求,更好的服务家长;④争取家长配合,加强社会的联系。

(3)结合现状确定班级家长工作的具体目标。①努力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提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园关系的亲密度和融洽度;②结合本班家长实际,找准切入点,提高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参与度;③调动家长有意识的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自觉地学习育儿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3.制定和执行学期班级家长工作计划时,应注意什么?

   (1)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注重家长参与

※建立家访制度。定期进行家访,遇有问题应随时家访,并做好记录。

※定期开展家长咨询活动,为家长解答有关幼儿教育问题,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家庭教育。鼓励家长订阅育儿方面的杂志,让家长多方面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

※平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情况,随时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建立家园联系手册,每周都要向家长公布教育教学内容。

※设立家长信箱,及时了解家长对班级工作的要求和意见,随时改进班级工作。

※各班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开放日,请家长来园观摩活动、教学情况。每学期召开一次班级家长会。

※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群、博客、班级管理网站等)建立新型的家园互动方式。鼓励家长设立个人电子邮件信箱,通过网页,让更多的人了解幼儿园,同时家长通过网络查阅关于幼儿园班级的信息或在网上与教师进行交流。

(2)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发挥桥梁作用

※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全园各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在各班级家长中以点带面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委员的联系,鼓励家长委员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如教师师德、保教水平、教育质量等问题。使家长协调并参与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活动,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作用。

(3)本着服务家长的观念,善于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

每个家长的情况是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性格、生活背景、教育理念,因此在沟通时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看法。教师一定要充分注意到这种情况,区别对待,本着服务的观念,和家长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幼儿的情感、态度、言行觉察到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并做好记录。

二、请大家围绕“班级家长工作的方法和评估”这个话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班级家长工作的集体方法有什么?

①家长会;②家长开放日;③家长委员会;④家长联系栏;⑤家长参与幼儿活动;⑥家长QQ群;⑦园报/园刊。

2.班级家长工作的个别方式有什么?

    ①家庭访问;②接送时交流;③家园联系册;④家庭教育咨询。

3.班级家长工作评估应遵循的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

评估的标准要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评估的过程(各环节)要具有科学性,严格遵守程序;评估的方法要科学,总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单项评估和综合性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形结合。

②一致性原则:

   A.教育目标一致;B.相同的评估对象采取同一标准,不能因人而异。

③民主性原则:

评估过程发扬民主,增加透明度。要征求家长、园长、被评者意见。

三、如何做好班级微信或QQ群的管理?

(一)家长群中,家长应遵守的规则:

1、不要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出现新“状况”。

2、不要时不时把自己小孩得到的老师表扬,小奖励发到群里。也不要把孩子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

3、不要老师一发通知,就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导致其他家长看不到通知。

4、不要在群里发布集赞、代购、投票……使班群成了“市场”。

5、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如无重要的事,不要随便在班级群里发布消息。

(二)在班级群里教师应该注意什么呢?

1、不在班级群中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关注全体学生及家长,不要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有些家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不要过度依赖班级群,学生日常的一举一动都要发布到班群中给家长过目。其实面对面交流才是最好的沟通,班级群并不能代替家访。

4、不要在班群中“募捐”,小到学生的学习用品,大到奖品、演出的服装道具……容易让家长互相攀比。

5、不要在群里发布跟孩子,跟教育无关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没经过证实的消息,容易引起家长的恐慌。

6、注意发布信息的口气,不要以“发号施令”式的说话方式,有些工作交代完家长就撒手不管了。

7、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8、在班群中晒照片要注意公平看待每一名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9、注意说话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10、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三)分工明确,共同管理

      创建微信群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 故而该群的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教育合力。班主任单纯凭借自己的能力是无法独自承担这一管理职责的。管理班级微信群, 需要班级教师发动家长代表、配班教师、保育教师分工明确,共同承担。

(四)制定群规

        班级教师应当在建群之前就制订合理的班级微信群规, 这样就可避免后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使家长和教师在使用班级微信群时能够“有章可循”。群规的制定,要共同研讨、协商,有家长的参与,共同维护监督,这样实施起来,家长也就更乐意遵守。

四、家长工作管理中,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1.让家委会参与班级管理。

      对班级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班级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对班级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班级改进工作。

2.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

      将幼儿园近期的工作向家委会作汇报,同时征集的家委会建议,并积极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对于家长合理化的建议积极采纳。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可以说是家长的代言人,任何家长对幼儿园有什么要求、疑问、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向家长委员会反映,家长委员会能解答的,就可以直接解答,不能及时解答的,再把这些信息及时、真实、全面地反馈给幼儿园,并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经幼儿园园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幼儿园将采纳并进行整改。家长委员会有利于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进行平等的、经常的、双向的沟通与交流,疏通了家园双方沟通的信息通道,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3.邀请家委会入园参与活动,分工明确。

       家委会在活动期间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评价,给老师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比如元旦举行的亲子运动会,家委会成员和老师一起策划活动,一起选比赛内容,家长委员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但当评委的角色,能够提高家委会积极性。可根据任务对家委会工作进行分工,家委会每学期制定出工作计划学期末总结工作,并向全体家长汇报。

4. 让家长委员会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

      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要广泛征求家长委员会的建议。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也在开发定制之中,让家长委员会征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参与进来,编写家长、幼儿感兴趣的园本课程,一定会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内涵发展,扩大幼儿园的教育空间,实现了家庭幼儿园教育一体化。

5.家委会人员的选定

      必须经过教师的观察了解,选择能力强,有责任心,善于做沟通交流工作的人。但选出的家委会要符合民意,不要是老师单方面决定,要坚持家长民主推荐的原则。

五、家长工作管理中,如何认识家长开放日活动?

1. 什么是家长开放日活动

       所谓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就是幼儿园在每学期特定的一天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的活动, 目的是让家长更清楚、详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从而配合幼儿园采用正确的育儿方法, 以提高保教质量, 实现保教目的, 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2. 家长开放日的作用

(1)让家长熟知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学习情况。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给予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2)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管理、课程特色,通过近距离的与教师互动沟通,亲身感受、观摩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通过此活动与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取得家长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3)听取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合理建议,最终达成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一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育、保育质量的提升。

3.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1)在家长参观前,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告诉家长应该重点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比如要着重观察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观察孩子怎样与同伴相处,观察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横向比攀比,还要看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是否有进步,将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结合起来。

(2)在开展开放日活动前教师要制订周密的活动计划,提前筹划好活动流程,一定要使家长明确活动的目的,让家长了解看什么怎样看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在某方面有差距时如何认识和对待,以免产生负效应。

(3)提高家长开放日的质量,需要充分了解家长的关注点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幼儿在园生活等情况,提高家长在开放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家长获益、教师获益、幼儿获益。

(4)活动前,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能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的人数、想参加的时间、感兴趣的内容等,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重点的加以组织。活动时可以用观察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生活。帮助家长熟悉幼儿园的活动流程、观察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状态、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等。

(5)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切忌教师唱“独角戏”, 一定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可以从家长的优势强项和兴趣爱好出发,邀请有特长的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请他们进课堂,当老师,展示各行各业的风采。以保证家长能在开放日活动中体验到与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快乐,丰富了家长资源,为开放日活动开展提供良好条件。

六、微信视频交流

①组爱玲主持,孟宇、文珊、丽哲、赵洁

记录情况:

1.文珊:班级群的作用要适当的体现出幼儿的地位,教师可以在群里以和幼儿对话的形式展开沟通,这种方式更能让家长觉得教师对幼儿的重视和关心,从而更积极的配合教师工作。

2.赵洁:家长会在家长工作的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计划、幼儿发展情况、班级出现的一些问题、家长育儿困惑等都可以在家长会中得到沟通。我们要适当加入学期末的家长会,对幼儿的情况可以在这学期进行一个总结。

3.魏爱玲:家长会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要充分的体现出家长的参与性,比如会前的互动游戏可以调节家长会气氛,家长会中要有家长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的环节。另外,家长会的组织,可以让家委会适当参与,不但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而且还有助于家委会的作用发挥。

4.丁孟宇:幼儿园要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到班级工作中,一方面家长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儿园,一方面家长可以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从而发动更多的家长更好地配合老师工作。

5.王丽哲:班级群规的建立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制定,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来制定群规,这样有了民意,家长遵守起来也就更乐意,教师也要以身作则遵守群规,实现共同监督。

6.共同讨论:在家长工作管理中,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不仅仅体现在年级之间,更要体现在全园班级之间。比如开放日和家长会时,别的年级的老师可以去观摩,把每一次活动深化为教师经验的积累和问题的解决,这样教师的成长才会更迅速,活动的开展也就会更有实效。

  ②组丛伟主持,菁玮、志云、悦炜、晓芳

记录情况:

1.董菁玮:家委会成员以家长推选为主,教师把控为辅,选择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善于沟通的家长作为家委会成员,可以利用日常家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作为推选的参考标准之一。

2.李志云:家长开放日的成功与否,准备工作很重要,尤其是体现在展示幼儿一日生活情况方面。其次,在进行开放日前,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好,说明情况、讲好规则,家长不要随便的干预孩子的活动,要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参与,过程中,如果对孩子表现有意见和建议,要结束后再和孩子沟通。

3.刘悦炜:家长开放日的环节实施,要视情况去灵活调整,开放日时家长要与幼儿保持一定距离,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家长委员会成员,以免造成其他家长对老师的误解,家委会的成员的确定要灵活,适当调整。

4.王晓芳:家长开放日中,可以在幼儿座位分组上下功夫,不积极的幼儿可以让性格比较活跃的幼儿带一带,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起信心。家长和教师要在孩子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家委会的推选,教师可以有意组织一次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家长能力,了解情况。

5.任丛伟: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会出现两极分化,对于不积极的幼儿,教师要主动邀请,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分组,让幼儿起到榜样作用,互相影响不积极幼儿。对于比较黏家长的幼儿,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做好沟通。

  结束语:创新来自于改变,改变来自于观察,观察来自于用心。如何创新地做好班级家长工作的管理,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用心地去摸索,让班级家长工作真正地成为幼儿园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的桥梁。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