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小班绘本教学活动观摩
教研小站 2020-05-15

※观摩绘本教学活动《好喝的汤》

※观摩绘本教学活动《点点点》


※ 教学活动设计

小班绘本活动《好喝的汤》

 保定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周宇

一、设计思路:

        3——4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大多以名词、动词为主。那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和具体动作的动词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所以较容易掌握。至于数词和量词就很难掌握,他们常常用“个”来代替所有的量词,或者把量词混用。小班幼儿更喜欢动态画面,所以以幼儿喜爱的动画形式呈现绘本《好喝的汤》。通过此次此次活动,幼儿尝试正确使用量词,并在活动感知与他人分享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量词,尝试正确使用:条、个。只、棵、粒等。

2、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与他人分享的乐趣。

三、活动材料:ppt课件、“食材”若干、自制锅。

四、活动过程:

)根据画面回忆故事内容,了解生活中的量词。

1.老师和小朋友分享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好喝的汤》。

2.播放ppt,小动物们依次煮汤。

师:小猫往锅里放了什么?有多少?

幼:放一条鱼进去…

师出示一条鱼图片:“小猫放了一条鱼”。将一条鱼放入锅中。小鸡,小兔子,小鸭子,小老鼠依次出场煮汤。

(二)幼儿帮助小动物煮汤,练量词的使用

1.请幼儿来超市选食物

2.请幼儿说一说选的什么食物。

3.幼儿来小动物家煮汤。

师先示范来小兔子家煮汤:“小兔子小兔子,我放了两粒豌

请幼儿来小动物家煮汤。

4.煮汤时小朋友往锅里放调料,汤煮好后小动物邀请小朋友们喝汤。

在游戏感受与他人分享的乐趣

1.师:“这么好喝的汤想不想分享给班里其他小朋友喝”?(幼:想)

师:“除了想分享给班里的小朋友喝,还想分享给谁喝”?

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那我们给他们煮一锅好喝的果蔬汤吧”!

2.幼起身站在大锅的旁边放食物煮汤。

回教室把汤分享给小朋友喝。

小班绘本活动《点点点》

秦皇岛市北戴河育花謄小学附设幼儿园王晶晶

一、教材分析:

        《点点点》一课选自绘本《点点点》,是法国插画家埃尔维·杜莱的作品。绘本中有趣地设计,颠覆了传统童书的概念,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书中涉及了5以内点数、三原色的变化、方位的感知、规律排序及纠错、大小的变化等等内容,并配以简洁有效的指令语将这些内容变成了可以和孩子们玩的互动游戏。让孩子在按一按会变多、摸一摸会变色、倒一倒还会左右跑,想办法还可以上上下下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发展幼儿观察、数数、思维、记忆、语言等多种能力。

        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读绘本、玩游戏。小班幼儿经常喜欢有口无心地唱数数字,但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基数的概念。所以选取了绘本中手口一致点数的游戏环节,让幼儿把口头数数、手指点数动作和所数物体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真正理解数量的含义。另外,鉴于小班末幼儿已经认识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大小及方位的认知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结合本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考虑小班课程容量,又选取了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发现大小的变化、感受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作为目标,舍弃了绘本中关于规律排序及纠错等内容,设计了本节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多种游戏情景中看看、数数、说说、玩玩,感受颜色、数量、大小、方位等的变化,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学习,喜欢游戏,乐于进行绘本阅读。

1.活动重点: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数量:准确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活动难点:感受上、下、左、右不同方位的变化。

二、活动目标:

1.准确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数量。

3.发现点点大小的变化,感受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  

4.喜欢游戏,乐于进行绘本阅读

三、活动思路:

认识点点一一点数数量一一辨认颜色一一感受方位一一发现大小一一了解绘本。

四、活动准备:

绘本《点点点》、PPT课件、红黄蓝有粘性的圆点若干

五、活动过程:

师幼交流,认识好朋友点点

1.教师出示绘本和PPT(一个小黄点)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

2小结:这是一个小黄点,它有一个很神奇的本领,就是会听指令变魔法,你们想试试吗?

指令游戏,点数5以内数量

1.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看看、数数、说说、玩玩,在麾法游戏中感知点点颜色、数量等的变化

(1)指令一:“按一下这个黄点”。点点变成了2个。

(2)指令二:“很好,再按一下。”点点变成了3个

(3)指令三:非常棒!现在用手指轻轻地摸摸左边的黄点。(黄点变红点)

(4)指令四:“就是这样,再来摸摸右边的黄点”(黄点变蓝点)

(5)指令五:“太棒了!现在按五次黄点。”黄点变五个,师幼一起点数

(6)指令六:“再按五次红的。”

(7)指令七:“然后按五次蓝的。”

2小结:现在红、黄、蓝色点点的数量都是5个了。

寻找点点,辨认不同颜色

1.进行变身会魔法的点点小精灵的游戏。

(1)教师引导:点点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师:“看,我找到了一个点点,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请幼儿和黄色点点打招呼!

(2)引导幼儿去寻找教室里自己喜欢颜色的点点

教师询问幼儿自己找到的点点的颜色,并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点点颜色。例如:红色点点——点点头,黄色点点——拍拍手,蓝色点点——击个掌。

2.按自己颜色的点点听指令做动作

(1)教师情景引导:请你们按照自己点点的颜色听指令做相应动作

(2)师:你们现在和我书里的点点一样厉害,都是会听指令变魔法的点点小精灵了,淮备好变魔法了吗?

听令行动,体验方位的变化

1.听指令玩身体游戏,体验方位的变化

(1)指令一:我们往左边倒,不要动,看看书里的点点会怎样呢?

(2)指令二:再往右边倒一倒呢?会怎么样呢?

(3)抛出问题:如果我想让点点们都到上边来,有什么办法吗?

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小结:这么多办法呀,选一种你喜欢的办法试试吧!抛出问题:那怎么掉下来呢?

2.幼儿自己发言,根据幼儿回答做动作。

拍拍小手,感知点点的大小

1.听指令玩拍手游戏,感受大小的变化

(1)指令一:拍一下手,看看会发生什么…

(2)指令二:哇,拍两下呢?

(3)指令三:三下呢?

2.教师引导:你们好棒呀!为自己鼓鼓掌吧!(点点在幼儿鼓掌的过程中再次变大)

提问:我们拍了多少下?

小结:拍了许多许多下,数都数不清

3.引导:引导幼儿安静下来(点点在幼儿“嘘”声中变小)

小结:安静下来后,点点变小了

感官认知,产生续读的愿望

1.介绍绘本

教师:它是谁?(小黄点)还有许多点点的故事和好玩的游戏都在这本书里,它的名字叫做《点点点》。这本书除了像我们刚才那样从头往后翻看,还可以把书倒过来从后往前看,惊喜还会大不同哟!想试试吗?到幼儿园里找到这本书,喜欢的小朋友回去之后可以和好朋友接着看书玩点点点的游戏哟!

2.幼儿在愉快的情境中,活动自然结束。

六、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在班级个别化游戏以及户外游戏中继续进行“点点点”的游戏!

 

  ※ 微信视频在线评课

        ①组爱玲主持,文珊、雷聪、郄琦、丛伟、菁玮、志云;

       þ 具体评课记录如下:

一、评绘本教学活动《好喝的汤》:

1.教具准备的丰富,在情境设置上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比如超市选食材、幼儿来小动物家煮汤等,充分能体现出教师对幼儿好玩、好游戏的特点的尊重。

2.整体环节过于“丰富”,活动细节把控不到位,可以适当缩减某些环节,把目标难度降低,以充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3.过程中,可能教师过于关注数词,目标中量词的使用在活动中不突出。活动结尾处有些仓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把控经验不足。

4.重视幼儿自主性操作、亲身体验和感知,比如在第二个环节,幼儿去“超市”选食物,教师能设置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幼儿在挑选后去主动表达。

5.教师的教态亲切,引导语言切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充分体现了对幼儿认知水平的掌握到位。

6.游戏过程中,没有设置好环节的构思,游戏在活动中有待调整。

二、评绘本教学活动《点点点》:

1.教材处理得当,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各环节衔接流畅,能体现出幼儿“玩中学”特点。

2.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能把书和多媒体巧妙结合,并充分和幼儿互动起来。

3.在重难点在过程中的设置合理,具有层次性,从点的“左右变化”到“上下变化”,教师能把问题留给幼儿去主动解决,尊重了幼儿主体性。

4.教师对绘本内容理解的透彻,熟悉的程度体现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妥当,选材合理、精妙。活动过程中,利用情境来变换声音大小,吸引幼儿易于融入学习。

5.教师在教学方法灵活,“指令”游戏和“点的变化”能充分结合,有丰富的互动效果,课堂气氛活跃且有序,多媒体中声效的加入为教学活动增色。


        ②组赵洁主持,悦炜、晓芳、孟宇、丽哲、陈老师。

        þ 具体评课记录如下:

一、评绘本教学活动《好喝的汤》:

1.本节活动师幼积极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幼儿参与度高,体现幼儿学习主动性。

2.利用故事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的氛围中幼儿能够积极的学习量词的运用。

3.教师教态亲和,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

4.绘本教学不一定要全部把绘本讲完,可以从中择取想要传授的知识点放大学习。

5.做游戏时,场面有些失控,所以老师应该在做游戏之前将活动规则告知幼儿。

二、评绘本教学活动《点点点》:

1.教师在绘本教学中选材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次活动以魔法氛围为主,极大地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2.教师在设计的环节上非常流畅,一环扣一环,简练,无庸赘。

3.教师教态自然,控场能力强。

4.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由发言,注重细节,能够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

5.在活动结束时的延伸活动中教师以悬念结束,极大地激发了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