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大逆转裁判公式书翻译 亚双义一真

公式书1

立绘设计过程

概要及整体设计

尽管是帝都勇盟大学的二年级生,却已经拥有律师资格。

龙之介的好朋友,是大学里无人不知的杰出人物。

怀着远大的志向,作为司法留学生前往大英帝国。

 

◾️亚双义一真

最初,我认为他会是一个更加年长、可靠的资深律师。当决定舞台可以从日本开始、龙之介要穿上学生服时,我问巧舟,是否应该让亚双义成为同级生、让他也穿上校服,这样既更能强调时代感,又能进一步表现他们的友情(译者注:好像也是龙之介的部分提到,涂和也认为明治时代的日本和同时期维多利亚的英国有同样的魅力,所以坚持要求故事从日本开始,1&2的第一章设计由此而来)。此外,亚双义既有武士道精神,又是留学生候选人,是连接日本和伦敦的桥梁角色,他应该听到了文明开化的声音,因此他戴上了皮制的胫甲和西洋风格的剑带,(译者注:胫甲,顾名思义,就是保护膝盖到脚跟处,即保护小腿部分的护甲),力求从外观也表现出比龙之介稍微先进一些的角色定位。虽然他的身材比较瘦削,但和龙之介一样,保持了那种骨架较大的传统日本人体型和比例。为了让他看起来比龙之介更聪明,我采用了当时的书生形象,以三七分和おかっぱ发型为基础来设计;为了表现出热血感,我增加了边缘装饰,加上了头带,制造出一种“热血おかっぱ”的热烈感觉。(译者注:おかっぱ发型的特点是“两侧剃短,头顶稍长”。这种发型在日本的某些历史时期,比如明治维新时期,特别流行,常被学生和知识分子所采用。虽然不太确切,但有地方会翻译成“娃娃头”;かっぱ既可指河童,也可指一种叫“合羽”的类似斗篷的衣服。可以综合起来形象地理解这种发型)

在这部作品中,亚双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尽力让他的外观也展现出可靠、温暖、温柔和严厉的印象。

 

关于衬衫和头带的设定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佩戴标志性的头带”这个设定要送给龙之介最好的朋友,我也一直很希望能在作品中出现一个飘扬着头带的角色。至于在建模里实现不断飘动这一点,则是我对负责的工作人员提出的无理要求(笑)。其实,我本想根据情感变化改变飘扬的方式,但似乎被当作闲聊而被无视了(笑)。亚双义的衬衫和龙之介的一样。吊带裤除了之前提到的个性外,还考虑到要将剑带装备在制服上,所以也从功能性角度进行了设定。从亚双义的这种形象中,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放松而热情的氛围。

 

设计方案

亚双义的设计相对容易确定,因此过程方案本身并不多。有戴眼镜的形象是在开发初期,考虑“应该让谁戴眼镜”的过渡期中画的方案。结果,同时期进行设计的“细长悟”先生最后获得了眼镜的设定(亚内是另一个有眼镜的角色),因此决定让亚双义只佩戴一根头带。如果头带和眼镜结合在一起,可能会给人一种“以成为律师为目标,以猛烈的势头努力学习的热血角色”的印象,所以决定不混合使用。这次的教训是,头带会增强眼镜的表现效果。

 

原创绘图

『亚双义一真的志向』

虽然是草图,但这次我画下了在游戏中未能实现的龙之介和亚双义的斗篷形象。在我的想象中,这是他们即将启程前往伦敦的前夕。

 

游戏建模及动作

他是周围吹着热血之风的日本男儿。

亚双义一真的3D模型动作。

总是飘扬的头带和拔刀时的3D动画不容错过。

「我啊、

我相信的就是你这家伙啊

……成步堂龙之介」

「就算百代千代之后,

你的家族也无人能匹敌成步堂!」

亚双义的发型我们调整了很久直到最后交稿。每次的发型都混乱地难以理解,我总在心里默默道歉。甚至连睫毛的微小角度和长度都进行了细致的调整。最终,我们完成了一个符合龙之介所说的“亚双义……好帅啊!”的形象。

亚双义和龙之介的角色形象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因此动作设计很顺利地确定了。关键点在于,无论何时,亚双义都像一个真正的大和男儿一样挺直他的背脊。最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亚双义总是飘扬着的头带,这让我非常高兴。他的表现力很强,有很多热血的镜头,敬请在正片中观看!

 

公式书2

“假面的从者”立绘设计

像影子一样紧随班吉克斯的神秘男人。

他的行动没有任何破绽。

看起来,他似乎失去了名字和记忆。

◾️假面的从者

假面从者的成立过程其实相当复杂。实际上,在制作前作时,我和巧D讨论班吉克斯检察官的相关剧情时,提出了是否可以加入一个少年法务助理的提议。那时,我们觉得“也许不错!”但最终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加入。然后,在决定制作本作的时候,我又重新提出了这个建议,包括通过加强班吉克斯的戏份来使剧情合理,结果对方说“完全加入新角色可能在时间上有些困难,但我会考虑一下”。最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呈现在本作中的,就是假面从者了。最初的想法是“作为法庭上龙之介的法务助理寿沙都的对应”而存在,希望以黑暗主题打造一个贵族班吉克斯和少年仆从(法务助理)的组合,但我提出的方案最终以现在的形式呈现,目前的阵容也给人了一种“成年人的距离感”,其实也不错。由于设计的是仆从,我们便尽量保持了简洁的设计;同时为了在面具被揭开时产生冲击效果,就设计为除了面具外什么也看不到的样子了,这样可以突出神秘感。在此基础上,通过少量可见的部分,营造出了一种东方印象。

 

检事立绘及设定

作为帝都勇盟大学的学生,他拥有律师资格。

作为司法留学生,他本应与龙之介一起前往大英帝国,但被认为在途中因某个事件失去了生命……

◾️亚双义一真(检察官设定)

从亚双义在故事中的立场和角色出发,我们认为应该以“西洋风、和风的对比与融合”作为设计主题。检察官形态的设计就是以西方设计为基础,同时融入了东方元素。 并且,我们决定保留前作为亚双义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轮廓的同时,进行改变和进化。具体来说,就是从学生服到军服、从头带(和风)到领巾(西洋风)、从日本刀(和风)到军刀,并且是双刀流。基础配色是日本国旗(太阳旗)的颜色和白蛇(与亚双义的家徽相匹配,面具也是蛇图案)的颜色。此外,与龙之介的学生服黑色相对的也是白色。在细节上,虽然保留了检察官服装的华丽氛围作为检察官的共同元素,但也体现了亚双义的立场,并且比班吉克斯更现代(简洁),给人更先进的印象。

 

后期设计方案

对我来说,亚双义上次的学兰形象已经是一个完全的设计,我也认为那是他本来的样子,所以在这次作品中重新设计时非常苦恼(译者注:男子诘襟制服,也被称为“学兰”,其中“兰”在江户时期代指“荷兰”,由此,广义上的“兰”泛指西洋事物,“学兰”即是“学生穿的西洋制服”)。而且,他也是在前作中非常受欢迎的角色,所以我担心人们会说“果然无论如何还是之前的更好”……老实说,我确实有些不安,我不能失败。这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问题,因此关于亚双义的处理,我与巧D开了很多次会,当在剧本中感到不协调时,我会不断传达我的想法。巧D也非常在意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我们决心设计一个既适合新生的亚双义,又保持原有形象,同时又能展现出新的魅力和可能性的亚双义!我们带着决心投入到了设计中。

 

中后期面具设计案

• 这个阶段的设计是考虑到“即使在摘下兜帽后,面具本身也可能作为装备单独使用”的可能性(最终决定在揭露真实身份时一次性全部摘下)。

• 设计方面,基本的面具结构方向性已经确定。起初,我们优先考虑形象,而不是剧情逻辑,所以看起来比终稿更日式一些。我画了一些像歌舞伎或能剧面具一样的设计草图,甚至在想要不设计成夜叉的样子,可以从头上摘下整个面具。最终,面具的设计结合了亚双义的家徽和基础颜色,并以“使人联想到神社和佛阁的‘白蛇’神使形象”为主题进行了整合。

 

初期设计方案01

• 这是最初绘制的设计案。上边的设计是在亚双义在故事中的剧情尚未确定时画的,属于个人笔记的水平。在开始绘制下排的设计之前的某一个阶段,接到的指令是希望有一个像铁面具一样的东西覆盖住脸部。但是,我担心在这部作品的世界观中这可能不现实、很突兀,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没有明确戴上和摘下面具的原因和目的(无论是自己的意愿、强迫、规定还是接到的命令)之前,我无法设计它。我传达了这一点并暂时将其搁置。之后,虽然剧本上的相应情节尚未明确,“隐藏脸部”这一点被认为是重要的,所以我提议“那么先用兜帽遮住脸部怎么样?”。但他们说,仅用兜帽可能还会看到脸部,所以我提议,不是全脸,而是用兜帽和上半部分的面具来隐藏脸部怎么样。结果,这个方案被接受了,所以我首先绘制了下排的设计。但还有许多不清楚的部分,比如面具引起人联想到文化圈是什么?它的起源应偏向西方还是亚双义家族?以及图案纹样应该如何选择……

• 最初,我想使用《歌剧魅影》这样的形象,它是纯白色的、阴森恐怖,就像一个没有脸的幽灵。但当我实际开始绘制时,我意识到如果是全白且线条信息极少的设计,不添加足够的立体信息阴影,就无法在视觉上给人留下印象。此外,如果为了加深印象而添加足够的阴影,又会因显得过于逼真而在画风上不统一;虽然全白在某种程度上会显得很吓人,但如果过于简单,也会显得有点草率。

 

初期设计方案02

「大逆转」系列里重视的设计规则之一是,我们认为即使简化设计、去掉纹理和阴影等,也必须保持印象不变。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决定不采用歌剧魅影(Phantom)的方向。同时,我们也尝试了般若(日本传统面具)的形象,但过于明显地偏向和风会使他的身份太明显了……等等,设计还处在探索阶段。

这是与左页同时期的草图。虽然也给人留下黑暗的印象,但与有贵族气质的黑暗班吉克斯不同,我尝试了一种“从高贵跌落到尘世的肮脏和野性形象”,走海盗或侠盗风格的方案。这个阶段我们开始探索,在两部作品发生的故事之间、经过了时间流逝和内心的种种变化,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亚双义的外观。全背头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佩戴面具而准备的,但考虑到这会失去亚双义的设计特点,并且会与班吉克斯的印象过于接近,因此我们在这个阶段认为这个方案不行。

 

初期设计方案03

继续沿着之前的方向,我也尝试绘制了像威尼斯狂欢节面具与和风面具相结合的设计,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亚双义角色的主题……同时,我也开始设计穿兜帽斗篷的状态。但是在这个方向上,我发现摘下斗篷前后的印象变化不大,感觉有些不足,甚至尝试加上了护手(Gauntlet)等等。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方向上越来越不满意,开始感到迷茫,所以决定暂时停止这个方向的尝试。之后,我把这个设计搁置了一段时间,在设计其他角色的同时也在脑海中的某个角落继续思考亚双义的设计。

 

后期设计方案、基础色的确定、决定稿

成为转折点的草稿。由于从前一页开始的流程未能消除设计上的弱点,因此我们大幅度改变了方针。回归原点,首先大胆地采用简单且具有象征意义的设计、考虑兜帽斗篷的有无、前后形象的变化等等。在这个草图中,我们一举确立了新形象的方向。

关于基础的白色

在设计时,亚双义复活的情节和安排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我有一个设想:使用记忆恢复的道具“タング”(可能是虚构的道具名),黑暗被清除,黑色的斗篷变为纯白色的服装,这可以戏剧性地象征复活。同时,47页中提到主题也随之浮现,一切都突然变得清晰,因此我坚信只有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摆脱掉过去也可以被想象成一种蜕变,在服装上的体现即黑色学生服变成白色检事服)。当我向巧D展示这个方向的设计并表示希望在本作中实现时,他一时显得有些为难地说:“白色啊?”,但同时可能也感受到了我对白色的强烈决心和准备,于是他说“...好吧!”并同意了这个方向。我至今还记得那一刻我是多么高兴。

决定稿(设定)

这是与47页的全身设定同时期绘制的。为了提供在法庭上的视觉呈现、并作为模型制作的指导,我绘制了这个。与前作相比,头发也稍微变长了一些,为了配合本作亚双义稍微黑暗和狂野的立场,这个形象更加锐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原创绘图

码头上的汉子(新绘制)

在以惊人的执着抵达英国之前、于狭窄的空间里不断努力等待机会的亚双义一真。

他在某个港口工作,同时不断自我锻炼,等待机会。这可能是在他脖子上的伤口愈合之后发生的事。

龙之介对于弓道的爱好(新绘制)

在这部作品中稍微提到了龙之介的弓道。在道场等正式比赛中,龙之介可能无法战胜亚双义;但若在马背这种不稳定的立足点或不可预测的情况下,龙之介将会射出的一箭,展现出意想不到的强大。这就是我对他的印象。(译者注:之前对弓道护手和剑道手甲的争议可以在这张图里得到解释,先祖是都练都会戴)

 

游戏建模及动作

用于表现角色情感的动态3D动作。

涂导调整的每一个表情都使故事更加感人。

虽然只是一部分模型,但这里仅介绍亚双义检察官的动作。

「我打算在今天的审判中,将一切都公之于众。」

「...直到我有朝一日能制服并斩杀自己内心中的《怪物》

拜托你了。」

◾️亚双义检察官的模型和动作

在这部作品中再次登场的亚双义一真,穿上了新的服装。

我们也重新调整了他的脸部和表情,以配合新的角色形象。整体上,考虑到故事结构从乡村(日本)到都市(英国)的变化,我们有意表现出他比前作更成熟新形象。为了适应本片的服装设计,身体比例也做了很大调整,与前作相比,这次更加强调身体线条。

动作方面,虽然沿用了前作律师亚双义的基本形象,但考虑到检察官特有的视角和这部作品中不再那么冷静的亚双义,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新动作。每个动作配套的表情(特别是眼睛周围)和前发的配合平衡非常微妙,因此我亲自进行了细致的调整。和班吉克斯一样,我们也注重手势表情。检察官们,特别是在表现“感到受伤”时的形象上,手势微表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了使亚双义的“指向”动作更像挥舞“狩魔”一样迅疾,我们特别注重了这个动作速度感的体现。服装设计中,袖子末端的黑色边缘装饰、通过颜色增加了一些重量感,这也增强了“指向”和“挥舞”等大型动作的速度感。

◾️在那个瞬间,是否吹过了一阵热血之风……

继上次的“不断飘扬的头带”之后,这次我们也设计了一个名为“赤いラヒラ”(红色飘带),别名“真つ赤なスカーフ”(真正鲜红的领巾)的“有热血之风”感觉的物品。这次也立即请负责人进行了3D模型的形状变化动画验证。结果,在开发后期,持续吹拂热血之风的循环动画终于完成。它给人一种手的感觉。但是实际安装后发现,只有领巾在持续平滑飘动,反而产生了不协调感。那么如果让头发也同时动起来……结果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只能遗憾地放弃。不过,飘动研究并没有完全白费,在最终的各个动作中,那种飘动的细微差别仍然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结束了!亚双义的部分内容特别多“谁让他是有三套衣服、四首bgm、两组建模的男人呢!?”。而且涉及到了一些我不太熟的文化用词,很有些难度呢。

说起来,亚双义的发型おかっぱ,既感觉不像很多翻译把这个词成“娃娃头”对应的发型,又没找到传统发型里吻合的样式,只好保留了日语原文。这让我想起来,之前有人猜测寿沙都的发型是不是美豆良发型的变种,在翻译过公式书后可以看到,涂和也的思路是:先定位是千金小姐、会在头发两侧扎发髻。然后在平衡好头饰和辨识度后确定下来的发型。所以可以学习到的是在原画设计里,角色属性、情景确定下的主题、元素是排在第一位的,之后再由元素衍生出去、向不同文化取材找参考。

顺便一提,虽然涂和也说“寿沙都的发型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我在找资料的时候发现我国南宋时期的双蟠髻其实有点类似。发型也是文化的一种缩影。后面对面具的设计,也考虑到了歌舞伎、能乐、歌剧魅影、威尼斯狂欢节等不同文化经典面具形象,可以说设计就是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港の漢”这里我实在想不出更文雅的翻译了,那就“码头上的汉子”吧!

祝食用愉快~)


推荐文章
评论(7)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