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互联网运营5
黎惠莹 2020-09-08

  1.运营产生的背景:互联网产品需要功能+体验+用户参与 用户参与价值:用户被动创造产品价值+用户互相给彼此创造价值+用户给产品主动创造价值

  2.管理群:

  • 给一个群设定好一个主题;

  • 把一批跟这个主题相匹配的人拉进这个群里;

  • 明确群规,以规则界定清楚,哪些事情应该在群里做,哪些事情则不应该(例如发广告则踢);

  • 在群里定期抛出一些与群的主题定位相符的话题,并引导讨论,维护好群内的氛围;

  • 定期组织其他线上线下活动,通过活动让更多群成员熟悉起来,从而可以在群内展开更多的话题交流和碰撞。

6.公司运营的工作流程:

  第一,制定策略。第二,分解指标,规划工作。第三,执行落地,达成目标。第四,监测数据、调整方向

7.产品和运营关系:
  两者间的关系,产品方向和产品形态要决定运营的思路,反过来,又需要运营根据用户反馈和运营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调整和迭代。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运营要做的事情,其实也是“找到一个核心的假设,然后令之成立和发生”的(这一点,我们在接下来一节中也会提到)。只是,真的在实际运营工作中能够谨记这一点,并能够实际付诸行动的人,其实并不多。


8运营应该有的思维
一:流程化思维:“就是优秀的运营拿到一个问题后,会先回归到流程,先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
  一定会遵循以下这样3个步骤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1)界定清楚我想要的目标和结果;
(2)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从起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是怎样的,会经历哪些主要的环节;
(3)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给用户创造一些不同的体验,以有助于我们最终达成期望实现的结果。
二:精细法:你必须要能够把自己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要能够做到对于所有的这些小细节都拥有掌控力。
三:杠杠化思维:好的运营,其实是有层次感的,你总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
四:生态化思维:所谓生态,其实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生长的一个大环境 


推荐文章
评论(0)
分享到
转载我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