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思路。总结一下肖战方为什么不致歉。
我不是业内,只是一个普通人基于现有的资料做出的推理:
肖战错失了所有的致歉时间节点,甚至连金扫帚都没有发声。
这明明是送上门来抬咖和王宝强站在一起的机会他都没有把握。
反而采取了洗广场控评、拉了陈情令导演评论的方式来处理舆情。
这不由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想道歉还是不能道歉?
我认为不是不想道歉,而是不能致歉。
(不要低估一个社会人的智商,这不是爽文,要把对方的智商放到正常水平去思考。)
那为什么会导致“不能致歉”?
原因有三。
1肖战方出于做数据需要,要正向控评,不能出现负面言论。
这是因为他后面不仅仅只是一两个投资方,而是一整套“即使没有那么好,但是能把你打造成顶流”的商业逻辑。
为了这套逻辑,它们用数据统计公司和平台来制造出虚假繁荣的样子 。
在微博,你发负面消息会被虾冲塔导致大家不愿意沾屎放弃话语权。
它们的数据统计公司在有利的节点统计有利的数据,形成商业报告。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但是统计数据的人会。
它们的模式一旦成功,那就意味着更多量产型一般作品会挤占市场并且喧宾夺主地成为“主流”。
以前我们看不出这个模式的危害,放弃了舆论阵地,最终导致肖战很长一段时间在网上呈现的状态是“没有什么负面舆情”。
而这样的操作导致了一个问题,肖战的粉丝在倚靠营销号、平台支持的情况下,前期的战斗都会以胜利而告终,即使有人会怀疑这些战斗的正确性或者说清醒一点,都会被虾们请走——“不要扰乱氪金氛围”“我不是支持公益,我是支持肖战!”都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从而肖战的粉丝越来越疯狂。她们就越来越不可能接受肖战的道歉,肖战道歉意味着她们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会导致肖战的崩塌,甚至肖战背后这一套商业逻辑的崩塌。
2肖战方的决定不是一个人下的,在各方利益纠缠之下,只能做出最保守的办法——维持现状,稳固基本盘。
做决策的人越多,决策的效率越低,所以我们会看到肖战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了道歉的窗口时期只能硬着头皮顶到死。
肖战方里没有清醒的人吗?有的。但人微言轻,肖战方至今做了几次不疼不痒的道歉说明他们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感谢所有善意的批评,成长在路上”“别伤害别人!”“我不需要应援!”
但是数据反馈的效果并不好。
这TM不废话吗。你光道歉不做事谁原谅你?
你放火把人房子烧了,出来说句“感谢所有善意的批评”人能原谅你才奇了怪了。
正确的做法是诚恳认错认真整改。
可你真这么做了后果是什么?基本盘丢失,名声从头再来。
记住这个结论,我们放到第三点继续谈。
但是对于肖战方来说,只能强化他们一个印象“道歉不能减少抵制我的人,甚至会让支持我的人流失。”
在面对下一次舆情的时候再把这个理论放出去,肖战团队内部的做决策的也会更倾向于“不认错”,事已至此,“不认错”才是能捞最后一笔和维持基本盘需要的操作。、
3桌上筹码已经堆得太多,没办法轻言放弃
众所周知,流量小生赚钱的黄金时期就那么几年,肖战再来一次努力提升演技赚路人缘东山再起可能吗?就现状来看,甚至就三个月前的现状来看,很难。
再说了,资本手上还压着三部剧,其中还有一部超级大制作《斗罗大陆》,换掉肖战从头再来不仅仅只是支付沉没成本的事情,那意味着,所有这一系列的决策者,都要为肖战这一个商品,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承担责任。
力挺过肖战的唐三、艾漫等等一系列相关人员或者公司,都要产生剧烈的变动,轻则损失话语权、决策权;重则整个项目重启,公司重组甚至解散。
“如果肖战失败了,是否意味着依靠流量来打造爆款这一商业逻辑的失败?”
这是他们最害怕的一问。所以他们不会轻言失败,更不会轻易放弃已经结束拍摄只等招商的三部剧,他们已经在赌桌上堆上了太多筹码。
你的手牌很差,但是放弃和继续赌下去损失基本一样的情况下,你一样会选择继续赌下去。
因为赌下去,还有可能会赢。
那么道歉和放弃有什么区别?道歉意味着基本盘丢失,名声从头再来。
可是肖战没有那个时间。(甚至从演技来看没有那个天赋)
资本、决策者也没有那个时间。
他们宁愿用更轰轰烈烈的办法来赌一个大结局,也不愿眼睁睁地放弃眼前的一点点利益。
我不信所有的决策者都是傻子,我只信他们有不一样的逻辑。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肖战方凉得更快?
已经有大佬给出了解决方案了:
1切断肖战的商业资源。(烧直通车)
2在微博讨论负面舆情时,带上肖战大名。(避免拿出虚假数据做出虚假结论)
3表达自己的消费诉求,拿真金白银投票。(玉兰油的前车之鉴)
不需要你冲锋陷阵,不需要你数据统计,不需要你天天和虾互动。
只需要你对文艺作品有一个基本的审美情趣,为你想要的世界付钱。
我不愿这个世界的创作完全被金钱裹挟。
我讨厌肖战及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