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指数:⭐️⭐️⭐️⭐️⭐️
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弗兰克·赫伯特,1920年-1986年,这本书出版上世纪50年代。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幻想出几千年后的故事,不得不说就算因为当时世界导致的局限性,也是一本超前的书籍。人类的进化,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历》预言的那样,富人与穷人的区别不再是财富上区别,而是基因上区别。
进化成拥有超级计算机人脑的门泰特;
保存所有是贝尼·杰瑟里特历史经历的贝尼·杰瑟里特;
拥有以上所有特性的,并可预知未来的魁莎茨·哈德拉克。
《沙丘》的背景设定在人工智能帮助人类宇宙统一之后,人工智能觉醒,与人类发生了你死我活的圣战,人类胜利后人工智能被禁止使用。
因此,尽管建立在几千年后的未来,但科技的元素却非常少。不少科技迷来看这本书都失望而归,这无非是一本披着科技的外套,实际的剧情是上个世纪,起点大男主反抗宗教主导的帝国主义。但若无须在意科技与否,这本书是一部真正的好故事。
一部好的故事必定是在创建真实的世界,故事中的人物并不是纸片人,而是生活中的真真实实存在的人;一部好的故事必定是金句频出,故事中人物得出的体会同样适用于每个人看的人;一部好的故事必定细节逻辑经得起推敲;一部好的故事,立体的人物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成长;一部好的故事必定会让人有些启发,甚至会被其他人引用。
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每一个篇开头都有一个其他书籍的摘录。
故事中很多地、名、事件都有现实的影子。如:沙丘对应的是中东地区,沙丘里丰富的香料对应的是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真言师对应的宗教的教主,帕迪沙是波斯传统皇帝称号,帝国殖民与反殖民的冲突在历史中太常见了...
《沙丘》中的金句太多,每一句都让我内心震了一下。
凡事起始之时,必细斟细酌,以保平衡之道准确无误。
我绝不能恐惧。恐惧是思维杀手。恐惧是带来彻底毁灭的小小死神。我将正视恐惧,任它通过我的躯体。当恐惧逝去,我会打开心眼,看清它的轨迹。恐惧所过之处,不留一物,唯我独存。
作为统治者,必须学会说服而不是迫人屈服;她还说,统治者必须拿出最好的咖啡炉,吸引最优秀的人才。
杰出的统治者必须学会每个世界的语言(生命的奥秘),而每个世界的语言(生命的奥秘)又各不相同。
生命的奥秘并不是要解决的问题,而是要经历的现实。··· 想通过中止一个过程来理解它,那是不可能的事。理解必须与过程的发展同步,必须融入其中,与其一同发展。
愿望不是鱼,否则世人都会去撒网(💬 我的注释:若愿望是鱼,那只需要撒网等待,愿望就会实现)
等等。书中的故事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就会对这些话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在其中看到乔治·RR·马丁老爷子的《冰与火之歌》的一点点影子。厄催斯家庭就曾对外说过:有债必还,这句话是《冰与火之歌》里的兰尼斯家族生存之道。《沙丘》男主保罗的看到过去和预知能力,《冰与火之歌》布兰登也是同样的技能等等。
男主随着故事的发展而逐渐在成长,并且非常的合理。而我的心情从复杂到更加复杂。
在他还不是魁莎茨·哈德拉克的时候,他稚嫩却有智慧。但他成为了魁莎茨·哈德拉克后,17岁的他却表现像中年人。他受到看过去和未来能力的困扰,他有时候需要很久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处在什么时候。他努力地反抗他的命运--未来需要发起的宇宙规模的战争,就算是神人般的他却依然存在没有找到方法的无力感。他深爱他身边的人,却依然没法好好保护自己儿子的安危,在国家大事面前,甚至连哀悼、悲伤的时间都无法第一时间品尝,而是需要压抑着、等待着更好的时间。
总之,《沙丘》第一部就是这样一部好的故事。值得去花费时间体验里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