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苏州河静安段,晨光为百年历史建筑群镀上一层金边,现代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倒映在澄澈水面,与摇曳的水草共同构成一幅古今交融的滨水画卷。5 月 24 日,随着清脆的发令汽笛划破天际,2025 “苏河湾” 上海桨板公开赛在此盛大启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 400 余位桨板选手齐聚母亲河畔,在这条见证上海城市发展脉络的河道上,展开一场融合体育竞技、文化体验与区域发展的精彩叙事。上海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赵光圣、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明丽等嘉宾莅临开幕仪式,共同为这场兼具潮流气息与人文底蕴的城市盛会拉开序幕。
一、三色桨板绘就水上竞技场
赛事首日的苏州河河面犹如被赋予了生命,400 余块色彩缤纷的桨板整齐排列,红、蓝、黄等明快色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宛如一条流动的彩虹横跨河面。随着 “开始” 的指令下达,直道竞速赛率先点燃现场氛围 —— 选手们压低身形,手臂有力地划动船桨,桨板如离弦之箭在水面疾驰,激起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光芒。来自杭州的选手林浩以 1 分 23 秒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感慨道:“在这样充满历史感的河道比赛,每一次划桨都像是在和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话,这种体验太独特了。”
相较于竞速赛的激烈角逐,绕标技巧赛更像是一场水上的优雅博弈。选手们需要在多个浮标间穿梭绕行,既要保持速度,又要精准控制方向。来自上海本地的选手王雨桐身着亮色运动服,在浮标间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她的桨板尾部拖曳出的水痕宛如在水面书写灵动的书法,引得岸边观众阵阵喝彩。而长距离巡游赛则将竞技与观光完美结合,选手们沿着既定路线缓缓划行,途经四行仓库、天后宫、慎余里等历史地标时,纷纷放慢节奏,用手机记录下建筑与水波交相辉映的美景,让这场比赛成为一次流动的城市文化之旅。
为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静安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赛场内,智能指挥系统实时监控河面动态,医疗站配备了专业的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救生艇与警戒船不间断巡逻,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赛场外,303 名安保人员分布在各个关键点位,维持秩序并引导人流,150 名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为选手和观众提供赛事咨询、物资发放等贴心服务。从赛前的水质监测到赛中的应急演练,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 “安全至上” 的办赛理念,让参与者能够安心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
二、全民畅享的轻量级水上运动
桨板运动之所以能在苏河湾迅速走红,与其 “低门槛、高包容” 的特性密不可分。赛事组委会技术官员介绍,这项运动对参与者的身体条件要求非常宽松,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具备基本的平衡能力,经过 1-2 次专业指导,就能轻松掌握划桨技巧。“不需要昂贵的装备,一套速干衣、一顶遮阳帽、一块桨板就可以开启水上之旅,运动前做好热身和防晒措施即可。” 他特别强调,全程穿戴救生衣并佩戴脚绳是参与桨板运动的刚性要求,这不仅是对个人安全的负责,也是维护公共水域秩序的重要保障。
在比赛现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参与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全民运动的鲜活图景。亲子家庭租用双人桨板,父母与孩子协作划桨,孩童的欢笑声此起彼伏;退休教师李大爷独自划着桨板,悠然欣赏两岸风景,他说:“以前只能在岸边散步,现在能近距离亲近苏州河,这种感觉太棒了。” 年轻的都市白领们则三五成群,在桨板上摆出各种创意姿势拍照打卡,将快乐瞬间分享到社交平台。这种 “零门槛” 的运动方式,让苏州河从一条风景河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活力河。
赛场边,来自苏河湾功能区企业的拉拉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静安国际中心、上海龙盛集团等企业组织员工组成加油团,他们挥舞着印有企业标志的旗帜,为参赛同事呐喊助威。当某科技企业员工陈先生划桨经过时,拉拉队立即响起整齐的加油声,气氛热烈非凡。“平时大家在办公室都是各自忙碌,这次比赛让我们有机会一起为同事加油,感觉团队凝聚力更强了。” 企业行政主管张女士表示,这样的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别具一格的团建活动,让员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三、桨板运动与苏河湾的双向奔赴
对于静安市民而言,苏州河早已不是陌生的风景,而是充满活力的运动舞台。近年来,皮划艇马拉松世界杯、上海赛艇公开赛等国际赛事先后在此举办,让这条河道成为上海水上运动的重要地标。2023 年首届苏河湾桨板公开赛的成功举办,更是让这项运动在区域内迅速积累了人气。2025 年赛事升级为长三角规模,吸引了更多外地选手参与,这既是对赛事品牌的认可,也彰显了苏河湾滨水空间的强大吸引力。
静安区选择桨板作为重点推广的水上运动,蕴含着深刻的城市发展考量。一方面,相较于龙舟、赛艇等需要团队协作的项目,桨板的单人操作模式更易于普及,既能满足专业选手对竞技的追求,也能让普通市民轻松体验水上乐趣,填补了苏州河在 “全民参与型” 水上运动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桨板作为新兴的潮流运动,其自由、时尚的特质与静安区年轻化、国际化的城市定位高度契合。作为上海 “一江一河” 战略的核心节点,苏河湾既要展现金融贸易的繁华景象,也要释放文化体育的独特魅力,桨板运动的引入,恰如为区域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潮流之风,推动历史底蕴与现代风尚在水岸实现完美融合。
四、赛事经济激活滨水消费链
当体育赛事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令人瞩目。以静安国际中心为核心,赛事打造了 “水域竞技 + 陆地体验 + 文化展示” 的立体化场景,让苏河湾成为夏日里备受瞩目的打卡目的地。沿河而设的 “静安国际中心水上嘉年华” 市集内,各个摊位前人头攒动:非遗手作摊位上,艺人现场展示糖画、面人等传统技艺,吸引了众多小朋友驻足观看;创意美食摊位推出了赛事主题的特调饮品和小吃,年轻人纷纷排队购买;文化展览区通过老照片、模型等形式,展现了苏州河的历史变迁,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城市的发展脉络。
“零门槛桨板体验池” 成为最受欢迎的互动区域之一,专业教练团队现场指导,许多从未接触过桨板的市民勇敢尝试。“一开始担心会落水,但是教练很耐心地指导,现在感觉自己已经能掌握平衡了,以后想经常来玩。” 首次体验的大学生小王兴奋地说。周边的历史文化地标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参观人数比平时增长了近一倍,游客们在观赛之余,走进红色场馆,缅怀历史;天后宫古戏台前,传统戏曲表演与现代桨板赛事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商业配套的精准对接,让赛事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留量。铂尔曼、静安假日酒店等周边酒店推出 “赛事专属套餐”,包含住宿、观赛门票等服务,客房预订量较平时增长了 50% 以上;苏河湾万象天地、凯德星贸等商业综合体推出购物满减、餐饮折扣等优惠活动,带动了消费热潮。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周边商业体的客流量同比增长 35%,营业额提升了 40%。从 “赛在静安” 到 “吃在静安”“购在静安”,赛事成功激活了苏河湾的 “水经济” 链条,展现出体育赛事对区域消费的强大带动作用。
五、融合发展联盟构建区域新生态
在赛事的热烈氛围中,“苏河湾功能区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联盟” 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苏河湾区域的发展进入了协同创新的新阶段。该联盟由区商文体部门、苏河湾功能区管委办、辖区街道、商业综合体及驻区企业等多方共同发起,旨在打破行业壁垒,整合文旅、商业、体育、会展等多领域资源,构建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的生态体系。未来,联盟将以体育赛事为核心引擎,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商业展览等,为企业品牌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推动功能区向 “运动休闲、文化体验、商业消费” 三位一体的高品质都市生活空间转型。
“我们希望通过联盟的力量,让苏河湾成为全天候、全季节的城市活力中心。” 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现有的桨板公开赛,未来还将引入国际音乐节、艺术展览、时尚发布会等多元化活动,形成 “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亮点” 的文化矩阵。同时,联盟将深入挖掘苏州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滨水文化旅游线路,将上海总商会旧址、新泰仓库、四行仓库等历史建筑串联起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让游客在体验赛事的同时,深入了解上海的开埠历史、民族工业发展脉络。
苏河湾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对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巧妙平衡。漫步河岸,既能看到上海总商会旧址那气势恢宏的古典建筑,感受百年前商业繁荣的气息;也能望见苏河湾中心等现代化楼宇的挺拔身姿,领略城市发展的蓬勃动力。当爵士音乐节的旋律在百年拱窗前流淌,当桨板选手在摩天大楼的倒影中划行,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轻盈在此交织,形成了苏河湾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也为上海的城市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滨水空间的生态治理与价值跃升
曾几何时,苏州河静安段还是一条污染严重的 “工业锈带”,河水黑臭、两岸杂乱,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与空间改造,这里实现了从 “工业锈带” 到 “生活秀带” 的华丽转身:通过河道清淤、污水截流、生态修复等措施,河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如今的苏州河静安段,水清岸绿,鱼虾畅游,成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沿岸建设了连续贯通的漫步道、亲水平台和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市民在此跑步、骑行、散步,享受滨水生活的美好。
2025 桨板公开赛的成功举办,既是对苏州河生态治理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滨水空间价值的进一步挖掘。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苏河湾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静安区将继续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推动赛事经济与城市更新良性互动,让苏州河静安段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滨水空间的服务功能,完善智慧化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 “宜赛、宜游、宜业、宜居” 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让这条母亲河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随着最后一位选手完成比赛,2025 “苏河湾” 上海桨板公开赛圆满落下帷幕。但苏州河的故事仍在继续 —— 选手们留下的活力与激情还在河岸延续,商业体的消费热潮还在持续升温,联盟的发展蓝图正逐步展开。这场为期两天的赛事,不仅是水上运动爱好者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通过滨水空间实现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它证明,一条河流可以通过体育赛事重新焕发生机,一座城市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活品质的双重提升。正如一位观赛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桨板划过的不仅是苏州河的碧波,更是城市向未来奔跑的新赛道。”
来源:https://sh.tiancebbs.cn/news/4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