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里、班级里有点问题的孩子,家庭教育一般都存在着偏差。简单归类有拔苗助长型、放任不管型、工作繁忙型。对于他们这部分家长,学校应多担点责任,主动联系,服务优先。我们可以针对家长在家庭教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主动地采取电话、家访、QQ、微信等适合的联系方式,加强沟通,转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实行家校同步,确保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以下有效策略。
一、重习惯培养,轻知识传递。
家长们因为原来的生活环境,会形成其固有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这些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对于优质家庭教育的指导,最基本、最根本的是转变家长观念。只有当他们自己的观念有了转变,他们的行为自觉性才有可能,所以学校要经常性地跟家长进行交流。如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让家长们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也逐步重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做自觉、深刻的反思,从而进行改变。
二、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家长们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来到学校大部分都会很拘束。这时候,如果教师的态度、口吻把握不好,效果便不尽如人意,有时还不如不交流。进行交流时,我们要把一颗真诚的心展示给家长,言语中要特别注意不流露出任何的地域观念。首先是加强他们的心理疏导,消除家长心中的隔阂。
三、先扬后抑、有效引导。在对这类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有效补给时,首先要肯定他们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一些不妥的做法,纠正引导要有理有据。我们可以提前复印些权威杂志的科学育儿观念、观点、理论,使他们得以心服口服。教师还可以经常和家长交流一些教育的新动向、课改的新信息,这样有助于他们增强对教育的了解,从而使家校更好协作,使孩子更好的成长。
四、榜样引领、渲染弘扬。定期请具有丰富育儿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和介绍好的经验,如在家长会中针对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差的情况,让一个有好的家教经验的妈妈介绍自己是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的。
路虽远,行则将至。优质家庭教育的补给,就是为孩子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父母和教师的双向奔赴。常携手,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