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黄薇薇老师在“国培计划2021——山西省初中语文县级骨干教师南通大学培训班”活动中,围绕本课题研究,开设了一节示范课《一滴水经过丽江》,取得了一致好评。下面是她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游踪和景点;
2弄懂本文以水为主人公的妙处;
3学习阿来优美的语言,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这是什么文字?
2 怎么猜出来?
3东巴是什么意思?智者,智者掌握的文字。
4东巴的水字没有找到,不妨创作一下。讲述理由。
二、 游踪
1这滴水经过了哪些地方?
雪山-----山下-----草甸------落水洞------黑龙潭------闸口-----水车-----玉河------中河------小店------院子------字画店-------大壶--------院子-------兰花------浇花壶-------水流------出古城------果园和田地-----丽江坝-------金沙江-------大海
2这滴水只是经历了空间吗?还经历了时间。时间跨度是多大?能不能不要写沉睡四百年?
体现丽江的历史文化的悠久,人民的勇毅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 打卡
1丽江的美景中你最喜欢在哪里打卡?说说理由。
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2拍照打卡时是十分的喜悦。水滴的心情和你一样吗?读读句子,体会体会。
轻快愉悦——好奇——兴奋激动——向往——淡然纯净——欣喜满足。
3为何以水滴为主人公,而不是人,有什么妙处吗?
便于抒发感情,不同角度描绘丽江美景,展现恢弘的历史、绝美的风景、悠久的文化、淳朴的民风。
四、 魔力
1丽江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怀融合在一起。阿来的文字也有一种魔力,让人如同亲身游历了美景,也感受到了丽江的悠闲的纯净的情怀。你能找到文字读读议议吗?
2阿来的文字除了展示丽江的闲适的文化,他还运用了哪些魔力?
第一人称、清晰的线索、修辞、诗句、纵深的时空
一滴水拟人手法,成为线索贯穿全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展示丽江古城的前世今生和夜晚的美景。水源自丽江又归于丽江,就像丽江土地上的人民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文章表现了丽江的厚重的人文历史和自然之美、建筑之趣,依托于自然,美丽了自然。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其中有展示了丽江人的恬静的生活,是我们现在新农村建设的范本。
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类似的句子很多。反复,类似对偶和重章叠韵的手法运用,有一种歌谣似的韵味。语气也比较舒缓,非常符合丽江的慢生活的节奏感。
3月亮是个银盘,为什么不是玉盘?你觉得阿来为何选择一滴水写作,而不是其他景物比如鸟、比如云,还有什么原因?
丽江也是个水城。
五、 创作
1当你在生活中遇上不开心、不顺心的时候,你是否愿意去丽江走一走?
2这是2013年阿来的作品,现在是2023年,整整过去了十年。如今的丽江还开发出了治愈一切生活中的不开心、不顺意的主题。你能用文字描述你在丽江被治愈的过程吗?可以使用课文资料,也可以为丽江创作新的旅游项目。请用上阿来特有的表示慢节奏的语言,反复、反复。
3他们最近还拍了一部电视剧叫《去有风的地方》,是刘亦菲和李现主演的。你也可以研究一下电视剧是如何体现治愈的主题。
六、 小结
大家都能在自己的文字中找到了被治愈的方式,希望大家以后遇上事情时想想丽江美丽的风光、纯净的灵魂,重新找回一个安静的自我。
七、 作业
推荐阅读:《西湖游记》袁宏道
本课的作业设计主要有:一看图猜文字,激发学习热情;二是初读理游踪,明确行文思路;三是打卡美风景,品读愉悦心情;四是探究妙手法,感知文字魔力;五是体会丽江美,感受心灵治愈。环节紧凑,形式多样,注重学生课堂思维的唤醒,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