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了学位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1.播放小动物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2.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不会叫的狗。
3.板书课题,齐读。
4.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吗?
预设:不会叫的狗会去学叫,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被别人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叫,不会叫的狗拜了很多师傅。
(设计意图:通过听动物叫声,既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叫声的独特性。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阅读故事,练习猜想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①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读读生字表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改事内容。用上前两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他写在旁边。
2,出示带有生学的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干吗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压根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中弹 发疯 汪汪搞不清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成果,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4.本课多音字较多,吗、担、压、中、弹
课件出示由文中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请生读,并补充这个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 每人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想。
(2) 互相交流课文与大家的预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6.请一个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所预测到的内容,是怎样预测到的。
7.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比如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预测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设计意图: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读准读通课文,根据本课多音字比较多的特点,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宇词语。课堂上,多次让学生默读,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与交流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复习预测的方法,提高学生预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三、读懂课文,预测结局
1.读到这儿,你知道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你能抓住这几个主要人物说一说吗?《小狗不会叫,小公鸡教它,它喔喔叫时差点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它咕咕叫时却差点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
4.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
5.四人小组交流。
(1) 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理由。
(2) 注意听同学的预测,思考是否有道理。
(3) 互相说一说自己认为同学预测得有道理的内容。
6.听老师讲故事的结局,想一想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7.说一说故事结局与自己预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8.不会叫的狗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9.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会了预测,还懂得了道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帮助学生把长长的故事讲简洁,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学习步骤与要求清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四人小组练习。
(1) 把自己找到的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拿出来,轮流读给组员听。朗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把故事讲完。
(2)听同学把故事讲完,想想自己的顶测与故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3)四人交流完后,在组内评出最准预测达人及最佳故事朗读者。
2.各组汇报评比结果。
3.布置作业:课后多读童话故事,练习预测本领。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新的评比要求,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朗读、预测童话故事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喜爱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