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树语流岚 树语流岚 的推荐 shuyuliulan.lofter.com
鹿茶子_

补点二楼图,拍摄角度不怎么好,因为是随便截的

补点二楼图,拍摄角度不怎么好,因为是随便截的

千泷Eva

一点生活中像赛博朋克元素的记录。

P1 是杭州 夜晚散步经过我小时候走了很多遍的凤起立交桥下面,突然往边上看发现了这条以前都没注意过的小路。

P2 3 是上海,大概是几周前下大雨,赶校车湿了裤腿坐在了最后一排,堵车,六点多夜幕降临外面的霓虹灯亮起来,从后排看前面就像我正在银翼杀手的世界里。


一点生活中像赛博朋克元素的记录。

P1 是杭州 夜晚散步经过我小时候走了很多遍的凤起立交桥下面,突然往边上看发现了这条以前都没注意过的小路。

P2 3 是上海,大概是几周前下大雨,赶校车湿了裤腿坐在了最后一排,堵车,六点多夜幕降临外面的霓虹灯亮起来,从后排看前面就像我正在银翼杀手的世界里。



千泷Eva
老图重画,除草 守望先锋x超感...

老图重画,除草

守望先锋x超感猎杀

老图重画,除草

守望先锋x超感猎杀

千泷Eva

【随笔】技艺


想写一篇关于 技艺 的随笔很久了。从艺考前到后来大大小小考试冲刷得什么兴致都没有了。

争论天赋对人的影响似乎永远都无法双方妥协,我也就不太去琢磨那些。

直到有一天无意刷到一条博主帮自己朋友记录生活的博“……你小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可能将来会成为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你就不断告诉自己,我是与众不同的,我的天赋过人。然后突然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其实就是个普通人,那种崩溃真的会把你击垮的。”

我先不管这人朋友假装抑郁症想要让人觉得她与众不同。这段话我看得特别有感触。

在你小时候旁人都会鼓励你积极探索这个世界,哪怕是再孩子气的涂鸦他们都会夸你,“你很有天赋”似乎是大人们都会说的一句话...


想写一篇关于 技艺 的随笔很久了。从艺考前到后来大大小小考试冲刷得什么兴致都没有了。

争论天赋对人的影响似乎永远都无法双方妥协,我也就不太去琢磨那些。

直到有一天无意刷到一条博主帮自己朋友记录生活的博“……你小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可能将来会成为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你就不断告诉自己,我是与众不同的,我的天赋过人。然后突然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其实就是个普通人,那种崩溃真的会把你击垮的。”

我先不管这人朋友假装抑郁症想要让人觉得她与众不同。这段话我看得特别有感触。

在你小时候旁人都会鼓励你积极探索这个世界,哪怕是再孩子气的涂鸦他们都会夸你,“你很有天赋”似乎是大人们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作为一个学艺的人经历过很多这样的。

我认为的绘画的天赋大部分是关于人类生下来对世界的观察能力——视觉。就是肉眼可感知的与人不同。其他一切关于用笔,作画,需要大脑思考的,完全取决于后天影响所成的观察习惯。哪怕是用色偏好,哪怕是黄金构图,哪怕是席勒那神经质紧绷的线条,都是主观所为。只不过观察习惯的形成非常缓慢,取决的因素太多,以至于没人会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引发了他们对“美”的兴趣。

而且作画习惯是边表现边变化的。有的人一辈子可以分割为许多创作时代,而有的人可能十多年还是那个样子没多少变化。我觉得,艺术的上一阶段所带来的效果绝对是只能用一阶段的,你所学到的东西只是几个世纪前玩剩的和这个时代流行的,千千万万的人都可以学谁的风格,固守陈法只会让你永远待在这个瓶颈等待着别人把你埋没。

随着年龄的成长,你要得到关于“天赋”“与众不同”的夸赞会越来越困难。一个是外界对于你技艺的评价会拿你的水平和更高层次的人比较在来评判是否已经超越。一个是你会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环境,相比较于童年时只有家人、对你关照的老师的评价来说,获得相近水平的学艺者和有高要求的鉴赏者的认可更困难。

两者都需要过人的努力才可能质变,而这样的努力大家都喜欢叫它“天赋”

我以前听美院讲座时,老师展示了大一新生的作品,其实都是画的我们都不能再熟的那几个模特,就是我们都认识的那几个老头老太,就是像和生动。当然也有艺术效果,他说,最重要的还是真实。有个提问环节。我们班有同学跑上去问“你觉得画的手法、效果很吸引人,评卷老师会怎么判断?”

那位教授的话我只记得大概。他说。我以前教过一个朋友的孩子画画,四年级的一个小姑娘。她从来没有学习过美术。我就让她画家里一个陶瓷罐子,就是有花纹修边的那种。她就画着我在旁边看。她画得很认真,会把花卉慢慢描摹出来,很吃力。你说画的好吗?她笔法很稚嫩,很僵硬。但那朵花就像这个小姑娘一样秀气。

我把这看做天赋。这样的东西非常珍贵,可能她上初中了忙着学其他的就没了。摧毁一个人的审美非常简单,摧毁美的东西也非常简单。放那几年自然就没了。而培养一个人的观察习惯,保持天赋非常非常困难的。但你们学习美术的人很幸运,你们所处的环境,艺术氛围可以维持你的审美。

你说那些学生画的老头老太一个个长得很美吗?没有。但你就是能感受到作画者捕捉到那一瞬间的感情,或许他是无聊的,是忧愁的,是闲适的,能引起作画者观画者的共鸣。加以主观的处理能够让你有现场感,那个画里的人和感情都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都说真善美,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价值最简单的评判和追求。但是凭什么真实可以放在第一位。善良,它可以是伪善。美,它可以是浮夸的美,虚构的美。但只有真实才是真实。而只有真实才可以在最实质的感情上打动人心。

以上,是我回想起来的。

我时常有感觉,但凡是名垂千古的作品都是在一定艺术基础之上有巨大的感情(包括艺术家本身和外界、媒体宣传、对后世影响) 而能称之为伟大的部分可能就是人类的怜悯心、真实的观察和反应、时代共鸣、超越当时水平的见解。

放小来说,现代确实有数不清的的没有感情、虚假感情价值的作品,比如“玩梗”这一说法。有的时候影响力和技法在感情面前不算什么。

很多这样的作品红极一时之后就会被遗忘。

当然,我不能否认技法的重要性。艺术从来都是基础。一切作品必须以能让人感知的方式存在。与此同时技法也是一个评判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在艺考失利后,老师说“既然结果都已经出来了就该知道,技不如人那只能输的心服口服”。从技艺入手绝对是一个快速从画面中了解一个人的方式。虽然很挫败但真的觉得自己还不够格。每天都会看着首页上美院官博发毕业作品和最近的讲座。

有时候心里也挺难受的,感觉这辈子都没机会看到我的作品像他们这样的平台去展示。不过能了解一点也好,他们永远都是我的风向标能让我看到上一高度究竟有多高,我究竟还差多少。

我前几天听编剧chu讲自己设计角色的时候谈到《寿司之神》。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关于寿司和日本匠人的纪录片。里面的那位小野二郎说过一句话“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

把我放在那千千万万个学艺的人当中我真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可能会沦为别人口中的谈资,可能又没有什么声音没有人会发现我。但我觉得很多时候是自己先认可自己的价值,你都认定自己有闪耀的潜力那就只差打磨了,谁会知道结果如何呢。所以与其否认自己讨厌自己,不如思考自己的情感独特的价值所在再转化为能力范围可行的作品…有的时候想要让别人记住自己,还得先自己打动自己。

画画真的很需要感情表达和理性的规划画面。我很怕让人对我失望,对我叹气。我很害怕别人对我努力的否定,我的不争气让自己和别人都很焦虑。所以尽可能避免去讨论其他东西。

这一些都是我私人的想法和记录。这几个月来经历的种种负面情绪我不想放在其他社交媒体上让朋友、同学看到。

随笔封面为《昭和元禄落语心中》OP,这是一部关于落语艺术和两个学艺人一生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谢谢。

乾杯君

大二上,,第一次完整独立的设计一套室内,,,老师给的限定范围很自由(就给了室内的原始结构图,结构不可变),其它限定较少,所以自己发挥了一套LOFT风格的咖啡厅

自己给其定位在老厂房改造,某湖畔的艺术改造园区内。

其中确实有超多不完善的地方,材质,灯光,老师都没系统的教过我们。。不过一路搜索摸爬滚打,,,终于在期末之前把它做完了,,看看还有点小激动呢

效果图,设计规划完全自主,使用了3dsmax+vray,ps后期调色

因为是这学期期末作业,并非商图,所以没打水印,,,但转载的话,请私信我~谢谢

大二上,,第一次完整独立的设计一套室内,,,老师给的限定范围很自由(就给了室内的原始结构图,结构不可变),其它限定较少,所以自己发挥了一套LOFT风格的咖啡厅

自己给其定位在老厂房改造,某湖畔的艺术改造园区内。

其中确实有超多不完善的地方,材质,灯光,老师都没系统的教过我们。。不过一路搜索摸爬滚打,,,终于在期末之前把它做完了,,看看还有点小激动呢

效果图,设计规划完全自主,使用了3dsmax+vray,ps后期调色

因为是这学期期末作业,并非商图,所以没打水印,,,但转载的话,请私信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