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jimipapa jimipapa 的推荐 silencepark.lofter.com
嚴明
永远值得珍惜的,是长成少年形状...

永远值得珍惜的,是长成少年形状的理想。

永远值得珍惜的,是长成少年形状的理想。

老相册
孤独的猫语者 1947年,纽约...

孤独的猫语者

1947年,纽约,布列松摄

---

微信公众号:老相册


孤独的猫语者

1947年,纽约,布列松摄

---

微信公众号:老相册


菲林日记馆
《丝绸之路》第3期:彩色负片的...

《丝绸之路》第3期:彩色负片的性格


各位玩家看多了网上的胶卷介绍文,有没有感觉到很腻味?

今天来一些新鲜的,从乳剂的底层技术来探讨一下彩色负片的分类,以及使用习惯。


【概论】

通常来说彩色负片一般被划分为柯达和富士两大阵营,拍景、晴天用柯达,拍人像、阴天用富士,这个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但事实上这样划分并没有卵用。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含义——大部分人认为柯达是暖调的,富士是冷调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柯达善于表达暖色的场景,富士善于表达冷色的场景”,这样描述才对。

这两句话是有本质区别的,善于表达暖色,拍出来的未必是暖调,“即使用冷调的白平衡来表达暖调场景,柯达仍然会更胜一筹...

《丝绸之路》第3期:彩色负片的性格


各位玩家看多了网上的胶卷介绍文,有没有感觉到很腻味?

今天来一些新鲜的,从乳剂的底层技术来探讨一下彩色负片的分类,以及使用习惯。


【概论】

通常来说彩色负片一般被划分为柯达和富士两大阵营,拍景、晴天用柯达,拍人像、阴天用富士,这个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但事实上这样划分并没有卵用。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含义——大部分人认为柯达是暖调的,富士是冷调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柯达善于表达暖色的场景,富士善于表达冷色的场景”,这样描述才对。

这两句话是有本质区别的,善于表达暖色,拍出来的未必是暖调,“即使用冷调的白平衡来表达暖调场景,柯达仍然会更胜一筹”,这才叫善于表达暖调场景。而富士拍冷色的场景,势必会优势更加明显。


富士同样有暖调,但暖中带着冷静,还有富士卷特有的透明。下图为富士xtra。



柯达在阴天同样会有冷调,但柯达的冷中带着温度。下图为柯达5207电影负片。


这是因为乳剂设计的时候,柯达对红黄色更加敏感,富士对蓝绿色更加敏感,所以如果柯达卷的场景里面如果没有红黄色,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暖调,而会比富士更加冷的色彩!因为善于表达,并不就是直白的加强,而是表达得“活灵活现”。


柯达ektar的红色表现:



柯达portra160的黄:



富士pro400的红色表现:



富士pro400的黄色表现:


从上面的一些图可以看出,“柯达的影调,富士的色彩”,确实是有道理的,柯达更加注重质感和色彩的融合连贯,而富士更加注重透明度和色彩的分离明晰。


好了,上面只是笔者对世俗的一些看法,下面进入正题——作为一个拍摄者,如何清晰的划分彩色负片的特性,如何使用好这些胶卷?


【彩色图像形成的原理】

从乳剂的设计来说,彩色图像的形成简单的说是两步:曝光的卤化银通过显影的步骤,还原并放大成银,在此过程中附加生成了染料的最终形态。打个比方的话,就是一堆搬运工搬砖头,“搬运工”就是“卤化银/银”,“砖头”就是“染料”,染料通过银这个载体,被呈现保留在了片基上。


从这个原理出发,可以发现所有彩负,如果要加强染料的数量(增加染料是高端负片的最终目标),基本可以划分成两种风格的设计——一种是增加搬运工,这样可以稳定的增加砖头的数量;另一种是增加每个搬运工搬的砖头,这样相当于每个人的负担变重了,但同样可以增加染料的数量。


【如何分清彩色负片的风格类型】

通过上面的阐述,其实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比如说柯达ektar这种胶卷,就是典型的第二种模式,通过增加每个工人的砖头来实现浓郁的色彩,这样做的风险是,在稳定的情况下,画质会非常好,但局面非常容易失控,比如欠曝、过曝的时候,就好像突然有几个工人请假了,那么在本身基数不大的情况下,突然减少了人力,某部分的砖头也就是某方面的色彩会突然减少,这样色彩就会忽然色偏,所以ektar胶卷在不同的环境光、不同的曝光值下,色彩风格会突变,会变得很难看,另外ektar对冲洗的要求也会更加高,这就是为什么ektar总是很难出彩的原因。


柯达ektar的浓郁主要来自于黑白灰里面变幻的色彩:





那么第一种风格的胶卷显然就是柯达portra了,这是一种低饱和度低反差的胶卷,但宽容度十分高,所以后期可以调出非常高级的质感和反差,以至于大部分人都觉得portra是高反差的胶卷。portra的乳剂设计就是利用了大量的卤化银来“搬运砖头”,每颗卤化银都非常轻松,各司其事,即使遇到复杂的光线或者曝光不慎,也是近似于线性的变化,所以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傻瓜型胶卷。


柯达portra的极黑位是纯黑色的(因为较色的关系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纯度远大于ektar):



富士pro400H是一种比pro400更加清澈的胶卷,不管中段变幻成什么调子,黑位始终屹立不倒的纯。在这种灯光下面,ektar的黑色已经没有细节了。


通过观察片基,也会发现ektar的片基透明度要高一些,portra颜色深,说明portra的银子多,产生的灰雾也会多一些,造成了片基颜色深。


这样一来,大家就会豁然开朗了,胶卷的划分其实很简单了,我们姑且成为“高染料型”和“高含银量型”。


这两种胶卷从画质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黑位和高光的纯度,是完全不同的。高染料型负片黑位和高光基本上充满了色彩,而高含银量型负片则有非常纯正的黑色和白色。


【胶卷的性格列表】

高染料型的胶卷大致有:柯达ektar,富士reala,富士F系列电影卷;

高含银量的胶卷大致有:柯达portra系列,富士pro400和pro400H,柯达vision2系列和富士ETERNA系列电影胶卷;

另外所有的低端胶卷都可以视为低含银量低染料型负片,所以同样不会失控,但因染料不够丰富,因此会得到反差较高的原图,后期基础薄弱。


那么是否有一些既……又……的胶卷呢……

事实上,是有的。这种胶卷就是柯达vision3系列,也就是柯达现行的电影胶卷,也是末日的皇帝,这种胶卷综合了两者的优点,但又同时具备了两者的缺点,在拍摄上对曝光的要求属于中高,而黑位和高光的纯度也不及vision2。如果对纯度没有概念的话,其实从感觉来说,就是黑白的质感密度,portra160NC就是vision2的技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此负片皇的黑白位的质感厚度。


富士eterna系列之V250D:





富士eterna系列之250D,蔡司无膜biotar58F2拍摄,所以暗部有灰雾:


柯达绝唱vision2系列的5205的质感和密度:



柯达vision2系列之5201的质感纯度:


富士F系列之F-64D(F即4层染料的意思):





下一期说一说彩色负片的曝光习惯,这是胶卷出彩的第一步,也是前期拍摄的灵魂所在。


看了这么多,你肯定信心满满了吧!

然而并没有卵用…


除非来馆主这里冲扫一下胶卷,建立一个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珍惜生命,远离馆主。

YUEN Z

冰岛梦,如愿以偿。

冰川、苔原、硫磺、荒漠、极光……

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实,却又真实存在着。

冰岛梦,如愿以偿。

冰川、苔原、硫磺、荒漠、极光……

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实,却又真实存在着。

蘇一品
Lost in the end...

Lost in the end of the tunnel

Going through the tunnel, lost in the end of the railway.

Every road has its end, but never lost yourself.


拍摄地点:南京江宁板霞路道口附近

使用器材:Canon EOS-1D X + EF 70-200mm f/4L USM

新浪微博:@苏一品-纯色生存 http://weibo.com/suyipin

Lost in the end of the tunnel

Going through the tunnel, lost in the end of the railway.

Every road has its end, but never lost yourself.


拍摄地点:南京江宁板霞路道口附近

使用器材:Canon EOS-1D X + EF 70-200mm f/4L USM

新浪微博:@苏一品-纯色生存 http://weibo.com/suyipin

老相册
玩伴 1965年,威尔士,Br...

玩伴

1965年,威尔士,Bruce Davidson摄

---

微信公众号:老相册 / VintagePhotos


玩伴

1965年,威尔士,Bruce Davidson摄

---

微信公众号:老相册 / Vintage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