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望势必达成的背影御守,制作方法大放送!
只要在晴天打上黑伞,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突然起雾,就可以在雾中寻找一个身穿黑衣的美艳少年,拍下他的背影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上你的愿望,装进御守里虔诚的许愿,不久后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相信研心EDU 高校的不少学生已经尝试过并取得了成果吧,你们的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对吧?但是请记住,想要获取美丽的果实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代价,那就来吧。
只要在晴天打上黑伞,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突然起雾,就可以在雾中寻找一个身穿黑衣的美艳少年,拍下他的背影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上你的愿望,装进御守里虔诚的许愿,不久后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相信研心EDU 高校的不少学生已经尝试过并取得了成果吧,你们的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对吧?但是请记住,想要获取美丽的果实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代价,那就来吧。
音质不好总失真?教你几招轻松搞定!
一、谐波失真
这种失真是由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引起的,信号通过这些元件后,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谐波)...
失真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在幅度比例关系、相位关系及波形形状产生变化的现象。音频功放的失真分为电失真和声失真两大类。电失真是由电路引起的,声失真是由还音器件扬声器引起的。电失真的类型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瞬态失真。声失真主要是交流接口失真。按性质分,有非线性失真和线性失真。
一、谐波失真
这种失真是由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引起的,信号通过这些元件后,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谐波),这些新的频率分量对原信号形成干扰,这种失真的特点是输入信号的波形与输出信号波形形状不一致,即波形发生了畸变。
降低谐波失真的办法主要有:
减少互调失真的方法:
A、瞬态互调失真
B、转换速率过低引起的失真
改善方法有:1、减少电路的输出阻抗。2、选择合适的扬声器,使阻尼系数更趋合理。3、减少电源内阻。
音响的标准,在于音乐的演绎
某次音响展中,喇叭设计师Andrew Jones在TAD展房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瑞典的某个音响聚会请来了几位音乐家演出,两位录音师以完全相同的麦克风对这些音乐演出进行录音。其中A录音师使用五支麦克风,对乐器做近距离麦克风收音,用计算机进行收录。演出完毕后,他把档案带回录音室进行编辑与混音。B录音师则走最简单的路线:以两支麦克风在较远的距离,不做任何混音,直接进到模拟盘带录音机收录,马上在旁边的音响室进行聆听。
现场不能作为标准
一样的演出、一样的音响设备,所以两种收录听起来应该很接近啰?完全相反,这两个录音听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演出,而且,两者听起来都跟刚刚进行的现场音乐演...
某次音响展中,喇叭设计师Andrew Jones在TAD展房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瑞典的某个音响聚会请来了几位音乐家演出,两位录音师以完全相同的麦克风对这些音乐演出进行录音。其中A录音师使用五支麦克风,对乐器做近距离麦克风收音,用计算机进行收录。演出完毕后,他把档案带回录音室进行编辑与混音。B录音师则走最简单的路线:以两支麦克风在较远的距离,不做任何混音,直接进到模拟盘带录音机收录,马上在旁边的音响室进行聆听。
现场不能作为标准
一样的演出、一样的音响设备,所以两种收录听起来应该很接近啰?完全相反,这两个录音听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演出,而且,两者听起来都跟刚刚进行的现场音乐演出不同。Andrew Jones马上播放了近距离麦克风,以及计算机编辑混音的版本;的确,那听起来一点都不会让人想到是在舞台上的现场演出。
对于那些认为音响系统就是要重现现场的音响迷来说,这无疑是个噩耗。如果连参与现场的人,都不觉得两位一流录音师收录的声音像是现场;如果两个一流录音师针对同一个演出收录的声音,听起来都如此截然不同;那么,音响的标准到底在哪里?Andrew Jones的看法是:标准只有录音师才知道,因此像TAD这般,与录音师合作密切的音响厂商,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进而做出最接近标准的真实声音。
卡拉扬也大量更动录音平衡
但我觉得事情不只是这么单纯。录音师百百种,大多数的录音师并不使用Hi-End音响作为鉴听的工具。那么,是否我们都去买录音师的音响器材,就会有最接近标准的结果呢?我听过不少录音室用的器材,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某些Hi-End音响器材,的确是抱持着一个更崇高的声音目标来设计制造,也因此他们的价格极其高昂,高昂到录音工作人员都无法购入使用的程度。这些天价器材的设计者并不是录音工作者,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声音的标准在哪里呢?
顶尖的录音工作者都知道,声音回放只是个幻象。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幻象如现场音乐般,达到感动聆听者之目的。看过卡拉扬的纪录片《第二人生》(The Second Life),片中清楚记录他擅自更动各个声部平衡,以达到他心目中音乐该有的样子的过程。在卡拉扬后期的唱片中,唱片可说是他的另外一种演出,经由混音器的调整,卡拉扬让唱片聆听者达到如同聆听现场音乐般的感动。你说这是错误的后制干预吗?但是我们在现场时,眼睛与耳朵同时作用,会让我们脑中自动去接收、强调某些乐器的声音。在家中聆听唱片时,由于缺乏了视觉上的强调,因此用混音器适度地强调某些乐器的声音强度,就更能让聆听者感受到如现场聆赏音乐般的感动。
也有不少乐评家批评卡拉扬这般制作唱片,根本就有作弊之嫌。但是,卡老的唱片横扫市场,一般忠实收录的管弦乐唱片都难达到这般成就,是否也证明了适度的后制调整,反而更能让大家领略音乐的神妙之处呢?
标准存在于所有唱片内
至于什么是标准?我认为标准就像老子口中的道。「道可道,非常道」,标准就像道,道存在于万物之间,而音响的标准就存在于每张唱片之间,若是标准可以很容易的被领略出来,那音响之路就不会这么崎岖,让许多人深受其苦了。
我自己的心得是:音响的标准,就在于音乐的演绎。要知道,除了音响界流行的发烧唱片外,任何唱片之所以会被发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制作团队觉得这个演出实在是非常棒,听了会让人产生音乐上的心领神会。换句话说,如果听大部分的好音乐会觉得没有任何感动,那就代表音响偏离标准已经很遥远了。音响迷当中,不乏那些觉得高级音响只该播放发烧片来展现其音效超卓者,视一般商业音乐发行如无物,就我看来都是走火入魔。
坦白说,要坚持这个标准并不容易。发烧片有如音响毒品,其音效刺激很容易让音响迷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很快就沦入上瘾阶段,再也无法回到一般的唱片中。但也如同毒品,发烧片对我们的身心灵并无帮助,反而让我们远离那些真正的好音乐,感官上达成满足、心灵上永远空虚。
音效容易音乐难
相反地,一般的唱片没有刺激的音效,但却有感人的音乐。能够不靠音效刺激而单以音乐美感打动人,必定是更优秀的系统。请想想我们去音乐厅欣赏音乐演出的内容,是什么真正打动了我们?是刺激的音效?还是音乐的美感?如果我们能被现场音乐的美感动,那么我们应该也能被音响回放的音乐之美感动,那就是「如临现场」的最高境界了。
但会不会,能够表现音乐美感的系统,在音效展现上就不如别人?不会,我的经验是,音效是较简单的事情,一般音响系统多半能展现夸张的音效,但是音乐表现则需要深刻的调整才能达成。但是,在那些能够重现音乐之美的音响系统中,如果播放纯粹展示音效的唱片,我们会马上发现这些唱片中的音乐内涵之贫乏与空虚。久而久之,自然远离这些音响毒品,让音响世界只留在那些伟大音乐的美好中。
以前读过本专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曾提出「演出」才是真正的标准。能够更帮助你领略各种音乐演出高妙之处的音响系统,一定是那个「比较接近标准」的音响系统。请记得,世上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音响系统。但我们应该朝着「更能真切演绎音乐」这个目标前进,因为那个是已经被收录在唱片内,千古不变的标准。
来自muzikair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中国音响网
唢呐朋克——郭雅志
〇。
银 河 系 第 一 唢 呐 手
彼时郭雅志已是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管乐大家——
日内瓦论坛评论: “他是舞台上的焦点,令人印象深刻”;
波士顿电台称他为: 中国的的刘易斯.阿姆斯特朗。
2012年是郭雅志生涯的第二个拐点,先是荣获香港“2012年度艺术家奖”,接着凭借自己在香港投资房地产获得的收益,以及苦学3年的英语,时年46岁的郭雅志得以远赴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继续学习深造爵士乐,2015年获艺术家文凭(Artistic Diploma)。
而且其实你 七大姑八大姨都听过郭雅志演奏的曲子,且不说《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从1988年至1998年十年间每年春晚的唢呐音乐就都由郭雅志来演奏。
以上还只是履历的罗列,下面咱就正经唠扯唠扯,一个学院派,一个正规乐团的管乐首席,他怎么就是一朋克了?
一。
摇 滚 与 爵 士
郭雅志《1987唢呐歌曲》,1987
中国最早探索这对组合的音乐人,是崔健,而在郭雅志早期的专辑《1987唢呐歌曲》中,便有一首唢呐版的《一无所有》。唢呐是火与土的交合,八十年代,萌芽的中国火,和你相爱相杀的黄土地。 用唢呐演绎《一无所有》,合适。
假假條乐队于2016年发布的首张专辑《时代在召唤》
假假條主唱刘与操是郭雅志在伯克利读书时的同学,当时二十岁的与操拿着自己第一张专辑《时代在召唤》的小样找到了郭雅志,希望郭老师可以帮自己录制专辑中的唢呐部分。郭雅志欣然应允,于是便有了《盲山》中泣鬼神的《怀乡曲》唢呐独奏。
后来这张专辑获得虾米音乐2016年度专辑第一名。
那一年的榜单里,第二名是 草东没有派对,第五十名是 周杰伦。
有人说郭雅志的眼光真毒,没有因为当时假假條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乐队而忽略了与操的才华;也有人说《时代在召唤》这张专辑固然博采众长又自成一派,但如果少了郭雅志的唢呐,它会失色不少。我认为两种说法不矛盾。
郭雅志将假假條乐队请到中央音乐学院演出
(从左至右:郭雅志,贝斯手宇飞,与操,鼓手福荣)
理想主义者总是被指为倨傲的、不知天高地厚而好高骛远的,殊不知他们恰恰是最谦逊的。 对音乐谦逊的音乐人,才能创造新的声音。
去年的广州爵士音乐节
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的演出海报
郭雅志和他在伯克利的同学组成了一支“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郭雅志在乐队里吹奏中国管乐。你想想,外国人平时听的都是萨克斯、小号和爱尔兰风笛,突然听到唢呐,肯定会受到所谓的“文化震惊”。这是唢呐特殊音色的优越性,也是占了东方主义的便宜——西方人对东方事物的猎奇心。
但郭雅志不一样,他的音乐是跳出民族套子依旧优秀的作品,同那些用民族元素装点门面的音乐简直云泥之别。看看他的队友们是怎么评价他的:
前些日子我预先听到了郭雅志老师将于十月底发布的新专辑《龙在吟》,这张专辑融合了爵士乐,时尚、丰富且富有野心。专辑的制作人、词曲写作者吴懿铖先生在创作手札里写下的这段话,非常地令人动容:
(...)不禁联想,早在隋唐时期中原汉族的音乐就和西域的音乐做过一次亲密的融合,以唢呐、二胡为代表的乐器传入中土,燕乐二十八调也成了宫廷正宗, 为何现在人们提到中国音乐却只剩五音, 为何汉室的音乐就不可以是舞蹈性或建立在律动之上的,为何千百年来我们的音乐只能做诗歌的点缀或文字的附庸?
这张专辑,我想带听众们一起去感受和思考这个问题, 什么才是中国音乐原本的样貌 ?未必忠于“传统”,却可能更接近“传统”;分明是现代的电声乐编制,却可能更好地和远古对话;丝路啊丝路,你曾带给我们的绝美, 难道依然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吗?
(...)慢慢地,我发觉所谓的“东方意境”其实在哪儿的音乐里都有,我发觉印度人和日本人做的音乐有时比中国更“中国”。或许,“音乐无国界”真的不止是一句说辞。(...) 至少我们可以拥有先人的胸襟吧 。
“依然还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吗?”
“至少我们可以拥有前人的胸襟吧。”
说得多么好。
郭雅志新专辑(台版封面)
二。
港 乐 和 迪 斯 科
郭雅志的身影也闪现在香港流行乐坛中。他多次被黄耀明、李克勤及刘美君邀请到演唱会做独奏嘉宾。
2008年,李克勤在香港红馆举行一连11场《你的克勤演奏厅演唱会》,专门邀请了郭雅志做现场乐手。
2012年4月19-22日,郭雅志作为特邀嘉宾参演达明一派在红磡体育馆的演唱会。
郭雅志与黄耀明
郭雅志《戏剧唢呐迪斯科》,1988
1.它的生存和发展紧紧地和民俗结合在一起。2.它的“恩主”是社会各阶层中文化层次最低的农民及城镇市民。
3.操此业的唢呐艺人在过去更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不但一般人看不 起,就连笙管乐艺人也对他们嗤之以鼻。至于唢呐艺人中的乐户,那就更惨了,死了连祖坟也进不了。
4.有关唢呐的历史文献极少。
5.以口传为主。
说到唢呐,不要再只想到红白事了
他怎么就做到了呢?
不仅是因为他吹奏功夫了得,更因为他对唢呐的改良使得这一切新的组合变得可能。
三。
民 乐 界 的 爱 迪 生
想象着嵇康临刑前不是弹奏一曲《广陵散》,而是吹奏一支中气冲天的唢呐曲,那么大概率就不会有“《广陵散》于今绝矣”这一说了,因为只要你在现场听过,你就绝对忘不了这首曲子。
甚至如果你熟悉的某首歌被改编成了唢呐版,你很可能会忘记这首曲子原来的模样。比如前些天登上微博热搜的话题“唢呐版柯南主题曲”
人说:“死笙活笛没良心的唢呐”,意思是笙的演奏有时不灵活,笛子比较灵活,但唢呐就太疯了,声响常常压制其他的乐器。“乐器界的流氓”并非浪得虚名,唢呐确实是一大杀器。
在说活芯唢呐之前,我们先说说唢呐。
关于唢呐的起源,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日本学者林谦三在《东亚乐器考》中认为唢呐发源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随着回教的东流传入中国、印度等地。学界多沿用此说法。
第二种说法,以周菁葆1984年所撰《唢呐考》一文为代表,该文介绍了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壁画中的唢呐,并提出唢呐起源于新疆。
唢呐的起源不能确定,但确定的是,全世界各地的唢呐构造大同小异——哨、芯子、杆、碗口。
而郭雅志对唢呐的改良就在芯子这个部分。
传统唢呐只能吹一个调,并且在种种方面已经显得落后。郭雅志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唢呐适应现代需求,不能光吹民间小调啊。就像钢琴没有了黑键就只能弹C调了,太单调。
在录制尹相杰和于文华的《纤夫的爱》时,郭雅志发现这唢呐吹不了降E调啊,他捣鼓了半天,最后临时动了动唢呐的芯子,把D调降到了降E调。
这次录制给了他启发,他发现自己可以在唢呐芯子上进行改良。于是他花了两个晚上把唢呐活芯的图纸画出来,并于1992年2月2日在北京通过了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唢呐活芯是一个可以自由伸缩的唢呐铜芯,用来辅助传统唢呐演奏半音及转调。有了活芯后的唢呐,是杀器中的杀器,只要演奏者技术水平足够,它便能够适应乐曲中密集的转调,还能在华彩乐段中施展神通,不会被传统唢呐的构造限制住。
江南笛王赵松庭称赞唢呐活芯“东西小、思路巧,改革很成功!”
唢呐大师胡海泉也说:“……既能保留传统的演奏风格又能吹奏十二平均律的乐曲,这就是他改革最成功之所在。”
而不仅仅是唢呐,郭雅志还对其他中国传统管乐器进行了改良,例如“多管葫芦丝”,大大延伸了葫芦丝的音域,并增加了复调和和声功能。
郭雅志在《天天向上》中吹奏多管葫芦丝
郭雅志可以说是为民乐事业真真正正地立了功。
四。
未 来
电影《百鸟朝凤》剧照
不仅是唢呐,整个中国民乐都面临这个问题。
上述问题你可能嫌大了,那么下面是一些个具体的关切——
如果说郭雅志的音乐实践和乐器改良是唢呐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滥觞,那么下一步怎么走?既然有了这么多唢呐和摇滚乐结合的案例,唢呐是否可以成为摇滚乐的编制?如果是的话,电声唢呐有无可能?
这些问题无解,因为一部分人瞧不上咱们这些下九流的东西,没心思解,一部分人巴不得看看热闹,一部分人不希望你找到解,因为群众的无知就是他们的饭碗。最后剩下一部分人,是一边做事一边摸索的,理想主义者——没错,在很多情境下,它的同义词是:朋克。
可喜的是,刘与操和郭雅志已经在研发电声唢呐了,这两位朋克,一老一小,又要联合起来搞事情了。
话聊到了这份儿上,你也看出我为什么佩服郭雅志了,他做过的、正在做的以及将要继续做下去的事情,是一个音乐家对音乐本身能做的至高贡献——丰富声音的可能性,并让民族音乐与时代发生化学反应。
他绝不是一位被圈养的音乐家,一门儿心思只知道给自己的老祖宗磕头上香,传宗接代,一问流行文化的事儿就傻眼,还觉着流行文化不入流。
有位老人家说过,“敢教日月换新天”,不少人觉得这话十分中二,我却以为很赤子,应当被纳入一个年轻人尤其是中国年轻人的自我教育之中。而郭雅志便是榜样之一。
福利来了~只要 推荐 本文,3月20日抽 2个 小伙伴送超貌美文具一套鸭(✪ω✪)
老福特独家出品,春季系列新壳又上线啦ヾ(=・ω・=)o
安利两款清新党的本命手机壳,来自插画太太 @Mini静插画
治愈的喵星人,甜甜的西瓜和梨子,小清新的配色以及透明壳设计都超适合春夏!闺蜜党和cp可以一起买,限时福利,两件直接打 8 折 ∠( °ω°)/
福利>>>见文末!
1号手机壳:西瓜和猫咪 ...
唱一段虞姬别霸王,经典亦可时尚 | 传承
文章作者:故宫博物院博士后·池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京剧锣鼓和音乐配合戏曲人偶的表演,浓缩了中国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戏曲作为一个独立篇章登场,是开幕式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国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文化名片。2011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京剧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传承之美
我父亲的中和之美跟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唱一段虞姬别霸王,经典亦可时尚 | 传承
文章作者:故宫博物院博士后·池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京剧锣鼓和音乐配合戏曲人偶的表演,浓缩了中国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戏曲作为一个独立篇章登场,是开幕式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国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文化名片。2011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京剧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传承之美
我父亲的中和之美跟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梅葆玖先生
梅兰芳跟孔夫子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不是梅兰芳跟孔夫子的关系,是梅兰芳作为京剧艺术家,传承了中华的文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文脉,这条文脉延伸至后半段,便是元、明、清、民国以至当代的戏曲。京剧在所呈现的故事内容里,在生、旦、净、丑的艺术形象中,在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上,体现着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乐舞的神采,渗透着诗词的风骨,彰显着书画的气象。
京剧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呈现的是中国美,表达的是中国心,是东方戏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体的中国国学。看京剧并不只是为了看京剧本身,而是把京剧作为一扇门,推开门就能通向传统文化,步入中华文明的殿堂,透过京剧读懂中华民族的精神,寻到中国韵味之根。
2, 靡革非因,靡故非新
在这个明月遗失于高楼、弦索淹没于喧嚣的时代,如何既流承古韵、又涵容当下?一直以来有人在争论戏曲到底是应该侧重于传承还是应该侧重于发展问题,我认为争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马一浮先生所撰的浙江大学校歌中有一句词:“靡革非因,靡故非新。”所有的革新都源自因循,所有的故物都曾是新生。传承与创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某种程度上是一码事,两者应是相关联和不可分的,不能简单对立起来。其实,艺术的价值,并不决定于其出现的早晚。
腔无所谓新旧,悦耳为上。
---梅兰芳先生
传承或许是创新的最好方式,当把握了一件事物不褪色的灵魂之时,回首便不再是固守,经典便可以时尚的方式活在当下。这正如一个巨大的钟摆,当它侧首回顾的幅度愈大,遥寄未来的距离才能愈远。Classic和Fashion也不过是同一件事物的两面,凝聚每个时代的时尚,便得永恒的经典。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东方的土壤中,在每一位国人心中,都有着对传统文化的天然亲近感。我们要做的,只需重新开启时光胶囊,轻轻地唤醒血脉里本就流淌着的文化基因,唤醒这种基因中留存的亲近感。蓦然回首间侧目于京剧时,无论是对中国韵致的隽永品味;抑或是对人情世态的怦然感触;哪怕是对乐舞妙技的片刻惊艳,足矣!
3,最时尚的《霸王别姬》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作品选自于瑞鸣音乐专辑《未知的旅行》,演奏者正是受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钢琴表演的中国爵士钢琴家罗宁。
这首《霸王别姬》作品将京剧器乐融入在爵士乐曲调之中,双重异域格调相得益彰,火花四溅。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之子,仙逝于2016年的梅派艺术传人,梅葆玖先生担任艺术指导。并在曲首加入了《霸王别姬》唱段,听众可以在作品中有幸听到梅兰芳先生的珍贵遗音。
罗宁是一位非常好的钢琴演奏家,他演奏融合他成长地区风格的爵士乐,他富有原创及很好的天赋和演奏技术。我衷心的恭喜他。
---梅葆玖
海德格尔曾说过:“只有当人有个家,当人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和伟大的东西产生出来。”这个家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每一种文艺的生命源自于她独特的文化个性、民族个性。也希望我们中国的艺术可以迈向更遥远明媚的未来。
身怀绝学,飞花摘叶不在话下!
武林中有一等一的高手,一把木剑,或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在他手上会成为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可以无敌于天下;更厉害的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达到无招胜有招,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一位音乐家,凭着手上的那件乐器,可以随时随地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古典、民族、流行、爵士、世界音乐等皆可,每一类都令人为之叹服陶醉,达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境界,这也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首首厉害的曲子,认识一下这样的一位“乐林高手”。
1
《奇异恩典》
崇高神圣的旋律,竟然出自这件民间乐器!
▲ 葫芦丝、唢呐:郭雅志 ...
武林中有一等一的高手,一把木剑,或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在他手上会成为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可以无敌于天下;更厉害的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达到无招胜有招,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一位音乐家,凭着手上的那件乐器,可以随时随地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古典、民族、流行、爵士、世界音乐等皆可,每一类都令人为之叹服陶醉,达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境界,这也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首首厉害的曲子,认识一下这样的一位“乐林高手”。
1
《奇异恩典》
崇高神圣的旋律,竟然出自这件民间乐器!
▲ 葫芦丝、唢呐:郭雅志 管风琴: Libor Dudas
(录制于波士顿梅纽因纪念音乐厅)
这首全球著名的基督福音歌曲,早已跨越宗教藩篱,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寄托。葫芦丝悠悠地奏出空灵的旋律,像是旅客被教堂的彩色玻璃所吸引,见到光线从中照射进来时,内心由衷而生的敬畏。
小小唢呐声拔地而起,竟然发出如苏格兰风笛般的音响,暗示着灵魂在茫茫大海中,准备停泊,有所依靠。而宏大的管风琴乐音,又像圣洁的海水包裹着东方管乐的歌唱,彼此难分难解,它们正在进行天地人的对话。
唢呐首次与管风琴合作,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都说唢呐和笙是绝配,而西方管风琴就是受了中国笙的某种启示而完善起来的。因此唢呐配管风琴也是如此和谐。
“当我在管风琴的音乐中吹响唢呐的时候,真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 郭雅志
2
《情迷土耳其》
神秘的西亚色彩,爵士风格埋伏其中
唢呐自由高亢、不绝于耳的乐音,在我们耳边泼洒出西亚土耳其神秘的色彩,乌德琴、箱鼓、贝斯又向我们展开热情邀约,共同享乐!爵士风格埋伏其中,一场横跨古今、交汇东西的盛大派对,就此启动!
3
《好汉歌》
百部影视剧主题歌热门唢呐乐手
还记得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里伴随刘欢的歌声响起的那段唢呐旋律吗?上世纪九十年代,郭雅志曾是北京录音棚的热门唢呐乐手,他形容自己为“棚虫”。他曾为上百部影视片及无数电视晚会及历年的春晚录制唢呐音乐。大家所熟悉的《好汉歌》、《纤夫的爱》等经典歌曲中的唢呐都是他演奏的哦!
▲ 《好汉歌》作曲赵季平指挥 原版唢呐演奏家郭雅志演奏
在12月9日的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音乐会上,大家有没有机会听到“爵士版”的《好汉歌》?
4
《旧欢如梦》
客串李克勤演唱会演绎“唢呐都市风”
1999年,郭雅志出任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来到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郭雅志如鱼得水,他将“唢呐都市风” 发挥到极致。
他多次在香港中乐团的情人节音乐会等场次中,以唢呐演绎经典流行情歌;香港中乐团曾经两度在香港文化中心为他举行专场音乐会,并邀请了香港歌星黄耀明为演出嘉宾。
香港歌星李克勤在个人唱会上,还专门邀请郭雅志合作演出。我们来看看这个old school版的《旧欢如梦》!
▲ 《旧欢如梦》 - Hacken's Concert Hall 李克勤音乐会演出现场
5
《东北小调》
传承自民间老艺人的大唢呐
听完了以上种种,让我们再来一段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大唢呐!
东北大唢呐,也称东北大杆。1990年,郭雅志专程去辽宁的马房店向民间艺术家宋立春老师学习这种东北的传统乐器,之后也努力推广这种传统乐器。
东北大唢呐,高亢中透露着一丝凄凉,好像在冰封大地上,费尽心思觅回一抔黑土。
自如游走于各种风格,如入无人之境,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原来,“郭大侠”拥有一件自己发明的“秘密武器” ⬇️
▲ 郭雅志发明的“活芯唢呐”
“活芯唢呐”可以演奏所有调式,还可以临时升降音,因此比起传统唢呐,能适应更为复杂的调性、和声和高难技巧。打一个比喻,如果钢琴只有白键,大家很难想象吧?而唢呐有了活芯,就像钢琴多了黑键一样,让他驰骋乐坛游刃有余!
“唢呐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乐器,而不是一种有固定个性的民间乐器。在不同的场景中,我会投入不同的情感进去。不同的曲目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只要投入进去,就可以吹出所需要的感觉。”
—— 郭雅志
12月9日,跨界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将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团,带来一场广州爵士音乐节的精彩演出,欢迎你来现场与“郭大侠”过招!
文 / Linda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星海音乐厅
当你的黑胶脏了
尽管黑胶已经是世界上最顽强与耐用的音乐载体之一,但这也并不代表它们不会被污垢与灰尘所侵害。在我们不断买入黑胶,增添我们的音乐收藏的同时,忽略黑胶的保养与清洗是件正常的事。甚至你买到的二手唱片本身就已经“半截入土”,你可不希望淘到的尖货儿放不出声吧。
what a art!
一张崭新的黑胶会比你预想还要快的出现一些磨损,更不要说你在跳蚤市场淘到的那些未经清理的二手碟。指纹、灰尘、静电、划痕,所有的这些都会让你的唱片产生不必要的噪音。设想一下你给姑娘放你俩都喜欢的音乐时,出现吱啦乱响而产生的尴尬气氛吧。。。
别着急,这有些亡羊补牢的办法!
尽管黑胶已经是世界上最顽强与耐用的音乐载体之一,但这也并不代表它们不会被污垢与灰尘所侵害。在我们不断买入黑胶,增添我们的音乐收藏的同时,忽略黑胶的保养与清洗是件正常的事。甚至你买到的二手唱片本身就已经“半截入土”,你可不希望淘到的尖货儿放不出声吧。
what a art!
一张崭新的黑胶会比你预想还要快的出现一些磨损,更不要说你在跳蚤市场淘到的那些未经清理的二手碟。指纹、灰尘、静电、划痕,所有的这些都会让你的唱片产生不必要的噪音。设想一下你给姑娘放你俩都喜欢的音乐时,出现吱啦乱响而产生的尴尬气氛吧。。。
别着急,这有些亡羊补牢的办法!
检查唱片是否有明显痕迹和瑕疵
使用黑胶唱片刷去除所有灰尘和静电
在问题区域喷洒清洁液
做圆周运动擦拭干净
冲洗并擦干唱片
妥善保存黑胶唱片以防日后出现问题
01
检查唱片是否受明显痕迹和瑕疵
在柔和、明亮的光线下,查看表面是否有任何变色,污迹和指纹。这些问题尤为重要,需要在买下它们之前留意清楚。有时候,你买的二手唱片可能需要整个被清理。
02
使用黑胶唱片刷去除所有灰尘和静电
就像在擦地之前要先扫地一样,在使用清洁液之前也要先去除灰尘和静电,这样会让你的清洁过程轻松许多。使用的指定工具一般是长而柔软的刷子,确保在不损坏唱片表面的情况下清除碎屑。有很多牌子的清洁刷,但我推荐Audioquest唱片刷。
03
在问题区域喷洒清洁液
一旦确定要用上强力清洁液,就要格外注意,仅将液体喷洒在需要清理的黑胶部分,小心避免接触任何黑胶以外的地方,如标签,因为清洁液的腐蚀性非常强,不慎撒上结果不堪设想。
04
擦去瑕疵和指纹
将清洁溶液喷涂在唱片表面后,用干净的细纤维或棉布绕黑胶做圆周运动擦拭并施加压力。这将有助于消除污垢。
05
冲洗并擦干唱片
使用喷雾瓶小心地冲洗掉任何剩余的清洁溶液。在准备好存放之前,使用干净的布擦干唱片。在此过程中,注意不要留下任何新的指纹。最好通过边缘或标签处理黑胶唱片。
06
正确储存黑胶唱片以防止将来出现问题
一般情况下~ 你真的知道如何收藏黑胶吗?~ 此外,你手上的油脂也会被黑胶表面吸收,让唱片贬值,所以拿唱片之前擦擦手,对她好点。。。之前我就提过“别用你的脏爪子摸唱片”不过被评论,说我说话不中听,那你还是用脏手点手机听音乐吧。
如果你有海量的唱片,以上所述很显然不适合你,要把他们都清洗一遍,估计你会对音乐失去热爱,所以你也许需要一个黑胶清洁机。它能显著提升清洁效率,尽管它价格不菲,但如果你是以贩养吸的爱好者,那这笔账就划算得多了。
本文转自公众号【黑胶实验室】
瑞鸣开启艺术家经纪业务啦!如有合作请联系我们哦~
瑞鸣十五年
感谢每位艺术家
为瑞鸣的每一份付出
瑞鸣希望搭建一个桥梁
将艺术家推向
广阔的市场和舞台
特推出艺术家经纪板块
1、瑞鸣出品,品质保障
创立十五年来,瑞鸣音乐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在世界各地音乐听众中赢得了优质口碑。
2、音乐编创的专业能力
叶云川,音乐制作人,美国格莱美协会会员,创立中国声誉卓著的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并任制作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导师,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特别奖获...
瑞鸣十五年
感谢每位艺术家
为瑞鸣的每一份付出
瑞鸣希望搭建一个桥梁
将艺术家推向
广阔的市场和舞台
特推出艺术家经纪板块
1、瑞鸣出品,品质保障
创立十五年来,瑞鸣音乐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在世界各地音乐听众中赢得了优质口碑。
2、音乐编创的专业能力
叶云川,音乐制作人,美国格莱美协会会员,创立中国声誉卓著的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并任制作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导师,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特别奖获得者。从事音乐创作、制作多年,获海内外重要音乐媒体高度评价,部分作品被海外唱片公司收录出版,所制作的音乐作品在高端音乐市场得到较大认同,并远销海外,成绩斐然。担任制作人的唱片及音乐作品曾多次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在中国城市广播联盟评选“中国十大发烧唱片”中数次入选,作品多次入选“CD圣经”等海内外专业评比。因多年与国际音乐制作及出版行业的密切合作经历,音乐创作理念及制作手段具有国际化的开阔视角。
3、音乐类演出的策划
瑞鸣经纪人均是专业音乐背景出身,重点核心经纪人来自行业内资深经纪公司。
资源丰富、国手级别、长期紧密合作
合作艺术家
郭雅志、哈辉、苏畅、
杨雪、于源春、赵晓霞、邸琳等
合作联系方式
Add: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
Tel:+ 86 (10) - 8483 1327 / 8532 6105
E-mail:rhymoi163@163.com
工作时间
周一 ~ 周五 10:00-18:30
文中图片来自瑞鸣音乐官网
NASA拍到了人眼看不到的蓝色太阳,听完这一曲我好像明白了
今年是NASA“旅行者”号太空飞行40年的生日,托这些“旅行者”的福,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妙的太空图片。就像这一张神奇的蓝色太阳,它是由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A)拍摄到的,由于波长为171埃,对人眼并不可见,所以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图片来自NASA中文微博-
-NASA中文:破裂的蓝色太阳,像不像蓝莓?-
-NASA中文:宇航员Terry W. Virts :“每一次的日落都不同,这次是蓝太阳。” -
人们常感动于太阳升起的喜悦,渴望被温暖和希望包围,《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一首抒发这样一种灿烂、火热情绪的经典的四川民歌。这首歌出自于音乐家金...
今年是NASA“旅行者”号太空飞行40年的生日,托这些“旅行者”的福,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妙的太空图片。就像这一张神奇的蓝色太阳,它是由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A)拍摄到的,由于波长为171埃,对人眼并不可见,所以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图片来自NASA中文微博-
-NASA中文:破裂的蓝色太阳,像不像蓝莓?-
-NASA中文:宇航员Terry W. Virts :“每一次的日落都不同,这次是蓝太阳。” -
人们常感动于太阳升起的喜悦,渴望被温暖和希望包围,《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一首抒发这样一种灿烂、火热情绪的经典的四川民歌。这首歌出自于音乐家金鼓改编家乡重庆梁平县的小调而成。
-人们常感动于太阳升起的温暖/摄影·小叶不会修图-
《太阳出来喜洋洋》诞生于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重庆街头每天都有大批从全国各地涌来避难的同胞,加上重庆的冬季阴雨绵绵,很少见到太阳,压抑无望的日子看不到头。有一天,作曲家金鼓睁开眼睛时,暖暖的阳光已经笼罩在了整个床面,强烈的阳光让他一时睁不开眼睛,大家纷纷涌上街头,心情非常舒坦和喜洋洋,平日里积压的苦闷烟消云散。难以言表的开心,让金鼓顺手写下了这首歌。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从独唱、合唱到室内乐、管弦乐,从民族、流行、摇滚到实验等各种风格和形式,这首四川民歌有了无数个版本。在瑞鸣最新出版的《蓝调&中国》专辑中,对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新演绎。
发源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带的蓝调,最初是美国黑人劳作时的劳动号子,后来渐渐演变成人声的叙述,在歌中即兴的把生活中的苦闷和快乐统统唱出来,再后来它有了乐器的伴奏,木吉它和口琴的加入让它对整个西方音乐中的爵士乐、摇滚乐、乡村乐等等都有相当大的贡献。诞生至今,无论演变出多少种子类型、子风格,无论时代的音乐口味如何变迁,蓝调在全世界范围里始终都拥有一批忠实的乐迷。
-《蓝调&中国》专辑内页-
我们用蓝调——西方的劳动号子风格来改编这首中国的劳动号子,赋予这版《太阳出来喜洋洋》截然不同的调性,我们用了大提琴、电吉他与小号来铿锵有力地轮奏出明朗的主题旋律,随后便将聚光灯下的位置,潇洒地交给打击乐与管风琴,由它们那热情洋溢的演奏,带来一片欣荣的忙碌景象。这首来自重庆梁平地区的民间小调,如今在蓝调无拘无束的韵律中,即刻拥有了另一种粗犷豪放、畅快淋漓的质感。
这首蓝调版的《太阳出来喜洋洋》一经推出便受到大家的喜爱,赞誉有加。
-网易云音乐上关于蓝调版《太阳出来喜洋洋》的评论-
目前由瑞鸣音乐出品,制作人叶云川携手众格莱美音乐家创作的《蓝调&中国》专辑已于近日在网易云音乐上线并获首页热推,欢迎大家试听、关注、评论,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收下这张最新的经典唱片!
瑞鸣音乐《蓝调&中国》专辑封面
(部分图片来自瑞鸣)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