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王宝钏挖野菜这个梗
*本文观点仅针对于电视剧里的情节
*请务必看完全文再发表观点,谢谢
这几天不晓得为什么,B站上满屏都是这个梗。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梗,甚至有些反感。
毫无疑问,这个梗是在嘲讽王宝钏是个恋爱脑,傻的要死,放着富贵小姐不做,反倒为了一个穷小子和亲爹断绝关系,苦守寒窑十八年,换来的是丈夫背叛了自己。但我想说,我们是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强加到了一个古代女子身上。要知道在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和父权家庭是束缚人自由的枷锁,薛平贵与王宝钏这个故事也寄寓了人们反抗封建制度的希望。王宝钏反抗的不仅仅是她的父亲,更是那“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自由而进行的...
*本文观点仅针对于电视剧里的情节
*请务必看完全文再发表观点,谢谢
这几天不晓得为什么,B站上满屏都是这个梗。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梗,甚至有些反感。
毫无疑问,这个梗是在嘲讽王宝钏是个恋爱脑,傻的要死,放着富贵小姐不做,反倒为了一个穷小子和亲爹断绝关系,苦守寒窑十八年,换来的是丈夫背叛了自己。但我想说,我们是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强加到了一个古代女子身上。要知道在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和父权家庭是束缚人自由的枷锁,薛平贵与王宝钏这个故事也寄寓了人们反抗封建制度的希望。王宝钏反抗的不仅仅是她的父亲,更是那“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不应只把这一行为看作“不孝的千金小姐为了一个叫花子任性地跟家里断绝关系吃十八年野菜”的无理取闹般的戏码。
很多人觉得王宝钏蠢,舍弃荣华富贵,甘愿过苦日子。可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小姐的“荣华富贵”,看不见这背后还有一个说一不二的爹逼迫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要跟他过一辈子,还说这是为你好,换你你答应吗?这恰恰是王宝钏和他爹断绝关系的原因之一。她的身上有宝贵的反抗意识,不甘受人摆布,想自己掌握命运。倘若她逆来顺受,答应了嫁给魏豹,那这世间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埋没于深深庭院之中的“薛宝钗”(本人很喜欢宝姐姐,只是她确实是封建制度下女子受迫害、思想被禁锢的代表)。再者是“苦日子”,为什么说她苦?因为我们觉得她苦守寒窑十八年,吃了十八年野菜,做了十八年乞丐,实在是太苦了。但这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她身上。你怎么知道她觉得苦呢?刚结婚时,她和薛平贵真心相爱,甜甜蜜蜜,即使粗茶淡饭,也不觉得有什么;薛平贵离去后,她坚守着“平贵还没有死”的信念,等待了十八年,因为有希望,所以不觉得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爱情的力量使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甘愿沦为乞丐,洗手做羹汤。纵使日子过得不如意,心里也是甜的,精神富足,再贫瘠的生活也能开出花来。何况她并不是知道薛平贵出轨了之后仍然圣女地原谅他,她是认为丈夫没有死而坚持等待。她是一个痴情的人,只是这一片痴心错付了。但这也不应该成为网友肆意嘲笑她的理由。
同样的故事,同样是富贵的公主小姐为了爱舍弃一切,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还有牛郎织女,董永和七仙女,为何这三者是人们的意难平,引起了世人的怜悯与惋惜,而薛平贵与王宝钏却骂声一片呢?那是因为前三者有一个共同点:双方双向奔赴。女方为了男方舍弃了自己的富贵生活,男方也深爱女方,也都对爱情有所付出(如罗密欧为爱献出生命,牛郎为了找回织女而上天)。相比之下,薛平贵作为受益者,非但没有珍惜王宝钏,反而另娶她人,造成了王宝钏苦守十八年的悲剧。按此来说,薛平贵这个渣男理应被唾骂,可为何如今作为热梗出现、成为人们嘲讽对象的,却是勤劳、善良、勇敢、坚韧的王宝钏呢?
到这里,我还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薛平贵真的是一个渣男吗?大家认为他是渣男的原因是他抛弃了王宝钏,在西凉享乐了十八年,白瞎了王宝钏的一片痴心。但是从头想一想,刚开始两人相爱之时,薛平贵没有隐瞒王宝钏自己贫穷的真实情况,与她成亲不是想攀高枝(否则也不会安心地与王宝钏待在寒窑里,而是想方设法让妻子与她爹和好,让自己得利),更没有强迫王宝钏舍弃富贵生活下嫁与他。婚后生活里,电视剧中并没有表现出薛平贵为王宝钏做过什么,但是从薛平贵在乞丐中是比较有本事的一个可以想见,他应该也是为了生计而每日奔波。况且他们生活幸福甜蜜,这对王宝钏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我更愿意认为,最起码这个时候,薛平贵是真心爱王宝钏的;他上战场去做开路先锋,不惧死亡,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战争归来之后取得军功,能够给王宝钏更好的生活。阴差阳错到了西凉后,被西凉王后逼迫娶公主,他也要求回中原找王宝钏(电视剧里为什么要回去我有点忘了,好像是薛平贵说我不能舍弃我的结发妻子之类的吧)。之后薛平贵为什么会娶代战?前提是王宝钏那边因为被王府的人逼迫,而被迫逃亡,“王宝钏已改嫁”的假消息误传到了薛平贵到耳中。大家试想一下,站在薛平贵的视角来看,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曾经的家,却被告知妻子已抛弃了自己,另嫁他人。而此时西凉逼自己娶公主,不娶就杀了他。在别人看来,最好的能够保持忠心的办法当然是舍弃生命保卫爱情。但薛平贵也是人,他的心也是肉做的,何必为了一个抛弃自己的人而舍弃生命和富贵呢?既然你因为听到了我战死的消息另嫁他人,我为什么不能因为你改嫁而另娶她人呢?从此两个人各自安好,至死不相见。所以他的选择在我看来是可以被理解的。还是那句话,造成这对情侣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的压迫,在这部剧里就是象征着封建礼教的王父。如若没有他们几次三番的相逼,薛平贵可能不会上战场,返回寻找王宝钏之时也不会与她错过。归根结底,是黑暗的世道,拆散了一对又一对本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其实我觉得薛平贵这个人最大的槽点就是,18年后返回与宝钏相认时,问出那句你怎么不跟他一起去死?这句话是我全剧中最雷的一个点,也是他最该被骂的一个点。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从前的薛平贵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漠无情的西凉王。又或者,他其实爱宝钏,但宥于时代的局限,他只能和大多数封建男人一样,麻木愚昧而又强势地行使着自己的封建特权,逼问一个为他守身如玉了十八年的女子为什么不去死。我为王宝钏而感到不值和寒心。也无法想象当她得知丈夫其实没有死,而是逍遥快活了十八年时内心是如何的百感交集。即便如此,她能怎么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吗?可她已不是相府的三千金,她的丈夫也不再是满心满眼都只有她一个人。他的新妻是西凉的公主,他是那个万人之上的帝王,而她只不过是一个乞丐的妻子。她所能做的只是和其他受压迫的女性一样,默默接受命运的不公,吞下所有受过的苦,当作从前年少无知时的报应。她什么也没有做错,只是希望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希望能够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可这个故事从头至尾受伤的只有她一人。个人的力量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正如躺在病床上绝望而死的黛玉,又一个生命消逝在她成为皇后之后的第18天里。
既然我已经认为薛平贵不值得王宝钏爱,为何我要花那么长的篇幅去讨论这个问题呢?我只是觉得,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任何人说一句话都可能被快速传播,被大众信任。而大多数人也都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群众的情绪是很容易被煽动的,营销号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只是这次中伤的是一个已经消逝多年,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王宝钏,可是下次呢?下下次呢?我们要如何保证言语的武器不会伤害到普通人?这也是网暴泛滥的原因。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众不会想到自己的一句谩骂或是诋毁,会对别人产生多么不好的影响,他们只是人云亦云,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而不加以思考,强势地依据自己的价值观肆意的评论他人的行为,把“平庸之恶”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以为的也不一定是你以为的。希望大家理智开麦,和平友善地探讨问题。不同的观点是用来交流的,而不是用来互相抨击的。以及,夸赞的话可以脱口而出,伤害人的话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再来说说丞相。有人说王宝钏不孝,大可不必。倘若真的不孝,她爹谋反、要被处死的时候她不会救他的。那可不是一般的罪啊,那是谋反啊,不诛九族就已经是万幸了,而且薛平贵刚与她相认,她若不是孝顺,何必替一个十八年来处处刁难自己的“陌生人”求情而触薛平贵的霉头呢?况且他们早已断绝父女关系,就算不求情,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她与她爹三击掌为誓,在我看来还是对封建家庭父权制的反抗。联想一下自己十几岁时和父母吵架,他们强势地要求你必须做什么事,你是不是也会有种“凭什么”的感觉?更何况是要你嫁给一个不爱的人。也别说什么“他爹是为了宝钏好,不想让她受苦”的话。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还是顾及到自己的面子,觉得自己的女婿是个乞丐太丢人。要是真的爱宝钏,怕她吃苦,又怎么会十八年都不去看她,还不许其它人去看她、不让人给她送东西?看看老夫人和金钏她们,这才叫真的心疼女儿和妹妹,时刻挂念着宝钏过得怎么样,担心她受苦,却又不会逼王宝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支持她追求自己的爱情。你说他一时生气不去我能理解,但十八年愣是没关心过一句,还时不时给宝贝闺女使绊子,冷漠得让人怀疑他从来没养过这个闺女,恕我没看出来这爹是怎么爱女儿的。
最近还看到有很多人说王银钏是人间清醒,做的一切也都是为妹妹好。我拜托你们清醒一点好不好?就凭剧里那么细微的几个行为,就能判断出王银钏是真心爱妹妹吗?她阻止王宝钏嫁给薛平贵,本质上和她爹一样,都是担心丢王府的脸面。她多次设计害宝钏,王宝钏受的每一分苦,遭的每一次难,她王银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能是一个“虽然嫉妒妹妹但是真心疼爱妹妹的好姐姐”形象?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啊?
以上是我个人针对这部剧的一些价值观,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发这篇文章没有招惹任何人,理智探讨,勿喷,谢谢。
【复刻贞观】第十七章:疯狂的想法
到底双拳难敌四手,饶是李世民再厉害,在跑避时,也不慎中了山奚族人凌空射来的一箭。
山奚族先前冲在最前面,妄图活捉李世民等人的兵丁,无不被李世民和魏行魏棋两兄弟射杀,有好长一段时间,山奚族兵丁都不近不远地追着,直到方才,有个兵丁身背弓箭,在上万士兵中脱颖而出。就是他的一箭,射中了李世民,射在了他右臂上。
李世民曾好几次在战场上受伤,这一箭虽痛,却没有令他动作停顿。在那人的下一箭射来之前,李世民立刻避身在一处石头后。
背靠石头,李世民这才有机会缓一口气,扭头看向中箭的右臂。那支箭的箭身,就是用普通的树枝削出来的,箭羽的位置,绑的是巨鸟的尾羽,用来捆绑的绳子是极细藤条。他隐约能够感觉到,绑在羽...
到底双拳难敌四手,饶是李世民再厉害,在跑避时,也不慎中了山奚族人凌空射来的一箭。
山奚族先前冲在最前面,妄图活捉李世民等人的兵丁,无不被李世民和魏行魏棋两兄弟射杀,有好长一段时间,山奚族兵丁都不近不远地追着,直到方才,有个兵丁身背弓箭,在上万士兵中脱颖而出。就是他的一箭,射中了李世民,射在了他右臂上。
李世民曾好几次在战场上受伤,这一箭虽痛,却没有令他动作停顿。在那人的下一箭射来之前,李世民立刻避身在一处石头后。
背靠石头,李世民这才有机会缓一口气,扭头看向中箭的右臂。那支箭的箭身,就是用普通的树枝削出来的,箭羽的位置,绑的是巨鸟的尾羽,用来捆绑的绳子是极细藤条。他隐约能够感觉到,绑在羽箭上的箭头,似是与唐军中,那种带着倒钩的羽箭很像。
山奚族人追得谨慎,李世民小心地探头看了一眼,飞快地拔出长剑,将羽箭箭身斩落。
靠在山石上缓了片刻,李世民拿起木弓,虚搭着羽箭现了身形。
李世民没挑好走的地方,虽然山奚族人熟悉林子里的地形,但草木密集之地,对于躲藏也多有益处。
箭筒里的最后一支箭射死了一名侧面追来的山奚族兵丁后,李世民扔了箭筒木弓,手脚迅速地钻进一处草丛里。他暂时未有动作,只是安静地藏着,看着丢失了目标的山奚族人越来越近。
走在最前面的,仍然是那个射中李世民的兵丁,他与身后其他人之间拉开了有八九丈前后的距离。
李世民就是在等他靠近。
他跟得最紧,自然也看得最清楚,目的十分明确地朝李世民这边搜找而来。在他走近的刹那,说时迟那时快,李世民自草丛中一跃而去,趁他尚未反应过来,便利落地拔出腰后短匕,抹了此人的脖子。
好在这一处地方草木茂密,只是即便草木茂密,也因着李世民与山奚族人之间的距离太近,山奚族兵丁虽看不仔细,但却能看到他这一处的人影与动静,尤其林风将血腥味带去了山奚族人那一边。
“在那儿!快追!”山奚族人被彻底激怒,一个个张牙舞爪地倾全力,狂奔向李世民。
李世民麻利地从那人身上取下箭筒与木弓,将短匕别回腰后后,褐色身影又一次钻进林子。
身后是山奚族的箭雨,身前是几乎无落脚之地的密林,李世民此刻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可山奚族人就在身后不远,他为了夺到弓箭,自己拉近了自己与山奚族人之间的距离。
翻过一根横在地上的粗树干与其后的巨大山石,李世民终于有机会试山奚族人的弓箭。挽弓搭箭,箭尖瞄准冲在最前面的山奚族兵丁。
“嗖”的一声,长箭离弦,却停在了那名山奚族兵丁脚前小半丈的地方。
山奚族的木弓因为材质问题,一旦将弦拉得太紧就会崩裂木弓,所以山奚族木弓的弓弦是松的,这也就导致了惯用唐军弓箭的李世民,一时间算不准山奚族弓箭的射程,与施加在其上的力道。再者,李世民右臂中箭,每每挽弓拉弦,都会不可避免地加重伤势。
从山石上跃下,因着李世民几乎要横穿整片林子,故而,此刻的他其实又回到了山奚族大本营的范围。
山奚族酋渠名叫阿会多桀纳,从李世民这处,透过草木缝隙看过去,最高大最富丽堂皇的那一座营帐,就是阿会多桀纳的营帐。
李世民胆大心细,看到阿会多桀纳的营帐的那一刻,一个大胆且疯狂的想法在心中油然而生。他要去刺杀阿会多桀纳。
他要的,不是自己能不能成功杀了阿会多桀纳,而是要让山奚族人出动全部主力军,来追击他。然后,他引诱着山奚族的主力军,到达西南方向的林子之外。那里,将是卢龙军一展身手的地方。
但是,眼下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李世民不是卢龙军的元帅,而只是张仲武手下的一个校尉。他现在的做法,说是自作主张根本不为过。
张仲武也说过,如果出事,他不会派兵来救。让魏行魏棋带回去,一则是为了护他们安全,二则,是李世民想赌一赌,张仲武得知消息后,会带兵至西南方低洼地埋伏。
若张仲武没有带兵埋伏,到时,李世民根本没有退路,要么为山奚族人就地斩杀,要么,被山奚族人所擒。若是张仲武出兵了,虽然这一战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但李世民此举,乃是不将军规军令放在眼里,有功也有过。虽说功过相抵,但照张仲武的性子,李世民估计,自己在回营之后,很有可能会受卢龙军军规处置。
李世民摩挲着弓箭,轻叹一声,嘴角微勾起一抹涩然苦笑。只可惜他不是元帅啊。
他惯于因时制宜,也惯于在军队驻扎之时,亲自出营查探,根据自己之所见,来安排接下来的战术与打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也罢,眼下重要的事,拿下山奚一族。而此时,正是一个极好的时机。错过今日,再想在半个月里拿下奚族,根本不可能。
他闪身藏在树后,再一次挽弓搭箭。
连续射出三箭后,李世民终于掌握了山奚族弓箭的用法与力道。第四箭,一箭射中追在最前的那人的心口。
他夺来弓箭时就已经数过,箭筒里只有十四支箭,如今只剩下九支了。
李世民飞快地搭箭拉弦,八支箭箭箭射倒一人,正好将山奚族队伍里,跑得最快的一支小队,全部射死。趁此时,李世民立刻钻进密林,使出全部气力,身形在林间快如闪电地穿梭而过,十分隐秘小心,几乎不露动静。
他用最快的速度,一边躲避营地周围的巡逻卫兵,一边朝阿会多桀纳的营帐靠近。
虽然此刻是白天,但若是仔细瞧,还是能够瞧见营帐中人的走动的。只是阿会多桀纳的营帐选地极好,周围没有高处,距离茂密的林子也远。从李世民现在的位置看过去,至少得有四五百步的距离,不要说山奚族的弓箭,就是唐军的弓箭,也很难射中四五百步之外的目标。李世民必须离开藏身的密林,下到山奚族营地。
==========分割线==========
【作者有话说】
不控制了,作为虐文作者,控制不住想要虐身的手。没有为虐而虐,虐的程度比起其他几本,简直不要太低哦。大概就是战损受伤一类。
不爱看的下一章就不要点进来了,点进来就不要瞎bb教作者做事,要不然m他个狗血淋头(点头)
公子的家人们:51332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