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兮乐兮
第三章
“那好,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你,为什么要把你流放到这里?”舒人问道,她一直想知道答案,但是上次她一直想问的人还没等她说完问题就死了。
“因为这里是偏远荒芜之地,这是一种惩罚。”
“偏远荒芜。”舒人划出了重点,“凭什么说这里偏远荒芜。”她有些生气。
这里荒芜吗?当然荒芜,巴山楚水凄凉地,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这句诗。
“我们人对于荒芜和繁华的定义和你们不太一样。”庄斯羽说道,她环顾四周,对面的山是黑黑的,没有草木生长,周围的树木大都枯糜不已,更没有鲜妍的花朵,连动物也很少。这样的地方在人的定义里决对称得上是荒芜。
“你别看这里现在好像什么都没有,但一百年前这里可热...
第三章
“那好,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你,为什么要把你流放到这里?”舒人问道,她一直想知道答案,但是上次她一直想问的人还没等她说完问题就死了。
“因为这里是偏远荒芜之地,这是一种惩罚。”
“偏远荒芜。”舒人划出了重点,“凭什么说这里偏远荒芜。”她有些生气。
这里荒芜吗?当然荒芜,巴山楚水凄凉地,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这句诗。
“我们人对于荒芜和繁华的定义和你们不太一样。”庄斯羽说道,她环顾四周,对面的山是黑黑的,没有草木生长,周围的树木大都枯糜不已,更没有鲜妍的花朵,连动物也很少。这样的地方在人的定义里决对称得上是荒芜。
“你别看这里现在好像什么都没有,但一百年前这里可热闹了,对面的那座山是青的,这里的树密密麻麻,夏日里根本感觉不到热,还有漫山遍野的花,从来不间断,一年四季交替着开,可美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叽叽喳喳的,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水里还有好多鱼。树林里面还有鹿、小兔子……”舒人一口气说了很多。
“可是就算是那样,也还是荒芜的,西南乃苍凉之滨。在人的定义里只要人烟稀少,就是蛮荒之地。”
“哼,那你们人类也太自大了,有你们在就繁华,没了你们就什么都不是。”
“这本来就是人的定义呀。”庄斯羽笑了笑。人的定义自然是以人为中心的。
“这里才不是什么蛮荒之地呢,不知道有多少生灵在这里得道。这里可是风水宝地。灵气聚集之所。”
“那是发生了什么?这里变成这样。”
“有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仙君,路过这里,看到这里灵气萦绕,就想据为己有,还自称仙君呢,品性竟如此卑劣。归云大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然后他们就打了起来,最后都负了伤,灵脉也受了损。所以现在就成了这样,这里的好多生灵也离开了。特别是得了道的,没几个留下来的。非要去人间走一遭。人世当真这么好?连我姐姐也为其动心。”
“也没那么好,不过是分人看。”
“怎么说?”
“如果你有权有势有钱,三者取其一,你都会觉得人间很好;如果你平平淡淡,人间也不错;要是你环堵萧然,就不见得会觉得人间有多好。”
“是这样的吗?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我听归云大人说过,有一种人叫隐士,淡泊名利,从不在意金钱名利。虽然看上去好像一无所有,但是乐得自在……”舒人说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仿佛她所称赞的隐士与她有莫大的联系,她极其认同这种人的价值观,对隐士的赞美毫不吝啬,她用尽一切美好的词汇去修饰这种人,将他们的言行举止描绘的高尚无比,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仰慕之情。但是庄斯羽觉得她应该没有见过真正的隐士,那些东西不过是她臆想出来的。正是因为臆想,所以才会那么完美。她这样怀疑是因为她觉得隐士要是那么好,岂不是人人都要抢着去做,可是人们并没有,反倒是抢着去做官。对此她的父亲向她这样解释:“人往高处走。”但是事实证明她的父亲不全对,因为人们还说“登高跌重”,她的父亲应了后面句话。她记得“人往高处走”后面还有一句“水往低处流”。可是有位圣人不是说过“上善若水”吗?为什么父亲不像水一样,非要走到那么高的地方。如果父亲选择水的方式,那么结局会不一样吧。这样看来隐士还真像水。庄斯羽觉得隐士那样快乐,舒人也算得上隐士,因为她只在乎如何在这山水之间乐得逍遥,超凡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