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松的学习笔记之——故事、叙事技巧和戏剧性手法
1
在故事成为故事之前,它先是一场事件。
时间是没有尽头的,往前没有,往后也没有,有人牵出了头,又断住了尾,截出这么一段来,再加以声色演绎,将其唤作故事。单只有头有尾,只能算是事件,有了演绎声色,才成了故事。
有人觉得光是让声色演绎服务于故事还不满意,为了让故事更好看,于是开始用种种声色演绎,再加上过往故事的的精彩桥段,总结成套路,来干涉改造故事。这份套路,就是叙事技巧。
常见的叙事技巧,诸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为了使事件发生的更加集中,不至于出现过多的过渡部分让观众无聊、乏味;诸如一波三折,这是用不断的变化,来增加故事的刺激性;诸如悬念,这是为了让观众的精神更加紧张,牢牢吸引到故事之中。所有的手法...
1
在故事成为故事之前,它先是一场事件。
时间是没有尽头的,往前没有,往后也没有,有人牵出了头,又断住了尾,截出这么一段来,再加以声色演绎,将其唤作故事。单只有头有尾,只能算是事件,有了演绎声色,才成了故事。
有人觉得光是让声色演绎服务于故事还不满意,为了让故事更好看,于是开始用种种声色演绎,再加上过往故事的的精彩桥段,总结成套路,来干涉改造故事。这份套路,就是叙事技巧。
常见的叙事技巧,诸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为了使事件发生的更加集中,不至于出现过多的过渡部分让观众无聊、乏味;诸如一波三折,这是用不断的变化,来增加故事的刺激性;诸如悬念,这是为了让观众的精神更加紧张,牢牢吸引到故事之中。所有的手法都是为了让故事更好看、更吸引人,让观众更加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而刚才举的三个例子,正好映照了戏剧性中最重要的三种特征:集中性,曲折性,紧张性。(戏剧中的戏剧性手法和故事中的叙事技巧,其实是暗通的)
可故事不能单只好看,毫无内容也会让人感到乏味,就像一个漂亮的人如果十分浅薄,也会让人觉得厌烦。讲故事的人,总是有想表达的,而听故事的人,也不是单纯来泄欲的。有内容也不是要有多深度、多深刻、多深奥,从后果上来讲,就是引起观众心理上的、情绪上的、精神上的、思想上的触动,并且不以时间的推移事物的更迭,而失去这份触动,这样的故事就是有内容的故事。
它们的具体实现,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情节,人物,思想。
每个故事都必然有这三样东西,而每一个故事都会有它在这三方面各自侧重的地方,比如《红楼梦》就是重人物轻情节的,《福尔摩斯》就是重情节的,《麦田守望者》就比较重思想。
2
情节,人物,思想的表现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需要着重阐述的。思想的表达依托情节的展现,而情节则需要一个个人物来推动。这其中,剧情常常被认为最不可或缺的,人物可以扁平思想可以浅薄,但没有像样点的剧情就勾不成有趣的故事。连人物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着剧情塑造,戏多戏少,全看剧情需要,即使围绕人物展开也不过一两个人,鲜有红楼梦这样以塑造一个个人物为主,各个形象鲜明性格立体的小说。而剧情有时候也会围绕着思想展开,但这有一个问题,思想表达部分越重,说教意味就越浓,作为一个故事的乐趣也就越少。这一点需要着重探讨,一个有深度表达的好故事,往往与现实之间有自然而然的映照,而不是斧凿痕迹极重,处处透着作者的观点表达。
当故事服务于思想表达的时候,还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故事不像故事,而是像一场精心安排的事件。观众在看这个故事时犹如看一场案例分析,导致过于沉重和索然无味。这点某些方面和现在大多数的商业故事相似,它们把一场事件一个案例的所有信息量排练开,然后简单重组,加入一些戏剧性套路,就变成了一个商业故事。
一点意思都没有。
以至于观众根据已有信息就能推导出下一个信息,继而推导出整个故事的走向,而且由于桥段的套路化使用,故事走向就更好猜了。虽然说故事在成为故事之前就是一场事件,而事件就是信息量的展现,但只是事件就太没意思了。
这就分出了两条路,一条是老老实实讲故事,一条是直接玩弄事件。老老实实讲故事会添加很多作者信息量上的优势,造成信息不对称,让读者只能跟着走,还有利用故事之外的生活经验,来为故事中的戏剧桥段提供合理性等等。(而不是把所有信息量都提前铺垫好,来为接下来的故事走向提供合理性。)玩弄事件这一路,则有,提供非常多额外的信息干扰读者的判断,对信息进行重新打乱排列造成信息不对称,还有把信息藏的极深极潜意识或表现的极自然等等。
当然最低级的手段,就是故事进行不下去了,然后插一段回忆呀补充呀什么的,强行加入信息量来救这个故事。你会感觉,妈的都作者你自己说了算好了。
(除了猜不透结局,沉迷于故事走向剧情展开这一种故事套路,也还有提前知道结局,然后着重于体验这种故事套路。也还有结合起来的,提前知道结局,然后展现过程,到结局之后又还有后续的结局,这几种套路到今天都还常用、有用、有效。)
故事套路的趋势,也是从传统古典的讲故事,越来越多地走向了玩弄事件。玩弄事件更多地直接达成效果,即调动观众的情绪反应、心理反应、精神反应,让观众直接享受故事的趣味,传统古典的写法则注重让观众沉浸于故事之中,更注重给予观众生理反应,即生动感和代入感,那些情绪、心理、精神上的效果是随着剧情前进、人物命运的揭示,观众自身自然产生的。
古典笔法照样是对剧情有设计有取舍的,但是更自然更顺着人的情绪来,做的不留痕迹(在此安利阿城、侯孝贤、理查德林克莱特),相对于后来的效果直接火爆的新式笔法,这样温吞的故事笔法自然会吃亏很多。但同时也因为克制,每一个效果都极到位,给人的后劲极大,有趣如果滥用就平常无趣了嘛。
出新出彩出奇不难,难的是克制。即使套用到后来的新写法也是一样,《百年孤独》里就很克制,那是基于现实的魔幻主义,他写一个人从天台飞走不直接写飞走,而是写晒着的床单被风卷起,床单又卷着她的身体,一同飘向了风中。这种从实感出发给人造成的冲击是极震撼的。连《冰与火》这样的奇幻故事做的也很克制,所有的奇幻元素被非常小心的使用,如同平常世界,而不是大量地依靠奇观的展现。
再回到叙事技巧上来,当戏剧性桥段大量密集地展现,也极易导致故事失真,生活没有那么跌宕起伏嘛。这时候是推到极致变成一场狂欢,还是做好克制和合理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两条路。
3
最后详细讲讲具体的故事技巧。
由于叙事技巧派系过多过于庞杂,戏剧手法则较为系统,在此就以戏剧性手法为例集中讨论。
最早听到对于故事的要求,一个是作文课上的起承转合,一个是剧作课上的“戏剧性一言蔽之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起承转合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外加一个衔接“承”,远没有它听起来那么高深复杂。至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则只是对一些戏剧手法作要求,如反转、设伏、巧合、突转、发现等,并不适用于所有戏剧手法。除此之外,常见的戏剧手法还有:
冲突、矛盾、悬念、结构、铺垫、误会、预示、夸张、重复、反衬与对照、潜台词。
其中冲突是西方戏剧的核心,也是现在各种故事的惯用套路。它用人与人、与内心、与环境的冲突,作为故事的第一推动力,以解决、化解冲突推动剧情,以冲突的结束作为故事结局。同时通过人物在面对冲突时的表现,展现每个人的性格。这种故事模式至今仍是主流套路之一。
至于其它戏剧手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实在太难写了,复杂,庞杂、累……先梳理到这,以后再开一个具体写吧!!
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征集人气投票活动已于6月28日24点正式结束。
感谢每位参与的LOFTER创作者,以及为作品投票支持的用户。
恭喜以下作品在人气投票中成为TOP 10人气优胜:
@LETHE黎西 ...
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征集人气投票活动已于6月28日24点正式结束。
感谢每位参与的LOFTER创作者,以及为作品投票支持的用户。
恭喜以下作品在人气投票中成为TOP 10人气优胜:
@moModa摸摸大 作品地址:68号作品
@moModa摸摸大 作品地址:90号作品
LOFTER的首批创意笔记本将优先从以上人气优胜作品中选取并制作,在与作者沟通并确认合作协议后公布最终结果。
同时,本次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征集的投稿作品创作水平远高于预期,因此经商议后决定,扩展LOFTER创意笔记本规划,在和作者沟通合作协议的前提下寻求更多商业合作形式。
郑重声明:
LOFTER在合作中确保各位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取得报酬权、作品使用知情权等权益。
详情请联系LOFTER绘画领域官方帐号 @提香
===========================================
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人气投票开始啦!
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征集活动已于6月20日24点正式结束。
LOFTER在作品热度与笔记本封面适合度、作品内容创意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筛选首批入围作品,共一百份,并将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的最高决定权交给您,请踊跃投票支持您喜欢的作品吧。
戳这里支持喜欢的作品:LOFTER创意笔记本封面人气投票
投票时间:6月24日0点至6月28日24点
投票规则:每个账号每日可为同一作品最多投50票,不限制作品数量。
LOFTER优先与作品进入前10名的作者签订笔记本定制合作协议,同时希望能借此发现了更多LOFTER绘画领域达人,并与诸位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福利:我们将从参与投票的用户中,抽取20名,送上LOFTER创意笔记本套装一组。
同时,推荐并点赞本篇博客也有机会获得LOFTER创意笔记本套装一组。
声明:LOFTER保证各位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取得报酬权、作品使用知情权等权益,并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亲爱的用户:
展信愉快。
LOFTER即将迎来自己4周岁生日,祝我生日快乐。
所有的新朋友们,老朋友们,我们不早不晚,在这里,跟你们说一句,hi,你好。
我们创造LOFTER这款产品,是源于一个美好的初心——生活中处处都是创造,手机里的一张照片、一道甜点、一处风景、哪怕是镜子中自己的笑脸,都是创造生活的一块材料,我们用这些材料创造出自己的理想国。
4年来,越来越多懂生活的人在LOFTER创造了他们的理想国,我们乐于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人们走进另一个人的理想国,体验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发现原来只要不忘初心,我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精彩。于是,有相似志趣的人在这里成为朋友,分享生活的美好。...
亲爱的用户:
展信愉快。
LOFTER即将迎来自己4周岁生日,祝我生日快乐。
所有的新朋友们,老朋友们,我们不早不晚,在这里,跟你们说一句,hi,你好。
我们创造LOFTER这款产品,是源于一个美好的初心——生活中处处都是创造,手机里的一张照片、一道甜点、一处风景、哪怕是镜子中自己的笑脸,都是创造生活的一块材料,我们用这些材料创造出自己的理想国。
4年来,越来越多懂生活的人在LOFTER创造了他们的理想国,我们乐于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人们走进另一个人的理想国,体验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发现原来只要不忘初心,我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精彩。于是,有相似志趣的人在这里成为朋友,分享生活的美好。
从“如果不把创作记录下来,灵感会是多么孤独”,到“每个人的理想国”;从与作者合作设计的纪念版明信片,到即将出版的手机摄影书《只属于我的视界》;从欣赏PC上漂亮的模板,到睡觉前捧着APP看美图。
4年可以做好多件事情,也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LOFTER一直致力于,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做到极致的好。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么LOFTER的理想国,就是喜欢你的喜欢,热爱你的热爱,并且,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你的热爱。
感谢这4年来,有你一如初心,相随相伴。
也期待,下一个4年,能够继续得到各位的厚爱。
【今日推荐】一句「好好吃饭」是家里长辈最常叮嘱的。于是再看到那些家常便饭,总会觉得这一蔬一饭皆有灵魂,与爱的温暖,家的味道紧紧缠绕 。@磕马路牙子上会卡秃噜皮 的食物有治愈的力量,那些深沉的爱细碎地掺拌在日常的一蔬一饭,是温暖的无限循环。妈妈烧的鱼,爸爸的红烧肉,奶奶的茴香饺子,爷爷的西红柿鸡蛋面交织成童年记忆中厨房的味道。
戳→_→关注 @磕马路牙子上会卡秃噜皮
【今日推荐】一句「好好吃饭」是家里长辈最常叮嘱的。于是再看到那些家常便饭,总会觉得这一蔬一饭皆有灵魂,与爱的温暖,家的味道紧紧缠绕 。@磕马路牙子上会卡秃噜皮 的食物有治愈的力量,那些深沉的爱细碎地掺拌在日常的一蔬一饭,是温暖的无限循环。妈妈烧的鱼,爸爸的红烧肉,奶奶的茴香饺子,爷爷的西红柿鸡蛋面交织成童年记忆中厨房的味道。
戳→_→关注 @磕马路牙子上会卡秃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