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渊旺】《讹土诡雨》1. 风起云涌
-原作:道诡异仙
-角色:诸葛渊/李火旺
-简介:暴雨将至,一路同行的李火旺和诸葛渊来到了一个万分诡异的村落。
1. 字数五万,共十四章。
2. 是原作向打怪故事,可能不够癫,就随便看看吧。读着也许会有点凉飕飕的,但不管怎么样,我写的总不可能比原作还哈人,应该也不用多说什么。
3. 本文的渊子哥是活的。文中不会过多涉及心蟠的特性,可当作事件在大齐和大梁同时发生。
1. 风起云涌
“……于是,大齐皇帝齐恒这才一统了天下,平定社稷,换得九百年安稳太平。”
诸葛渊讲到这里,长长叹了口气,那柄扇子在手掌中点...
-原作:道诡异仙
-角色:诸葛渊/李火旺
-简介:暴雨将至,一路同行的李火旺和诸葛渊来到了一个万分诡异的村落。
1. 字数五万,共十四章。
2. 是原作向打怪故事,可能不够癫,就随便看看吧。读着也许会有点凉飕飕的,但不管怎么样,我写的总不可能比原作还哈人,应该也不用多说什么。
3. 本文的渊子哥是活的。文中不会过多涉及心蟠的特性,可当作事件在大齐和大梁同时发生。
1. 风起云涌
“……于是,大齐皇帝齐恒这才一统了天下,平定社稷,换得九百年安稳太平。”
诸葛渊讲到这里,长长叹了口气,那柄扇子在手掌中点了两下,方才忧心忡忡地继续道,“可现如今,太后为了把持朝政,居然把那早夭的英慧皇帝给炼活了。泱泱大齐,竟然走到了让一具行尸走肉的傀儡当皇帝的地步,如此大逆不道!李兄,你说说看,这岂不是乱世之兆,说明祸乱将起,百姓的安稳日子快要走到头了么?”
李火旺本在两眼放空地驾着车,听到“李兄”这个关键词,他下意识点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
诸葛渊似乎早就知道李火旺没认真听他讲史,得到敷衍的回应也不恼,只是无奈一笑,掀开车厢的帘子,探出身子向天边堆积的云层看了一眼,道:“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李兄,看这天色,说不准什么时候大雨就来了,现在时辰也不早了,我们不妨先找个村子,借宿一晚吧?”
“要下雨了?”李火旺一怔,奇道,“诸葛兄,这你也看得出来?”
“这是自然,正所谓‘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世间大多数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观星看相,皆是由此而来。”诸葛渊微微一笑,回答时语调温煦,将其中的道理娓娓道来,“天气变换,便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类。莫说是我,就是没上过学堂的田间农人,也会通过经验来观察周遭的变化,好比蜻蜓低飞,蚂蚁垒窝,这就是要下雨了。”
李火旺恍然大悟:“这我知道,还有蚯蚓会从土里爬出来!”
“正是。”诸葛渊赞许地点头,又向前方的地势看了看,“李兄,我观此处的山水走势,东南边不远处便该有人丁聚集之地,一会儿若是遇见岔路,我们便向那边去吧,多半不会走错。”
听见这话,李火旺颇为振奋,赶紧拽了拽马车的缰绳,催促马儿加快速度。听着马蹄子在路上踢踢踏踏的声音,一时感慨,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诸葛兄,你懂这么多东西,有你在真是太方便了。”
其实倒不只是方便,更多的还是安心。
李火旺在这个世界待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可他在现实那边,只是个高中都没能读完就进了精神病院的普通学生,日常生活能用上的知识本就不多。更别说,在这个疯疯癫癫的世界里,很多所谓的“常识”都跟邪祟有关,现实里根本不可能会有。
从在清风观里开始,他就无数次吃亏在没有“常识”上,只能旁敲侧击地询问旁人,不知为此上过多少当,受过多少骗。
问别人问题,莫说既要小心被骗,还有暴露心素身份的危险,就是问得太直白,被人用看傻子、看癫子的眼神看待,也够让人难受的。李火旺活下去都难,倒可以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但再怎么说,他也能感受得到别人对他的态度。
现在有了诸葛渊,这些都不成问题了。诸葛渊就像是学识最为渊博的学者,性格随和,语调温和,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知道得比别人多就洋洋得意,更不会笑话其他人无知。不管你问他什么,浅显还是复杂,好像都没什么区别。他若知道,就会耐心解答,他要是不知道,也会坦然告知,不会胡乱编造。
跟诸葛渊待在一起,李火旺难得能感受到一种安心感。倒不是说在诸葛渊身边就没有危险,可以放松警惕,而是因为,身边有个值得信任的可靠朋友,终归算是慰藉,好似前路漫漫,再不必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恶意。
听到李火旺兴冲冲的话语,诸葛渊施施然坐回车厢中,折扇一开,笑道:“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小生才疏学浅,有能帮得上李兄的地方,我也很是高兴。”
李火旺听懂了后半截,又感动一次:“诸葛兄你就别谦虚了……你要是都才疏学浅了,那岂不是人人都是文盲?”
诸葛渊笑盈盈道:“好吧,既然李兄执意如此高看,想必也很乐意听学富五车的小生讲大齐历史吧?”
“呃……”李火旺卡了壳,一根触手及时地从李火旺的衣襟里钻了出来:“爹,什么是文盲?”
有李岁误打误撞的解围,李火旺松了口气,敷衍道:“不好好看书的就是文盲。”
李岁想了想,在李火旺眼前晃来晃去:“我每天都好好看书,我不是文盲。”
“的确十分好学,李兄养了个好女儿啊。”车厢里传来诸葛渊的轻笑声,“李岁姑娘,你想不想知道大齐是怎么来的?”
-
马车在路上行了不久,果然见到一条岔路。
这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太阳还没落山,却被浓云遮得严严实实。厚密的乌云缓缓翻滚着向下压来,野外没有城镇里的房屋遮挡视线,更显得黑云压顶,遮天蔽日。
大雨将至,气压很低,迎面吹来的风也十分潮湿闷热。一路上李火旺的心情越来越压抑,总觉得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他拽着马绳驶上东南方的岔路,转过一个山头,果然隐约看见,远处有房屋院落。
“能看见村子了!”李火旺精神一振,抬头看了眼压得越来越低的乌云,干脆从怀里掏出两张纸符,在往马腿上贴之前,好歹冲着车厢里提醒了一句,“诸葛兄,咱们要加速了,你坐稳!”
说罢,便将符纸往马腿上一贴。那马儿仰天一声嘶鸣,不要命地往前狂奔起来,带着马车向前冲去,在土路上颠簸得歪来倒去。
诸葛渊饶是听见了李火旺的提醒,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身子一歪,脑袋在车厢里嗑了一下,好容易才坐稳了,无奈道:“好,好……李兄,其实不用这么着急,我刚刚算过,这雨还要好一阵才会下下来呢……”
“没事,咱们早些到村子里,也好早些休息!”李火旺好似完全感觉不到颠簸一般,驾着马车一路狂飙。
村子越来越近,隐约能看到田地间有人影绰绰,弯腰劳作,村头的草地上,也有些孩童蹲在一起玩耍。
乌云仍在翻滚聚集,还没有开始落雨。看来是赶上了,李火旺松了口气,可不知为何,脑子里的那根弦仍是紧绷着,他稳稳坐在狂奔的马车上,警惕地向四周看去,忽然间,他发现哪里不对劲了。
“嗯?这田是怎么回事……”
苍蜣登阶后他的五感越发敏锐,视力远超常人,此刻隔着老远,李火旺微微眯眼,便能看见田地里的作物全都东倒西歪,杂草丛生,竟是一副久未打理的模样。杂草之中,一位农妇正戴着斗笠,背着藤编的篓子,俯身在田里捣腾着什么。几片田地之中,还有不少像她一样的农人,各自隔得老远,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动作着。
再仔细一看,就连村口草地上的孩童,居然也是在学着大人的模样挖土!
“怪了,这田地荒成这样,那些人肯定不是在劳作。”李火旺握紧了缰绳,眉毛皱在一起,“既然不是劳作,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怎么了,李兄?”听到李火旺的自言自语,诸葛渊用折扇挑开帘子,从车厢里探了出来。他在颠簸中小心地扒着厢门,向前面看过去,辨认了片刻,继而面色一沉,“李兄,这村子不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