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指间沙 指间沙 的推荐 silence-lan.lofter.com
喓喓草虫

笔·记(二)

隔了一两周,陆续整理出来这些关于欧美品牌Parker、Lamy、Noodler's、Montblanc、Pelikan的杂感。

所有笔的写感评价都是私人的。以前偏爱细尖,所以对欧美的兴趣很小。但等深入了解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与国产笔、日笔相比,欧美的品牌,品牌文化的分量,一下子多了很多,有些部分的区别度,也变得相对更大了:百利金永远是那种活塞的样子;lamy的那种怪怪的笔夹也一眼能认出来,等等……

【派克 Parker】

■Parker Duofold
■Parker Duofold Pearl and Black
如果论钢笔的历史,水人(waterman)、派克这两个品牌,都是历史...

隔了一两周,陆续整理出来这些关于欧美品牌Parker、Lamy、Noodler's、Montblanc、Pelikan的杂感。

所有笔的写感评价都是私人的。以前偏爱细尖,所以对欧美的兴趣很小。但等深入了解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与国产笔、日笔相比,欧美的品牌,品牌文化的分量,一下子多了很多,有些部分的区别度,也变得相对更大了:百利金永远是那种活塞的样子;lamy的那种怪怪的笔夹也一眼能认出来,等等……

【派克 Parker】

■Parker Duofold
■Parker Duofold Pearl and Black
如果论钢笔的历史,水人(waterman)、派克这两个品牌,都是历史悠久,源于美国,而后变成法国产地的。但是,我对水人和派克却不熟悉——如今水人和派克已经算是一家公司的下属品牌,在国内专柜也是并起而坐,但至尊、海韵,或者老一点的型号,都比较陌生。而对派克,除了小时候父母口中的好钢笔这点印象外,其实也不了解。
曾经摸过51的好几款老笔铅笔,钢笔。隔了五六十年,还能上墨,还能顺滑的书写,不由得佩服那个时候的工业技术。但是,都没有做过图鉴。图鉴上,便只有两款派克豆腐了——派克Duofold,俗称派克豆腐系列,诞生于1988年,为了纪念派克的100周年,才有的一个系列。按照产地、年份,豆腐分为箭标、桃心,有英产、法产等区别。
朋友给我试写的幻黑和棋盘格,一个是飄带,一个是桃心。幻黑的线条独特,棋盘格的蓝色很美。从笔身的工艺来说,都是很舒服的。至于写感来说,也许是因为粗尖的缘故,稍稍有点不能驾驭,感觉有点软滑。于是作罢。

【凌美 Lamy 】


■lamy Al-star 恒星

■Lamy safari 狩猎者
■lamy joy
作为一个来自德国,偏向现代工业设计的品牌,lamy给人的感觉,是整体上的现代感。无论是狩猎还是恒星的独特笔夹、笔身设计,还是焦点、2k的独特造型,lamy的整体印象,都是比较偏向简洁而不是繁复的。
最简洁和省事的事情,就是lamy的笔尖了。从低端的恒星一直到高端的金笔,除了暗尖的lamy 2k系列,其笔尖都是通用的。所以,我也能把一只14k的金尖,拆到一支恒星上当日用。而且这种拆卸不用什么专门的工具,只要拔就好了。
有一阵子,非常喜欢lamy系列的钢笔,对lamy的熟悉,也就经历了不同的方面。
Safari和恒星,就是两款外貌造型非常相似,但是笔身材质不太一样的钢笔,颜色鲜亮,笔夹特别,在学校里,也特别好认。狩猎以ABS塑料材质为主,优点是颜色众多,缺点是并不耐磨——拿出来写个没几天,笔身上就有不少毛痕或是其他的小东西了。而恒星的英文名是Al-star,最早是因为笔身以氧化铝材质为主,才有“Al”的名字。而star,或许是因为带着金属光泽吧。这两款的重量上,恒星稍重,笔握稍粗,是我日用书写最常用的笔之一。
第一支lamy,是在我摔了一支英雄的时候入的。那时候狩猎的限量还不算高得离谱,而且觉得lamy的蓝色墨水还挺好看的,就入了支白色的——经过了两三年,白色的笔握都有些许的发黄,笔尖也磨合得比较软,真的陪伴了我很久。后来,因为彩墨的缘故,喜欢一支钢笔配一个墨水,这种执着的喜爱,基本上当年限量款都会购入。直到发现,狩猎老款有着多到数不清的限量颜色,各种复刻和重出,(有的差别仅仅是顶帽的不同。)老款的价格又不断涨价,对早期的老款,便渐渐解毒——与其执迷于不同的颜色,倒不如放下来,就好。
另外,lamy中我很喜欢的是lamy joy的设计。之前看国外艺术家用joy画速写,加上测评中对其的笔杆的平衡性大家赞赏,于是我也尝试使用了。如果要追求写感的轻盈,那joy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笔握并不细,但是笔身的配重上基本偏向笔握。这样在绘画的场合,特别适合速写。很难想象,如果握着一个笔尾是铜活塞的钢笔,去画各种各样的线条。那些钢笔,适合日常写字,但不一定适合速写。另外,和Safari相比,黑色红顶、白色红顶、黑色黑顶的几款,笔帽设计都是圆顶的,显得特别呆萌,也是给它一点点加分吧。
其余用过的lamy,有studio系列。一度对之非常感冒。但后来因为金属笔身稍沉,总是不能速记,所以渐渐解毒。而lamy 2k、焦点却始终没有购入。焦点和百乐的capless,都是以无笔帽设计而在整个钢笔界都独树一帜的。但焦点的笔身太沉,比起capless重了很多。我不是很喜欢太重的钢笔,就算了。
值得说的,是lamy的14k的金尖,可以单独买到的。也是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尖。刀锋的笔尖,在书写中文上有着特别的写感。非常适合我自己。比起lamy钢尖的硬、圆,lamy金尖还是非常适合写中文的。在这之后,我见过繁复的双色雕花笔尖,也见过漂亮的沙漏笔尖,还有各种换着样子的鸟的笔尖,回过头去再看Lamy的双色尖,简单的中缝,直线而不是流线型的笔尖设计,与所有的lamy笔尖通配。这样的易换性,让它轻易地成为了我的不二选择。

【鲶鱼Noodler】



■Konrad 6#
■Konrad 6#
■Noodler's Flex Creaper 2#

如果说lamy的设计代表了某种程度上的现代的话,那鲶鱼这个品牌的钢笔,则可能是个后现代的产物:当然,鲶鱼作钢笔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说后现代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我说鲶鱼是后现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鲶鱼对各个系列的其名方式:谁能告诉我:那个又粗又胖的笔,和Konrad之间的联系?那另外一个Ahab是什么意思?随手找一个鲶鱼的彩墨名字,阿帕奇的晚霞、列克星敦,燃烧罗马、陆军上将、中途岛、飞虎队、秦始皇 ……这哪跟哪呀?

如果说后现代的表征,就是一种稀奇古怪的隐喻方式,将符号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话,那鲶鱼绝对符合这种方式。不是说对美国文化不了解,可当你知道Konrad本来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任总理,他的时代钢笔活塞技术达到极致。尽管鲶鱼的这款钢笔没有一个组件来自德国,但它和Konrad时代的工业设计理念一致,所以命名为konrad——不觉得很绕么!至于Ahab,是《白鲸》中的主人公。相对来说,阿帕奇的晚霞、燃烧罗马都比较好理解了。阿帕奇是印第安人的部落,他们的晚霞是橙色的。而燃烧罗马则是紫金变色的。就是燃烧的颜色感觉吧……

当然,最早知道鲶鱼,决不是它的钢笔,而就是它的彩墨。那时候,找一款防水的墨水,我在国外网站上翻着测评。看到lizsteel介绍到永恒黑、黑暗之心、列克星灰等,评价都不错。那时候还不太注意彩墨的速干能力、堵笔,就慢慢知道鲶鱼系列太多——防弹、普通,太奇怪了。

鲶鱼的钢笔,则是因为软尖而知名。共同的特点是:臭(有味道),软尖,廉价的活塞。

从笔身材质上来说,普通的creaper系列,以及ahab系列,都是丙烯酸。这是一种有味道的化学材料,几乎所有经手过这支笔的人,都会对这支笔的奇怪味道深有印象。而Konrad系列则好点,是Acrylic 笔身,也就是俗称的亚克力材料。通透性比较好,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在活塞部分,仍然有味道。

从笔尖上说,鲶鱼笔尖,按照大小,目前有2#和6#两种。按照用途,有软尖,普通硬尖,以及音乐尖等等——但最常见的,也就是软尖(soft nib)。在现产钢笔中,这是最便宜的软尖钢笔了——如果用通俗的话说,软尖的设计,就是容易劈叉,能写出丰富的粗细变化。而2#和6#相比,个人觉得2#更容易劈叉。如果是正常用力的大小,笔尖变化不是多大,粗细上,也跟0.5的中性笔大抵相同。如果要用写中文,爬格子问题不大。但如果用力的话,能写出丰富的粗细、墨水浓淡变化。在笔尖打磨方式上,多少是偏圆头打磨,下笔较滑。当然,可能是为了圆体的圆转,不容易出锋、写折笔,但是画速写的线条、英文书法,倒是可以考虑。

从活塞上说,跟鸟和龙的顺滑的活塞,noodler无论是价格还是手感上,都有不小的差别。但毕竟这是活塞上墨嘛。Konrad的活塞,尾部是个小帽子。拧开帽子后,上墨是反方向旋转。而2#的Creaper的上墨,是正常的旋转方式上墨。(同时,Creaper还可以带着帽子,连带着旋转上墨!)。

感觉鲶鱼是个优缺点并存的品牌:廉价的材料以降低成本,但表现力独特的软尖又在现产钢笔中独树一帜,而活塞和通体透明、粗尖的丰富变化,使得它很搭配自家的各种彩墨。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不妨碍这是一个适合彩墨的后现代钢笔:尽管活塞很涩,但可以全部拆解,一直拆到笔尖、笔舌。手动调节笔舌和笔尖的相对位置可以控制出墨量,等等。都是写英文,或者是画速写,以及消耗那些用不上的彩墨的好去处-v-。



【万宝龙Montblanc】



Montblanc 如果拆开来,本来就是mont blanc.mont是山。blanc就是勃朗峰。主峰高4880,所以笔尖上都是标志性的4880的纹样。
龙的基础系列,是大班系列。常见的149,146,145,144等系列,最后的位数,和笔尖大小有关。149是传说中的五大之一,笔身肥大,笔尖的花纹精细,俗称肥龙。145、144则是墨囊和上墨器上墨。这两支携带都比较方便,但是笔握稍细。
146则是一款活塞上墨的钢笔,也是目前的最爱之一。第一次尝试的146,是14k现产双色,很喜欢它的笔尖打磨方式,俗称刀锋(直到现在,我都不习惯鸟的现产,太滑,写不出锋)。笔尖控制游刃有余,一气呵成写行楷和楷书都很舒服,记笔记也极顺滑。随后,作为细尖控,我也尝试过14c EF,18cEF,14k 单色EF和T舌EF——从笔尖上看,我遇到过的14c极细,爬格子很舒服。透明栅栏,显示出历史的悠久。而18c的笔尖铱粒修长,漂亮极了,但是看着笔尖纤细,下水却有F一般,出笔的时候流畅舒服。14k单色也是一支老笔,塑料活塞,配上了永恒灰,画画的时候,弹性变化很舒服。但广受好评的T舌,我却遇到过好几个像胖头那样的打磨方式的笔尖。下水和写字的时候,并不算喜欢。到了F和M笔尖,龙仍是刀锋打磨,但有时候会挑角度,飞白反而比EF多。(龙的笔尖,唯一的麻烦就是换笔尖吧。很想给好看的笔身换一个合适的尖吧。却没有拆尖的勇气。)
从活塞上,用过的龙的活塞,相对来说,都比较涩,并不如百利金那么顺滑。老款的146笔尾是塑料活塞,配重很轻,但现产的都是金属活塞,感觉会略沉。但整体的笔身粗细、笔握感觉,都是相当舒服的。
龙让人称道的,其实并不是基础系列,而是许多基于大班系列的特别系列:名人、文豪、赞助人,等等。在这些方面,龙的设计都格外有这个奢侈品牌的艺术设计感——从某种程度上,这已经超越了书写,进入艺术设计(design)、手工艺(craft)的结合:手工打磨的笔嘴是一回事,精致的笔身设计是另一回事。那些在文化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被幻化成不同的笔杆设计,各样的元素,组合成一支钢笔的各个部分。比如说,普鲁斯特的笔尖上,镂刻着沙漏时钟,这代表着“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科罗迪的笔尖上,雕刻着一只蟋蟀,而笔夹上用一个小螺丝去象征着匹诺曹的长鼻子,栩栩如生的匹诺曹、仙女,也作为浮雕呈现在笔帽上。至于达芬奇,整支笔杆上,充满着各种精密的机械齿轮,特别是笔尾的活塞设计,极其精致。还有前两年的米兰公爵的那支赞助人,花纹来自于蒙娜丽莎的衣服的雕饰,真是把元素的应用、灵感的组合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注定了这些系列的钢笔,无一不是售价高昂。这两年的价格又高,也就只能在各种产品手册和清单上浏览,饱一饱眼福罢了。
多年以来,在钢笔界仿佛就一直有龙鸟之争:两个同时源自德国的品牌,一个富有艺术气息,一个长于笔尖和活塞的精密设计。在我看来,可能是因为龙的品牌中,渗入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和设计元素,让我在龙和鸟的比较之中,更倾向于龙的设计,现产笔尖也是喜欢龙的,鸟的胖头我实在喜欢不起来)。


【百利金Pelikan】


■M620 Chicago
■M400 HM 单胡
■M800 PF M
■M400 M 双胡
■M620 Athens
百利金钢笔的英文就是pelikan,意思就是鹈鹕鸟。鹈鹕鸟是欧洲的一个王族的标记,百利金以此而作为印记。所有的百利金的钢笔,一般都会有个鹈鹕做标志——这也是百利金被俗称鸟笔的最主要缘故吧。
我对百利金的熟悉,最早是因为墨水。在那个时候,三四十一瓶的墨水还比较贵。但是,在彩墨还没有大量流行的时候,百利金提供的棕色、绿色的墨水,流动性、颜色稳定程度都很高,于是就成了我的不二选择。而其实,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的百利金,其墨水至少可以上溯到很早以前了——见过老版的笔台墨水,真是很好看的。而这两年主打的逸彩,容量也很大,不过尽管是限量,但并没有龙水那么火爆。
真正去熟悉百利金的钢笔,则是很晚的事情。在第一次笔聚的时候,百利金和万宝龙各占半壁江山,还有不少犀飞利和派克。而lamy之类的女生最爱,根本排不上名次,这让我认认真真去查了下百利金,去了解百利金王国的钢笔(其实,在迷恋白色钢笔的时候,就看到过白乌龟M400了,但是,棕色的笔筒一点都不好看——看着好像一支笔断三截诶!)
百利金的笔帽,都是平顶的。天冠上有的就是百利金的鹈鹕鸟。不过按照顶的工艺的不同,还有雕刻、金属蚀刻之类的差别。笔环也似乎是反映年代和型号的标志。主要的系列,钢尖有M100,M200系列,金尖则是M400, M600, M800,M900,M1000等不同的型号,每个型号下还有不同的副系列:也就是基于这个型号的一些特殊系列,比如透明示范,银帽子,城市系列,各自有独立的系列编号。
上墨方式上说,百利金基本上都是活塞上墨的——活塞真是百利金的长处,顺滑,非常好用。
但在笔身设计上,百利金并不算出彩。大部分都是各种长条。(比如今年新出的M600粉色被缩略成——粉条-3-)。笔的设计变化比较小。比起龙的限定款丰富的笔尖、笔夹甚至是笔杆的造型,百利金基本上还是在套筒的花纹上作变化(当然,七大奇迹那种奇葩的设计也是有变化的……但是这样的设计真的不多):奢华的莳绘、精致的银雕(萌萌的猫脸,狩猎主题、协奏曲,还有神兽……)、还有城市系列的树脂笔杆,有各种斑纹、长纹、螺旋纹的图案,在百利金里,算是很漂亮的。
说起来,百利金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笔尖的丰富——各种不同的型号可以互换,是百利金可玩性最大的地方——龙的笔尖不敢拆,百利金的笔尖是随意可替换的。HM, PF, 单胡,双胡,双小鸟,单章,双章,胖头兰花……各种奇怪的组合,给了这些笔尖和笔身无数种可能。(当然,现产的胖头下水大到丰沛,实在不是EF的感觉)。给我的M800找笔尖的时候,才知道缘分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有意思,但很累人。


【925银的碎碎念】


■MB Proust
■Pelikan concerto

这两支不多说了,纯属于925纯银+精致的笔杆设计的碎碎念。。。。
普鲁斯特俗称老普,是每次笔聚基本上都能看到的。笔杆并不太长(甚至比146短上5mm),纯银的笔身上有精致的雕花,笔尖上是标志性的沙漏——人们每每以这只钢笔,与最早的赞助人,一支同是纯银的美第奇相比。不过,因为是初代赞助人系列,美弟奇连笔帽都是纯银的。手工雕花,要比老普更漂亮点。遗憾的是,洛伦佐的笔尖,除了心形的墨孔外,与普通笔尖并无二致。所以,我更喜欢看后来的各种限定款笔尖。这支,真是很毒很毒的钢笔了!

喓喓草虫

笔·记(一)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也从简简单单地喜欢写钢笔字,变成寻找一支适合自己的钢笔。

从国产的渣品控中,我转向日系的日用钢笔,再到在不经意间,感受欧系钢笔的书写体验。虽然接触的并不算多,但几次笔聚,与朋友的交流,也摸到了一些有代表的钢笔。自己对钢笔的找寻,也经历了标准的变化:追求过外貌的颜值、迷恋过不同的笔杆材质,也执着过笔尖的明尖暗尖、打磨方式,又对金尖含金量、软硬反馈、书写体验的不同,有过偏执和释然……

明明知道,钢笔这种水深的东西,太多东西是与书写体验这种私人化的标准在一起。而工艺精度、生产年代的变化,甚至让同一型号的量产钢笔,有着现产和老笔的差异。既然是私人化的东西,好多东西,是颇难评价、...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也从简简单单地喜欢写钢笔字,变成寻找一支适合自己的钢笔。

从国产的渣品控中,我转向日系的日用钢笔,再到在不经意间,感受欧系钢笔的书写体验。虽然接触的并不算多,但几次笔聚,与朋友的交流,也摸到了一些有代表的钢笔。自己对钢笔的找寻,也经历了标准的变化:追求过外貌的颜值、迷恋过不同的笔杆材质,也执着过笔尖的明尖暗尖、打磨方式,又对金尖含金量、软硬反馈、书写体验的不同,有过偏执和释然……

明明知道,钢笔这种水深的东西,太多东西是与书写体验这种私人化的标准在一起。而工艺精度、生产年代的变化,甚至让同一型号的量产钢笔,有着现产和老笔的差异。既然是私人化的东西,好多东西,是颇难评价、形诸文字的。但却总想,在遇到过那么多支钢笔之后,用钢笔记下它们的尺寸形制,用淡彩描绘不同的外貌,也用文字,记下一些与他们相逢、值得回忆的故事。 


【本编】

英雄-百乐-写乐。

 

【英雄 hero】
关于我的钢笔记忆,是一支从初中以来,一直伴我的英雄国笔。


暗尖,顺滑。修长的笔身,现在握起来会觉得略细。
大小和662相仿,笔顶的英雄梅花标志,九对羽毛的笔夹设计,纯蓝色金属漆面的笔身,讨厌的橡胶墨囊。岁月已经在这只笔上,留下不少的磨痕,橡胶墨囊因为长时间的染色,渐渐变成发黄的底色。笔身上不知是否有过的型号标注,今日已经不见踪迹。我还有一只写着财会特细662的暗灰色钢笔,与之粗细一致,笔身相仿。唯独蓝色笔顶的天冠,是黑色雕刻的英雄。而灰色笔顶的天冠,是白色雕刻的英雄。据说,这个粗细的笔,英雄曾经出过好几个型号,前后交替,以迄停产。所以,它的型号究竟是何,如今并不知晓。
印象里,那时候的钢笔并不贵,这只型号是5元一支,因为老妈怕我写坏、弄丢、以及在学校里写断墨(事实上这也是经常的事情),一买就是一整版,大约有十二支一打的样子。而在一大堆笔之中,经过了长期卓绝的磨合,也唯独这只好写。从初中到如今,那支笔伴我跨过中学时代、大学时代的钢笔,笔尖很细,刷题甚善,就连后来在书上作细字笔记,也是非他莫属。
直至今日,人们在追溯老国笔的好的时候,也不免唏嘘感慨。其廉价钢笔的品控,永远让人诟病。好写的绝对是廉价利器,差的却手感不佳,总需几经磨合。幸而,浮动在日用神器与渣品质之间的英雄,并不太昂贵,在能开盖试写的文具店,我也会从架上的十余支笔中,挑出一支在纸上试过买下,带着售货员的鄙视的目光扬长而去。
至于和英雄钢笔尖的悲欢离合,也就往往是各式各样的no zuo no die:曾经心爱的不知名的白色英雄暗尖笔,因为弄丢笔袋而不再找到。曾经写得顺手的一支红色金属笔身的钢笔,在一次垂直落地中,摔坏了笔尖……而由于型号众多,我现在都不知道,那些钢笔是什么款式了!
另外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则是一支我至今不知道确切型号的暗尖钢笔——带着标志的金属笔帽,箭标笔夹,暗黑色的塑料笔身,暗尖设计,其貌不扬,大人们口中的“包头笔“。这是小时候父亲伏案书写时用的钢笔。
父亲写字,总是爱用那支钢笔,配上碳素墨水。无论是卷子签名,作业签名,还是学校简简单单要求的家长回执,还是家里的那些记账本,父亲永远是用那支钢笔。而中学时代的我,一直比较偏爱笔握偏细的钢笔,在审美上,包头笔短小的出尖,也显得其貌不扬。因此,我对那支钢笔,从来就没有太过动心。所以,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老爸的那支笔到底是哪个型号,是英雄329,还是英雄616,抑或英雄666?甚至,可能是个英雄100?从外貌上来说,英雄这种钢笔,太像派克51的钢笔了。有一次,有个朋友给我带来一支派克钢笔。打开笔帽,并不识货的我,就脱口而出,这是英雄么?
前两年,616似乎很火,我慕名去买了几支便宜的616和666,但回来发现,现产的钢笔,笔头并不好写,软滑,但是特别不容易写出笔锋,甚至是转折也有一种滑滑的感觉。更没有网上传说中的那么神秘。而且,枣红色、灰蓝色,都仿佛不是我的最爱的颜色。或是偏于暗沉,或是偏于灰调。于是,就渐渐冷淡下去,洗好笔,默默地收在小盒子里,不知道哪一天,再会打开了。 

【百乐Pilot】


作为很早很早就接触到的日本牌子。小时候对日本笔的印象,基本上是百乐、白金、斑马和三菱。当然斑马和三菱的生产线主要是中性笔、铅笔,而百乐和白金都有庞大而悠久的钢笔历史。

白金的钢笔我并不喜欢。但百乐的速写、笑脸、78G,却一直是诸多平价入门钢笔中,颇受欢迎的。

曾经和别人争论过,为什么不用国笔:给出的答案无非就是,品控。从国笔转入日笔,理由则是中文书写的体验。

买十支英雄有十支的手感,写感各不相同,好不容易磨合习惯了到下一次又是新的感受。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百乐很早很早给我的印象就是,基本差不多。我用过六七只速写钢笔,粗细差不多,写感上也差不多。于是我就稳定地喜欢上了这种写感。

速写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支细尖钢笔。再还不熟悉欧系钢笔的时候,我总是习惯用速写的EF的标准,去做EF粗细的标准:Extra Fine。真的是极细:细小到可能会飞白、断墨,但却能够画出纤细的笔画。适合小字,在书上做笔记什么的,连画画都能勾勒细节,是陪伴我很多年的一款细尖钢笔。至于外貌上,三角的笔握,长杆的笔身也是亮点。黑红的搭配真是我喜欢的。

而笑脸和78G的普及量则很大。我并没有用过太久的笑脸、78G。也许是灰色调不太喜欢,也许是那时候还没有粉色的笑脸,总之外貌不够吸引人。

百乐的设计上,总有几个特别独特的地方。现在慢慢喜欢上了Capless和Falcon。Falcon鹰嘴的设计是适合画画,但与书写汉字无关。(我一直觉得百乐官网说Falcon适合汉字就是为了推销。)。而Capless的方便,要在挤地铁的时候才能体现:掏出笔来,轻轻一摁,在地铁里拿出来记笔记是极其舒服的事情。比起别的钢笔要拧开或者拔开,一个简单轻便的设计,就解决了问题。

当然,capless的笔夹设计,是让我崩溃的。也许这只是我的笔握姿势不对罢了。=。=

 

【写乐Sailor】 


 

知道写乐的时间并不早,虽然其实这也是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钢笔品牌。但可能和百乐很早的国际化、生产线覆盖钢笔、圆珠笔等不同书写工具有关。写乐的品牌,我是在了解钢笔后才慢慢熟悉的。
写乐其实是个把低端和高端笔区分得极其清楚的品牌。低端的笔尖,雕刻、花纹都再简单不过,显得极无诚意。而到了金笔,其笔尖设计就好看很多。从整体的特点上看,笔尖阻尼适中,各款都比较适合中文书写,同型号笔尖拆卸容易适合鸡尾,上墨器容量偏小,外加上奇怪的限定款很多,俘获不少的少女心吧。
手头的糖果百年,是为了彩墨而入的。写乐的笔尖造型极其低调,胖胖的外形甚至有点丑。但这并不妨碍这是一支略有阻尼,写感不错的钢笔。适合写正楷。比起百乐的顺滑,这款则是适合出锋。
写乐的14k的象牙白,是在少女心发作迷恋白色的情况下,不小心入手的。当时看到不少手帐党的象牙白小鱼雷,感觉是个素颜好搭配——当然,画画的我不会不知道象牙白石暖黄,但是拿到手一看,好黄——难怪拍象牙白的一般都是暖光灯色啊!后来,默默习惯了这样的ivory white,也就觉得挺美的。细尖F的阻尼还算适合,不算特别滑,爬格子自然是没问题。而这一款还有珠光蓝、珠光红,以及其他森田蓝等颜色。不过,写乐的颜色多,笔尖却是可以互换,变化不大。
写乐另一个系列则是21k系列——那个系列,真的是龙的模仿版尺寸。无论是鱼雷的笔头,还是笔尖的大小,都颇有一点像146。但区别也是明显的:写乐令人拙计的上墨器,和活塞尚末毕竟不同。相较之下,与百乐提供con20,con50,con70这三种型号的上墨器不同,写乐只提供一种上墨器,容量不够大。我试过的那款21k的笔尖的弹性过弹。F尖显得纤细而戳纸。在已经习惯了龙的感觉时候,对21k也就是到手解毒。
而写乐另一款长刀,则是一款在中文钢笔中相当具有神话性质的笔——有人控制的好,有人控制不好,有人觉得就是金尖版的美工笔,有人觉得则是行楷利器。也许是我没有合适的宣纸,也许是我的钢笔字不够好,总之,长刀对我来说,一支象牙白的长刀,颜值的意义,或许大过使用了=v=。

【下回预告】 

Lamy、Pelikan、Montblanc

水止择源

人生杨戬 歌曲填词

给人生杨戬填的歌,中学时期作品,挺搞笑的,姑且留一下。
人生杨戬幸就幸在他幸好结局死得干干净净一片儿也没留下来。所以别看了。

水离恨

【  刀笔弄权身名裂,黑水神台祭苍生。  】

原曲:花神泪

仙缘落凡尘 云外青山
清江雾雨新婵 流云飞怀
逐乱拾荒远 谁人轻叹
求不如 尽路难 逆天而展

月 夜半眠
清风化入两奁
辗转自置离人间 局落难辨
散 骨烬烟
九天十地不见
最是难解 只亲缘线

一棋算尽了消磨了九重碧落天
看遍尘世缘生缘灭自回忆深陷
一笑消散了掩过了一生痛难言
此生解不开的风铃执念

黑白烛火殿 无风摇曳
自诩无情无念 几多留恋
翻云覆雨间 策制衡点
一人立...

给人生杨戬填的歌,中学时期作品,挺搞笑的,姑且留一下。
人生杨戬幸就幸在他幸好结局死得干干净净一片儿也没留下来。所以别看了。

水离恨

【  刀笔弄权身名裂,黑水神台祭苍生。  】

原曲:花神泪

仙缘落凡尘 云外青山
清江雾雨新婵 流云飞怀
逐乱拾荒远 谁人轻叹
求不如 尽路难 逆天而展

月 夜半眠
清风化入两奁
辗转自置离人间 局落难辨
散 骨烬烟
九天十地不见
最是难解 只亲缘线

一棋算尽了消磨了九重碧落天
看遍尘世缘生缘灭自回忆深陷
一笑消散了掩过了一生痛难言
此生解不开的风铃执念

黑白烛火殿 无风摇曳
自诩无情无念 几多留恋
翻云覆雨间 策制衡点
一人立 天地剑 孤自无援

月 夜半眠
清风散 化清弦
风斯即逝余思念 几人冷眼
散 骨烬烟
伏魔封诀祭剑
水镜浮影 溯梦千年

一念伤尽了殆灭了黑水心魔演
一人放下了散尽了浮生梦三千
方知茶尽了局破了身断魂碎灭
封神寻人不见 桃花灼艳

一生通透了勘破了清虚三川殿
此恨淹没了散化了情义态凉炎
桃花未散远漫天遍竹下静笑颜
金锁幻变思念 未识伏线

Fin.

——————

九天十地再无杨戬。

关于人生。人生的杨戬就是简直了,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不想说什么。不过不提别的,我个人真的特别特别喜欢人生关于宝莲灯结局的剧情设定,就像喜欢宝莲灯里给杨戬的司法天神设定一样喜欢。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布局理应得到的结局,而不是宝正里那么皆大欢喜所有人就凭杨戬几句话就信了他——当时情形那么蓄势待发,茶盘信不信我管不了,反正我是不信的(。

以及除了杨戬,人生里的沉香我也很喜欢,特别是后期的沉香,结局金锁幻象那段,很得杨戬手段,甚至可以说比杨戬做得更像个人。但绝对不像是杨戬。

完美的HE,皆大欢喜。

Jowell She

 【亞爾斯蘭戰記】

達龍 X 星涼公主

感謝田中老師給了達龍BG cp對象 <o>

(雖然只出現在外傳..)

不然望著滿滿的腐向達亞同人...我頭都暈了XDDDD

BG cp 控急需糧


亞戰裡的女性角色個個都很強悍啊XD

畫得很開心! 

 【亞爾斯蘭戰記】

達龍 X 星涼公主

感謝田中老師給了達龍BG cp對象 <o>

(雖然只出現在外傳..)

不然望著滿滿的腐向達亞同人...我頭都暈了XDDDD

BG cp 控急需糧


亞戰裡的女性角色個個都很強悍啊XD

畫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