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点考据】合法坏人易牙。
“吴起杀妻,易牙献子”,常被当作求官不择手段的典型。
易牙,史上应当确有其人。从春秋到战国,诸子百家的著作几乎没有不记载他的传奇故事的。他是齐国雍邑(今陕西风翔县境内)或者齐国彭城(徐州)人,名字也写成狄牙。也有人说他就是雍巫(雍人,也就是厨子,名叫巫)。
这个人有非同寻常的味觉天赋。《吕氏春秋·精谕》说:“孔子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将淄和渑两条河的水混合,易牙尝了就知道。
同时,他还极为擅长烹饪。《战国策》说:
齐桓公夜半不嗛(满足),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
【一点考据】合法坏人易牙。
“吴起杀妻,易牙献子”,常被当作求官不择手段的典型。
易牙,史上应当确有其人。从春秋到战国,诸子百家的著作几乎没有不记载他的传奇故事的。他是齐国雍邑(今陕西风翔县境内)或者齐国彭城(徐州)人,名字也写成狄牙。也有人说他就是雍巫(雍人,也就是厨子,名叫巫)。
这个人有非同寻常的味觉天赋。《吕氏春秋·精谕》说:“孔子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将淄和渑两条河的水混合,易牙尝了就知道。
同时,他还极为擅长烹饪。《战国策》说:
齐桓公夜半不嗛(满足),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没想到竟然一语成谶。
关于易牙烹子的著名故事,从《史记》到《吕氏春秋》再到当时诸子百家的作品皆有提及,可能是当世的爆炸新闻。当时厨师地位低下,齐桓公随口说了句“唯有蒸婴儿没吃过”,于是易牙心一横,把自己的首子(大儿子,也有版本说是“子首”,儿子的头)蒸了给桓公吃。
《管子小称》:“夫易牙以调和事公,公曰:‘惟蒸婴儿之未尝’,于是蒸其首子献之公。”
这件事情上不光易牙变态,齐桓公也很变态。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对易牙施加了压力,但这件事发生后,齐桓公不但没有惩罚和疏远易牙,反而对他更加宠信。
从后面的事迹看,齐桓公是特别吃“表忠”这一套的。
——————
齐桓公的能臣是管仲、隰朋、鲍叔牙。《史记·齐太公世家》说,管仲老病之际,齐桓公和他讨论谁适合接掌齐国相权。管仲推荐了隰朋;鲍叔牙虽然是管仲的朋友,但管仲认为他太耿直,更适合监察。齐桓公推荐的是易牙、开方、竖刁三个人,后来正是这三个人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齐桓公好美食美女,三个奸臣刚巧投其所好。
易牙是不会治国的厨子,烹了自己的儿子;竖刁可能是史上第一个太监,为了表忠,自行阉割,来帮助齐桓公管理后宫;开方是卫公子,专为齐桓公搜罗美女,但他撇了老母跑到齐国来得宠,齐卫之间只有几天的路程,从来也不回去看看。
让这么三个六亲不认的家伙掌权,准没什么好事。管仲、鲍叔牙和隰朋反复劝齐桓公疏远他们,并且一度将其尽数赶走,但齐桓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管子》),从此生活都失去了乐趣。
管仲死去没多久,这几个人就伴随着齐桓公的「仲父不已过乎」而恢复了地位。等到隰朋也去世,就彻底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作乱了。
齐桓公有三个夫人,都没有儿子;六个宠爱程度差不多的“如夫人”,每个都有儿子。无诡在这些儿子中年纪最大,但所有的继承人都不是嫡子,所以桓公一直犹豫不决,直到管仲去世前立公子昭(就是后来的齐孝公)为太子,并且托付给宋襄公代为照看。
六个人是:
长卫姬,生无诡,或者叫无亏;
少卫姬,生惠公元;
郑姬,生孝公昭(太子);
葛嬴,生昭公潘;
密姬,生懿公商人;
宋华子,生公子雍。
这是一种相当不稳定的继承结构,动荡几乎可预测,齐桓公却对此浑然不觉。
——————
易牙和竖刁跟无诡的母亲长卫姬关系好。易牙起初地位低于竖刁,借着后者的身份给齐桓公和长卫姬送美食,成功俘虏了她的胃(和心?)。他们多次帮长卫姬请求桓公立无诡为太子,都没有成功。太子昭和齐国百姓是看不上他们这些人的,一旦新帝即位,易牙他们肯定没好下场。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桓公病重,易牙、竖刁、常之巫等人发动叛乱,杀掉群吏,拥立公子无诡,把宫室封上,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在了里面。
明年,公有病,常之巫从中出曰:“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刁、常之巫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矫以公令。
有一妇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又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对曰:“常之巫从中出曰:‘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刀、常之巫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卫公子启方以书社四十下卫。”
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于户,上盖以杨门之扇,三月不葬。此不卒听管仲之言也。
《吕氏春秋》
如果齐桓公的用人智慧能有小说中乾隆的几分之一,也不会落到这般下场。他不知道,就算和珅韦小宝再能哄自己开心,治国办事也得靠纪晓岚刘墉。
结果,原本的太子逃亡宋国,公子无诡短暂地登上了王位,剩下四个兄弟也纷纷拉着自己的势力杀到都城抢夺王位,齐国上下一片混乱。桓公陈尸六十七日,蛆都爬出了门窗。
直到齐孝公元年(前642),宋襄公派兵联合各国护送太子昭回国即位,打败了剩下四个公子。齐国国氏、高氏两家贵族杀掉了竖刁和无诡,拥立太子昭成为齐孝公。齐国的霸主地位从此一蹶不振。
易牙哪去了?没有记载。
——————
易牙是典型的背叛者。他先背叛了家庭,后背叛了如此宠信自己的国君(毒奶一口,游戏里易牙是大BOSS的人,可能会背叛彭铿)。
后世民俗多认为易牙和彭祖是一挂的。在民间传说中,易牙在起兵失败后逃到彭城(徐州),遇见了六七百岁的彭祖,三次拜访,学习烹饪。徐州的厨师行当多认为易牙是彭祖的传人。他被认为是鲁菜之祖,著名的鱼腹藏羊肉两菜也被认为是他创造的。彭城民间有诗说:
雍巫善味祖彭铿,三访求师古彭城。
九会诸侯任司庖,八盘五簋宴王公。
易牙虽然后来成了厨祖之一,但大家总觉得他弄的东西欠点意思。《庄子》有一段佚文说:秋禽之肥,易牙和之,非不美也,彭祖以为伤寿,故不食之。
不是所有的厨子都能复制伊挚的治国传奇,操作不好的就成了合法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