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快乐!
40k粉丝了,谢谢大家。这次的虫洞驿站,和大家聊聊自己对职业的一些感悟。春节回家遇到了一些对现在现状不开心的小伙伴,很多时候自己的专业/职业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最后走向了自己不愉快的职业,甚为可惜。
在构思《星球日记》的宇宙设定时,我总会思考在这样的社会里,会有哪些职业和工作。飞船驾驶员,修理员,制图员,飞船设计师/工程师,星球开拓建筑师,甚至小到飞船操控界面的设计师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在宇宙航行技术成熟后逐渐产生的。
而反观我们这个时代,很多职业也正因为新的技术而诞生,但教育系统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使我们与自己喜爱的职业失之交臂。即使是我们的父母辈,还依然认为让子女进入银行工...
元宵节快乐!
40k粉丝了,谢谢大家。这次的虫洞驿站,和大家聊聊自己对职业的一些感悟。春节回家遇到了一些对现在现状不开心的小伙伴,很多时候自己的专业/职业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最后走向了自己不愉快的职业,甚为可惜。
在构思《星球日记》的宇宙设定时,我总会思考在这样的社会里,会有哪些职业和工作。飞船驾驶员,修理员,制图员,飞船设计师/工程师,星球开拓建筑师,甚至小到飞船操控界面的设计师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在宇宙航行技术成熟后逐渐产生的。
而反观我们这个时代,很多职业也正因为新的技术而诞生,但教育系统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使我们与自己喜爱的职业失之交臂。即使是我们的父母辈,还依然认为让子女进入银行工作是稳定,高薪的选择。殊不知在如今,这种稳定高薪的工作已经变成了支付宝/微信,而银行的工作则枯燥而停滞。但是大学/中学里的专业还和二十年前没有显著变化,就像在二十世纪初还在学骑马射箭一样,专业和职业的对应越来越远。像游戏设计这样蓬勃生机的行业,还鲜有大学专业与之对应。在现在逐渐电子化/个人化/娱乐化的趋势中,更多新的工作不断诞生。
我希望年轻的读者们可以主动地去观察时代的变化,找到自己擅长,有兴趣,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回头看来,大学的专业选择和第一份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节点,如果错过则需要很大的成本来更正。这是一个属于个人发光的时代,我们都很幸运。
欢迎再次来到虫洞驿站。很多同学注意到我最近的星球风格上开始有了变化,我的确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因为每天创作是一个长期项目,我希望可以伴随着星球日记一起成长。这里我想聊聊一些变化。
从故事上,最开始我习惯于平铺直叙,总想着把星球的设定写上去就好,开头基本上点明星球名称和特点,之后进行补充的描写。而在中期,我开始构思一些文化上的细节,描述出一个可信的社会和人文,往往带有一定故事性。尤其是在200多个星球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整个宇宙的世界观,希望能够和我的星球设定自洽。也开始问自己在这个宇宙中文明如何计时,如何交通,以及社会组织关系。有些作品里开始有对这些问题的暗示。
我中间想过写成连载小说,每...
欢迎再次来到虫洞驿站。很多同学注意到我最近的星球风格上开始有了变化,我的确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因为每天创作是一个长期项目,我希望可以伴随着星球日记一起成长。这里我想聊聊一些变化。
从故事上,最开始我习惯于平铺直叙,总想着把星球的设定写上去就好,开头基本上点明星球名称和特点,之后进行补充的描写。而在中期,我开始构思一些文化上的细节,描述出一个可信的社会和人文,往往带有一定故事性。尤其是在200多个星球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整个宇宙的世界观,希望能够和我的星球设定自洽。也开始问自己在这个宇宙中文明如何计时,如何交通,以及社会组织关系。有些作品里开始有对这些问题的暗示。
我中间想过写成连载小说,每天的星球之间都有大剧情的串联,老读者肯定还记得邬加星域附近的故事,和主人公与Ann试图去找到一颗失踪的星星。(放心,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当时我的室友对我说,“网上写连载小说的非常多,而每天写一个设定的只有你一个,这是你的独特之处。”之后我愿意花更多精力在每天的星球上,而非做连载小说家。而我的星球也越来越像一个迷你的故事。这就到了后期。
后期的文字开始随性了起来,有时候像诗歌,有时候像散文,甚至回忆录。视角开始有些微变化,甚至不能说是从船长口里说出,而像是当地人留下的片片记录。故事本身也开始有了悬念,从一开始往往你不清楚我在讲什么,直到最后谜底才揭晓。我也很享受这种叙事方法。
至于最近的画风,我使用了三维渲染+手绘修饰,的确真实很多,但也要依赖专业性能的机器,我不能在长期项目里依赖任何一种机器,我必须保证每天都能顺利创作,所以我会经常使用之前完全手绘的方法创作,那些星球同样美丽,不是吗。
关于授权,我使用全球通行的分享协定: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具体规则可以点开Lofter的版权介绍页阅读。我也希望所有创作者能够了解这套授权协定,让你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分享。这个话题我们以后可以细聊。最后,
谢谢你读我的故事。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