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干货 | 如何写好一篇群像小说?
大家好我是噗噗,本期依旧是纯干货,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群像小说,以及怎么塑造一个相对较好的群像小说。
“群像”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也不难理解,它意味着一篇作品中有多重人像、群体故事。
对初写者而言,在塑造人物、尤其是塑造主要人物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个鲜被指出的错误——除过主角之外,其余的角色是不是总在与主角发生冲突、产生交集的时候才出现?他们的出现除了推进剧情发展和产生对话之外,有没有对这些配角本身的性格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
大家好我是噗噗,本期依旧是纯干货,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群像小说,以及怎么塑造一个相对较好的群像小说。
“群像”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也不难理解,它意味着一篇作品中有多重人像、群体故事。
对初写者而言,在塑造人物、尤其是塑造主要人物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个鲜被指出的错误——除过主角之外,其余的角色是不是总在与主角发生冲突、产生交集的时候才出现?他们的出现除了推进剧情发展和产生对话之外,有没有对这些配角本身的性格塑造产生正面影响?
创作之初,我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该问题会导致一个缺陷,即在你写完一篇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作品后,一些主要配角们的性格特点确实因为屡次出场而鲜明了,但他们的故事呢?他们在某些重大决策中的立场动机呢?你对他们的结局有合理的交代吗?
有时并不是作者不想写,而是实在难以兼顾啊。
请注意,并非是要求作者详细照顾到文中的每一个角色,而是要对主要配角有始有终,不要纯把他们当作工具人。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支一招,让大家能以相对简单的途径,来了解一篇好的群像小说要把握什么要素。
本期内容干货较多,但我保证在你耐心读完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
(一)群像的原则
例如,在一篇女频文中,如果把女主角形容成太阳,那么男主角就是离她最近的水星。剩下的角色按照亲密程度依次为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他们都围着太阳转,距离主角有远有近,但却都能具备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
比如地球,它有月球做卫星;而土星也有土卫一、土卫二来守护它。
行星们绝不能轻易脱离太阳系的引力,不能抢走太阳的光环,但这不代表它们自己不能在自己的系统里成为核心。倘若脱离太阳,它们自己也要自成一派。
这就是群像。
(二)“讲故事”对群像的重要性
依然用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举例。《红楼梦》是我心中古典群像小说巅峰。尽管无法和曹雪芹比肩,但就像上一期提到的,我们能转而从中模仿点什么?
首先,请大家接受一个事实:群像的丰满程度和文章篇幅成正比,因为人需要故事来丰满,而故事需要的则是文字。
之所以没有举《三国演义》做例子,是因为其中九成的人物在陈寿《三国志》中都有正史参考,如果读者对角色有疑惑和不解,可以翻找正史。《水浒传》当然也有正史可以参考,但虚构成分占比较大,是一个好例子。
但我们的小说,是没有正史作为注解本的。因此,对人物的塑造就更重要。
以《红楼梦》里的香菱为例。幼年被拐卖、父亲甄士隐散尽家财后一蹶不振、向黛玉学诗,直到难产而死。这几个大的转折,串起了香菱一生的故事。
打一开始,作者就从贾雨村坐堂的剧情中告诉读者,香菱本该是什么命运,而尘世和命运又是如何埋没了她,因此她渴望向黛玉学诗,甚至被大观园众人形容有些“呆”的特征,就格外符合这个角色的行为逻辑。
作者怜爱香菱,因此期盼读者能从她身世的故事中看到:多么一个精灵神秀的姑娘,就算陷落污淖中,天生具有的美好品质却不改。
故事对于塑造人物而言,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朴素的办法。
如果你想要丰满这个人物,务必在动笔之前就想好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赋予他/她。然后以此为根本,再决定他/她将要参与大局的哪些部分,以及他/她将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立场。
(三)所有的配角都需要完整地塑造吗?
好问题!
如何选取合适的配角进行塑造,需要视情况而定。我们在这里教给大家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我命名其为“五步法”。
第一步:该人物的出场是否大于总章节的40%?
第二步:她/他是否有神秘的特征?或者被你安排,从天而降似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第三步:她/他是否引起了主角的强烈兴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亲人、密友吗?
第四步:她/他对主角做出的决定是否有决定性或引导性作用?
第五步:作为作者,你是否有意愿赋予她/他浓郁的悲剧色彩,或象征性的希望?
如果上述五项占了三项或以上,那么请根据你的能力,尽可能在你想要的篇幅限度内,着墨讲出该人物的故事。
注:请务必分清你是要着重描写他/她的过去,还是将来。
(四)如何顺滑地将人物故事穿插进去?
同样是个被提及较多的好问题!也是群像中较为进阶的一个话题。
在这里,我将提供两种描写人物过往经历故事的方式。因为相比顺序描述一个人的一生,倒着去揭露她/他过往的故事则更难一些。
人物志
我个人用过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在正文中加入2-3章节的人物志。
请注意,人物志的内容不是随便加进去的,而是在需要解开这个人物更深层过往的时候再加入,然后以利落的手法一次性讲完。
这样,读者就能在本身已经对该人物有了六成了解的情况下,一口气看完剩下四成,完成对该人物的整体脑内拼图。
P.S. 人物志更适合“有浓厚过往”的角色;而像上文香菱那样的人物,她单纯属于“有一段幼年经历”,作者的重点则放在如何塑造她后续的、将来的命运,而不是过于执着讲她的过去。
借助外力
旁人的嘴来讲述,或者由某件物品引出,再或者是以一张报纸、一册画本、一封信件来刺激故事进行完善。
总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切记不要为了完善而完善。前期对这个人物的铺垫也非常重要,不要上来就噼里啪啦把故事讲完,而是循序渐进,给他些神秘感,而后找准时机穿插,揭开其身上的秘密。
(六)最后的话
当一篇合格的群像小说被完成之后,作者内心的成就感一定很强。
越想要人物丰富多彩,小说的篇幅和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构造也会更多,希望你沉下心来,多琢磨、多尝试,写出真正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提醒一下大家,合集中还有其他纯干货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目的是能给大家或多或少地提供一些灵感,欢迎分享转发,请勿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署名搬运,谢谢大家。
下一期,我们来聊聊,如何使你的人物更加吸引人、更多地获得读者的喜爱。
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