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日本刀入门知识1-定义和制/作方法 日本刀入门知识2:分类 日本刀入门知识3: 各部分名称 日本刀入门知识4:看点 日本刀入门知识5:历史变迁1 日本刀入门知识6:历史变迁2 日本刀入门知识7:有名的刀剑产地1 日本刀入门知识8:有名的刀剑产地2
开头还想再提一次,文中没有附带链接的图片全是po自扫拼接的,还是花了不少功夫,如果想要使用的话请一定一定一定知会我一声,谢谢了!
刀和拵会一起使用。收纳刀身的鞘,收纳茎的柄,以及镡(xín)、缘头等各部分的金具(金属配件),为了将刀佩戴在腰间的线绳或皮革等外装统称为“拵”。和一位刀工以刀身为原则的铁的艺术相对,拵的制作会使用漆、金属、染织等多种原材料,可以从中看到日本工艺技术的精髓。
另外,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拵和刀身并不一定是同时代的作品。刀的持有者发生变化时,一般会根据他们的喜好或者用途制作不同的拵。此外,比起刀身来说拵更容易劣化损坏,所以拵几乎都是反复修理使用的。拵主要分兵杖用(作为武器在战场中使用)和仪仗用(仪式时佩戴用)两种,现存的拵几乎都是仪仗用或者是没有实战的江户时代及以后的作品。换言之,镰仓时代、室町时代的拵现存数很少,和刀身同时制作的拵成套附属的情况是非常珍贵的。
拵的种类:
用于佩戴的拵:太刀拵,
太刀拵的分类(从旧到新):
毛拔形太刀(兵杖、仪仗)
饰太刀(仪仗)
-细太刀(仪仗)
严物造太刀(仪仗、兵杖)
-兵库锁太刀
-蛭卷太刀
锦包太刀(兵杖)
黑漆太刀(兵杖)
革包太刀(兵杖)
系卷太刀/革卷太刀(兵杖→仪仗)
别在腰上的拵:
打刀拵
胁指拵
腰刀拵
-小刀
-合口式腰刀
-吞口式腰刀
(注:并不是所有类别都会配图,楼主尽量找,但为了避免错误所以宁缺毋滥。另外,文中链接可能需要梯子)
太刀不仅是武士们在战场上佩戴,而且贵族或武士会在仪式的正装上佩戴,所以太刀的拵有很多样式。太刀拵最大的特征就是为了将刀挂在腰上(即佩戴)而存在的金具或带子。现存的太刀拵中兵杖和仪仗用的都有,特别是江户时代的武家在仪式是佩用的系卷太刀留有特别多。下面分开说 。
(注:黑点为一个类别,-是黑点下面的小类,括号中表示用途,最后的时间是出现的年代到最后大规模使用的年代)
系卷太刀/革卷太刀(兵杖→仪仗)镰仓时代~
柄和鞘的上半部分卷有组纽(细绳)或革纽(皮革做的细带)的拵。随着太刀在战场上的使用机会越来越少,上等的系卷太刀成为了武家的礼仪用拵。江户时代的各大名家传来的太刀拵中,多为金梨子底上用莳绘绘制家纹的鞘,以镡为首的金具会有成套的纹。
(来源:上图:《【図説】日本刀事典》卷头彩页,下图:网站刀剣博物館 链接 )
革包太刀(兵杖)镰仓时代~室町时代
柄和鞘上包有皮革的、涂着黑漆的实用的拵。有皮革的上面装金具和金具上面包皮革两种样式。镡也被皮革的袋子覆盖着,推测是在雨水中起保护作用的目的。
可以称为革包太刀代名词的“鬼丸拵”。鬼丸国纲为粟田口国纲所作,为天下五剑之一,它的鬼丸拵被推测为室町时代初期的作品。
(来源:上图网站UNCATEGORIZED 链接,下图《集古十種 刀剣之部》链接)
黑漆太刀(兵杖)平安时代~室町时代
柄、鞘和金具全部涂上黑漆的太刀拵,是系卷太刀或革卷太刀登场以前武士们时常佩戴在身边的、最普遍的拵。
狮子王的黑漆太刀拵,这是现存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黑漆太刀拵。
(来源:网站MARKUS SESKO 链接,因为想避免使用别人SNS上的图片,所以就只找到了这张略糊的,想看清晰一点的可以直接搜索“獅子王 拵”,有条件最好用谷歌)
锦包太刀(兵杖)平安时代~室町时代
鞘上包被锦缎的太刀,平安时代时作为装饰作用受贵族喜爱。
(略糊…将就一下)御物小乌丸的“锦包系卷太刀拵”,为明治时代的作品。
(来源:東京木材問屋協同組合 文苑 随笔 2007年 38 链接)
严物造太刀(兵杖、仪仗)平安时代~室町时代
多数使用精致细工的金具的华美又豪壮的兵杖用拵的总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兵库锁太刀和蛭卷太刀。虽说和武士阶层的抬头一同发展,但镰仓时代时出现了禁止佩戴(这种拵)的命令或根据身份不同的限制令。
-兵库锁太刀
用于将太刀挂在腰上的带执的部分是锁链状的拵。柄和鞘的周围也用金属板包围(覆轮)的结实构造。平安时代到镰仓时代,作为贵族或武士实用目的的太刀十分流行,之后就用于神社寺庙供奉。
(来源:上图:《【図説】日本刀事典》卷头彩页链接,虽然和系卷太刀是出自同一张图,但是我自己扫的有点糊所以在网上找了;下图:网站刀剣博物館 链接 。)
-蛭卷太刀
柄和鞘上螺旋状地卷着金属薄板的拵。目的是补充强度和装饰。
重要文化财 朱涂金蛭卷 大小拵
(来源:《【決定版】図説 日本刀大全》)
饰太刀/饰剑(仪仗)平安时代~
纳言、参议以上的官员在仪式时规定佩戴的太刀。作为贵族的象征,多为绚烂豪华的金装。整体都很细的直刀,柄上包裹鲛皮*,装有一种被称为“唐镡”的有一定厚度的镡时它们的特征。它们仅用于贵族在仪式中佩戴,所以豪华的拵中是没有经过淬火的直刀。
*鲛皮:日语中鲛是指的鲨鱼,然而实际上使用的是另外一类名为鳐鱼的软骨鱼的皮,多为舶来品。鲛皮上有很多凹凸的小粒,具有防滑作用。
(来源:上图:《【図説】日本刀事典》卷头彩页链接,同兵库锁太刀;下图:网站刀剣博物館 链接 )
-细太刀/细剑(仪仗)平安时代中期~
作为饰替代饰太刀使用的,整体都简略化了的细身的太刀。
毛拔形太刀(仪仗、兵杖)平安时代
兵杖用太刀的原型。太刀从直刀变为弯刀的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产物,镂空造型的茎直接作为柄使用。被六卫府的武官使用而被称为卫府太刀。
(来源:上图:《日本刀の教科書》,下图:《【決定版】図説 日本刀大全》)
作为长刃日本刀的拵,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多的样式便是打刀拵。刃朝上插在腰间的“刀”的拵,其实最先开始是没有镡的合口式或吞口式的拵(详见腰刀拵)。现在几乎没有室町时代中期以前的打刀遗留,直到室町时代后期(战国时代)开始,战场上才开始使用带镡的打刀拵。但像上杉家传来的重要文化财姬鹤一文字的打刀拵那样没有镡的合口式的长拵也有现存。另外,信长秀吉时代中出现了反映新的价值观的拵——大小拵的名品。
和太刀拵有很大不同的是,打刀拵的鞘上装有名为栗形和返角的部件。栗形中会穿过一根被称作下绪的带子(组纽),下绪会结在腰带上以防刀滑落。返角呈钩形,其作用在于避免拔刀时将鞘一同拔出。另外,打刀拵的柄全部都是包裹鲛皮之后再缠上皮革或线绳。镡和栗形之间多开有用于收纳小柄和笄的夹缝。
在武士常用大小指(打刀和胁指)的江户时代,根据武士们喜好和用途的不同,各式各样的打刀拵被制作了出来。黑漆的鞘上装饰有镀金的赤铜金具的配套的大小拵是在穿着“上下”礼服登城是使用的正式的拵。随着太平的江户时代的发展,拵也发展出了各种表现形式,像是拵整体都汇聚着匠人们的独特构思,或是变化多样的涂漆方式等,仿佛当时武士们的时尚感、金工漆工们相互竞技精细工艺的博览会一般。肥后拵、萨摩拵等根据藩主的审美或地方剑术的特点发展出来的极具特色的拵也有很多。
(来源:上图:《【図説】日本刀事典》卷头彩页,下图:网站刀剣博物館 链接 )
-天正拵
战国时代,武将们开始佩戴打刀的过渡时期的拵。非常坚固,朴素但机能良好。 柄多为头和缘朝着柄中间渐渐变细的沙漏型,包裹鲛皮之后在卷上皮革的柄卷;鞘多是黑漆或茶色的润涂(一种上漆的技术);镡多是没有什么装饰性的山铜或铁制成的。
-半太刀拵
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出现的拵的样式,能够同时应对太刀的佩戴方式(刃朝下)和打刀的佩戴方式(刃朝上)。
-大小拵
打刀和胁指配套的拵。登城时穿着正装时佩戴。(图片参照上面“蛭卷太刀”)
-肥后拵
由熊本藩的细川三斋设计的、以实用为本意的拵。缘头为铁制,柄为黑鲛革卷(即黑色的鲛皮上卷皮革的柄卷),鞘为石目地*,目贯多是蛞蝓等风雅的图案。这种表现出闲寂幽雅感觉的拵受到众多武士的喜爱。江户时代后期,以肥后拵为基础的江户肥后拵在江户发展并流行起来。
*石目地:是在金工作品中用于处理主题背景的一种技法。是用锉刀或酸来蚀刻表面而成的一种粗糙质感。有各种各样的技法来达成的不同效果。
刀 铭浓州关住兼定作(歌仙兼定)的“腰刻黑漆研出鲛打刀拵(歌仙拵)”
歌仙拵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肥后拵。图片是实物大小所以非常清晰,po也努力把接缝对齐了ww。歌仙拵的鞘是先用鲛皮包裹再涂上黑漆,之后将鲛皮上不平整的地方打磨掉露出里面白色的鲛皮。
(来源:《【決定版】図説 日本刀大全|| 名刀·拵·刀装具総覧》的大拉页海报)
-萨摩拵
以刀不出鞘便将对手击倒为目的的、萨摩示显流为基础出现的实用性的拵。柄又粗又长且并非漏斗形,卷上厚实的牛皮之后再涂上漆,而且还要在上面卷上线绳或皮革制成的绳子,柄上不会装配目贯,铁制的缘头也非常坚固。镡上开了一个小洞,称为“鞘止”,这个洞里穿上金属丝或绳子用来固定刀鞘,这样刀就不容易轻易被拔出。
腰刀拵
腰刀拵(短刀拵)和太刀拵拥有相等长度的历史,然而短刀作为日常贴身携带的物品,几乎没有室町时代之前作的拵遗留。由于打刀拵是从腰刀拵发展而来的,所以除了长度和镡的有无之外的构造,比如栗形和返角,以及小柄、笄等都是相似的。
腰刀的形式一刻分为三个大类,按照从古到新的顺序:
柄会嵌进鞘中的“吞口式”;
柄和鞘的缘相靠的“合口式”;
带镡的“小刀”。
吞口式:最古老的样式是柄包在鞘里面,之后演变成柄缘部分会多出一个半月形的部分,与之相应,鞘上会挖去相同形状的缺口来嵌合。遗留下来的拵非常少,但是可以在平安时代的绘卷(《伴大纳言绘词》)中可以看到,由此也可以推测这种拵从平安时代一直延续到了室町时代初期。
(来源:《日本刀の教科書》)
合口式:柄和鞘的缘挨在一起的构造,刀身和鞘之间由鎺固定。直到室町时代的合口拵在柄和鞘中卷上胴金(装在柄或鞘上的金属环)用于强化的例子很多见。没有胴金的合口拵在镰仓时代之前就开始使用了,然而比起带胴金的作品更佳简单朴素,所以几乎没有室町时代以及之前时代的遗物留存。没有胴金的情况下, 武士们通常会用鲛皮包柄再卷上革或是线绳。随着携带腰刀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江户时代的来临,比起像是没有柄卷的白鲛柄,更多作为礼物或装饰性特别强的腰刀拵被制作出来。很多商人大名会制作带有豪华奢侈的鞘或金具的合口拵,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华丽的腰刀拵,多数都是江户时代以后的作品。
(来源:上图:网站刀剣博物館 链接,下图:《日本刀の教科書》)
小刀拵:在腰刀尺寸的拵上装上一个小镡的拵,出现在室町时代之后。
(来源:《日本刀の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