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杂记》
这是一本读城笔记。
春节前因为公务去了趟羊城。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吸引。不知不觉在公事之余流连街头,拍下一个又一个瞬间。这些瞬间不能用一张照片表达,所以我罕见地用了宽幅拼图的方式,勉强选出40张(其实还有更多)。愿有缘人能耐心读完。
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卷剧本,每一帧都仿佛是剧照。演员就是市民们,场地就在市井里。而串联起来就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羊城杂记》
这是一本读城笔记。
春节前因为公务去了趟羊城。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厚度吸引。不知不觉在公事之余流连街头,拍下一个又一个瞬间。这些瞬间不能用一张照片表达,所以我罕见地用了宽幅拼图的方式,勉强选出40张(其实还有更多)。愿有缘人能耐心读完。
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卷剧本,每一帧都仿佛是剧照。演员就是市民们,场地就在市井里。而串联起来就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电影色调】打造后期完美色彩
不少朋友提过这样的问题“如何调出电影色调”。很遗憾我无法回答,因为不同的电影有着不同的调色方法,同一部电影中也会根据剧情需求在色调上发生变化。但如果就事论事,我今天倒想和大家聊一聊银翼杀手2049这部电影。
更精彩的视频课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194180/
之所以选《银翼杀手2049》这部电影,那是因为对于摄影师而言,它简直是一本调色的教科书。它的色调如此出色,以至于影片里激烈的打斗场景都不需要靠倾斜构图来增加动感。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逆光场景,高反差场景,我们还能看到冷暖互...
不少朋友提过这样的问题“如何调出电影色调”。很遗憾我无法回答,因为不同的电影有着不同的调色方法,同一部电影中也会根据剧情需求在色调上发生变化。但如果就事论事,我今天倒想和大家聊一聊银翼杀手2049这部电影。
更精彩的视频课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194180/
之所以选《银翼杀手2049》这部电影,那是因为对于摄影师而言,它简直是一本调色的教科书。它的色调如此出色,以至于影片里激烈的打斗场景都不需要靠倾斜构图来增加动感。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逆光场景,高反差场景,我们还能看到冷暖互补色调,浓烈或是清淡的单色调,以及受到许多人青睐的高级灰色调。
首先让我们来到电影中第一个场景,主角K来到Sapper Morton的家中收人头,从一小片高饱和的橙色走进一大片低保和的青绿色之中。
这两个颜色在色环上看起来并不符合色彩和谐原则,
如果是以对等的饱和度出现的话,这种不和谐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强烈的冲突感。
但处在暗中的青绿色的饱和度非常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方面削弱了整体画面的色彩冲撞,让观众看着不会过于辣眼睛,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屋内死亡的气息,而且依然起着暗示接下来的冲突的作用。可谓一举三得。
-------分割线--------
下一个要聊的画面发生在男主完成一系列调查之后,他决定在红灯区安静地装个逼,乍一看这个画面色彩斑斓,如果要用色环来表示的话,恐怕不便于观看。但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个画面该如何表现。
首先,男主处于人群之中,虽然位置接近画面中心,但所占面积不大,处理不当,存在感就会很低。就像我们在城市中拍摄夜景人像一样,想拍全身的时候,人物很容易被五彩斑斓的环境淹没。那么电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仔细观看,我们能够发现画面的颜色虽然丰富,但它们是按照由近到远,从右到左分布的。
近处前景的两位吃瓜群众的头发和衣服都被染成青色,和桌子地面以及右边的背景混为一体。左边远处背景的主色调为高饱和度的橙色。中间区域是主角所处的位置,这也是介于前景和背景之间的中间层,这块颜色染成了原谅色。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色彩渐变。
这个渐变和色环上从橙色到青色这一段是基本吻合的。
当我们感叹这一牛逼调色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右边隐约可见的橙色出租车,这样一来画面左边右边都有一块橙色区域,让整个场景的色彩分布十分平衡。同时,车身颜色明度和饱和度都相对较低,与这一块背景的青色和谐相处,不会夺取左边高饱和橙色的存在感,也不会改变色彩渐变的大体方向。
这个画面处理的真的相当出色!
--------分割线--------
再后来,男主在调查中发现了自己的出生是一个真实的谎言,但最终还是个谎言,他义无反顾地坑了自己的长官,千里迢迢来到被遗弃的城市坑自己的亲爹,当然,那也不是他亲爹。
抵达亲爹藏身之处的时候,男主缓慢地走过了赌场大厅。这个画面用彻头彻尾的高饱和橙色渲染了一个充满了辐射与污染的险恶环境,也让这个环境变得十分壮美。
单色的照片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感情色彩也十分浓郁,因为它在颜色上没有给观众任何思考的空间,直截了当地把故事情感塞到观众脑海中。但是当我们试图把照片变成单色的时候,又往往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形。
如果一个画面没有了色相的变化,那么我们在色彩上只能调整明度和饱和度这两个选项。而电影正是运用了这种方法让单色的画面变得有立体感。让我们利用PS里面的混合模式去掉这个画面的光影只保留颜色,此时可以看到电影画面的饱和度变化
再去掉它的色彩只保留明度
然后我们将这个明度图层和颜色图层同时开启就会得到原本的画面,由此可以发现这个画面的饱和度随着明度而变化,亮部饱和度高,暗部饱和度低。
同理,电影里其他单色画面也是运用了类似的方式表现质感与层次。
-----分割线------
在电影的最后,男主为了救别人的爹终于把自己坑了,倒在雪地里奄奄一息。
这里用到了大家所谓的高级灰色调。整体青色偏绿的雪地上,几条青色的线勾勒出阶梯以及男主的身体,除了皮肤上那一点点血色以外,整个画面都充满了寒冷的色调。
整体明度并不算高,饱和度也不高,色彩搭配完全符合高级灰的特征。但是注意了,倘若你想在雪地里拍妹子,然后调出这样的高级灰色调,恐怕画面会显得十分脏,你的妹子也可能变成别人的女朋友。除非你能找到电影里这样没有任何复杂层次的纯粹之景,而且模特穿着打扮上也没有任何多余或不和谐的颜色,而且需要灰暗的画面所带来的情绪。当然,就我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哪怕是我自己这张环境简单,光线昏暗,题材压抑的观念摄影作品也不敢轻易让照片发灰。让所以咱们可以学习高级灰,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万用色调。
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分析就暂时告一段落。希望大家对电影的色调有所收获,重要的是学会我的分析方法,对你喜欢的电影片段进行分析和模仿,把精彩的色彩带到作品中去。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的LOFTER,不要错过接下来的课程。那么现在就让我用电影里壮美的画面来结束这节课,咱们下次再见!
关于摄影构图,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拍出好照片
仅仅靠设备的支持和娴熟的技术是不够的
照片必须是有灵魂的
这来自于摄影师的构思和意图
也就是说,照片必须有视觉或情感上的冲击力
而这种冲击力通常是通过取景、构图和用光来表现的
很多时候,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
一张好照片必须有鲜明的主题
但并不仅取决于主题是什么
而是取决于主题在画面中是如何被表现和安排的
一、构图是画面的骨骼
构图就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指将照片中各元素作出恰当的安排,并运用艺术手...
拍出好照片
仅仅靠设备的支持和娴熟的技术是不够的
照片必须是有灵魂的
这来自于摄影师的构思和意图
也就是说,照片必须有视觉或情感上的冲击力
而这种冲击力通常是通过取景、构图和用光来表现的
很多时候,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
一张好照片必须有鲜明的主题
但并不仅取决于主题是什么
而是取决于主题在画面中是如何被表现和安排的
一、构图是画面的骨骼
构图就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指将照片中各元素作出恰当的安排,并运用艺术手段强化或削弱画面中的某些部分,最终达到主体突出,布局统一,结构均衡的艺术效果。
通俗言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构图是摄影的基本功之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对画面中各元素所做的安排和处理。所以,好的构图是好照片的第一要素,即使画面缺乏深度的情感,至少还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拍摄时还要注意线条,光线,色彩对构图的影响。有时候,一个线条就有可能决定照片的成败,而光线,色彩与构图之间的关系同样密切,在拍摄的过程中一样都不可忽视。
二、画面的结构要素和相互关系
结构要素
就像一个好故事要有开头段落、中间内容和结尾,富于表现力的照片从结构上来说,画面的基本元素应该包括前景、主体和背景。
主体最容易理解,就是拍摄者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照片中的主体既是内容表现的重点,也是照片主题的主要载体,同时还是画面构图的结构中心。它可以是某一个被摄对象,也可以是一组被摄对象。
前景是照片中位于主体之前的景物,前景能给画面增加新的一层兴趣点,把观众带入照片的场景,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是否出彩。
背景通常就是位于主体之后的整体大环境, 一般来说,背景多为坏境的组成部分,可以是高山,大海,天空,街市等等。
并不是所有照片都同时需要这几项内容,但是如果能做到合理安排,利用层次创造深度,照片会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相互关系
主体应该是摄影师首先考虑的因素,对画面的构图也起着主导作用。在拍摄时首先要决定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比例,然后再考虑前景和环境等等其他因素。
安排好主体后,前景和背景也不可忽视。前景可以帮助表达主题、交待内容、体现空间特征、表现拍摄现场的环境等,例如用花朵、冰块、枫叶等做画面的前景,可以给观者留下鲜明的季节印象,还可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意味的对应关系。
三、前景的作用
拍出精彩的画面,前景的选择至关重要。 前景具有烘托主体和装饰环境等作用,并且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很多人在拍摄看起来壮美辽阔的大场景时,照片上的影像平淡无奇,拍不出现场感受到的震撼和美丽,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安排画面的层次。在拍摄大场景时,松散杂乱是通病,一览无余抓不住读者的视线,缺乏深度感和距离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构图时安排前景,画面立刻会收缩,人的视线会由散乱的面集中到一个点上。
尤其是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由于纳入镜头的元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对前景的把握。 照片应该是前景,主体,远景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前景的选择是多样的,岩石、野花、小路、流水都可以做前景。以我在冰岛犀角山拍摄的两张照片为例。
《魅影》利用小水潭和倒影做前景
这张是用选取了沙丘上的草垛做前景
四、如何利用引导线
一张没有经过精心构图的照片往往会缺少焦点,令观者不知道该看那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画面中安排引导线,引领观者的目光到主体身上或画面深处。利用广角镜头近大远小的夸张效果,有形或无形的线条集中消失于一个点。把主体安排在消失点的位置,突出主体的同时,还能牢牢抓住光观赏者的视线,增加视线停留在照片的时间。
引导线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线,可以是街灯、岩石、道路、台阶等等,总之找到一个角度是可以把这些分开的物体连起来,这时需要摄影师有一定的观察力。
还有一种特殊的引导线,是现场看不见的,海景摄影中常利用海浪做为引导线。因为人眼只能定格一瞬间,而相机可以记录一个时段,相机呈现出的画面是在现场人眼看不到的,这也正是海景摄影的独特魅力所在,拍出的画面往往会带给你惊喜。如何利用海浪做为引导线,需要有一定的海景拍摄经验和预见性。
五、构图形式详解
基本构图形式: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也被称为三分法构图,它是从黄金分割原理简化而来。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一定律被誉为“黄金分割律”。
这是最为基本的构图方式,将主体安排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不需要非常精确,大概的位置就可以。按照人的视觉习惯,右上方为最佳,左上角次之。这种构图方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三分法则是起点,构图还有很多种形式,而不仅仅是把主体放在画面的某个位置。如何安排画面结构有点类似于几何问题,利用线条和形状来表现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下面结合例图来详解各种构图形式。
体现线条的构图形式
作为摄影语言中的线条,不仅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这些特征,还能表达出动态和情感。线条可以使照片呈现动感及韵律感,让照片更具表现力,使观赏者的视线随着线条的引导而自然集中在主体身上。照片中线条所具有的表现力是其他元素无可取代的, 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线条具有产生情绪和引导读者视线的作用,随着线条方向的不同,给予观看者的视觉感受与心理影响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安排画面时,不仅要根据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图,也要处理好线条和主体的关系,让线条错落有致,烘托主体。同时要考虑到画面中线条的方向和作用,会带给观看者怎样的情绪与心理感受。
大自然中线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拥有发现线条的眼力,从错综复杂的线条中发现美并提取到画面中,会给照片带来更多的张力和想象力,使它们成为照片中吸引目光的重要元素。
水平线是摄影中最常出现的线条之一,给画面注入稳定平静的情绪,多用在横构图上。水平线会令画面呈现出平稳、安宁、辽阔、舒适的氛围, 常用于表现湖面、大海、草原等。可依据表现意图,配合经典的三分构图法将水平线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垂直线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表现纵深感,给人以庄严、秩序、雄伟、奋发向上的视觉感受。适用于拍摄高耸的景物, 如森林、山川峭壁、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等。
对角线富于动感,使画面有活力,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达到纵深效果和立体效果,常用于拍摄水流,瀑布,建筑,道路等。
曲线是指有规律变化且带有圆弧弯曲的线条,是最优雅的线条。具有延长和变化的特点,能在画面中营造出引导视线的韵律感,引导观看者的视线随着曲线移动,感受柔和线条带来的美感,产生优美、雅致、活泼、律动的情绪感受。 常用于表现溪流 、曲径、林间小路,连绵的山峰等。人像摄影中也常用S形构图,展现出女性身材特有的曲线魅力。
汇聚线和交叉线可以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线条或影调按A(X)字形布局,透视感强烈,有利于把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是最具引导视线魔力的线条,也让画面更具空间立体感。 常用于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放射线,顾名思义这种线条是呈放射状的,体现扩散或汇聚的视觉效果,会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在放射线中,通常会有一个中心汇聚点,视线随着线条向中心点汇聚或随着线条向外扩散,因此放射线能够令画面充满张力。例如灯塔的光芒,穿透云层的霞光,或用长时间曝光拍摄云在天空中的动态。
体现形状的构图形式
用类似于 L 形(C型)的线条或色块将需要强调的物体围绕起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L 形如同半个围框,可以是正 L 形也可以是倒 L 形,均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围框以内,使主体突出。
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色彩的变化呈十字形, 常用于有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 。
三角形也能使画面呈现出深度的立体感,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有些A字形构图也是三角形构图。
对称式构图是打破三分法的构图方法,通常会上下或左右将画面一分为二,形成对称的艺术画面, 它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通常用于建筑、倒影等场景。
框架形构图是把要表现的主体,用前景中的树丛、岩石、围墙等围在中心,用前景形成一个框,使观者透过框架欣赏主体。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画面的纵向对比和装饰效果,使照片产生深度感和趣味性。框景构图具有很强的视觉引导效果,引导视觉向画面的中心集中,利用这一点可以将所要重点表现的景物突出呈现在画面之中。
有时一张照片不仅仅体现单一构图形式,会同时呈现出多种构图形式。前面的例图中,一些照片也存在两种以上构图形式。
以上面这张照片为例,照片同时呈现十字形和对称两种构图形式。
构图完美的照片通常需要用心体会,有时还需要耐心等待。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拍摄时不需要再去想这种场景该套用哪种形式,构图将成为摄影思维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直觉。当你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理论,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构思去打破法则,呈现出更具有冲击力或是更具个人风格的视角。
作者:朱静姝
微信:Jingshu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