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Shush Shush 的推荐 smilewk.lofter.com
秦佩玉

2145年4月10日

《开局:最强炼气期》已经更新两年7个月了,总共更新1880万字感谢一直以来粉丝朋友们的厚爱。虽然为完本,但是《开局:最强炼气期》的动漫即将上映!

《开局:最强炼气期》已经更新两年7个月了,总共更新1880万字感谢一直以来粉丝朋友们的厚爱。虽然为完本,但是《开局:最强炼气期》的动漫即将上映!

乔安

2144年9月10日

最近接漫展有点多,出种草图可能要慢一点了,各位BB请见谅。

最近接漫展有点多,出种草图可能要慢一点了,各位BB请见谅。

木琼琚

2142年2月14日

从此,有人问我粥可温,有人与我共黄昏。


2142年2月14日

从此,有人问我粥可温,有人与我共黄昏。


东都港区白雪公主

愿望势必达成的背影御守,制作方法大放送!

只要在晴天打上黑伞,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突然起雾,就可以在雾中寻找一个身穿黑衣的美艳少年,拍下他的背影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上你的愿望,装进御守里虔诚的许愿,不久后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相信研心EDU 高校的不少学生已经尝试过并取得了成果吧,你们的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对吧?但是请记住,想要获取美丽的果实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代价,那就来吧。

只要在晴天打上黑伞,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突然起雾,就可以在雾中寻找一个身穿黑衣的美艳少年,拍下他的背影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上你的愿望,装进御守里虔诚的许愿,不久后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相信研心EDU 高校的不少学生已经尝试过并取得了成果吧,你们的身边或许也有这样的人,对吧?但是请记住,想要获取美丽的果实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代价,那就来吧。

列文虎瓜
这才是王者【秦时明月/卫庄】
这才是王者【秦时明月/卫庄】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古典音乐界的名师与高徒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老师,这是一个陪伴我们一生的特殊角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再从大学到研究生,以及你凭自己的兴趣主动归于门下成为他的私塾弟子的老师。还有工作以后,带领你从职场小白到技术娴熟的“工作老师”,当然也有更多曾经帮助过自己教导过自己的人,他们都可谓是你的老师。
在古典音乐界也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教师节,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古典音乐家的师徒情谊。


海顿 & 莫扎特

 Franz Joseph Haydn ...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老师,这是一个陪伴我们一生的特殊角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再从大学到研究生,以及你凭自己的兴趣主动归于门下成为他的私塾弟子的老师。还有工作以后,带领你从职场小白到技术娴熟的“工作老师”,当然也有更多曾经帮助过自己教导过自己的人,他们都可谓是你的老师。
在古典音乐界也有这样一群为了音乐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他们是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那些伟大艺术家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这个教师节,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古典音乐家的师徒情谊。



海顿 & 莫扎特

 Franz Joseph Haydn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如果说莫扎特有老师的话,最值得做他老师的人一定是海顿,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彼此从对方身上都学到很多东西。莫扎特在谱写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就承认从“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那里学到很多。
1782年到1785年,莫扎特完成了六首从第十四首至第十九首弦乐四重奏,他把这六首四重奏题献给他从孩提时代就热诚仰慕的海顿。他对海顿说:“这是我对您的报答,因为正是您给我揭示了写作弦乐四重奏的艺术。”作为师长的海顿特别谦逊地说:“从莫扎特的每一部作品中,我都学到了一些东西。”后来他对莫扎特的父亲说“在上帝和尘世面前,你的儿子不论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名,都是我知道的最伟大的作曲家。”降B大调第十七首弦乐四重奏有一个和海顿的一首弦乐四重奏相同的标题“狩猎”,虽然标题的内容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乐章里,但是这个第四乐章“非常快的快板”反映的正是收获的喜悦。


从海顿和莫扎特这种特殊的师生关系上,我们可以去想象理想的师生是什么样子,音乐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安东尼奥·萨利耶里

 Antonio Salieri 



说到古典音乐领域的师生情,就不能不提到旅居维也纳的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利耶里。
他不仅是当时奥地利皇室的宫廷乐长,几乎与莫扎特齐名,还当过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的老师,可见萨利耶里在当时的维也纳乐坛地位有多么重要!其实,他的实力与在音乐史上的价值也不可低估。他谱写了许多歌剧都堪称18世纪晚期歌剧发展史上特别重要的里程碑。
另外,他可以写三种语言的歌剧,可以说是相当“国际化”的作曲家。我们有很多人知道萨利耶里这个人,主要是在奥斯卡获奖电影《莫扎特传》中,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萨利耶里,他被虚构成出于嫉妒而给莫扎特下毒的坏人,尽管现在已经证明纯属无稽之谈。


不过,历史记载的萨利耶里和莫扎特的关系确实不够好,主要是萨利耶里一直霸着宫廷乐长的职位,使得莫扎特在维也纳一直没有上升的空间。关于二人的关系,确实存在着富有戏剧性的传说,它们往往被文学虚构成了更生动的故事,比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就写过戏剧《莫扎特与萨利耶里》,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还把它谱写成了歌剧。不管怎么说,萨利耶里也是一位称职的老师,舒伯特就是他晚年培养的一个杰作。


今天借“教师节”这个机会,让我们来一睹这位被遗忘或者说被忽视的“老师”的杰作。
虽然萨利耶里以创作歌剧著称,他的器乐作品也同样精湛,比如《C大调长笛和双簧管协奏曲》到处洋溢着清新明快的气息,一旦听过便不可忘掉,无论是作为长笛协奏曲还是双簧管协奏曲,它都有资格入围“史上十大最优美”之列。当两件不同木管乐器与乐队进行双重竞奏的时候,长笛高冷,双簧管柔和,这两个音色互补的乐器,却是道出了生动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贝多芬 卡尔·车尔尼

 Ludwig van Beethoven & Carl Czerny



接下来我们为学习钢琴的学生们推荐一位史上最有名的钢琴老师的作品,这位钢琴老师恐怕所有学习钢琴的人都绕不过去,他就是连钢琴琴童都十分熟悉的人物——卡尔·车尔尼。

不管学琴的人是不是喜爱弹琴,你都要跟随着车尔尼老师写的练习曲一步一步地弹下来,而且就是在这种“枯燥乏味”中,你的弹琴技艺不知不觉便有了长进。当车尔尼还是贝多芬学生的时候,也是很刻苦的,据说能够背谱演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所以他是贝多芬最引以为傲的学生。后来车尔尼成为李斯特的老师,李斯特便成了贝多芬的传人。车尔尼除了创作那些令琴童“恐惧”的练习曲之外,作为贝多芬的学生,他还谱写有安魂曲、交响曲、奏鸣曲以及一些室内乐作品。
今天欣赏一下他的交响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缓慢的行板,在音乐慢慢的行进中,似乎蕴藏着一种将要爆发的力量,就仿佛我们听到了车尔尼的老师——贝多芬的音乐一样。



舒曼 & 勃拉姆斯

Robert Schumann & Johannes Brahms 



音乐史上著名的师生情还有勃拉姆斯和舒曼。勃拉姆斯是通过匈牙利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的引荐,去杜塞尔多夫拜访了舒曼和克拉拉夫妇之后而确立了师徒关系。在舒曼的鼓励和帮助下,本来就才华横溢的勃拉姆斯可以大展身手,迅速成长为欧洲乐坛的领袖级人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找对师父混好圈子是有多么重要!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凸显着一种自由和美好,他的《阿拉伯风格舞》是一首如诗般的作品。他认为要做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这首作品表现的愉悦情感和自然状态就体现了舒曼的这个音乐理念,奠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Rimsky-Korsakov 



俄罗斯音乐界也有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他就是谱写《舍赫拉查达》又叫《一千零一夜》的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在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担任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的时候,他的爱徒既有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这样的学院派大师,也有另辟蹊径的意大利印象派作曲家雷斯庇基,以及更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是特别无私的人,他不仅对学生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对朋友也是做到仁至义尽,他几乎是用毕生心血先后为已故的“强力集团”战友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续写完成他们最重要的歌剧作品。

▼ 强力五人团


《舍赫拉查德》是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内容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浓郁的东方情调,仿佛用音乐讲述着发生在东方故事。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和公主”是其中最具抒情性的乐章,音乐忽而温柔细腻,忽而激情炽热,在优美典雅的旋律中,仿佛看到王子和公主正在翩翩起舞的画面。
有如此杰出的老师,他的学生当然也差不了,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异国学生、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的一首作品“春天”,选自《波提切利的三幅画》第一首。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波提切利有三幅画最著名,“春天”、“三博士来拜”和“维纳斯的诞生”,雷斯庇基正是用音乐描述了这三幅画的内容。熟悉“春天”的朋友可以对着这幅画来听音乐,画中有穿着带翅膀靴子的墨丘利,他正在驱散乌云;美丽、青春、幸福三女神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维纳斯居于中央,她的另一侧是花神芙洛拉、森林女神克罗莉丝和西风之神赛弗尤洛斯。在罗马神话中,西风之神因为控制不住自己对森林女神克罗莉丝的欲望而强暴了她,森林女神克罗莉丝于是就变成了花神芙洛拉。维纳斯上方飞翔的小爱神,已经蒙住双眼即将射出他的爱情金箭。
▼ 意大利作曲家 雷斯庇基


听着如此内容丰满的音乐,是不是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作品,都是向一代又一代言传身教的大师做一次榜样式的音乐致敬,因为他们创作的这些经典音乐不仅一直陪伴着我们,同时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音乐的动力。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里,希望借音乐向这世间每一位教导过我们的老师们致以最真挚的问候,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歌剧《魔笛》——神话中的王子与公主

[图片]


我们通常认为的正歌剧,时代都很遥远,观众对于其想法和剧情都无法顺畅地理解,很难产生共鸣。


主要还是因为歌剧有严格的结构和形式限制,内容略单一,曲式高度格式化,我们也很难从中体会到观看地趣味,所以大家一听到歌剧两个字就会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


[图片]


但从十八世纪中期起,以格鲁克为代表的作曲家开始推出“革新歌剧”以反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


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莫扎特,则是这一时代的重磅巨星。他的早期作品虽然仍是意大利语的正歌剧,但后来给我们带来了《后宫诱逃》、《魔笛》等划时代意义的德语歌剧。


[图片]


莫扎特自小被称为神童,4岁谱曲,6岁巡演,小提琴...


我们通常认为的正歌剧,时代都很遥远,观众对于其想法和剧情都无法顺畅地理解,很难产生共鸣。


主要还是因为歌剧有严格的结构和形式限制,内容略单一,曲式高度格式化,我们也很难从中体会到观看地趣味,所以大家一听到歌剧两个字就会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



但从十八世纪中期起,以格鲁克为代表的作曲家开始推出“革新歌剧”以反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


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莫扎特,则是这一时代的重磅巨星。他的早期作品虽然仍是意大利语的正歌剧,但后来给我们带来了《后宫诱逃》、《魔笛》等划时代意义的德语歌剧。



莫扎特自小被称为神童,4岁谱曲,6岁巡演,小提琴对于他来说都是拿来玩的把戏。但这位号称“乐神的爱子”“、“被上帝亲吻过脑门”的天才在36岁就逝世了。


可你敢想,在他这短短的36年生命中,竟然有32年都在创作,其作品数量达600多首。如果他能像其他作曲家一样再多活几十年,会留下多少非凡的乐章啊!



更让人难以相信地是,《魔笛》是莫扎特人生中的最后一部歌剧。这样天马行空的作品,竟然和他疾病缠身、境况拮据时为自己所创作的安魂曲,处于同一个时期所作。

 

《魔笛》融合了18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



整个歌剧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古埃及,一个被分割为日之国和夜之国的世界。

埃及王子塔米诺误入夜之国,不幸遭巨蛇追杀而昏迷不醒,幸运地是被夜后的宫女所救。醒来的王子看到夜后女儿帕米娜的画像后一见倾心,得知帕米娜遭大祭司绑架,立刻答应前去营救。夜后答应王子,只要他能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与他,并赠给他一支能逢凶化吉的魔笛。



可王子未曾想,这其实是夜后的一个阴谋。大祭司乃是智慧的主宰,夜后的丈夫日帝在死前曾嘱托他教导女儿帕米娜,可夜后对此非常不满,企图夺回女儿。


所幸王子最终识破了夜后的计谋,在历经重重考验后,见到了公主。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整个故事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歌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段著名的男低音咏叹调“在这神圣的殿堂里”。


王子塔米诺和公主帕米娜入教后,他们都为众祭司所承认。在仪式进行完后有人告诉塔米诺,要小心妇人。



当众祭司离开后,夜后带着侍从来到塔米诺三人身前并恐吓他们祭司长是个凶残的人,告诉帕米娜,如果想和塔米诺结婚必须要除掉祭司长。正当帕米娜犹豫时,祭司长突然来到这里,拆穿了夜后的谎言,并宣布夜后必须受到处罚。这时祭司长唱出了这段咏叹调,十分的应景且让观众感到又深沉又兴奋。

 


还有一首著名的《魔笛主题变奏曲》由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索尔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根据这部著名歌剧《魔笛》第一幕快结束时的一个主题编成一支,由序奏、主题、五个变奏和尾声这八个部分组成的曲子。



这首曲子几乎成为所有吉他演奏家在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它常常作为国际吉他比赛中规定的必奏曲目之一,可想而知它在音乐界的分量有多重了。

 


文字丨NightCaroline

图片丨小叶

编辑丨Yvonne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记忆中的宝藏——《母亲教我的歌》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十一的风,伴着一首小提琴曲拂过心田,瞬间被打动了——熟悉的旋律缠绕在我的耳边,却荡漾起一股难言的忧伤,直逼心灵。
那是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以前聆听美声版没有察觉到这么深的情感,可能是有些美好的情感没来得及细细体会而从平淡的日子里溜走了……


《母亲教我的歌》由捷克著名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在39岁时创作的。作为一个波西米亚人,德沃夏克有着融合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了吉普赛人的达观与自由,创作出了《吉普赛之歌》,铸就了自己艺术歌曲创作的顶峰,他由此成为“波西米亚的舒伯特”。几十年以后,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听...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十一的风,伴着一首小提琴曲拂过心田,瞬间被打动了——熟悉的旋律缠绕在我的耳边,却荡漾起一股难言的忧伤,直逼心灵。
那是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以前聆听美声版没有察觉到这么深的情感,可能是有些美好的情感没来得及细细体会而从平淡的日子里溜走了……


《母亲教我的歌》由捷克著名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在39岁时创作的。作为一个波西米亚人,德沃夏克有着融合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了吉普赛人的达观与自由,创作出了《吉普赛之歌》,铸就了自己艺术歌曲创作的顶峰,他由此成为“波西米亚的舒伯特”。几十年以后,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听到这部作品以后被歌曲中情感深深打动,勾起了他的乐思,所以他将这首歌曲改编成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本曲后来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合唱曲等形式。


聆听琴弦上轻轻流动的旋律,温柔摇曳,似煦风拂过心灵,句尾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更是增强了情感的起伏,流露出一缕深深的眷恋。
当这一抒情的旋律再现时,前两句增加了一些装饰变化,随即发展形成全曲的高潮,一腔柔情倾泄而出,但没有让伤感泛滥开来……
一个深情的回眸,照亮往昔的愁思,也照亮前行的路。淡淡哀愁的旋律,将德沃夏克那种斯拉夫人的伤感情怀毫无保留的倾泻出来,任凭你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
曲调朴实无华,亲切动人,在简练的音乐语言中充满了怀念的愁思,感人肺腑,表现出母亲心灵的颤动。


从声乐到器乐一直听来,我深深陷在女高音姜芳涛那婉约的歌声中不能自控,深情无言!
音乐超越语言,超越了形而下形而上,每个听众都有自己内心的解读,而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有时候还要借助文字表达出来。 妈妈教我的歌,在早已消失的日子里。很少从她的眼睛,被放逐的泪水。现在我教我的孩子,悠扬。眼泪常流,它们常常从我记忆的宝藏中流过。……


“母亲”一词含千丝万缕的情感,“当我年幼的时候,母亲教我歌唱,在她慈爱的眼里,隐约闪着泪光。而母亲教会我们的歌,总会深藏在我们的心底,偶尔飘过耳熟的乐句,顿时想起那时那地那情那景……
蓦然发现,那首歌早已定格在了那幅遥远却清晰的画面,那段熟悉的旋律便是画面上的清泉,宛转地流淌着清澈而温馨的记忆。
聆听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你的耳畔回响起了哪首感人的歌曲?



文字丨NightCaroline

图片丨网络

编辑丨Yvonne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弹了这么久的钢琴,这9个冷知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哎呀音乐(ID:iyamusic)



音乐史上首次出现对键盘的记载是在1404年,一首名为「恋歌诗人的规则」的诗歌中提到了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随后在1425年德国西北部一个叫名顿的地方,在祭坛背后的雕画中出现击弦古钢琴的图像。


后来约在1440年。在阿劳特的手稿及德国音乐家菲尔东的论著《音乐精义》里,有击弦古钢琴的结构图示和说明。


最早的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体型不大,属于便携式乐器,同时因为体型小,所以声音也特别小。


巴赫是第一个用十根手指演奏键盘的著名音乐家


在这之前的键盘演...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哎呀音乐(ID:iyamusic)



音乐史上首次出现对键盘的记载是在1404年,一首名为「恋歌诗人的规则」的诗歌中提到了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随后在1425年德国西北部一个叫名顿的地方,在祭坛背后的雕画中出现击弦古钢琴的图像。


后来约在1440年。在阿劳特的手稿及德国音乐家菲尔东的论著《音乐精义》里,有击弦古钢琴的结构图示和说明。



最早的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体型不大,属于便携式乐器,同时因为体型小,所以声音也特别小。




巴赫是第一个用十根手指演奏键盘的著名音乐家



在这之前的键盘演奏家只用六根手指演奏键盘,小指和拇指是不用的!自己试了下感觉很不舒服,把拇指和小指收上来看起来就像一个人插着腰跳舞一样!


谢谢巴赫释放了小指和拇指!




巴赫用自己的作品推动了平均律的发展


可能大家对这个没什么感觉,这个我要说说,在那个时期大多数音乐家都用的是纯律。


纯律和平均律有什么区别呢?这么说吧,你知道#F和bG有什么区别吗?在平均律里是一个音高,而在纯律里#F比bG要高一点!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高就高点吧!


一旦涉及到转调,纯律就比较麻烦,尤其是类似钢琴这样的乐器,如果说小提琴稍微移动下手指音就到位了,钢琴就只有看着了!



然而巴赫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大力推广平均律,这让后来的钢琴手轻松多了,不然不敢想象为了转调钢琴会长成什么样样子。




1709年意大利乐器商人克利斯托弗利造出了第一台钢琴。


克利斯托弗利观察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的结构特点后,做出了第一台钢琴,这里我要说说为什么钢琴的英文名叫piano,其全称为pianoforte,是将意大利语“弱”(piano)和“强”(forte)两个音乐力度术语连缀在一起构成的词。




在这之前的古钢琴在演奏中是没有强弱之分的,音色受力度影响不大,但是通过改进,钢琴有了弱强的表现形式,因此钢琴的全称是弱强琴(pianoforte),最后简化成piano!到了咱们国家呢,给他取名的人看了下结构,嗯,里面有钢框,那就叫钢琴吧!




钢琴上的轮指技巧创意来源于吉他!


看到这条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是的,你没看错,这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1729年,玛丽亚·芭芭拉公主远嫁西班牙皇太子,公主去西班牙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音乐老师!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成为公主的音乐老师后勤勤恳恳,为公主写了500多首练习曲!是的,你没看错,是500多首练习曲,练一年都不重样的!感觉这样的老师公主应该是不会喜欢的,应该是公主的父亲强赠的……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到了西班牙后通过观察当地的吉他演奏,发现了轮指这个技巧,然后搬运到了钢琴上!除此之外他还首创了刮奏,八度震音技巧……




演奏钢琴的握鸡蛋手型其实不是一个固定标准



现在有些钢琴老师会要求学生在演奏钢琴的时候要保持一个握鸡蛋手型,还会在手腕上放一个硬币,要求不能动手腕!


这个手型要求来自两百多年前的前意大利的作曲家、钢琴家克莱门蒂,那个时候音乐家主要在贵族家里演奏,为他们提供音乐伴奏,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贵族对仪态这些要求是比较多的,所以要求音乐家演奏钢琴的时候不允许移动身体,以至于有了握鸡蛋放硬币的练法。


其实吧,我们要想明白手型是为了什么目的,不同的手型是为了得到不同的音色,而不是为了手型而去坚持手型,那样就没有意义了,比如让你演奏肖邦的乐曲,你说你可以不动手腕吗?




莫扎特时期的钢琴是有踏板的


有些老师认为莫扎特时期的钢琴是没有踏板的,所以演奏莫扎特的音乐不需要用踏板!其实呢,那个时期的钢琴是有踏板的,不过有点不太一样,那个时候的踏板是用膝盖来顶住的。





莫扎特是第一个摆脱贵族靠自己演奏音乐挣钱的音乐家


虽然莫扎特在那个时期的是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但是当时的社会地位其实是很低的,那时候的音乐人和现在音乐人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大家熟悉的海顿,在贵族家和仆人一个地位,来客人了就准备演出,没有演出的时候和仆人们同吃同住。



在那个时代玩音乐是养活不了自己的,只能依附贵族或者教会,这样的后果就是在创作中会受到很多限制,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地位感到极度不满,离开了贵族,选择靠音乐养活自己,后来过的穷困潦倒。




贝多芬提高了音乐家的地位


贝多芬的出现导致整个欧洲音乐家地位的改变,贝多芬是第一个跟贵族们平等对话的音乐家。



那些贝多芬和贵族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太多,虽然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做到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给其他音乐家做了一个好的榜样,让音乐家们开始不用再去讨好贵族而做音乐,而是做自己想要的音乐,间接的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文章材料参考自莫沄  ——「钢琴的前世今生」

莫沄,自媒体音乐人,公众号“钢琴练习曲”作者,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为国家大剧院、琴台音乐厅、星海音乐厅撰稿;曾在武汉琴台音乐厅、武汉图书馆举办音乐讲座。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永恒的魅力》古典五重奏致敬一代巨星邓丽君

《永恒的魅力》是什么?是邓丽君唱过的一些流行歌曲。古典五重奏呢?弦乐四重奏加上钢琴,就是古典五重奏。换句话说,这张CD里的主题就是以弦乐四重奏加钢琴,改编演奏邓丽君唱过的一些流行歌曲。这是瑞鸣唱片最新推出的一张精致的唱片。


弦乐四重奏由什么乐团负责呢?不是弦乐四重奏团,而是四位演奏家,包括小提琴是魏靖仪、杨智仁,中提琴是林维洋,大提琴是罗咏媞,钢琴与编曲是杨岚茵,他们几位都是得过奖、与管弦乐团合作过、有硕士博士学位,甚至双博士等,绝对是一时俊彦。把好听的流行音乐改编为古典五重奏形式,曲子本身好听,演奏呈现方式古典,这也是迷人的音乐。前此有台湾的菁英艺术三重奏团,他们也出版过类似的...

《永恒的魅力》是什么?是邓丽君唱过的一些流行歌曲。古典五重奏呢?弦乐四重奏加上钢琴,就是古典五重奏。换句话说,这张CD里的主题就是以弦乐四重奏加钢琴,改编演奏邓丽君唱过的一些流行歌曲。这是瑞鸣唱片最新推出的一张精致的唱片。



弦乐四重奏由什么乐团负责呢?不是弦乐四重奏团,而是四位演奏家,包括小提琴是魏靖仪、杨智仁,中提琴是林维洋,大提琴是罗咏媞,钢琴与编曲是杨岚茵,他们几位都是得过奖、与管弦乐团合作过、有硕士博士学位,甚至双博士等,绝对是一时俊彦。把好听的流行音乐改编为古典五重奏形式,曲子本身好听,演奏呈现方式古典,这也是迷人的音乐。前此有台湾的菁英艺术三重奏团,他们也出版过类似的唱片,改编台湾名谣、著名歌曲为钢琴三重奏的方式演奏,总共有三张CD,那三张CD无论是录音效果或音乐都很好听,而这张「永恒的魅力」也不遑多让。

 

演奏的曲子有哪些?胭脂泪、空港、恰似你的温柔、小城故事、夜来香、在水一方、望春风&我一见你就笑、千言万语、我只在乎你、阿里山的姑娘、泪的小雨、月亮代表我的心等12首。编曲编得很好,演奏也非常好,更棒的是录音效果。这张CD奇怪的是没有注明录音室,只有录音师Leszek M. Wojcik,以及录音助理孙绍庭;混音鹿楠楠。Leszek M. Wojcik是纽约卡内基厅的录音经理,本身是录音师,许多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奏会都是他录音的,包括Kissin 1990年在卡内基音乐厅首度登台的演奏会也是他录音的。除此之外,Kissin许多唱片也都是请他操刀录音。从1990到2018,他录制了几十张唱片,大部分是古典音乐。

 


有意思的是,Leszek M. Wojcik只负责录音,混音是由大陆录音师鹿楠楠完成,我猜这几位演奏家可能都 住在纽约,就近请Leszek M. Wojcik录音,再把母档送到大陆做混音。录音效果好不好?非常好,每一样乐器的音质都录得很美,尤其是大提琴的迷人程度更是无法挡,小提琴、钢琴也同样迷人之极。还有当然是弦乐四重奏与钢琴所营造出来的和声效果也很棒,这都要归功于编曲杨岚茵。

 

听这张CD,如果您会受到内中的演奏所感动,一首一首听下去欲罢不能,那就对了。


本文来自普罗影音网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瑞鸣十五周年,感恩一路有您!这里有您的唱片待领取~

小编提醒

文末有生日福利,不要错过哦~


十五年前的今天

第一张演奏专辑创作完成

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

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我们从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

到还原敦煌古乐的《明月映敦煌》

再到如今热烈奔放的《拉丁似火》



从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关栋天

到中国好声音的王韵壹



创立十五年

瑞鸣音乐

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

求精求纯

无悔投入

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

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

在世界各地音乐听众中赢得了优质口碑


瑞鸣总是以洗...


小编提醒

文末有生日福利,不要错过哦~


十五年前的今天

第一张演奏专辑创作完成

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

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我们从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

到还原敦煌古乐的《明月映敦煌》

再到如今热烈奔放的《拉丁似火》




从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关栋天

到中国好声音的王韵壹




创立十五年

瑞鸣音乐

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

求精求纯

无悔投入

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

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

在世界各地音乐听众中赢得了优质口碑



瑞鸣总是以洗净铅华的姿态

用音乐来贴近最微细的感情

唤起许久不曾领略过的温暖回忆



从传统到时尚,从原生态到世界音乐,瑞鸣音乐品牌下的出品序列里,每张作品各不相同,争奇斗艳。但一直不变的是原创精神和坚定不移的艺术品位。《伶歌》、《小曲儿》、《敕勒歌》、《一路莲花》光是这些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独特的“中国气息”。瑞鸣希望通过对中国音乐多形态、多角度的精妙展现,来推动世界对中国音乐的热切关注。



多年来,瑞鸣音乐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曾多次荣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正是摒弃了各种直接便捷商业利诱,坚持呕心沥血的原创精神,坚持扎根五千年深远华夏音乐辽阔版图,承载起文化推广与中国音乐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使命,才使得瑞鸣品牌具有了鲜活而顽强的生命力,未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用心做音乐的理念将会一直坚守。


瑞鸣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创作和推广中国音乐作品,制造出一张张独特的名片,不仅让这些音乐为广大的中国听众所喜爱,也为世界奉献更多的艺术作品,在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今日这些作品和理念将有着特殊的意义。


正如瑞鸣的logo形象所刻画,初生的小鸟终将成为大鹏,与生俱来的飞翔的潜质终将使稚嫩的试飞成为展翅。音乐有多宽广,未来就有多远大。充满原创精神和音乐个性的瑞鸣,必将在中国的音乐版图上,翱翔万里。





瑞鸣十五周年,

感恩一路有您!


作为感恩回馈老朋友瑞鸣特推出以下福利~


活动时间

2018年8月8日-2018年8月14日12:00


活动内容

关注本公众号并将本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① 

集齐18个赞截图发给后台

网易云音乐一个月会员


② 

集齐38个赞截图发给后台

成为瑞鸣官方微店会员

享九五折优惠


截图发给后台无需集赞

抽取一名送DSD版碟片一张

(可中奖用户自己挑选

开奖时间为8月14日18:00)

 

④ 

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聊一聊

您对瑞鸣想说的话

或您关于十五周年的故事

小编会抽取三位

CD版碟片一张

(可中奖用户自己挑选)



注:截图发送至后台需注明参与①②③④哪一个活动

本文图片来自瑞鸣音乐官网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谁肯等你在原处

九月

酷暑将尽未尽


一日午后,我从一间服装店路过,在眼花缭乱的衣服中一件浅浅的湖蓝色的上衣吸引我的视线,那正是我喜欢的款式与色彩,在那样的喧闹中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安静,仿佛守候着一份承诺,坚持着一份倔强的等待,只是匆匆一瞥就擦身而过,心里想明天路过时一定买来。


连着几天没从那间店经过,那件浅蓝色的上衣淡淡的在我的记忆里若隐若现。终于有一天再次经过那家店时停车进去。可是寻遍了所有没有找见我想要的那件,问老板:那件浅蓝色的上衣卖完了吗?老板迟疑了下问:哪件?我给她比划着说:就是放在这里的那件浅蓝色的,几天前我路过时看到的。当时没来得及进来,现在没了吗...


九月

酷暑将尽未尽

 


一日午后,我从一间服装店路过,在眼花缭乱的衣服中一件浅浅的湖蓝色的上衣吸引我的视线,那正是我喜欢的款式与色彩,在那样的喧闹中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安静,仿佛守候着一份承诺,坚持着一份倔强的等待,只是匆匆一瞥就擦身而过,心里想明天路过时一定买来。



连着几天没从那间店经过,那件浅蓝色的上衣淡淡的在我的记忆里若隐若现。终于有一天再次经过那家店时停车进去。可是寻遍了所有没有找见我想要的那件,问老板:那件浅蓝色的上衣卖完了吗?老板迟疑了下问:哪件?我给她比划着说:就是放在这里的那件浅蓝色的,几天前我路过时看到的。当时没来得及进来,现在没了吗?老板笑了:几天前?早就没有了。我不死心,请她再仔细寻找下,也许某个角落里正躺着它。老板摆摆手说,不用找了,肯定没有了,当时看到就应该进来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这年头,谁会在原处等你?



谁会等你在原处?

是啊

这个世界如此变化多端

有谁会信守诺言?

有谁肯笃定承诺?

有谁会因为一个回眸

一个不经意的瞥而伫立良久

苦苦等候?



“风来我在风里等你,雨来我在雨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尾生的誓言在现在看来颇有些迂腐可笑。


是啊,谁肯为谁等候?谁肯用生命守候一个没有希望的诺言?谁会等你在原处?寂寞时唱着为你写的歌曲,一遍一遍,反反复复。孤单时与自己的影子对话,告诉自己坚持住,你一定会来。



谁肯等你在原处?


用心倾听远处你匆促奔过来的脚步,把日子压缩成太阳与月亮的重叠。


谁肯等你在原处?


心中揣着亘古不变的爱情,风吹雨打不能熄灭心中燃烧的火焰。


谁肯等你在原处?


用生命,用青春,用无人能解的坚定与勇敢,等,等,一直等,等你从无穷的远处风尘仆仆赶来,只怕已经面目全非,只怕早已物是人非,只怕早已人去楼空,只能就此訇然倒下。



时光让等待成为一个奢侈的词,成为众多人心中共同的刺。因此,尾生的抱柱信成为这个时代无可复制的神话,王宝钏十八年寒窑无人可信的传说。



人犹如此,情何以堪?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为了让唢呐当主角,他的努力你想不到

1987年,肯尼·基(Kenny G)的畅销单曲“Songbird”让全球乐迷疯狂爱上萨克斯风这件乐器,他把萨克斯风在音乐领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而对于跨界管乐演奏家郭雅志来说,他的志向在唢呐。


为了让唢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成为音乐会上的主角,他将唢呐这件民乐器带进了《纤夫的爱》、《父老乡亲》、《好汉歌》等家喻户晓的流行乐,还透过唢呐活芯的发明,大大提升了这件乐器的功能,将唢呐吹出了国门,吹入了世界的视野,堪比民乐界的肯尼·基。


在郭雅志的世界里面,唢呐可以是这样:


或者这样:


除了唢呐外,别的中国民族乐器也...

1987年,肯尼·基(Kenny G)的畅销单曲“Songbird”让全球乐迷疯狂爱上萨克斯风这件乐器,他把萨克斯风在音乐领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而对于跨界管乐演奏家郭雅志来说,他的志向在唢呐。


为了让唢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成为音乐会上的主角,他将唢呐这件民乐器带进了《纤夫的爱》、《父老乡亲》、《好汉歌》等家喻户晓的流行乐,还透过唢呐活芯的发明,大大提升了这件乐器的功能,将唢呐吹出了国门,吹入了世界的视野,堪比民乐界的肯尼·基。




在郭雅志的世界里面,唢呐可以是这样:


或者这样:


除了唢呐外,别的中国民族乐器也一样可以这样:(请留意图中外国音乐家们专注的眼神和惊讶的表情)


还有这样:


“世界变得很开放,也变小了,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把我们的民族音乐跟世界的不同音乐进行融合。”郭雅志说,世界音乐融合的时代已来到。

郭雅志,著名管乐演奏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陈家齐、胡海泉、任同祥、王高林、刘炳臣、宋立春、胡志厚、尹二文等唢呐、管子名师,精通吹奏唢呐、管子、箫、埙、笛子、巴乌、葫芦丝、少数民族土著吹筒和西洋萨克斯管等近30种吹奏乐器。


上世纪90年代,郭雅志把传统民乐和流行音乐进行结合,影响了中国流行乐坛,后在中国香港中乐团担任唢呐首席十多年,为了寻求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7年前又义无反顾地奔向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追寻自己的爵士梦。

12月9日,他将携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精英爵士音乐家们,一起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一场融合中国、土耳其、美国等各国音乐的跨界爵士音乐会。


郭雅志从小学习唢呐,自言特别喜欢唢呐的原因是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符号。然而,唢呐要不被许多人认为是很有乡土气息的乐器,要不只能存在民族乐团中的唢呐声部,偶尔能有独奏的机会。

如何让唢呐和城市生活接轨?在上世纪90年代,郭雅志开始进行了很多尝试。


首先,他把唢呐带进了流行音乐。像脍炙人口的《纤夫的爱》、《父老乡亲》、《好汉歌》等原版录音中的唢呐,都是他录制的。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他也演奏了民乐。


后来到了中国香港中乐团,他还跟小提琴组成了二重奏,演奏一些经典的流行歌曲,如《当爱已成往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等。


在李克勤的演唱会上,他还作为嘉宾进行表演,让很少有机会接触唢呐的观众们感受到新鲜,过了一把瘾。



尽管也会用唢呐吹奏外国的歌曲,郭雅志认为唢呐的民族特色并未因表现的内容不同而被改变。他想做的事情,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寻求民族音乐的新路。


“很多人对爵士乐不了解,甚至觉得是靡靡之音,其实爵士乐只是一种形式,像民乐、古典乐一样,不理解只是因为不了解。”在郭雅志看来,好的形式,就要为我们所用,去打开民族音乐更大的、更没有界限的世界。


对话

Q:为什么想把唢呐和爵士乐结合在一起?

A:有时候我很担忧,传统音乐有可能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大部分人对流行音乐感兴趣,流行文化把世界上的东西交融在一起,跟生活很接近。流行音乐有很多元素来自爵士乐、摇滚乐,两者有许多相通点,乐器相同、有的演奏方法也一样。我认为,民族音乐要得到新生,可以通过流行音乐实现,与爵士乐融合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Q:唢呐跟爵士乐结合的难度大吗?

A:有一定难度。传统的唢呐不能自如转调,遇到奇怪的调,比如降A调或升F调,根本无法演奏,而爵士乐的12个调子都是开放的,随时转调。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我发明了唢呐的活芯,就是一个装在唢呐上的像活塞的装置,令唢呐的每一个音都能升高半音,再弹回来恢复原状,这样唢呐就可以演奏任何一个调了。道理很简单,就像在钢琴的白键上加上黑键一样。解决了技术的问题,我就能跟爵士乐玩了。


在音乐演奏上也要解决一些问题。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四平八稳,而爵士乐有变化、有动感,所以要对传统的歌曲进行改造。在12月9日的音乐会上,我也会把一些传统的曲子如《百鸟朝凤》跟爵士乐结合在一起玩一下。这些都是很有趣的尝试。



↑ 唢呐活芯

装了活芯的唢呐 →


Q:您怎么看爵士的即兴与民乐的结合?

A:中国的民乐本来并不缺乏即兴的特性。比如阿炳的演奏就是即兴表演,只是后人把他演奏的即兴版本固定下来,于是所有二胡演奏家演奏的都是阿炳当天表现出来的效果,完全没有学到他即兴演奏的方法。这就是我们现代民乐人所丢失的最宝贵的东西。


当然这些是有原因的,当下大部分中青年音乐家都毕业于音乐学院,学习的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乐谱、作曲方法,没有得到老祖宗口传心授的精华。


我们特别迫切,希望把传统音乐的自身的东西寻找回来,表现音乐家即兴发挥的能力和个性。希望民乐能够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



签售预告

在12.9本场音乐会后,郭雅志将会在星海音乐厅大堂举行唱片签售会。郭雅志的唱片《八千里路》包括CD、 蓝光HQ和黑胶唱片,当晚将在大堂乐读空间出售。如果您也有郭雅志的正版唱片,也可以一起带来哦!



爵士中国

郭雅志与美国伯克利明星爵士乐队

时间:2018年12月9日20:00

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购票链接:https://m.ticket-easy.cn/item/68288?code=021BSJVU1YoyRX0wv0SU1d7UVU1BSJVO&state=snsapi_userinfo

VIP380/280/180/80(普通票)


本文转自公众号丨星海音乐厅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POP16音乐人大招募丨你的梦想,我们与你携手完成!

在瑞鸣十五周年之际

叶云川老师

开启“世界的声音”中国新篇章



如果你热爱音乐

有原创音乐或者有动人心弦的声音

欢迎投稿到

rhymoi@163.com

期待听见你的声音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瑞鸣音乐~


2003年,第一张专辑创作完成,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十五年来,瑞鸣音乐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爲己任,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在业界和发烧友圈里赢得了优质口碑。


从国手名家极具创新的《伶歌》,到群鼓齐发震撼古今的《鼓...


在瑞鸣十五周年之际

叶云川老师

开启“世界的声音”中国新篇章



如果你热爱音乐

有原创音乐或者有动人心弦的声音

欢迎投稿到

rhymoi@163.com

期待听见你的声音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瑞鸣音乐~



2003年,第一张专辑创作完成,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诞生——瑞鸣音乐·Rhymoi Music



十五年来,瑞鸣音乐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爲己任,用面貌、题材、音乐风格各不相同的专辑,在业界和发烧友圈里赢得了优质口碑。


从国手名家极具创新的《伶歌》,到群鼓齐发震撼古今的《鼓舞心弦》,到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瑞鸣以独特的关注角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之发扬成一个个别具一格的主题,再经无数次精心雕凿,使音乐作品成爲了一座座经得住耳朵细品的“流动的建筑”;从给人以灵魂朝圣的《藏·密》到前世寻觅的《粉墨是梦》和重燃经典情怀的《凤凰涅磐》,瑞鸣总是以洗净铅华的姿态,用音乐来贴近最微细的感情,唤起许久不曾领略过的温暖回忆。



瑞鸣音乐的每张作品、每个脚步,令业内和听众愈加关注。瑞鸣制作的作品曾多次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付出终有回报,口碑和销量证明了听众的慧眼识英,也证明了天道酬勤的古老格言 。


既然没有足以傲视同侪的百年基业,就只能靠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既然没有所谓的背景和靠山,就要付出比别人加倍的努力,并且相信天道必将酬勤;即使没有一切的一切,瑞鸣还有一项感动别人也激励自己的信条——用心做音乐!



瑞鸣音乐,能带给你什么?


1、知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先生带领世界级团队携手国内大师级录音师亲自操刀为您制作专辑。



叶云川,音乐制作人,美国格莱美协会会员,创立中国声誉卓著的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并任制作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导师,中国金唱片奖最佳音乐人特别奖获得者。从事音乐创作、制作多年,获海内外重要音乐媒体高度评价,部分作品被海外唱片公司收录出版,所制作的音乐作品在高端音乐市场得到较大认同,并远销海外,成绩斐然。担任制作人的唱片及音乐作品曾多次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在中国城市广播联盟评选“中国十大发烧唱片”中数次入选,作品多次入选“CD圣经”等海内外专业评比。因多年与国际音乐制作及出版行业的密切合作经历,音乐创作理念及制作手段具有国际化的开阔视角。



音乐创作思路坚持独特创新,风格多样,追求品质,积极进取,注重作品文化性艺术性,在行业中具有鲜明特点。倾力于挖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结合,擅长用世界音乐语言及方式表现中国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并立志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传递者。



2、一流唱片制作技术,包括普通CD、HQ、DSD、LP四种形式。



3、网易云音乐的支持与宣传。






我们对你有什么要求?


1、拥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2、有原创音乐作品,曲风不限,最好是民谣一类。



3、如果没有原创音乐作品也不要紧,拥有动人心弦的歌声同样可以投稿参与……



符合以上条件均可发送个人资料及作品至邮箱rhymoi163@.com



有梦就要往前冲呀!

说不定瑞鸣的下一张专辑就能听见你的声音~



如有疑问可与我们取得联系


电话:+86(10)-84831327

邮箱:rhymoi163@.com

微博:@瑞鸣音乐-世界的声音

微信公众号:瑞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