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超超短篇温暖故事集
(一)
小狐妖幻化出天姿国色的面孔,去勾引那个为她抗下天雷的小道士。可是她试了十几次,道士从未正眼瞧她。
心灰意冷的小狐妖现出真容,凄惨惨地找道士告别,准备去深山苦修。
道士却羞红了脸:“对…对不起,我不知道那个是你。”
(二)
小道士带着小狐妖回到师门,紧张地思考怎么才能让古板的师父同意这门亲事。
还没见着师父,先遇到了满眼惊喜的师娘:
“妹妹,你怎么来啦?”
(三)
大象先生和梅花鹿小姐在谈恋爱...
(一)
小狐妖幻化出天姿国色的面孔,去勾引那个为她抗下天雷的小道士。可是她试了十几次,道士从未正眼瞧她。
心灰意冷的小狐妖现出真容,凄惨惨地找道士告别,准备去深山苦修。
道士却羞红了脸:“对…对不起,我不知道那个是你。”
(二)
小道士带着小狐妖回到师门,紧张地思考怎么才能让古板的师父同意这门亲事。
还没见着师父,先遇到了满眼惊喜的师娘:
“妹妹,你怎么来啦?”
(三)
大象先生和梅花鹿小姐在谈恋爱。
有一天他们约好去看电影,大象先生出门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喂,你好,我是大象。”
“我麋鹿啦。”
大象先生听出这是梅花鹿小姐的声音,忍着笑没拆穿她。
“喔喔,麋鹿小姐你好,我是高速公鹿。”
“谁在跟你说冷笑话啦!我是真的迷路了!”
大象先生赶紧开车去接梅花鹿小姐。
(四)
大象先生和梅花鹿小姐的感情很好,但是还是有一个小问题。
大象先生太高了,每次吻梅花鹿小姐,都要先把她抱在台阶上。
梅花鹿小姐想在地上也能亲大象先生,于是她就伸长脖子够啊够够啊够。
然后…然后她就变成了长颈鹿。
(五)
小和尚跟着住持在庙里修行,总喜欢问住持什么是佛法,可惜住持每次都回答不上来。
有一天,有人找到住持,说山下的医馆要塌了,但里面还住着许多待产的孕妇,能不能把她们安置到庙里。
住持想了一会儿,说好。
孕妇们要补身子,住持就让他们在庙里杀鸡、熬汤。院里床铺不够,住持就把禅凳拼成产床。夜里太暗,住持就让僧人们举着蜡烛给医师帮忙。
小和尚问住持,我们佛门清净地,不是最忌讳这些吗。
住持摸摸小和尚的光头说,见死不救才是最大的忌讳。
孕妇们在佛门产下了108个孩子,走之前她们从每个孩子衣衫上剪下一块布,缝成百衲衣送给住持。
有天住持问小和尚,最近怎么不问佛法了。
小和尚煞有介事双手合十,低下眉眼说,我佛慈悲。
(六)
凤凰游历人间时遇见一琴师抚琴,听出其中山水雅意,遂以梧桐古琴相赠,二人互为知音。
有一年人间大旱,百树将枯。凤凰乃梧桐所孕,最后一颗梧桐树枯死之时,凤凰也将消散。
凤凰与琴师告别,说何时世间再有梧桐树,何时二人才能相见。
琴师此后十年潜心寻梧桐,奈何连年大旱,梧桐早已绝迹。
琴师心中悲痛,决心为凤凰最后弹上一曲,此生再不抚琴。此曲凄切,上苍也为之感动,降下骤雨。
琴师把凤凰所赠古琴埋入地下,未曾想古琴落地生根,得雨水滋润须臾间便长成参天巨木。凤凰从树梢飞下,化作人形,与琴师执手见礼。
原来琴师的古琴在乐曲熏陶下,早已成为世上最有灵性的梧桐木。
(七)
小女孩在家里捡到一个神灯,擦了擦之后冒出一个蓝汪汪的灯神。
“啊哈,你召唤了我,你可以许一个愿望了。”
虽然历代的童话都是说可以许三个愿望,但是开心的小女孩也不在意这个,她只有一个愿望。
“我希望妈妈的病能好起来。”
灯神却为难地挠挠头。
“这个不行,死神已经把她的灵魂拿走了,我救不了她。”
小女孩大哭起来,灯神连忙说:“别哭别哭,你可以许愿让你妈妈的灵魂去天堂呀。”
小女孩许完了愿望,灯神却没有消失,一直待在小女孩的身旁,陪着她度过最艰难的时光,陪着她慢慢长大成人,看着她结婚生子,看着她白发苍苍,最后在床前看着她闭上眼睛。
灯神在人间的旅程就要结束了,他想起把他召唤到这的那个母亲。
也是在床前,年轻的妈妈握着重病女儿的手。
“我希望我的女儿变得健康。”
灯神摇摇头,说:“重病的人灵魂属于死神。”
“能不能用我的灵魂换她回来?”
灯神沉默了一会,说可以。
母亲目光温柔地转向小女孩,说“第二个愿望,我希望有人能替我陪在她身边,让她永远幸福。”
“好,第三个愿望呢?”
“没有了。”
这是灯神为了实现愿望,在人间逗留的最长的一次。
(八)
前几天父亲打电话来,说起家中的一件事。
我家有一个紫色的老书桌,我从小时候一直用到离家工作,父亲那天准备整理一下里面的书和笔记。
可是到了左下角的抽屉,明明没上锁,父亲试了各种办法却都拉不动,最后只好暴力地撬开。
抽屉里是我少年时候写的日记,收到的贺卡,还有一封没敢送出去的情书。
由于坏了一个抽屉,家里又没地方安置,父亲把书桌丢到了垃圾场。
打完电话的那天晚上,我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看见床边站着一个紫衣服爷爷。
他说很抱歉,没有为我守护住秘密。
(九)
从前有只槐树妖,动起凡心,爱上了一个书生。
春末,树妖化作卖花的女子,笑盈盈道一个万福,送给书生一篮槐花。
书生对姑娘一见倾心,二人私定终身。
可好景不长,城隍发现了此事,把树妖的精魄打散,封在本体内。
得知此事的书生跌跌撞撞地跑出门,决心在城隍庙内以死明志。半路上他被一位算命先生劝下,先生言事情尚有一线转机,只要书生能找到槐树妖本体,将红线系在枝头上,树妖魂魄便能重聚,二人自当相见。
可天地茫茫,世间槐树不知凡几,要找到树妖无异于海里捞针。
书生没有放弃,自此闭门不出苦读诗书,终于在来年春闱考取状元。
皇帝惜其才,想擢他进吏部。书生却请辞,说自己只愿当个测绘地图的山水郎。
此后书生借助绘官身份踏遍四方国土,每到一处,必寻当地槐树林,一树一树系上红丝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年的意气少年变得垂垂老矣,却仍未寻得槐树妖。
书生虽然不愿停步,但身体却无法支撑他跋山涉水,他回到故乡,搬进往日居所。
未曾进门,书生便闻到一股槐花香。
他一怔,庭院内外并无槐树,槐花香从何来?
书生踉跄向香气源头赶去,围墙外,西南角,一株槐树郁郁葱葱。
万般记忆涌上心头,那还是幼时,他从学塾归来时发觉一颗树苗被大风刮倒在路边。书生不忍此景,将它移种在院墙外悉心照料。夏日炎炎,书生便为它搭起遮阳台;寒冬凛凛,书生又为它裹上布条。春暖秋凉,书生最喜在小树旁读诗诵文。阔别数十载,当年的小树苗已亭亭如盖矣。
竟…竟是一颗槐树。
书生冲向树旁,哆嗦着从怀中取出一块红布盖头,系在槐树梢头。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你这个笨书生,这可是你第一次在我旁边读的诗啊。”
书生猛然回头,姑娘挎着一篮槐花,泪眼盈盈冲他道了一个万福。
(十)
西山有座道观,观里有个老道士。
我常去西山散步,一来二去,和老道士相识。
道观很大,道士却过得清苦,我问为何,老道士只摇头不语。
中秋夜,我惦念老道士,提两瓶酒上山找他对饮。
酒意上来,道士打开了话匣子,说在他还是小道士时,观里有师父师兄十余人,香火极盛,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来上香。
后来呢?
老道士喝了口酒,继续说,后来日本人打进来了,师父带着师兄们下山抗日。我当时太小,去不得,他们便嘱托我把道观看好。
再后来呢?
再后来?他们就再也没回来啦。
他们就再也没回来了。
我陪着哭的伤心的老道士,饮尽余下的酒。
————————————————————
故事五和故事十都是改编自真实故事。
故事七的彩蛋:半空中死神扛着镰刀挥挥手,他对面是两个刚刚护送完成的灵魂,一个年轻,一个苍老,眉眼间无比相似。两个灵魂也向死神招招手,然后转身,互相搀扶着走进那扇金色的门。